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洪林的故事是个血本无归天方夜谭式的故事。倪洪林的外表很容易让他人联想到高富帅,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地地道道富贵子弟,其实他是一个从衰落的工业新村走出的寒门子弟,因为出生贫寒,他做人一贯比较谦卑,做事一向兢兢业业,一直是一个谨小慎微缺乏冒险精神的人。 或许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倪洪林做任何事,都是三思而后行,说句话都要观察一下他跟谁在一起都是把别人放在前,把自己放在后面,以别人为中心,竭力迎合别人,以别人的观点为观点,以别人的是非为是非,完全没自己的思想和立场,人人都觉得他这个人很好相处,而真正关心他的同学和朋友,则常劝他,没有必要这么去迎合他人,他应该讲真心话。好朋友都是彼此互相尊重,不会介意彼此有差异或观点,不完全相同,他总是乐呵呵地笑着说:“我真的非常赞同你的看法,跟你在一起我受益匪浅。”他的谦卑时常让人受不了,然而,他却是真诚的。
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人听他说起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从来没有乐观自信的表现,有的就是那一张诚恳灿烂的笑脸,正是因为如此,大专毕业后,他老老实实找了一份广告公司的工作,没有像许多同学那样到处投简历,全国各地赶招聘会,眼睛总是往上看,盯着知名大企业,好岗位更没有什么长远的职业规划,雄心壮志,他总是把自己放在第二位,即使是找工作挣钱,他想的也是那种嘚瑟,需要自己这样的人,自己能干好什么工作,他认为自己没有资本折腾,没有资格去走弯路,在老家一份适合自己干的工作就已经不错了,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在广告公司,他的工作上手很快,再加上他聪明勤奋,同行和老板都觉得他是一块干广告业务员的好料子,业绩上升的很快,和同事的关系也很融洽。
更幸运的是,因为他的性格好,为人处事一团和气,他找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女朋友,对方不仅长得漂亮,家庭环境也比他好得多,且是对方首先看中他的通关同学的妹妹介绍,确定了俩人的关系,通过一年多的恋爱,俩人最终走进了新婚的殿堂。许多同学前来祝贺。没有人会想到缺乏进取精神的倪洪林,在工作和婚姻这两件大事上比其他人都顺利得多,这么快就修成了正果,在同学面前他依旧是老样子,一张真诚的笑脸,总是说大伙都比自己优秀,自己能力有限做不了什么大事,只能做一名广告公司的小小的业务员。
同学们自然不是羡慕他这个业务员的工作,而是羡慕他找了一个才貌人品俱佳的妻子,并且听说是对方主动找他的,在恋爱过程中没有一点波折,一切皆顺风顺水,水到渠成。
如果我们只讲到这里,倪洪林似乎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实际上他的故事还没有开始,他这个没有远大理想没有野心的人,刚刚过上小康的生活,却因为涉足炒股变成了倒霉蛋。炒股让他的10万元缩水成8000元块,成为他一生永远的痛。
事实上,倪洪林是一个有许多缺点的人,他一直认为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更不是个赌徒,他的过去的经历,使他一直认为炒股是赌博,然而他也爱异想天开,更是个输了心头不爽的人。且经不起诱惑的这个缺点,一次偶然与朋友乘车去外地,使他最终稀里糊涂地进了股市。那是1999年,那时他还在广告公司当业务员,跑本地报纸的旅游广告。
6月的一天,倪洪林跟一位旅行社朋友到产沱牌酒的射洪县去体验新开发农家乐项目。因为路途遥远,车上,这位当年在“成都红庙子时代”就开始炒股的旅行社朋友,开始一个劲地吹嘘股市如何火爆,他如何血战江湖、炒股成金,听得倪洪林幻想股市遍地黄金,随便捞一把都比跑广告挣钱。
于是,动心的倪洪林回到成都,不顾妻子和家里人的反对,在对股市一无所知、连K线图都看不来的情况下,毅然拿出5万块跑广告挣的血汗钱,在深市、沪市各开了一个户。那天是6月30日,第二天就是《证卷法》颁布之日,炒股旅行社朋友告诉他有政策出台,肯定要大涨;他到炒股朋友推荐的光大证卷开户买进一汽四环、福日、津劝业(4.53,-0.01,-0.22%)后,刚回到广告公司,就发现三只票都大跌。也许这就是他的运气吧,但那时倪洪林并没有在意,因为他坚信旅行社朋友不会害我,坚信朋友说的股市有涨有跌,涨涨跌跌中,心态如果不好,赚不了钱不说,还可能上演跳楼悲剧。
