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初期,敌我力量相当悬殊,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之后,就想要掀起内战,但迫于形势,只好作罢。
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凭借着兵力和装备上的优势,对我军实施了猛烈进攻,但最终被我军一一化解。
直到1947年, 解放战争出现了重大的转折点,我军开始了战略反攻,为日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也就是在这一年,蒋介石见之前的攻势不但没有取得成效,还损兵折将,所以改变了之前的战略。
将全面进攻我军改为重点进攻山东根据地和我党的指挥中心陕北,这对于兵力上不占优势的我军来说确实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当时蒋介石秘密的向胡宗南下令,要求他出兵并摧毁我党革命根据地延安,此时,毛主席已经通过情报人员得知了这一消息,为了避免和敌人硬碰硬,他决定放弃延安。
对于主席的这一个决定很多人还是持有不同意见的,因为延安是当时的革命圣地,如果直接放弃延安,那么或许会动摇一部分人的革命信心。
而蒋介石正是看中了延安时革命圣地,是我党的指挥部,企图先下手为强,如果此战取得成功还能扭转此前屡战屡败的情况,挽回颜面,增强士气。
除此之外,蒋介石早就预谋进攻陕北,所以他认为自己此战是势在必得,加上当时国际上对国民党的支持更多。
所以,他更想趁机攻占延安,强化国民党的信心,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蒋介石还是一败涂地。
对于放弃延安,主席曾作过这样的解释:强盗要是想抢劫一个背着财宝的人,如果这个人不暂时放下包裹,那么反而会束手束脚施展不开,跟强盗战斗也可能打不赢,而如果这个人把包袱一扔,那么反而会变得相当灵活,最后还能把强盗打退,保住金银财宝是没问题的。
主席的意思就是暂时放弃延安就相当于放下包裹,而敌人誓要拿下延安反而成了他们背起包裹,这样一来,我们就更加灵活,有机会消灭敌人,等到发起反攻,还是会取得延安。
事实证明,主席的判断是对的,正是在这次转战陕北的过程中,我军和敌军周旋了四五个月,主席更是凭借着“蘑菇战术”,取得了数场战斗的胜利,保存了我军的有生力量。
胡宗南根本就没有料到我军会撤出延安,所以他的20万大军到了延安后也是空手而归,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自然是非常生气,他指示胡宗南,赶紧去追,并定下了肃清的期限。
胡宗南本来冲到延安是想要立功的,现在直接扑了个空,自然是急于追上我军交战,而现在蒋介石又下达了命令,所以他开始对我军疯狂追击,而主席便带着我军进行了惊险的转移。
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国民党将领刘戡带着七个旅的兵力从北方扑来,而南面又有国民党精锐钟松部整编的三十六师往南面逼近,而东边又有董钊在镇守,恰巧彭德怀又没有攻下榆林,只好先行撤退。
所以纵观战局,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已经分三路开始夹击主席和我党的中央机关,甚至准备依靠兵力上的优势,将我军封锁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
如果一旦被围困就意味着我军将陷入九死一生的境地,如果被困那么活动空间将会被大大压缩,不仅如此,我军兵力上所处的劣势也非常不利。
就在敌军已经逐渐逼近我军之时,主席正好召开了关于反攻和解放各区的会议,此时,我军可谓是退无可退。
国民党从三面飞奔过来的大军人数已经达到了十几万,而主席身边的军队和警卫部队总人数还不满四个连的人数,顶多只有两三百人。
人数上不但和国民党军队差了十万八千里,装备精良程度也不在一个等级。
在主席看来,好的装备应该留给一线作战部队,而警卫连却只配备了淘汰下的老旧装备。所以,以当时的状况来看,我军根本没有实力和国民党大军对抗,只能智取。
所有人都非常着急,因为只要国民党军队一旦发动进攻,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周总理更是把此时此刻的情景形容为是四面楚歌。
不过主席不但没有面露难色竟然打趣的调侃道还没有风声鹤唳。周围的人见状非常惊讶,因为他们心中或许已经乱成一团麻,而主席这么淡定,看来是已经胸有成竹。
更令人吃惊的主席还曾明确的表态:不打败胡宗南绝不渡黄河。以现在的形势来看,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向东走渡过黄河一条是打败胡宗南。
而在所有人看来,想要打败胡宗南是何等的困难,而主席当时还能说出这样的豪情壮语,可以说是非常了解敌军的。
不同于主席的是,当时很多中共领导人都建议主席赶紧渡过黄河,但主席当时却出人意料的回应道:敌军都四面八方的围过来了,不打败胡宗南这黄河怎么能放心的过去?
