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现在很多人对于宁乡水灾死人最新消息这方面的内容都很感兴趣,如今小雨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湖南洪水事件相关的信息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解答大家的问题。
根据此前官方发布的消息,6月22日至7月1日,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遭遇特大洪水。洪水和泥石流造成44人死亡和失踪,全县一半以上人口受灾。
洪灾期间,当地一些人因散布“水库垮了”、“政府抢运火化尸体”、“祖塔村(王家湾)50人被埋”等谣言被拘留。
【抗洪真相】还原宁乡巍山9人被埋背后的村民大营救。
泥石流前村庄的老照片。
泥石流过后的现场照片,8栋房屋被埋。
55名存在安全隐患的村民已被安全转移,一人冒险回家埋下病根。
巍山乡位于宁乡西部山区,地理位置特殊。特点是山高盆小,也是宁乡最高的地方,平均海拔五六百米。年平均气温比长沙低10度左右,自然风光优美,终年云雾锁山。由于巍山乡独特的地质条件,当地居民多居住在山崖附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为71灾害埋下了隐患。
6月30日,长沙继续普降暴雨。当日8时至22时,宁乡有41站累计降水量超过50毫米。7月1日6时,宁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乡、村两级干部将祖塔村存在安全隐患的55户居民全部转移。“大概有30多户是亲戚朋友转移过来的,剩下的转移到了葛平小学和祖塔长风宾馆。”巍山乡党委副书记方国胜说。
原来,危险区域的所有人都已经被疏散了。第二天中午,已经搬到哥哥家的59岁村民(周)看到雨停了,就让孙子们回家拿东西。儿子王健多次劝阻,她都不听。
”没过多久,周怡就带着孙子孙女们回家了。下午一点多,我们听到村民在喊什么。”杨明远回忆道。由于山路多处塌方,车辆无法进出,30多名村民自发前往救援。他带着村干部,一路跑着跟上。跑了几公里山路,到了周的家。大家一看都傻眼了。周家后面的山塌了一半,掩埋了他们的房子.
第二次泥石流突然袭来,参与救援的30多人被埋。
周易家和其他十几家的房子是连在一起的。在山脚下,周围的村民看到她被埋了,他们只想上去救她。“太危险了!我觉得周易活下来的可能性不大。要不要等局势稳定后再开展救援工作?”村支部书记杨明远在现场建议。
“也许还有希望。”人群中,有村民响应。村民们救人心切,一起冲上去挖土救人。杨明远看到后,迅速带走了干部。没想到,救援还没开始,第二次泥石流突然来了,而且比第一次更凶猛!
“泥石流的速度太快了,我们很多人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埋了。”一位村民说。
杨明远也没有赢。他直接被冲到了一两百米外的玉米地里。“泥石流就像一股强大的洪流。幸好我会游泳,没有石头砸到我。”杨明远说他非常幸运。他当时就爬出了泥潭,立即展开救援工作。
杨明远和村民们被埋葬后爬出来的样子。
现场数十吨重的巨石被冲到百米开外,山脚下8栋房屋和一片田地被毁!当时参与救援的30多人被埋。事后统计发现,除周倜外,另有8人当场死亡,19人不同程度受伤。周倜的孙子(只有两岁)和孙女奇迹般地躲过了这场灾难。
湖南宁乡洪灾:16名死者的最后一刻|附遇难者名单
许多人记得王家湾阳光明媚时的样子,除了孩子们的笑声和喧闹声
搜狐《后窗》号当天记录了三起死亡事件。当天上午,在距离王家湾34公里的老粮仓镇,泥石流造成1人溺水,2人死亡。下午王家湾杀了九个人。傍晚,50公里外的大成桥镇,救援船发生侧翻,3人溺水,1名婴儿溺水后失踪。
更多的遇难者以数字形式存在于宁乡殡仪馆的记录本中。
早上,在老粮仓镇有三个人被杀了。
这一天的死亡始于绵水河畔的老粮仓镇。
