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950年新中国百废待兴,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打破了很多人的幻想。
因美军打入了朝鲜腹地,直接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我军看穿了美军想以朝鲜为突破口,借此限制新中国发展的企图,因此我国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
这场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一战,怎么打?派谁去肩此重任?这些问题困扰着领导层。
最终却选择了彭老总担任志愿军司令。而陈毅元帅主动请缨,愿意率军前往朝鲜参战,却被毛主席委婉拒绝了,这是怎么回事,又有什么顾虑,使得毛主席做出了这样的决策?参战之前,我党又发生了怎样的争议?陈毅元帅积极参战,却为何不被允许领军?
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25日,朝鲜战争全面打响。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一直关注着这场战争。内部会议中持两种意见:一种是立即开战,美军当时已经把北朝鲜军队打得节节败退了,兵锋已经接近“三八线”,主张立即开战的将帅认为“美国的枪炮绝不仅仅是为了北朝鲜而来,和蒋介石政府联合摧毁中国新政权才是美国的真正意图”
另一方则认为新中国成立之际,我国军队还不具备与美军抗衡的实力。
而且参加一场胜算不高的异国战,对中国的发展可能会有所不利,所以最重要的是搞好国内和平建设。
就这一问题深思熟虑了很久,最终为了保卫我国领土,给我国争取和平发展的机会,我军最终决定出兵朝鲜,进行抗美援朝!
决定已做,派哪位将领前往,才能与强大的美帝主义匹敌而战。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次前去之人,必定是知己知彼之人。除此以外,长期寻找经验更是不可或缺。另外,此人身体素质必须过硬,不然水土不服会成为致使将领虚弱的重要因素之一。
择帅出征
面临的对手便是当时拥有世界顶级军事力量的美国,择帅自然要谨小慎微,不能贸然敲定,择帅成了重要的问题。
当时,毛主席所中意的入朝司令有三名人选:第一名就是林彪元帅,第二名粟裕将军,第三名彭老总元帅。这三位将领的军事指挥能力,在将才济济的新中国中,无疑是最顶尖的一批。
曾经林彪的东北野战军人数达到了百万,有着统领百万大军作战的经验。而我国出征朝鲜的志愿军总人数达到了240多万,同时出征的人数最高时有100多万。没有指挥过大规模战役的人是无法胜任志愿军司令的。
当时林彪元帅反对入朝作战,因为他希望优先发展经济,如果让他统领三军,可能会影响士气,在只许胜不许败的关键战争中,毛主席不愿意冒这个险,也不能冒这个险,所以林彪最终没有出征朝鲜。
常胜将军粟裕,被人们称为是战神,也是入朝作战的最佳人选,他的指挥作战能力不在林彪元帅之下,而且都赞成入朝,在作战决心方面也无可挑剔。
但当时粟裕身体状况出现了问题,其实征战沙场,戎马一生身体难免会出现问题,当年水南战役的时候被一发炮弹击中,脑袋里还残留着三块弹片,经常头痛脑昏,
粟裕大将只好前往苏联治病,无法回到前线。
粟裕将军因为身体原因而没能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征朝鲜。这选志愿军司令,还让主席犯难了。
陈毅主动请缨
就在最关键的时刻,陈毅主动请缨出战朝鲜,但都知道志愿军的司令是彭老总,而陈毅为什么没有带兵出战呢?
陈毅对毛主席说:“我如今虽担负地方工作,但是只要需要我的地方,一声令下我马上可以穿上军装去朝鲜作战。”
毛主席十分欣赏陈毅的态度,但是考虑到陈毅的特长在于政治,陈毅在粟裕病重无法领兵的时候,主动请缨,也表明了他与粟裕之间的情谊。
但最终被毛主席委婉地拒绝了。
陈毅投身革命的时间比粟裕要早,在起义军南下遭受挫折,朱老总所率部队独自转战之时,许多战士在这一过程中不团结,最后整个团级以上的军队干部仅剩朱老总和陈毅两人。
就在这个危急时刻,陈毅和朱老总一起站了出来,他给战士们打气“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做失败时的英雄。”
而陈毅被拒,让很多人都对陈毅产生了误解,觉得毛泽东不看好陈毅的军事才能,其实不然。
陈毅不仅是帅才,而且还是经济型人才,解放战争结束之后,他就担任了上海市市长。上海市属于当时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的经济命脉也不为过,出兵朝鲜虽然重要,但国内建设也很重要。
如果不管国内建设,光想着打赢朝鲜战争,最后哪怕战争打赢了,也不划算。而且上海市的经济是支撑全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支点,上海不能出问题。
打仗就是打钱,打后勤,陈毅的任务不仅是治理上海,更要为志愿军提供后勤保障,这些除了陈毅,别人都难以做到。
陈毅的军事才华确实不是很出众,但他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帅才,他的存在,能够让手底下的大将发挥自己的才能,就像粟裕,他一直都是陈毅手下的将领。
解放战争中,正是陈毅的放权,成就了粟裕的大将之名。但真让陈毅带着几十万军队入朝作战,他是不太能胜任的,朝鲜面对的是实力强大的以美军为首的多国联军,需要一位有谋略、有胆识,敢打敢拼,战场经验丰富的将领,所以陈毅并不能胜任志愿军总司令。
再加上国民党军队一直没有打消反攻大陆的野心,东南区域的局势朝鲜也好不到哪儿去,陈毅不仅要在上海搞经济,还要防备台湾的国民党军队,所以他肯定不能担任这个志愿军司令。
综合考虑这几个原因之后,毛主席与陈毅元帅有了一番促膝长谈,委婉地拒绝了他。
那么,这个艰巨的任务又该交给谁呢?
