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8月26日,朱德、彭德怀签发了《八路军总指挥部布告》:
本军奉命抗日 为求民族生存
拥护中央领导 驱逐日寇出境
团结全国各界 联合法苏美英
保卫中华领土 收复失地完整
实行统一战线 抗日救国纲领
本军纪律严明 买卖照常公平
禁止拉夫拉车 禁止侵犯百姓
凡属中华同胞 一律保护认真
汉奸敌特间谋 严办绝不容情
望我国人奋起 共负救亡责任
抗日战争胜利 大家共享太平
其实,“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红军就开始了着手进行上前线的准备工作。整个红军部队变成了一个大学校,热烈地读书,识字、出操、上课……每个指战员都投入了习文练武的热潮,准备与日寇接触之前,练得文武双全的杀敌本领。
8月22日,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对红军改编的命令一下,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第一一五师作为八路军的抗日先遣部队,先期开赴晋察冀绥四省交界的恒山地区抗日前线。尔后,再陆续派第一二O、第一二九师开赴晋西北和晋东南抗日前线。
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分别从甘肃省的正宁、宁县、孟坝、西峰镇和陕西的旬邑出发,向陕西三原县云阳镇集结,参加改编誓师大会。
22日一早,初上东山的太阳将一片金光洒在云阳镇外一处宽敞的土坪上。场上旌旗飘飘,刀光闪闪。战士们换上了缀有青天白日帽徽的新军装,整整齐齐地排成方阵,静待开会。
抗日虽然是每一名红军指战员梦寐以求的事情,可现在要与国民党一起,并且要在国民党的指挥下抗日,战士们怎么也想不通。有些人之所以要参加红军,其主要原因就是不堪忍受国民党的统治压迫,有些人离开根据地后,他们的亲人都被国民党处死,甚至整村整村的人被杀害,有些人身上还有不少与国民党军作战时留下的伤疮和弹片,原来参加红军就是为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结果打来打去,现在自己也变成国民党了,原来的死对头竟变成了“亲兄弟”和“大哥哥”。换服装时,经上级反复动员、解释,战士们才流着眼泪,将旧衣服脱下来。不少战士将红军帽徽藏起来不交,有的干脆连八角帽也打到了自己的背包里。
第三四三旅六八六团3营11连3排1班年仅16岁的化成林是全团年龄最小的战士。1934年4月,国民党集结大军向中央苏区的广昌进攻。那天中午,一队国民党士兵突然闯进他家里,一个带兵的提出要他家交钱交粮。他父亲迎上来,赔着笑脸说:“老总。钱,我们实在没有。打下的粮食,还不够我们自己吃呢。
坐在床上正在生病的奶奶,颤抖着双手,又是作揖又是点头,说:“老总。你就行行好吧。我们也快揭不开锅了。”
带兵的一听说又没钱又没粮,一下子就火了,骂道:“不交钱交粮,就按通共论处!”说着就拔出枪来,一连两枪,就将他的父亲和奶奶枪杀了。
其时,成林和母亲正在屋后的菜地里锄草,屋里发生的一切,他透过后窗看得真真切切。他看见无辜躺在血泊中的父亲和奶奶,怒发冲冠,跳起来要冲进屋去和敌人拼命,是母亲一把将他拉住,捂住他的嘴,硬是使劲将他摁进旁边的一个地窖里。敌人见屋里屋外再没有别人,搜寻了一些有用的东西才撤走了。
事后,他坚决要参加红军为死去的亲人报仇。临行,娘眼含热泪,摸着他的头说:“俺娃还小,才13岁呀!可是不参军,没法活呀!……”
周恩来立即动身,转道西安,准备赴南京,与国民党谈判国共两党合作事宜。
在西安,周恩来突然接到毛泽东发来的电报,要他将赴南京事宜暂且搁起,先与彭德怀等人速赴山西,与阎锡山谈判解决八路军向山西的挺进路线、活动地区、作战原则、指挥关系、后勤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周恩来在西安逗留两天,等待赴晋人员的到齐。因为徐向前是山西人,与阎锡山是同乡,又在阎锡山创办、赵戴文任校长的太原省立国民师范学校读过书,为了有利于谈判,周恩来又将徐向前拉来一起入晋。
周恩来,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等,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1910年春,周恩来随伯父离开淮安,先进奉天省银州(今铁岭巾)银岗书院、后入奉天(今沈阳市)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新学期开学,魏校长问同学们读书是为了什么?有人回答说:“是为了家父读书。”有人回答:“为明理而读书。”也有人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当魏校长点名要周恩来回答时,坐在后排、志存高远的周恩来站起来,庄重地回答:“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1913年8月,周恩来考入天津南开学校。1917年,他于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发生重要转折。1919年,周恩来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积极分了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0年,周恩来去欧洲勤工俭学,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1922年,周恩来和赵世炎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党(翌年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并任书记,为中共雎欧支部领导人。1923年,周恩来被国民党本部委任为国民党巴黎分部筹备员、国民党驻欧支部特派员和代理执行部长等职,主持国民党驻欧支部的工作。