其实,主席带领着的这支小队伍虽然人少却是革命的中坚力量,一来这是我党的指挥中心,二来这里保存着我党的机密,一旦国民党取得了成功,几十年的革命成果将会再次遭到重创。
这时,主席看着地图说道:“我们要朝着东面走,迎着敌人快速西进的方向进发。”众人听后非常不解,要知道,西进的部队可是敌人相当精锐的部队。
周总理和任弼时见主席下达了这样的命令,都非常不解,周总理更是焦急万分的解释道:“这支军队非常危险,比较集中,机动性也很强。”
当时在很多人看来,现在只有往东走才能安然无恙,可以说,主席想要往西走的意见并没有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
在三面都有敌人重重围追堵截的情况下,向哪个方向走可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决定,和主席同行的任弼时还因为这个问题和主席大吵一架。
当时,任弼时坚持想要先渡黄河,主席一听这话就不高兴,向众人解释道:“往东走就正中胡宗南的下怀了,这是他设下的陷阱,他就是想把我那赶过黄河,我们要是过了黄河胡宗南就算是胜利了。”
其实,主席说这话是有高瞻远瞩的,当时彭德怀率领的西北军正在和国民党军队交手。在任弼时看来,只有向东走渡过了黄河,就能和大部队会合,这样一来比一支小部队安全得多。
但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当时彭德怀所处的情况并不乐观,本来就要跟敌军作战,如果主席带领的中央领导队伍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和西北军会合,那么肯定会导致大部队要抽调出一部分兵力来保证主席的安全。
这样一来,目前作战失利的西北军的精力就没法全部集中在击败敌军身上,这正是胡宗南想要看到的场面。
因为一旦毛泽东渡过了黄河,追击的国民党军队肯定也会一路追击,直到和西北军遭遇。
一旦形成这种局面,那么主席和主力部队的情况将会更加糟糕,不但主席的安危难以保证,西北军肯定也面临着一场恶战。
最坏的结果就是西北军一面要应付国民党军队一面还要和赶来的胡宗南部队交战,很可能会伤亡惨重。
如果主席没有选择渡过黄河,拖住胡宗南的部队,就能减轻西北军的压力,也不用因为要担心主席的安危而导致作战束手束脚。
主席正是想到了这一层,才会一眼看出胡宗南的计谋,所以渡过黄河反而是非常不利的。
但摆在眼前的是和占兵力优势的敌军周旋也是非常危险的选择,任弼时就因为这个问题和主席一直僵持不下。
周总理见状只能出来解围:“德胜,我们前面要经过葭芦河,是黄河的一个分岔,只要度过去就会有更多的回旋余地。”
毛主席在离开延安时,特意给自己起了个化名李德胜,象征着人民的革命运动势必会取得胜利。
从这一角度来看,或许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是办不到的事情,在主席眼中却不一定,而且在这么多年的革命活动中,主席对蒋介石和国民党的行事风格早已非常了解。
所以他的决定很可能已经是十拿九稳的,而对于主席的深谋远虑周总理应该深有体会,他们二人在井冈山时就已经是配合默契的搭档。
这么多年来,周总理始终支持者主席的决定,因为他坚信只有毛泽东才是真正能带领革命走向胜利的人选。
周总理曾经也提起过主席的眼光要比包括自己在内的很多人要深远,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到是他错了,但到了最后,事实总能证明他的判断是没有错的。
所以,周总理在看到主席和任弼时发生争执时,并没有想要全力劝说,只是客观地阐述了渡过葭芦河的好处,而主席在听到总理的话后则陷入了沉思,眉头紧锁一言不发。
此时的任弼时已经是着急万分,恰好前线已经送来了急报,刘戡的部队正在急行军,马上就追上来了。
任弼时听后着急的说道:“不要浪费时间了,赶紧行动吧。”他说着便让几个水性好的战士,拿来了几个皮筏,准备渡过眼前的葭芦河。
葭芦河本来是条涓涓细流,但因为连着下了几日大雨,这条小河水位高涨,俨然成了一条水流湍急的大河。
解放军刚把皮筏放进水里,不料瞬间便被巨大的浪花给打翻了,直接无声无息的沉入了水中,所有人见状都被惊呆了,就连急着过河的任弼时都打消了这个念头。
据毛主席的警卫员李银桥回忆,当时的情形,就连自己这个入伍多年的老兵都感到非常害怕,感觉像是要断了生路一样。
四面八方的敌军和湍急的水流,让李银桥有了四面楚歌的感觉,此时,众人眼里都是惊恐,全部都变得默不作声。
这时众人伴着滔滔的水声,全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主席,只见他突然开口道:“拿烟来。”主席当即便做出一个两指夹烟,吞云吐雾的动作。
周围的一片死寂就这样被打破,主席非常喜欢抽烟,在面临重大决策时,更是如此,甚至可以连吸几包。
周总理最明白主席,这可能是扭转局面的好时机,便向周围的人问道:“谁有烟啊?给德胜同志来跟烟 。”
当时我军已经在大雨中急行好多天了,衣服也早就湿透了,烟也很难保存。有些同志则因为压力太大,即便是带了大量的烟,也早就抽完了。
不仅是这样,主席因为烟瘾也很大, 也患上了肺炎,为了他的健康,医生专门嘱咐过不要抽烟。
所以他的警卫都没有准备烟,这下子可让主席发愁了起来,不过很快就有一个战士高举着一个油纸包,快步走向主席道:“我这里还有一些。”幸亏这个战士专门用油纸将烟包了起来,才在关键时刻起了大作用。
