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会的源头可以追溯至16世纪,当时欧洲宗教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产生了一个宣扬科学的教派:光明派,许多天文学家、物理学家都是光明派的成员,如:伽利略、哥白尼、布鲁诺等。
规模日益壮大的光明派对罗马教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罗马教廷遂用残暴的手段处置了许多光明派的教徒,光明派从此销声匿迹。
虽然“光明会”一词曾出现在更早的宗教典籍中,但作为一个神秘组织,它起源于18世纪的德国巴伐利亚地区。此时当地民众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掀起了追求科学与真理的热潮。
1776年5月1日,因戈尔施塔特大学的哲学教授亚当魏斯豪普特(Adam Weishaupt)受到启蒙思潮的影响,为给人们提供一些被教会禁止的科学书籍、让人们越来越了解科学、建立一个理想中自由平等的新世界,他与几名学生成立了“全知会”,后改名为“光明会”。
亚当魏斯豪普特
与共济会互相渗透
为了对抗教会的压迫,光明会从一开始就大量吸收精英阶层加入,对会员宣扬理性、科学、博爱等价值观。其中知名会员有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文学家歌德和哲学家海德等。
1780年,共济会成员科尼格加入了光明会,在当时的欧洲地区,宣扬启蒙思想的学者或牧师同时参与多个团体是正常现象。
科尼格的加入增强了光明会与共济会之间的相互渗透。他将光明会体系引入了共济会,扩大了光明会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共济会成员加入了光明会,其中包括许多共济会的顶级精英人士。
毁于“窝里斗”
可惜好景不长,由于科尼格和魏斯豪普特之间互生嫌隙,科尼格被逐出了光明会。在离开光明会后,科尼格将光明会的秘密泄露了出去,这引起了巴伐利亚帝位候选人查尔斯西奥多的警觉。
1784年7月22日,查尔斯西奥多颁布了一项社团禁令,禁止巴伐利亚有任何秘密组织;1785年3月2日,他又颁布了一条新法令指出光明会和共济会的叛国罪行;1787年8月16日,他颁布了最为严厉的法令:任何加入共济会和光明会者都将被处以死刑。
在这一系列的法令实施后,光明会便悄然消逝了,而光明会的创建人魏斯豪普特也被逐出了巴伐利亚,在外流亡近四十年后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