但妻子比他聪明。妻子见劝不住他,便回一大摞炒股的书,还把家里的电脑升级,安上股票行情分析软件等等,她自己学习,也逼倪洪林学习。甚至还发动没事在家的父母,每天看电视同步股票信息。用他妻子的话说,既然都进去了,要炒就炒好,炒好了肯定比她上班强。有优越感的老婆,很少像倪洪林妻子这样,通情达理,迁就老公,大多是颐指气使,专横跋扈,或者是死磨硬缠,坚持已见,说不能炒股就不能炒股,不达到目誓不罢休,而他新婚的娇妻却嫁夫随夫,不仅理解他的想法,还一个劲地往好的方面想,现代女性很少有这种妇德。【四买大买小?他半个月没赚钱】
妻子的理解让倪洪林十分高兴,平日的口头禅“老婆大人”在他嘴上念得更勤,他知道妻子希望自己做个模范丈夫,因为他是她自己选的老公,她的家人虽然不反对,但并不完全赞同,因为依她的条件,包括岳父母家里殷实的家境,他们可以找一个有背景至少更有经济实力的女婿,最终却依了女儿。所以,倪洪林平时有事总是和妻子商量,除了工作上的事,什么事都是以妻子的指示为指示,以妻子的想法为想法。这一次炒股他自己都不明白,为何突发奇想,坚持了自己的立场,而妻子没有与他讨价还价就顺从了他,这也让他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心里满足。
妻子做得越好,他就越是打心里感激妻子,处处尊妻子为“大人”在他眼中妻子就如同电视里的皇太后,他应该对妻子唯命是从才是,妻子在家中叫他时,为逗对方开心,他时常学着电视里的奴才回应:“嗻!”因为学得像妻子时常忍俊不禁地笑出来,小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与过去不同的是,妻子现在开始专研股票,潜心读股票的书,脸上也多了一分严肃,似乎炒股成了家里的意见大事。不敢掉以轻心,倪洪林也是头一次看到妻子这么认真,用心的态度,早知如此,自己就不该进股市,原本自己是想进股市赚点钱,没想到成了妻子的负担,因而他在妻子面前更加殷勤献媚,服务更加周到,妻子只要一起身,他便知道她要干吗,连忙说:“我去!”“我帮你拿!”让妻子感到时时刻刻都被关心着,他力争做到让她百分之百满意,还时常在妻子面前自我表彰说:“别人男的都是婚前对老婆好,婚后就差了很多,我是婚后比婚前还要好,如果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如以前,你可以公开地说出来,我保证虚心接受意见,做到让你百分百满意!”
丈夫这种态度做妻子自然没有不满意的,何况他不是光嘴上说,而是真心诚意努力做做,让她很是感动,刚入市的二个月股市行情还不错,父亲俩每天一块研究股票,尽管xxx错过了几次涨跌,都没抓住,也让他们积累了一些买进卖出的经验,觉得有所收获,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个涨停上。但这样的情况只维持了几个月。
随着倪洪林工作得越来越忙,随着妻子怀孕,随着股市开始起起伏伏,他们的关注重心开始转移。天生对经济类书籍不感兴趣的倪洪林,那几百块钱的股票书,他只看了一本,也就是书的第一章,但其中一段话却让他记得十分牢靠,也正是这段唯一的专业股票知识,成为误导他、误导他们一家在日后股票大跌中坚持“坐牢”的“理论根据”。那句话的大意是说,从世界股市的发展轨迹来看,炒股比存***划得来,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再差的票,说不定几十年后都会翻它几十倍。
就这样,他的血本地无归有了“理论根据”,跟着又获得了“实战经验”。由于最初的狂热关注股市,关注他的那三只股,心态却没能修练得很好,不出几个月,先后把一汽四环和福日给卖了,虽然没赚,但基本上没亏。等到第二天春夏之交,他却发现,过分关注不如一年只炒一回。曾与他同时开户、同时在光大证券 (7.94,-0.05,-0.63%)买进那三只票的一位同事,他平时根本看都没看,也不学习,“理论知识”、专业术语都不如我的他,却都踩到金巴巴,一汽四环、福日都赶上了冲高的最佳时机,每股赚了好几块。这时,炒股旅行社朋友点拔他说,你这种情况还是炒中长线比较稳当。倪洪林后来总结发现,第一年炒股持平,第二年炒股略微赚了点,这说明炒中长线是正确的选择。
既然有赚,就想赌大点,买的手越多,哪怕涨几毛钱也赚得更多,于是又分两次增资了5万元。
