鲁迅一个世纪前就死了(鲁迅是怎么死的)
1936年10月19日,就在日本外相广田弘时高喊“反共”口号半年后,中国知识分子领袖、左翼“领袖”鲁迅突然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55岁。
鲁迅的遗产
鲁迅的死立即在中国引起了震动。在上海,成千上万的人自发涌上街头,为他举行了前所未有的隆重葬礼。甚至,连国民政府一度准备动用“国葬”,但蒋志清权衡利弊后最终否决了——尽管他还派时任上海市长的吴铁城亲自参加了仪式,后来还亲自给家人拨了10万法币。
当时鲁迅公布的死因是因病死亡。具体来说就是肺病,是自发性气胸和猝死引起的。鲁迅常年患肺结核,还抽烟很多,通宵不睡。得这种病似乎合乎逻辑。有了这样的公开说辞,普罗大众自然毫不怀疑。其实,在专业研究领域,关于鲁迅之死,多年来众说纷纭。鲁迅风华正茂地离开了,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时间点。无论是正常死亡还是日本方面的巧妙谋杀,意见始终不一致。
《鲁迅的葬礼》当天报道
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鲁迅的病,从医学的角度来说,无非是膈水,并不致命。而且他在上海,医疗条件还是比较优越的,这么急着死是不合理的。
鲁迅“真正”死亡的原因,中日两国争论了半个多世纪,至今没有定论。只能说还是个谜。很多学者持“日本杀人论”,但也陷入了僵局。明明可疑,却没有证据,只能无奈。
日本想害鲁迅的原因不言而喻:鲁迅是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不妥协的抗日派,同时也是左翼元老,所以买不到,只能收拾。现在网上很多朋友总是跟风说鲁迅亲日,从不骂日本人。这其实是非常无知的造谣和污蔑。“国魂”的认定,是不是当时那些人搞混了?
鲁迅是一名在日本学习的学生。诚然,他认同日本的民族和文化,他也有一些日本的密友。但他一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民族主义者,一个反对侵略和压迫的文化斗士。在政治上,他并不亲日,但他在去世前也写了很多批评日本的文章,揭露了那些人的野望。这在现有的鲁迅全集中是可以验证的,我也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反驳。
张漾兮的鲁迅和瞿秋白。鲁迅晚年有两大思潮:一是亲共,但主张联合抗日。
不仅如此,在他去世前两个月,他生病口述了一篇长文《回答徐懋庸和关于抗日统一战线的问题》,说他“无条件地加入这个(抗日)战线,因为我不仅是一个作家,而且是一个中国人”,并呼吁“任何派别的所有作家和作家在抗日口号下团结起来”。
甚至在弥留之际,他还读了《我在这里》,要求人们告诉他的二哥周作人,他和周作人的关系已经破裂很久了,一旦中日交战,他就不应该因为懦弱或感情用事而在国家地位上处于弱势。他去世后,他的遗孀许广平坚持自己的意志,坚决抗日,与同乡团结一致,热情地四处奔走,写了许多控诉敌人和土匪的文章。为此,她被日本宪兵扣押并折磨了76天。经过多次营救,她得以逃脱。
1948年,许广平余生。
鲁迅的抗日立场和民族情怀,和他的老师章太炎一样,从小就始终如一,从未动摇过。他的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可以讨论,但这些节操不应该被后人肆无忌惮的人羞辱。提到这一点,其实就证明了我们所说的鲁迅之死的奥秘:20世纪20年代以来,特别是华府会议之后,日本当局在中国乃至韩国各地广泛铺开网络布局,制定了“糖衣+炮弹”的政策:拉拢、收买亲日分子,扶持、赞助亲日报刊,对张,甚至等反抗的大人物干脆实施暗杀对策。
当时日军策划的暗杀事件接连出现。
当时,鲁迅是中国文化界最引人注目的人物。同时,他还是左翼作家的元老,影响力巨大,成为众矢之的。如果难以说服,悄无声息地杀人,也不会引起公愤,从道理上来说是合乎逻辑的。
要探究鲁迅的死因,当然要先了解鲁迅的病情。根据材料,鲁迅去世前,他的症状可以概括如下。
鲁迅的发病始于1936年3月2日。在上海温暖寒冷的春天,似乎因为房子的寒冷潮湿,他不小心感冒了,开始卧床休息,并请了一位名叫“Sudo 530”的日本医生来诊治——这位医生是鲁迅的朋友内山介绍来的。鲁迅的父亲死在一个胡乱的中医手里,他一生都不相信中医,也不想请中医来照顾他。
鲁迅烟瘾很大,常年熬夜,身体不好。