都知道毛主席有“五虎上将” 彭德怀、刘伯承、徐向前、粟裕、林彪等五人。
最终彭德怀挂帅出征
毛主席曾这么评价一个人:“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最终主席还是决定让彭老总出马。彭老总也是四野的一位指挥官,他用兵总是能出奇制胜。主席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同意,于是就派人召彭老总回北京。
没有和老总打招呼。当时正在召开西北经济工作的会议,突然接到赴京消息,以为中央要询问他关于西北经济的问题,于是赶忙带着一些资料匆匆坐上了飞机。
到北京后彭老总才知道,原来是商议讨论出兵朝鲜的问题。10月4日,彭德怀出席会议,但他没有做好准备,没有发言。当晚,毛主席来找他谈话,彭德怀说美国海陆军优势太大,言外之意就是胜算不大。但毛主席说,苏联会提供空军援助。
见主席话说到这份上,彭德怀知道主席已经下定决心,此番召他来就是让他挑大梁的。于是他回应说,既然苏联提供空军援助,这仗就能打。
10月5日,彭老总在会上发言,如果此战非打不可,那就晚打不如早打!看到彭德怀表态,毛主席再次重申出兵朝鲜的重要性,于是会议顺利通过了出兵朝鲜的决议。
最终彭德怀接下这个任务,1950年10月8日,毛主席正式发布命彭德怀同志担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指示,与此同时,他还将最高决策权交给彭德怀。
彭德怀重任在身,他明白自己所要面对的,不仅是一个职位,更是大家的期望。两周以后,彭德怀踏上征途,远赴朝鲜战场。志愿军队在彭德怀的领导下,军心坚定,誓死不屈。
美军空中实力雄厚,而对此我方能够限制其空中力量的力量却远远达不到需求。在周总理和林彪的协商下,苏联方表示愿意为我军提供限制美方空中力量的所需军用物资。
虽已明确,准备物资的时间却无法满足当时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况。前路满是炮火,即使武器短缺,即使乌云密布,我军必须英勇应对。
10月15日,彭德怀带着中央的命令,到达沈阳,此次战斗务必不惜一切代价,及时出兵。彭德怀告知众人,这次我们面对的战场与往常所经历过的战场并不相同,其中地域差异显著。
我国疆土辽阔,地形丰富,无论前进后退我们都是有路可退的。但朝鲜却不同,这个地区属于岛屿,地形狭长,陆地面积不大,因而很可能我军在战斗过程当中会失去退路,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过,战术方面,我们还可采取从前的战术,阵地战加运动战相互结合,一旦发现敌人,一定要在战时有利的境况之下进行消灭。
彭老总还指出,能够快速结束战斗自然最好,但是大家依然要做好长期战的准备。在此过程当中,尊重朝鲜人民以及政府,保障他们的人生财产安全。并且他还提出,相关负责人一定要在战前给士兵做好思想工作,随时保持战斗状态。
10月19日,原本风雪交加的鸭绿江,变得热闹非凡。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队远赴战场,为深受美帝主义侵袭的朝鲜人民带去一片希望的前景。安东、长甸以及集安成为三个主要口岸,我军大部队从此进入朝鲜境内。
这样的景象,让人心潮澎湃,更让人永生难忘。你我皆为凡胎肉躯,奈何使命召唤,化身钢铁身躯,与恶势力进行一战。
从此,我们不再是儿女,不再是兄弟姐妹,不再是父母,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志愿军。
胜利归来
后来的事实证明,毛主席的选择并没有出错,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共发动5次战役,把不可一世的美军打得节节败退,不仅从此前雄踞的三八线附近撤离,而且损失惨重,不得不与中、朝在板桥签订了《朝鲜停战协议》,从此以后朝鲜半岛重回平静,我国的安全也得到了充分保障。
美国试图利用朝鲜作为踏板、染指东亚的妄想也随之破灭,可以说,抗美援朝一战,打出了志愿军的风采,也打出了我军高层卓越的指挥艺术。
虽然陈毅没能完成心愿,只能在后方支援抗美援朝战线,但是陈毅元帅的其他工作也卓有成效,作为转型政治最成功的元帅之一,他在统筹经济大局、调节各方面错综复杂关系方面更加得心应手,繁荣、先进的大上海便是他所得成就的最好明证。
不仅如此,陈毅元帅善于处理对外关系,“围棋外交”就是他的杰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没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实在是瑕不掩瑜。
结语:退一万步来说,在国家危难之际陈毅元帅能置个人荣辱于不顾,主动请战,这种责任感和魄力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