1924年秋,周恩来回国。在国共合作期间,周恩来任黄埔军校任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副党代表等职,并先后任中央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常务委员兼军事部长,两次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创建了行之有效的军队政治工作制度。1927年3月,在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临近上海的情况下,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进行第三次武装起义,赶走了驻守上海的北洋军阀部队,同年5月,他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他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他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一起于8月1日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1928年,周恩来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后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军委书记。在这一段的大部分时间内,他实际上是中共中央的主要主持者。为保证中共中央在上海秘密工作的安全、联系和指导各地区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以及发展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秘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1931年12月,周恩来离开上海到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央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3年春,他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红军长征途中,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周恩来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实际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起了关键性作用,并连续被选为中央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
“西安事变”之后,与南京政府的多次外交谈判中,周恩来丝丝入扣、绵中含钢的话语,极具谈判艺术,他的思想很容易被对方接受,并贏得了对方钦佩,巧妙地实现了中共的最终目的。
在洛川会议上被选为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又一次被毛泽东选中,将其推上了与阎锡山谈判的前台。
9月3日晚间,周恩来等一行从西安乘火车前往潼关。次日凌晨,他们在潼关下车,乘船过黄河到达山西境内的风陵渡。
在风陵渡车站,有两节专列正等着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一行人的到来。
负责迎接的是一位佩戴上校军衔的年轻军官,名叫梁敦厚,字化之。此人虽然军衔不高,但他却是阎锡山的姨表侄,身兼三青团中央委员、山西自强救国同盟会总干事、牺牲救国同盟会总干事等重要职务,又是阎锡山与共产党中央代表彭雪択联系的代表。这次阎锡山派他带专列到千里之遥的风陵渡来迎接,并让山西省主席赵戴文在省城太原热情接待,足见阎锡山对中共高级领导人来晋的礼遇之高。
9月5日下午,周恩来等一行乘坐专列抵达太原车站,受到第二战区、山西省政府和太原市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山西省政府主席赵戴文快步走上前去,拉住周恩来的手连声问好:“周先生好!周先生一路辛苦啦!”
赵戴文,字次陇,1866年农历十一月初三生于山西五台县东冶镇。赵戴文自幼饱读诗书。1904年,他赴日本东京宏文师范留学深造,并参加同盟会。1906年,赵戴文肄业归国时,与回国探亲的阎锡山受同盟会的委托携两枚炸弹冒着生命危险闯过海关,为他们日后长期共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11年10月29日,山西革命党人起义成功,赵戴文先后被阎锡山任命为东路军参谋长、北方革命军总参议。他与阎锡山曾被孙中山誉为“山西的一文一武”。除1927年底至1929年8月近两年时间里先后接受过南京国民政府的一系列任命外,他一直与阎锡山患难与共,过从甚密,既是阎锡山的军师,又是兄长。
1936年5月27日,年届古稀的赵戴文,在各种矛盾的复杂交织中就任山西省政府主席。今天,接待中共要员周恩来,为了党国,为了百川,他不能不慎之又慎。
“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赵戴文一直在客气地寒暄。
周恩来也笑着客气地说:“我对赵先生也仰慕已久!”