早上7点,村民尚端云和妻子被闹钟吵醒。夫妻俩在厨房刷牙的时候,一个邻居从窗口喊道:“你怎么还不起来?”猪等会淹死。"
商人的三层楼房是沿着临街的地形建造的。一楼与屋后农田平行,圈养25头白猪。二楼是客厅和厨房,楼层比门前的马路略高。卧室在三楼。邻居喊的时候,洪水已经漫过一楼的猪蹄了。
这对夫妇把猪赶到马路对面的一栋高房子里。丈夫回去接两个女儿的时候,洪水已经爬到一楼楼顶,正在敲打着沿路的台阶。
在大家的记忆中,不到半个小时,洪水就涨了4米多。尚端云说,“上游水库不通知我们就放水。”
他说的上游水库是天平水库,在青山桥镇老粮仓镇西南30公里处。渭水从这里由西南流向东北,经过流沙河镇、老粮仓镇,在横市镇与另一个渭水镇汇合后继续向东,最终汇入湘江。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上游水库泄洪导致老粮仓镇洪水。
大雨中洪水继续上涨,很快淹没了商户的二楼。室内水深一米,接近斜对面王家一大楼的天花板。83岁王和他的妻子独自住在那栋两层楼的房子里。一子三女结婚都不在身边。
我的妻子患有老年痴呆症,整天躺在床上。洪水涌进房子后,老婆和床都漂了上来。他们砸碎了后门,救出了老太太,但没有找到躺在水底的王。
邻居说,老两口常年呆在家里,很少和外界联系,“联系少到人们很少注意到他们的存在。”
天空阴沉沉的。
,暴雨如注,山川、池塘、田野和房舍都笼罩在灰暗中。
整个上午,远在珠海的银器商人谢剑桥忧心忡忡,只能通过微信朋友圈了解宁乡洪水。他不停地拨打家人和邻居亲戚们的电话,但没有一个电话能打通。谢剑桥早年丧父,母亲李桂英独居在故乡红熬村独门独院的大房子里。
红熬村位于老粮仓镇东北方向1.8公里处的丛山里。
早上8点前后,李桂英和邻居谢认林一家前往自家对面的毛塘子山,一位教师的家在那里。谢认林说:“我们家的后山多沙,虽然有毛竹,但泥石流已经进屋了,以为教师家安全。”
李桂英与谢认林、谭小平夫妇都躲进了教师家。9点前后,毛塘子山上泥沙俱下,众人措不及防。泥石流冲垮房屋,飞落的屋顶砸倒李桂英和谢妻谭小平,二人遇难。
“奶奶本来是安全的”,谭小平的孙女思思事后说,“看见屋顶砸向弟弟,她把弟弟推开。”
(7月1日上午,洪水淹没了老粮仓镇,此后几天,大街上堆满垃圾)
下午,王家湾,9人遇难
没有人记得泥石流第一次冲垮王家湾三栋房屋的确切时间。
王家湾距离老粮仓34公里。这天早晨,暴雨加速,进入王家湾的必经之地狮子山早上七点就塌方了。
王家湾后山,两股小规模泥石流先后冲下来。担心更大的泥石流,王建把村子里的老人们从房屋里叫出来,去村口的空旷地方集合。
1990年代,山区退耕还林后,王家湾的山头逐年繁茂。年轻人陆续走出山谷,远赴城市谋生。曾经120人的村落如今仅剩9户人家,21口人。除了王建一家4口,其他全是“空巢”老人。
暴雨小了一会儿,老年人相互鼓励着回到自家屋檐下。上午10点,王建还是不放心,把13岁的女儿和8岁的儿子,送到严家村的丈母娘家。回来后又把母亲周爱香也送往邻村的舅舅家。
周爱香在娘家吃完午餐,旋即走回家,她记挂着屋外的水沟,可别被泥沙堵了。
后山泥石流下来时,王建正在屋外。“那时大概快到两点,发现情况不对了,我大声喊叫,边喊边跑,回头时看见我妈妈被倒塌的房屋埋了。”
小雨断断续续,山谷里的人们在恐惧和混乱后开始挖人。听说孩子们的奶奶被泥石流埋了,王建的岳母带着两个外孙赶回王家湾。
十几分钟后,木匠李国军第一个赶来。他年轻时在长沙打工,这几年从外面回来,在周边做一些杂活。作为叔叔辈,他从不拒绝他人的求助。
伍华荣、姜成良和严存良等村民随后也赶来帮忙。严存良是王建的同学,他在村里承包了七八亩鱼塘。
听说堂姐夫王建的妈妈被泥石流埋了,正在睡午觉的喻斌和大舅哥离开家,来到几百米外的王家湾,眼前是忙碌的人们,他们正在搬木头和砖块。救援到一半时,大舅哥听说奶奶身体不舒服,叫喻斌一起回去。
二人刚走了百余米,身后的山上传来一声巨响,“类似折断树枝的咔嚓声”。回头望去,喻斌看见山顶发生第二次滑坡。他大声喊叫:“又来了!又来了!快点跑!快点跑!”