但他始终没赶上趟。买的五粮液(17.53,0.02,0.11%),捏了好久也没涨,等他在每股赚了一块钱时抛票走人时,它却开始疯涨,几个涨停板就拉上 30多块。全兴股份买到手后,便有公告称要配送,倪洪林便想等到他送股后再抛,结果配送后就跌。老婆产后复出,研究半天,认为英豪科教买得,这只票与全兴分列当年沪市业绩的一二名;一位光大证券做老总的朋友突然打电话告诉他,信联股份不错,让他把津劝业卖了吃进。这就是倪洪林最后炒的三只票。从吃进那天起,他们就跟着大盘一直往下跌。配送之后全兴只有18块多,倪洪林不想卖,认为再怎么也得等它涨到19块多点把交易税赚了再走。英豪科教遇到了沈阳荷兰村大老板杨斌,应该还有上升空间,还是等等再卖。21块多吃进的信联股份,业绩不错,跌是暂时的,这回我怎么也要吸取“稳不起”的教训,不然又要吃后悔药。炒股的不顺,让他渐渐地失去了过去豁达的心态,脸上的笑容也没那么灿烂了,更是没了哄妻子开心的心情,尽管还是像过去那样百般照顾妻子,伺候妻子,却没有了过去那开心的时刻,即使努力地逗妻子开心,笑声也没有从前那么自然了,他发觉炒股不仅带来了许多烦恼心事,也影响到了他们的夫妻感情,伤害了他们的生活。
从2002年开始,沪、深两市开始无休止的暴跌,沪市从2000多的历史最高点,竟一路跌到900多点!然而,这回割肉的后悔药没吃成,却吃了暴跌的毒药。倪洪林的这三只票,也跌得惨不忍睹。但每跌一点,他就想起那句“舍得宝来宝敲宝,舍得珍珠换玛瑙”、“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只要把牢底坐穿,曙光便在眼前的理论来。等到英豪科教、信联股份都变成ST了,他又想起曾经的琼民源来,后者因为牢底坐穿,中关村(0.00,0.00,0.00%)重组后重新上市,一下拉到20多块,不就咸鱼翻身了吗?所以,这几年中,虽然不时有股市今天又涨了的消息,都刺激不了倪洪林的神经,他想的是几十年的翻身仗,想的是这票等自己女儿上大学时总该涨起来了吧。
二年后,再也稳不起的妻子,最终显示了她的意志,开始以主人的姿态表态决定把股票卖了,这辈子再也不炒了,倪洪林意识到他这么多年努力为家庭营造的夫唱妇随,相亲相爱,水乳交融的夫妻关系,开始遇到了挑战。任何事情只要有了开头,就会影响到将来一个不好的开头,包括分歧的出现,危害并不在现在,而在将来,他努力克制自己,少发表意见,多表现出顺从,竭力修复可能出现的裂痕,他炒股只是一时兴起,他在内心早已感到后悔,他不想因为自己的过失,影响夫妻关系。他要从头开始,他的人生,事业理想,梦境都在这个温馨的小家里,为了她为了家,他可以牺牲一切,温暖的家就是他最大的理想。这一天,他在外辛苦跑了大半天,刚回来息下来,妻子生拉活扯把他拽到了光大交易所——因为股票交易密码忘记了,要更改只有倪洪林本人到场。看到电脑屏幕上的股票信息,我自己都惊得难以置信。那一刻,倪洪林仿佛听到了心在滴血的声音!21块多一股的信联,现在退市在三板市场每股只值0.31元;12块多买进的英豪科教(现名华圣3),
如今退市在三板市场每股只0.21元!全兴只有 6块多了。10万块钱,就这样只值8千块了。这笔他每天满城跑、不知跑坏多少双鞋挣来的血汗钱,就这样打了水漂。临到决定真要把两只退市的票卖了,老婆突然又犹豫了,她又问倪洪林:“卖的钱够不够重新开户、办手续和委托的费用哟?”结果一查,还好,两只股加起来还值800多块钱,手续费加起来只要50块钱。但华圣3只有一三五交易,信联只有星期五交易,能不能卖脱还说不清。
回来的路上,妻子还气不过。她说要是这10万块钱当初用来炒房,现在不晓得翻了好多倍;她又说,亏了这么多,不在股市捞一把回来,实在心有不甘。于是她决定,一年炒一次,每年年底庄家筑底的低谷时,买几只票,等到四五月大涨时卖了。管它是割肉还是跳楼,都这样干。炒股让温柔贤惠的妻子性情大变,倪洪林有一种深深的自责,人都是环境塑造的,比如他自己,比如家境优渥受到良好教育的妻子,如果环境变了人也是会变的,比如自己工作后,经济有了很大的改善,手头有了一点积蓄,还有岳父母在经济上的支持,所以,自己心血来潮,闯进股市一切都会变,变坏容易,变好难,他必须悬崖勒马,在他眼中妻子是个完美无缺的有修养懂生活情调的人,如果因为炒股变得和通常的家庭主妇一样,那是最大的损失。对炒股早已失去信心的倪洪林则对妻子说;还是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正事吧,我们当初要是懂得少输当赢的道理,也不至于血本无归。说明我们不是吃那碗饭的,何必还要拿钱去买教训?
