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多细胞生命的生殖方式基本上都采用了有性生殖,这个比例占到了99%,尤其是我们常见的宏观生物、高等生物,例如鸟类、昆虫、哺乳动物等等,都是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来产生新的后代。
今天有性生殖已经被我们习以为常,但是地球生命开始的时候,乃至生命在地球上进化了30亿年,当时所有的生命都采用的是无性生殖,这种生殖方式不需要两性的参与,而是简单的分裂复制自己,产生一个和自己基因完全一样的新个体。
有性生殖是后来在漫长的进化中才出现的,逐渐被绝大多数的生命所选择。
更为奇怪的是,虽然现在大部分的生物都选择了有性生殖,但是无性生殖的方式并没有被完全淘汰,一些简单的单细胞生命现在依旧只能无性生殖,而且在一些爬行动物的身上依旧保留着两种生殖方式,它们既可以进行无性生殖,也可以进行有性生殖。
多数生命选择了有性生殖这说明有性生殖总体来说要好于无性生殖,但无性生殖并没有被彻底淘汰,这又说明了无性生殖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要优于有性生殖。
关于有性生殖是如何在生命进化中出现的?何时出现的?由于这方面的化石证据十分的稀少,因此有性生殖的起源一直都是科学界的一个谜题。
但科学家也从理论上解释了为什么会生物之间会出现“性”?
现在地球上绝大多数的生物都把大部分时间、精力、能量都花费在了两性之间的繁殖行为上,它们竭尽全力、不惜付出所有都要获得配偶、获得交配权。
例如鸟类雄性不惜被天敌发现,也要耗费能量把自己进化得五颜六色,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用各种五颜六色的材料来装扮自己的巢穴,这样做都是为了吸引雌性。
人类雄性不惜花费重金彩礼、装扮自己的房子来获得女性的青睐;即使是花朵产生的香气,它们也是为了吸引昆虫来为自己传播花粉。
这些都是非常耗费能量和时间的行为,而且有性生殖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代价,雌雄个体只能传递自己一半的基因,也就是说产生的后代基因只有亲一代一方的一半;
这对基因遗传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和牺牲。
而在有性生殖之前,所有的生物都是无性生殖,也就是简单的细胞分裂,一变二、二变四,且能完整地遗传自己的整套基因。
并且无性生殖不需要浪费能量,也省去了麻烦的求偶过程,且繁殖的速度快,在时间和地点上都没有严格的限制。
那么为什么大部分的生物最后都选择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有性繁殖路线,而不是一条简单的复制自己的路线?
这只能说明有性生殖有了非常大的优势,这些优势盖过了它所有的劣势。
首先有性生殖通过两套基因的自由重组,所产生出来的所有后代它们都具有不同的性状,也就是说,你的兄弟姐妹虽然跟你一样都来自你的父母,但是你们拥有不同的基因组成,外观并不一样,行为、智商都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有性生殖可以加大后代的多样性,使得后代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虽然有性生殖产生后代慢,但是产生出来的后代却更加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