晚上,赵戴文在太原东辑虎营宾馆设宴招待周恩来一行,同时被宴请的还有刚从石家庄由正太路撤下来准备转同蒲路北进向大同方面集结的中央军第十五军军长刘茂恩等。
席上山珍海味,酒、菜十分丰盛,打开了瓷瓶盖的汾酒在室内飘散着幽幽的清香。
宴席开始,赵戴文首先致热情洋溢的欢迎调。周恩来也作了简短得体的答谢词。接着,赵戴文让在座的各位作自我介绍。
酒过三巡,刘茂恩见徐向前不善饮酒,就乘隙进攻,有意端起一杯汾酒,对徐向前说:“我想和徐将军干几杯。怎样?”徐向前站起来说:“抱歉!我不会喝酒。”眼看一场无谓的争斗就要发生,一向善于化解矛盾的周恩来为了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大局,急忙接住徐向前的话绵中带硬、柔中含钢地说:“刘将军到了你的家乡,不会喝也要喝,而且应该多喝几杯。”徐向前立即领悟,于是举起酒杯,一连和刘茂恩干了三杯。落座之后,他一时觉得一股热浪涌上头来,清瘦的脸上顿时变成了一朵盛开的桃花。
宴毕,赵戴文又安排周恩来等人在宾馆下榻休息。周恩来婉言谢绝,坚持要住在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并一再说晚上和办事处主任彭雪枫还有事商量。赵戴文见实难挽留,也就只好主随客便。
9月7日凌晨,周恩来一行乘省政府派出的吉普车去雁门关下的太和岭口第二战区行营去见阎锡山。
车出太原城,在沙石公路上向北急驶。约摸一个多小时,便经过阳曲县,来到石岭关上。
徐向前让司机停车,邀请周副主席和彭副总指挥下车欣赏晋北风光。
此时,这里的特产红高粱已经成熟,石岭关下一块块高粱地,在晨光的映照下,就像一片红色的海洋,鲜艳夺目,煞是好看。
徐向前抬手向北面指点着说:“前面就是忻县地面了。忻县的东北就是定襄县,那是薄一波同志的家乡。定襄的东北是我的老家五台县。五台县再往北是繁峙县,繁峙东北有个长城隘口,叫平型关,是个著名军事要塞。从繁峙往西走是代县,太和岭口就在代县的雁门关下。”
周恩来打断徐向前的话问:“去太和岭口难道就没有条更近的路可走吗?”
“去太和岭口不必绕那样大的圈子,忻县北面就是崞县,出了崞县就是代县地界,距离太和岭口也就不远了。”
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出生在山西五台县永安村一个穷秀才家庭,乳名银存,后改名象谦,字子敬,参加革命后为表明勇往直前的志向,遂又改名为向前。
徐向前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红四方面军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及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红军中能征善战的著名高级将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徐向前被任命为第一二九师副师长。这次被周恩来拉来参加太和岭口谈判,徐向前尽自己所能,想着法儿为周恩来提供方便。
在石岭关上稍作停顿后,周恩来一行继续上车前行。徐向前接着前面的话题继续介绍道:“山西东西两面都是大山,中间是5个盆地,像一串糖葫芦,一二三四五,从北往南数,分别是大同盆地、忻定盆地、晋中盆地、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
说话间,车已过了崞县,雁门关已遥遥在望了。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代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雁门山腰,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三关。这里重峦叠嶂,霞举云飞,两山对峙,其形如门。附近峰峦错耸,峭壑阴森,中有路,盘旋幽曲穿城而过,是大同至太原的必经古道,异常险要,为历代戍守重地。关城为明洪武七年所建,万历年间复筑门楼。明末名儒傅山先生曾为雁门关书写对联:“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雁门关下的太和岭口,是位于代县城西北十几里的一个小山村。村子被一条干河槽分成两半。东半称东梁,北靠雁门山;西半称西梁,一条公路沿沟自北而南。阎锡山的行营就设在东梁山崖下一个坐东朝西的小院于里。院于的主人吴锦祥带着一家老小已搬到别处暂住。院于东山崖下的两孔连通的窑洞,被安排为阎锡山的卧室兼办公室,正面3间瓦房为开会和侍从们休息的地方。参谋等随行人员和一个宪兵分队、有线电大队住在两梁。岭口村的其他民居也几乎全部被行营机关住满。河东河西,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驻扎着一个营的警卫部队。
