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核心高管的“叛逃”,企业家会选择原谅,还是下达“江湖追杀令”?
2017年3月,搜狐视频版权中心总经理马筱楠转投竞争对手优酷,作为跟了张朝阳12年的老将,张朝阳并未心软,一纸诉状要求赔偿5000万!
相对比2000年“华为太子”李一男出走创业成立港湾网络,并于2006年以17亿被华为全资收购,任正非对李一男却选择了原谅。
任正非在接手港湾网络时说:我受董事长(孙亚芳)的委托,欢迎你回来。
张朝阳与任正非,一刚一柔,格局立判。
一、搜狐“老人”离职后,“张朝阳式”的反击
马筱楠是中国视频版权领域的知名人物,2005年入职搜狐视频,截至离职时马筱楠已经在搜狐工作满12年。在这12年的时间里,马筱楠撑起了搜狐视频最核心的两个业务:“版权采购”和“自制剧”。
在马筱楠的带领下,搜狐视频凭借网络热播剧《屌丝男士》吸粉千万,并由此衍生的电影《煎饼侠》更是以仅1000万的成本斩获11.6亿的票房,马筱楠堪称搜狐的“赚钱机器”。
搜狐集团旗下赚钱的公司不多,搜狐视频又是最赚钱的那个,马筱楠在搜狐的地位更是“一人之下”。但就是这么一位搜狐“封疆大吏”却转投到竞争对手优酷视频,这彻底地激怒了搜狐创始人张朝阳。
2017年4月,在一场发布会上,张朝阳毫不避讳地谈起马筱楠的“叛逃”。
张朝阳说:做事要讲究规则,这个事不是小事!并直言马筱楠离走违反了竞业规则,并且已在当地发起了劳动仲裁,要求马筱楠赔偿5000万元。
此前马筱楠确与搜狐已签订《竞业协议》,协议中明确规定,无论马筱楠因何种原因离职,在搜狐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费的期限内,马筱楠不得在与搜狐有竞争的公司就职。而2017年3月,搜狐已经向马筱楠支付补偿金44475元,马筱楠未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情况下,仍然领取补偿金,并与搜狐的竞争对手优酷签署劳动合同。
最终法院受理案件,判决马筱楠双倍返还竞业限制补偿金共计17万元。虽然金额远低于张朝阳要求的5000万,但多少也算为张朝阳出了一口恶气。
不过仅为这一口恶气,老东家与一个为公司贡献12年的创业元老,双方都没能“体面”地分手,最终相忘于江湖。
二、“干儿子”离开华为,任正非求谅解
对于高管离走,华为的任正非却有着和张朝阳不一样的态度。华为内部并没有《竞业协议》,任正非甚至鼓励员工创业,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1993年6月,李一男入职华为,因超众的业务能力受到任正非赏识,职位火速提升。加入华为4年后,仅27岁的李一男被提拔为华为副总裁。甚至私下任正非直呼李一男为“干儿子”。
2000年,“华为太子”李一男正值事业上升期却选择离职,在北京创办了港湾网络,任正非很大方为李一男提供了价值1000万的设备。当时任正非在深圳五洲宾馆为李一男开送别宴,并召集了华为所有“总监级”以上高层,这对于一向低调的任正非而言并不多见,足见任正非对李一男的喜爱。
起初李一男的港湾网络作为华为经销商,销售华为通信产品。但李一男并不满足于此,认为港湾网络的成就是在“华为”影子的庇荫下取得的。2002年,港湾网络开始涉足华为最核心的业务:通信业务。凭借李一男的个人能力,以及从华为陆续挖走的人才。港湾网络发展势头很快,对华为形成了严重威胁。当时在国内交换机市场,华为占比10%,港湾网络占比8%,业内称港湾为“小华为”。曾经的“父子兵”站在了对立面,港湾网络成为当时华为在国内除中兴通讯以外,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2001年到2003年,港湾网络的年销售额从1.47亿元增至10亿元,成长非常迅猛,华为却显得异常“黯淡”,3G的研发进展缓慢,错失小灵通的发展时机则让华为与老对手中兴通信的差距缩短。同时,华为“出海”也遇到强大阻力,美国思科公司对华为发起了“世纪诉讼”。
在如此内忧外患的局面下,港湾网络再次对华为核心业务“数据传输”发起了攻击,这加速了这对“父子”的关系开始决裂,任正非在华为内部成立了“打港办”,集中力量,不计代价从各个领域对港湾网络进行封杀,凡是港湾参与竞标的项目,即使华为亏本也要拿下,并且“破坏”了港湾网络赴美上市的计划。最终李一男在与华为消耗战中败下阵来。
2006年6月港湾网络以17亿的价格被华为全资收购。
李一男重回华为,仍担任华为副总裁。时隔六年,任正非和李一男这对昔日的“父子”再次握手。
任正非在接手港湾的时发表了一次讲话,很让人触动,任正非说:我受董事长(孙亚芳)的委托,欢迎你们回来。过去的包袱太过沉重,要看未来、看发展。过去为了让华为生存下去,所以才竞争得如此激烈,很对不起港湾和李一男,希望得到谅解。一起摒弃过去,面向未来。
三、结语
一名优秀的员工,在一个行业深耕十余载,离职后最好的发展,无非要么是加入友商的阵营,成为老东家的对手;要么是凭借多年积累下的人脉和资源,在同赛道上和老东家竞争。如此来看,与老东家发生摩擦是在所难免。
那如何化解这种客观矛盾,面对越来越市场化的中国职场,每一次要站在对立面,像张朝阳一样,与“老同事”成为“敌人”么?
马云曾说:一个人的离职无非两个原因:钱没给够,心没留住。
从2000年李一男离职开始,任正非便开启了深化华为股权激励制度,如今华为99.19%的股份归华为工会所有,任正非持股仅为0.81%。
从2004年开始,华为也开启了“轮值董事长”制度,每届任期半年,缓解了华为内部“山头林立”、“自扫门前雪”的现象,增强了内部协作的效率。
虽然股权奖励和“轮值董事长”不是万能的,但至少比起只拿年薪、在搜狐奋斗12年都是“打工仔”的马筱楠,要好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