我原以为伤寒是小病,没想到,在这期间,他病重了。连续20天感冒,连起床都逐渐困难。到5月底,情况没有改善。他的朋友劝说后,请当时上海最著名的肺病专家邓医生代为诊断。在美国看了医生后,断言是结核性胸膜炎,建议马上住院,说追赶的速度还是有望治愈的,不然“恐怕用不了几年”。
奇怪的是,意见发回后,负责此事的苏多博士断然拒绝了。苏多医生没有否认诊断,坚持按照自己的老方法治疗。我,鲁迅,看到这个好像没说什么,对我要的医生表示信任。直到一个多月后,苏多才心软,承认了美国医生的计划,同意抽干死水。但为时已晚。鲁迅的病太久了,回不来。不久,1936年10月19日凌晨,他对死亡视而不见。
1936年10月19日,摄影师沙飞为鲁迅画像拍照。
也就是说,那天鲁迅虽然病重,但达不到绝境,所以可以得到妥善治疗,只需要及时抽走肋骨间的积水。作为专业人士,加藤医生一反常态地坚持胸膜炎没有积液。几个月后,他承认有积水,导致治疗延误,鲁迅被活活拖死。反正最起码这是一起重大医疗事故。
为此,很多人,尤其是鲁迅的家人,他的妻子许广平,他的弟弟周和他的儿子,都心存疑虑,认为日本医生须藤在言行上遮遮掩掩,故意拖延,甚至有隐患的嫌疑。只是因为那天之后,这件事很重要,稍有不慎就是一片哗然,所以他们不便公布这个问题,或者只能指出来。
周海婴写了《鲁迅与我的七十年》。
这个谜直到2001年鲁迅的独子周海婴出版了《我和鲁迅七十年》这本书,作为亲人和见证人,这个深埋了几十年的谜才被正式公开抛出,这个只能低声细语的讨论才浮出了历史。
如果说鲁迅之死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实际上是一个世纪悬案,很有可能是日本的须藤博士牵头的,那么我们可能要问,他的嫌疑在哪里?
在这里,我综合材料,总结一些关键信息,让朋友自己判断。至于最终的答案,连鲁迅的党和亲子周海婴也无法确定。陆冲着像我这样的外人,就更加坐不住了。他们只能跟风说:“至于真相,我无法下结论,只能留给研究者去分析。”
鲁迅在上海大陆新村九号的故居、最后居所和死亡地点
1.须藤博士有日本军事背景。根据现有的资料,苏多本是一名日本军医,他是当时入侵中国的上海团体——日本驻村士兵协会(“乌龙协会”)的副主席。后来周家发现苏多家里装了电话,大部分谈话都是关于中日谈判和冲突的。医生的言行不禁让人怀疑。
据鲁迅的三弟周说,鲁迅在他死后不久突然收到一封密函。信徒自称是知情人,直接告诉他鲁迅的死不是肺病引起的,而是被日本医生谋杀的,并要求周调查云云。但当时周家也流离失所,没有条件深入做这些事。直到1949年10月19日,周发表了第一篇文章《鲁迅的病被苏度耽误了》。
鲁迅上海故居室内设计
2.苏多博士其实在鲁迅病逝后“莫名其妙地消失了”。鲁迅去世后不久,周打听苏度博士的下落,发现“根本没有这个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广平数次访问日本。当年所有和鲁迅接触过的日本老朋友基本上都开过会,但这一位藤田博士来过几次,却没人知道他的情况,也没人露面。
因此,鲁迅的家人几十年来一直对苏多博士的身份和意图持怀疑态度。他们推测,苏多博士可能是别有用心的指定军事中间人。当天,他热情地催促鲁迅前往日本就医,但鲁迅断然拒绝,日方由此明确表示鲁迅不配合,以免后患再隐瞒。
3.苏多医生出具的鲁迅的诊断书,模棱两可,疑点重重。1936年10月19日凌晨,鲁迅逝世的那一天,经过许广平的“多次催促”,素多博士为《鲁迅症状的经过》一文写了一个案例。但恰恰是这份病历,苏多医生写了很多疏漏,重要部分出现了一些奇怪的错误,似乎是有意隐瞒什么。
鲁迅和他的日本朋友内山(左一)——内山和郭沫若是中国文化界很多重要人物的朋友。
例如,据周海婴介绍,苏多将胸腔积液的诊断时间提前了几个月,这使得其“误诊”并不突兀和合理。他说,他的母亲许广平当时之所以多疑,不仅是因为她的善良,也是因为她的丧亲之痛。她没有时间和她面对面。她只是把这个疑问放在心里,并转达给她的儿子周海婴。
4.据说鲁迅本人后期也对苏多有所提防。去世前,他多次要求迅速行动。原来鲁迅本人也是医学出身,不经通知就知道自己的病情是有道理的。周海婴说,糊涂的鲁迅一直叫他们搬家,但他没有说清楚。
当时还年轻的周海婴。
5.内山也对须藤有所怀疑。原来,素多医生是应内山镇之邀来给鲁迅治病的。然而,鲁迅暴毙后,连内山都做了自己,他似乎有所警觉。在与许广平的交谈中,他隐约透露出这种不信任的感觉。
后来,当周海婴生病,许广平准备继续请须藤看一看的时候,是内山想阻止。他发现了什么?他没有说清楚,但态度很反常。