这一天,太和岭口彩旗飘扬,气象一新。阎锡山一身戎装,绶带、勋章佩戴整齐,早早地带领行营一班文武要员步行到村口迎接周恩来一行人的到来。
周恩来、彭德怀、徐向前等人下车后,阎锡山紧走几步,与周恩来紧紧握手,好一阵寒暄。
接着,周恩来将彭德怀介绍给阎锡山。阎锡山握住彭德怀的手,盯着彭德怀审视良久。
彭德怀,原名清宗,字怀归,号得华,1898年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与毛泽东是同乡。他少时家贫,讨过吃,放过牛,挖过煤。1916年,彭德怀参加湘军,6年后因路见不平杀了恶霸,逃离部队入湘军讲武堂学习,毕业后虽官阶不断升迁,他却痛感社会黑暗。1926年,他结识了共产党员段德昌,懂得了革命道理,了解了解救穷人应走的道路。1928年,彭德怀秘密加入共产党。7月间,他以团长身份奉命到湖南平江镇压农民,却乘机发动起义,将所部改为红五军,并任军长,12月率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会师。
彭德怀性格豪爽,作战勇猛,他率领的部队善打硬仗、恶仗。初上井冈山,敌人攻山,他率部队突围,裹着一条毛毯从峻岭上滚下来,两日内粒米未进,仍率部突围成功。1930年,他任红三军团总指挥,率部一度攻占长沙。与毛泽东进入中央苏区后,他指挥的赣州战役、广昌战役、高虎垴万年亭战役都是反“围剿”时期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长征中,他指挥部队攻克娄山关,占领遵义,歼敌两个师又8个团,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利。红军长征到达陕甘地区后,他又指挥了直罗镇战役、东征战役、西征战役、山城堡战役。毛泽东在写给他的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中这样夸他: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年前,彭德怀与毛泽东指挥由红军组成的抗日先锋军,冲破阎锡山苦心经营认为固若金汤的千里防线,歼灭晋军13000余人,俘敌4000多人。至今晋军官兵一说起这位红军将领,无不胆战心惊。
昔日仇敌,今日相见,阎锡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使劲摇了摇彭德怀的手说:“彭将军威名远扬。幸会!幸会!”
周恩来又将徐向前等人介绍给阎锡山。阎锡山对徐向前这位战将一见如故,十分珍爱,一时思绪万千,不由多看了几眼。徐向前年龄比阎锡山足足小了18岁,说起来两个人既是老乡,还有师生之谊。1911年10月29日,在日本留过学的阎锡山,积极响应武昌起义,率领起义军杀死太原巡抚,掌握了山西军政大权。他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先后创立了进山和川至两所中学,并于1919年又创办了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其时,徐向前正在河北省阜平县“广光隆”店里学徒当伙计,他从哥哥徐受谦的来信中得知“太原办起了公费师范学校”的消息,当即借故离开“广光隆”,直奔太原,经过考试,成为山西省师范学校的第一批学生。阎锡山非常重视这个学校,对学校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管理,他虽然没有在学校兼任任何职务,但却每周必来学校检阅和训话。虽然当时阎锡山与徐向前并未认识,但可以说他俩是正儿八经的师生关系。徐向前毕业后,曾在家乡当过小学教员,后又到南方,考入黄埔军校。徐向前从黄埔军校毕业,被分配到冯玉祥的国民二军岳维峻部。岳部被张作霖联合吴佩孚打垮后,徐向前脱离这支军队,回了五台老家,当他听说国民革命军已出师北伐,就又转回南方去找北伐革命军,后来,经过抉择,他加入共产党,当了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在黄安战役中,徐向前釆取“围点打援”的战法,歼敌5000多人,俘敌近万人,并活捉了敌军第六十九师师长赵冠英。在苏家埠战役中,徐向前再次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法,历时48天,共歼敌3万余人,还活捉了“剿共”总指挥厉式鼎。就在徐向前声威大震、成为共产党的著名战将之时,阎锡山却因与蒋介石的军阀混战,连连败北,不得不悄然下野,逃往大连,在日本人的庇护下,正过着恓惶的寓公生活。阎锡山听说了徐向前的消息,既是个高兴,又是个惋惜。高兴的是徐向前为他痛痛快愉地出了一口恶气,惋惜的是徐向前这样的人才不能为他所用。今日相见,阎锡山的心里怎能不五味杂陈、感慨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