来不及奔逃的人们在他眼前被泥石流吞没。
货车司机姜永华当时坐在王家湾西边的水泥地上。他目睹泥石流追赶着乡政府抢险队队员何望林,从背后扑倒他,那个大个子瞬间看不见人了。伍华荣往农田的方向跑,没跑几步就被泥石流追上,“他侧身朝左后方看时,泥石流淹到他脚踝,人一下子就没了。”
那天下午,泥石流在王家湾吞噬了9个人。
姜永华感到害怕,他光着脚拔腿就跑,直到确认自己已经安全。灾难后有村民责问他:“你怎么没有死?”这让他很不高兴。
喻斌跑向了位置较高的石桥,慌乱中他丢了拖鞋,左脚根部被石块切开,当时未觉痛疼。站在石桥上,他远眺灾难现场,过了两三分钟,陆陆续续有人从泥浆里爬出来。
翻滚中的泥石流把村民胡正龙和严存良陆续甩出来。胡正龙满脸是血和泥,严存良坐在水泥板上,左脚膝盖以下不见了。
有人在叫喊伍华荣还活着,姜永华走过去,看见他正趴在泥里。
这个35岁的青年农民被众人扶起来,左眼已经没有了,鲜血从涂满泥浆的伤口处慢慢渗出来。头上的伤口约有五六厘米深,他什么都看不见。伍华荣试图用双手去摸自己左眼时,被姜永华挡住。
有人准备去找医生,姜永华说不用了。“他挣扎了一会儿,就断气了。从他被泥石流淹没到死亡,大约五六分钟,那时是4点过一点儿。”
众人又去救断腿的严存良。有人拨打了120电话,医务人员说,找一块布把伤口包住,用绳子扎紧。过十分钟后,再把绳子松开一会,然后再扎起来。
混乱中,姜永华以为王建肯定没命了,因为他在最前面。几天后,在灾民安置点,拄着拐杖的王建告诉《后窗》:“听见闷雷一样的响声,我的第一反应是快跑。”奔跑中的王建看见远处的长女王泽怡,立即回去救女儿。他刚刚拉上女儿的手,泥石流立即吞没父女俩。
泥石流在滚动,王建拽紧女儿的手,“上不见天,下不着地,眼前一片漆黑”,直到被推进他以前挖掘的一个池塘里。小女孩爬上岸后没有哭,她摸掉脸上的泥,问:“爸爸,我们死了吗?”
王建牵着女儿走上西边水库前的石桥上,看见5岁的儿子正从泥浆里爬过来,没有受伤。“今后不能住这里了。”儿子淡定地说。父亲回答:“别急,别急,会有地方住的。”平静了一会儿,王建带着两个孩子去河边洗脸了。
(7月1日,泥石流袭击王家湾后)
晚上,河潭村,4人遇难
死亡和恐怖与洪水一起,沿着沩水河顺流而下,来到50公里外的大成桥镇。天色渐暗,王家湾的人们正在等待救援时,大成桥这一天的灾难开始了。
这天下午2点18分,谢霞站在自家楼上,拍了几张洪水漫过农田和院落的照片发给亲朋。这位年轻妈妈是长沙市岳麓区妇幼保健院医生,今年二月生下第二个女儿欧心阳后,她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丈夫欧伟文老家河潭村欧家湾照顾孩子。
沩水在大成桥有一条支流,当地人叫它小河。两河交汇的三角处是河潭村,农田南面的尽头是沩水河堤。公开数据显示,6月30日至7月1日,24小时宁乡平均降雨量高达218.9毫米。这天上午,沩水大成桥段水面突然上升了5米,漫过大堤。
谢霞在电话里安慰母亲李爱英:“要相信党,相信政府。”李爱英家在大成桥北面的煤炭坝镇富家村,她说女儿是党员,从未怀疑政府的救灾决心。
当日下午两点后,镇政府调集三艘冲锋舟来到河潭村村口,仅一艘有发动机。事后该镇政府办工作人员对媒体解释,这些冲锋舟属于县武装部,由县防汛防旱指挥部派遣,平时动力和船体不在一起。
冲锋舟在下午5点前后下水,分批转移被困村民。傍晚7点,最后还剩19人。村民欧伟文回忆,即便超载,驾驶冲锋舟的民兵要求必须全部登船,理由是天黑了看不见。除了两名民兵和妇女主任李元秀外,其他人均无救生衣。
当晚8点前后,冲锋舟在争议中出发,满载22人前往500余米外的镇上。冲锋舟路过村口煤粉厂时侧翻,事后获救的村民都不能确定事故原因。大成桥镇政府通报称,冲锋舟因撞到不明物体熄火,引发船上人员恐慌发生侧翻。
包括欧子建全家7口在内的13人落水。这里距离安全地点约百余米,小镇上的人们听到呼救声,开始救助落水者。大成桥镇政府通报,当日晚间23时左右,共救起落水人员9人,4人失联。
落水时,谢招连举起两岁的孙女,交给船上的人们,自己随即被洪水冲走。
欧子建的儿媳谢霞、4个月大的孙女欧心阳以及邻居陈保兰也全部遇难。