6.Sudo的药物治疗极其隐秘。要说上述问题,只限于“误诊”的推断,但后来发现,苏藤与其他药物合用有违医学常识。
鲁迅晚年
据周海婴介绍,许广平生前总是担心一件事:那天鲁迅的肺病,按常理应该用空气针等方法治疗,但滕旭用的激素注射方式不同,表面上会让病人感觉更舒服,实际上却导致病情加重。
7.鲁迅就在眼前,故意拖延时间,导致他死而未救。周海婴说,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情恶化,当时最重要的事情是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这是常识,但偏偏滕医生不得不阻止他,并以“专业建议”的说辞,强迫他呆在家里,让鲁迅被动地在房间里等死。
周海婴于2011年去世。
因此,周海婴在书中抱怨,并断定苏多的做法是故意拖延,这样鲁迅的死就不为人知,也就没有了踪迹。当时他的父亲鲁迅已经彻底得了绝症,只剩下他一个人带着孤儿寡母。医学的东西根本没有办法评判,他也给了人们一个机会。
因此,他普遍认定父亲鲁迅之死是日本人蓄谋已久的高明谋杀所致。
可以说,种种迹象表明,在鲁迅之死的问题上,日本医生须藤先生确实有严重的不作为甚至阴险伤害的嫌疑。
各界哀悼,唯一的“国魂”
鲁迅的死,猝死,充满了疑惑,也有点不清楚。过去,鲁迅的家人对此深表怀疑。周海婴认为,他们之所以一直隐忍,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特殊地位,尤其是中日友好的大局。更有甚者,缺乏绝对证据,根本不方便他们发表意见。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在支吾其词,吞吞吐吐。
直到2000年左右,当地出版社邀请他写回忆录,他觉得时间不多了,社会形势宽松。如果不透露一些意见,怕真相永远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留下不可原谅的遗憾。因此,他把半个多世纪积累下来的疑惑全部倒出来,留给世人去评判。
中国西部人彼得·伯克说:“任何被掩盖的历史,一旦被剖开,无一例外,必然充满秘密信息和未知的混乱时期”。
鲁迅之死的真相是什么?也许这将永远成为一个谜。我也是年前听过《鲁迅全集》的完整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出版,价格空前低廉。买了一套后,我每天都看,得到这些感受。不得不说,这套20卷的全集完整还原了《鲁迅全集》(1938年版),有一万多页,属于目前最权威的版本之一。即使是350元不到四折也可以邮寄回家。想必“人文社”总是几千套的价格,性价比无疑是最高的,确实值得大力推荐。
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是2019年出版社的盛世之一。
《鲁迅全集》确实是一部所有中国人都必须读并且经常读的名著。应该是当代中国人最珍贵的精神食粮。“鲁迅”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思想、深刻、智慧和勇气。他的话永远不会过时。就连民国时期的“首要分子”杜,在战争期间所到之处,也从来没有忘记随身携带一本《鲁迅全集》随时阅读,所以他深知这其中的深意。
很多朋友认为鲁迅已经过时了,甚至根本就看不懂。这不仅是一个误会,也是我真的不明白的原因。鲁迅的书其实很好读。虽然民国语言和现在的语言略有不同,但大部分文章阅读起来难度不大,多读几篇进入语境就好了。我没看懂,是因为他的文章大部分是为当时的社会热点写的,还有我看不懂的地方。百度的历史背景我心里完全清楚。
在所有爱思考、喜欢美言、在乎风雨的人眼里,鲁迅永远不会过时,《鲁迅全集》应该被家家户户买走,翻过来或者留给孩子看。正如豆瓣的一位网友所说:“孤独的时候读,就不会孤独;心情不好的时候,会觉得神清气爽。当你迷茫的时候,你会知道自己是谁。当你在头脑闭塞的时候读它,你会豁然开朗。”鲁迅的文章依然像文学的幽灵,徘徊在今天,等待人们的回答。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读鲁迅全集。有些朋友不买就放不下,买了就放不下家里。如果家里放不下,那就买吧。趁着近几十年难得的打折机会,350元的20大册邮寄回家,静静地读了一辈子,读了几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