主席接过烟后,脸上的表情顿时轻松了不少,可是想要在风雨交加的天气中将这支烟点燃并不容易,火柴就很难点燃,这时周总理叫人拿来了一个被子帮忙遮住风雨。
可即便是有被子做掩护,还是有风从四面八方钻进来,点烟的警卫员也非常紧张,几次都没划着火柴,好不容易点燃了也被吹灭了,主席见状也是愁容满面。
这时,李银桥钻到被子中,找了一个角度恰好用身体挡住风,将几根火柴并在一起,轻轻一划,立马点燃了主席口中的烟。
李银桥头脑聪明又手疾眼快,像点烟这些不经意的举动,主席都默默的记在了心中,看着眼前的这个小伙子,主席眼中还带着一丝微微的感激之情。
就是凭借着这件小事,李银桥拉近了和主席的关系,在日后的相处中,二人关系亲密,甚至情同父子,而李银桥也成为了在主席身边呆的最久的警卫员。
眼看烟已经点着了,主席嘴角微微上扬的大口吸着烟,缓缓说道:“我们不渡黄河,我就不信邪了,跟着我,原路返回。”
听了主席的这番话,在场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现在除了东边的黄河这一面,都是赶来围追堵截的敌人,原路返回被发现的话,肯定是死路一条。
看着主席胸有成竹的样子,大家都不知所措,但还是浩浩荡荡的顺着原路走了回去。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决策是何等的英明,他早就料到敌人的计划。
所以才出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一幕:主席带着队伍顺顺利利的返了回去,在敌人眼中,我军仿佛空间一般,并未受到任何的阻挠。
明明国民党军队歇斯底里直奔我军而来,现在我军正在往回走,敌人却选择了视而不见,这也让当地的百姓感到不可思议,甚至把这件事当做神话一般来看待。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我军人手不够,装备不够精良,想要和敌人硬碰硬是不可能的。所以国民党军队或许是凭着这一点笃定我军一定会把渡过黄河当做必选项。
所以他们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黄河上,紧盯着黄河,准备随时出击,却没有料到主席会原路折返,再次扑了个空。
据毛主席的卫士李银桥回忆:这是在转战陕北时最惊险的时刻,胡宗南的部队很多时候马上就要追到我们了,但我们每次都能用这种方法走掉。
看来,就是这种兵行险招的方式,让胡宗南的部队屡屡扑空,正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主席能想出这个方法确实是智勇双全。
事实上,主席在葭芦河决定原路返回时,刘戡率领的部队已经要追上来了,没想到主席竟然原路返回,等到刘戡到了葭芦河边,主席和队伍已经顺利的转移到了一座山脚下。
此时的刘戡已经是气急败坏,他急忙顺着主席和部队的路线再次追了上去,而主席这边已经准备登山,为了掩饰行踪,任弼时还特地嘱咐警卫要抹去上山的痕迹,以免敌人急行军沿着路线威胁到我军的安全。
这时,主席突然开口制止,还做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决定,他命人在山脚下,竖起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毛泽东由此上山”。众人听后都纷纷拒绝,直言太危险。
不料,主席却坚持让警卫这么做,还说道:“我料刘戡也没这个胆子。”这时周总理瞬间就明白了主席的用意,并投来赞许的目光。
果不其然,刘戡上当了,就在他风风火火的跑到主席所在的山脚下后,却发现了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牌子。
他当即愣住了,依他来看,主席不可能会在被追击中暴露行踪,所以他直接认定,这块牌子有诈,目的就是为了设置埋伏引自己上山。
所以刘戡是断不会上山的,不仅如此,他还怀疑主席从葭芦河返回后便来到了葭县,为了给我军造成伤亡,刘戡竟特地派人炮轰了葭县。
而主席所率领的部队则顺利的登上了山顶,正坐在山上,看着刘戡的所作所为。有人见刘戡已经中计被拖住,便劝主席赶紧转移。
主席却摆了摆手说道:“等他几个钟头再走不迟。”事实上,从主席立下牌子,到坐在山顶上观看敌军歇斯底里的发疯,就是早已料到了事情的发展。
果不其然,敌军已经自乱阵脚根本没有选择上山,而我军也趁着这个机会渡过了安稳的一夜,经过短暂的休息后,我军已经有所调整。
随后便重新来到葭芦河,在一切准备就绪后,顺利的渡了过去,此时,彭德怀已经得到消息,主席暂时安全了。
而西北野战军也已经转移至榆林、沙家店地区,而国民党第三十六师正急冲冲地赶往这里。此时,彭老总已经做好了反攻敌人的准备。
我军遂在沙家店附近设下埋伏一举歼灭了国民党军队超过6000千的兵力,就是这一战彻底扭转了西北地区战争的局势,胡宗南在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惊。
当即决定转换策略,不敢再肆无忌惮的追击下去。毛主席就是凭借着过人的智慧,率领着小部队把胡宗南大军耍的团团转。
既保存了我军的主力,还凭借着特有的战术,不断歼灭掉敌人的部分兵力,敌人重点进攻的策略也因此被我军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