这天晚上,获救后的欧碧良没有吃晚餐,欧子建是她的亲弟,娘家的不幸让这位70岁的老奶奶心绪难平。她想起了许多年前,那是1969年夏天,自己22岁,也是这个时候,洪水冲垮了娘家的土房,带走了亲奶奶、堂弟和堂侄子,“后来一直没有找到他们。”
(谢霞生前站在自家楼上拍摄洪水漫入家门的照片)
(谢霞与4个月大的小女儿自拍照)
寻找遇难者
这天傍晚,大成桥的人们正在焦虑中等待冲锋舟时,沩水上游老粮仓的人们终于找到了王介梅,他趴在自家的地板砖上,皮肤蜡黄。
在另一个支流,王家湾的人们仍在绝望中等待救援。
距离王家湾6公里外的山路入口处,伍华荣的妻子刘娇坐在自家经营的商店里刷微信。中学同学群内,有人说王家湾发生了第二次泥石流,“救援村民全部被埋。”
她离开商店,与严存良的妻子一起步行前往几公里外的王家湾。这个28岁的村妇想起了汶川地震,“那么大的事情,都有存活机会,我老公伍华荣应该还活着。”
她遇到第一个走出王家湾的是妇女主任姜爱萍,姜爱萍身受重伤,满身泥巴地趴在丈夫背上。刘娇拦住每一个走出王家湾的泥人,“伍华荣怎样了?”得到的答复是“他断腿了”、“他断胳膊了”,最后才是“他死了。”
天色渐黑,通往王家湾的山路格外漫长。刘娇终于走到王家湾,乡亲们阻止她继续进去,有人把她扶上摩托车,带回狮子山下的家,家里客厅里仍铺满泥沙。
晚上7点之后,天已经黑了,严存良的几个亲戚来到王家湾,众人一起把断腿的他抬过泥浆。后来在医院里,他被诊断出盆骨骨折,并接受了高位截肢手术。王建担心老同学今后的日子,“他家只有妻子和一个七十岁的老母亲。”
一个小时后,山外的救援人员来了。姜永华说:“等了几个小时,当时我的心情就像一个小孩掉进了水里,盼着自己的父亲来救。”
又过了3个小时,亲戚们把伍华荣抬回狮子山,放在他家门外的地上。同日下午,搜救者挖出王建的母亲周爱香还有第一个赶来救他们的村民李国军。
同一天,人们在十几公里外找到河滩村落水者谢招连的遗体。第二天,欧家人在沩水下游的一处大坝找到了刚生下第二个女儿的谢霞,她的上衣不见了,肚子因溺水而隆起。
洪水之后,阳光炙烤大地,宁乡的乡村公路上多是民间志愿者运送物资的车辆,他们来自宁乡、长沙,甚至更远的东北。
7月6日,灾难发生5天后,亲朋们已把伍华荣家的沙石泥土清理干净。两年前,为盖好这栋房子,夫妻俩借了十几万的债务。
刘娇17岁时在深圳打工认识了同乡伍华荣。那时他给那个城市的人们疏通下水管道、安装空调和搬家,都是力气活,没有赚到什么钱。
7年后,因为公公肺癌晚期,需要人照顾。已婚的两口子回到老家,在村口经营一家便利店。刘娇说,伍华荣遇难后,乡政府送来4万元安葬费,办理了十万元人寿保险的理赔手续。“他们说正在申请见义勇为称号和补助。”
这天下午,见有客远来,伍华荣8岁的幼子心情大好。小男孩还不太清楚失去父亲意味着什么,他站在椅子上,搂着母亲的脖子。橘红色的T恤贴在身上,胸前印着一行英文:“It's very sweet”。
经过走访,《后窗》还原了部分宁乡遇难者名单:
1,王介梅,男,83岁,宁乡县老粮仓镇人,死于洪水。
2,李桂英,女,67岁,宁乡县老粮仓镇人,死于泥石流。
3,谭小平,女,54岁,宁乡县老粮仓镇人,死于泥石流。
4,周爱香,女,59岁,宁乡县沩山乡人,死于泥石流。
5,伍华荣,男,35岁,宁乡县沩山乡人,死于泥石流。
6,何望林,男,50岁,宁乡县沩山乡人,死于泥石流。
7,姜成良,男,48岁,宁乡县沩山乡人,死于泥石流。
8,李国军,男,57岁,宁乡县沩山乡人,死于泥石流。
9,严国生,男,64岁,宁乡县沩山乡人,死于泥石流。
10,严卫连,男,59岁,宁乡县沩山乡人,死于泥石流。
11,周立生,男,54岁,宁乡县沩山乡人,死于泥石流。
12,王楚钦,男,77岁,宁乡县沩山乡人,死于泥石流。
13,陈保兰,女,52岁,宁乡县大成桥镇人,死于洪水。
14,谢招连,女,54岁,宁乡县大成桥镇人,死于洪水。
15,谢霞,女,32岁,宁乡县大成桥镇人,死于洪水。
16,欧心阳,女,4个月,宁乡县大成桥镇人,溺亡后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