看来,不是钱亏不起,而不是心魔未除。而股评大师们都讲: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吃一堑不长一智,迟早还会被套牢,倪洪林不知这些人是真的这么想,还是别有用意。
盛夏的太阳照得大地一片炙热,炽热的阳光烤得五月的股市全线飘红,大盘一路高歌猛进,翻越千三,突破千四,爬上千五,站上千六。受此刺激,多支个股连封涨停板,数不清的人一夜暴富。于是,冷清的证卷交易所又开始车水马龙、商贩云集、小道消息满天飞了;于是,老婆翻出抽屉里布满灰尘的股权证,开始查询自己的股票。但她很快从高兴变成失望,从失望变得痛苦,继而我们两口子互相埋怨。因为,大涨的欢乐只属于别人,暴富的人里也没有他的名字。因为,他炒的三只票有两只退市,仅存的一只连当初的零头都没得,账上的10万块钱,只剩下不到8000块了!倪洪林把这事讲给朋友听,朋友目瞪口呆听了半天后说了句:你倪洪林恐怕是世界上最悲惨的股民了,10万块钱,7年时间,不增反跌,这在什么都可能的股市,在那些资金实力雄厚的炒家看来,也许算不上什么,但对倪洪林们这些渣渣股民来说,这意味着血本无归,死得难看啊。那它是如何缩水的呢?整理悲伤的心情。炒股对倪洪林而言,是他这一生犯下的一个错误,他从小到大很少犯错误,他的智慧就是善于观察别人,总结他人的得失,把这些转化为自己的人生经验,他相信人只有低姿态,只有谦卑,才能从别人那里吸取经验教训,才能让人变得更聪明,自己得意之时,忘了这一点,才会犯下错误,这一生他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炒股路上三类股票打死也不能碰;
常言说得好:“在股市中,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因此对于炒股的散户 来说,卖股票比买股票学问更大,买股可是适当迟疑,但卖股一定要果断,不管是获利出局,还是壮士断腕,割肉离场,切不可犹豫不定,无知小散“逍遥独行客” 因为,有三种股票散户必须果断卖出,这和牛市、熊市没关系:
一、基本面突然恶化的蓝筹股
从长期看,支撑股价的是股票基本面,尤其是蓝筹股,支撑蓝筹股股价的是业绩,一旦行业景气度下降,蓝筹股基本面势必恶化,盈利能力迅速减弱,从而造成市 盈率迅速提高,估值压力加大,尤其是突然恶化的蓝筹股,必须迅速、果断卖出,后续会有很大的下跌空间,常言说得好:“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切不可把自己的 血汗钱压在这类个股之上,三十六计走为上。
二、控股股东大幅减持的股票
小散们对上市公司了解是十分匮乏的,即使是基金、机构实地调研也不过是了解表面现象,最了解上市公司的是控股股东,他们最了解公司股票的价值,这就像 “知子莫若父”一样,一旦控股股东大幅减持,就说明控股股东已经对公司“失望”到极点,不论上市公司公告编出如何漂亮的字眼,我们也不要相信,立即卖出是 唯一正确选择!虽然股票未必立即大跌,但持续走弱是无法避免的。
三、“绯闻”不断的股票
对于个股的所谓“绯闻”当然不是指利好消息了,而是指负面消息,比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调查、业绩报表作假等等,此类消息不断的个股,必然 “官司缠身”,不但公司生产经营必受影响,而且无风不起浪,公司管理必然存在很大问题,买股票归根到底买的是人,即公司管理层,不论公司是何等景气的行 业,一旦管理层腐败无能,公司也难以发展壮大,因此,“绯闻”不断的股票,要毫不吝惜地抛掉!好股票遍地都是,切不可一棵树上吊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