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昨天写了《“林彪吃了几年洋面包,不会打仗了”?面对非议,林彪这样回应》一文,讲的是1945年林彪奉命出关经略东北,由于他所指挥的东北人民自治军的部队来自全国各地,经过数月的长途跋涉,疲惫不堪,无粮无衣,缺枪少弹,即从1945年10月到1946年1月底,经历了一连串败仗。军中因此对他的议论颇多,有人说他“到莫斯科吃了几年洋面包,连仗都不会打了”。林彪最终在1946年2月13日迎来了战机,在秀水河子打了一仗,大获全胜,打掉了杜聿明的嚣张气焰,我军也因此赢得了喘息之机。
毛主席收到捷报,喜不自胜,给林彪发来电报,称:“甚喜。如能再打两次这样的战斗,我在东北的地位即可确立。”
是的,单凭一仗的胜利是不能扭转东北全局的。
林彪在打这一仗之前也已对这一仗稳操胜券,但他始终认为,如果我军不能在东北尽快建设根据地,不能很好地依靠百姓,想要占领东北全境,无异于纸上谈兵。
实际上,在林彪打赢了秀水河子战斗之后的第三天,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吴克华也集结了6个兵团的兵力,对沙岭子南路的敌军进行了反击。结果,损失惨重,伤亡2万余人,歼敌仅674人,堪称我军的奇耻大辱。
而沙岭子的失利也引发了抚顺、本溪、丹东、辽阳等地保卫战的一连串失利。
在这种背景下,中央还是想在所谓的“和平民主新阶段”与国民党平分东北,迟迟不肯把林彪呼吁的建设东北根据地的严峻现实提上议事日程。甚至在1946年3月24日指示东北局“不惜牺牲,夺取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三市及中东路全线”,并明确提出:“为此目的,我应力争阻敌于四平以南。”
于是,著名的“四平保卫战”就此展开了。
四平位于四长铁路、四洮铁路和四梅铁路的交叉点上,是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
可以这样说,谁有了四平,谁就能控制住整个东北的交通。
为此,蒋介石到处鼓动说,四平乃是“党国命运所系”、“没有四平就没有东北”。
毛主席也提出:“不惜重大伤亡”,“死守四平”。
林彪并不以为然。
他在4月11日给中央和东北局的电报中提出“我固守四平和夺取长春的可能性不大”,主张“不应保卫城市,以免被迫作战”。
但毛主席于4月13日复电,仍严令林彪:“守住四平、本溪,以利谈判。”
对于四平的争夺,蒋介石集中了已经到达东北的新一军,新六军,第13军,第52军,第71军以及第94军一部,总共六个军,多达24万人。
其中的新一军和新六军都是王牌军,装备精锐,训练有素,新一军还参加过远征军,有在缅甸与日军作战的经历。
林彪初到东北时,能够调动的武装力量很少,他曾自嘲自己是“光杆司令”。
幸亏,黄克诚率领的新四军第三师所属部队共3.5万余人很快抵达东北。
老覃之前在《刘少奇自称军事外行,但他做的这些重大军事抉择,均获毛主席叹服》一文中说,刘少奇在毛主席赴重庆谈判期间代理了中央主席,他极具战略眼光,觑准了东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准备不惜一切代价抢夺东北。
他在1945年9月17日向毛主席提出了这个战略构想。
但是,黄克诚在1945年9月14日就以个人名义向中共中央发电,提出了《对当前局势和军事方针的意见》,建议立即派10万人的部队赴东北创建一块大的战略根据地。
也就是说,黄克诚是个见识非凡的将帅之材。
陈毅曾心悦诚服地说:“黄师长的眼睛近视,但看问题看得很远,是千里眼!”
黄克诚到了关外,听说林彪在红螺山,赶紧过去与林彪相见。
他兴奋不已,不断对宋维栻等人说:“林彪来东北了,林彪来东北了,我们肯定能在东北站住脚跟!”
要不要固卫四平,黄克诚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与林彪是一致的,他认为我军暂不应在大城市和交通干线作战,应该尽早建立乡村根据地,做长期斗争准备。
为此,他数番给林彪发电报,建议从四平撤退。
但林彪既不回电,也不撤退。
黄克诚只好贯彻上级的指示,拼死保卫四平。
4月18日,战斗打响,战况异常激烈。
毛主席不断发电给林彪打气,甚至提出了“化四平街为马德里”的口号。
林彪也向毛主席表决心:“我守军决战至最后一人!”
这一场血战持续了一个月,蒋军伤亡万余人,我军也伤亡8000多人。
黄克诚急得不行,5月12日,在给林彪发电报无果的情况下,直接给中央发电报,要求撤离四平。
但中央方面也是毫无反应。
时为东北民主联军作战处处长的李作鹏后来回忆,仗打得越来越惨烈,到了5月17日,敌已占领了我塔子山阵地,我军再不撤,就要被敌人包饺子了。林彪喃喃自语说,“是转移时候了,敌人也拼得差不多了,现在该给他们背上四平这个包袱了”,他一边撤一边向中央报告战场情况。
毛主席在第二天上午回电,同意“主动地放弃四平”。
林彪收到毛主席的复电时,四平早已是一座空城了。
韩先楚回忆说:我们在深夜悄悄退出四平,蒋军并不知道,第二天又用飞机炸,又用大炮轰,一直轰炸到下午,他们才敢进入四平。
四平之战,虽然伤敌一万,却是自损八千,得不偿失。
战后,黄克诚气乎乎地闯入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拍着桌子质问林彪:“你为何不及早下令撤军?我部队主力遭到如此惨重的损失,你何以自处?”
林彪铁青着脸,坐在椅子上,不发一言。
黄克诚以为他已经认错,恨恨地哼了一声,扭头走了。
时间来到了1959年,庐山会议召开期间,毛主席约黄克诚和周小舟、周惠、李锐四人到他住处谈话,偶尔谈到了当年的四平保卫战。
毛主席说:“难道四平保卫战打错了?”
一提到四平保卫战,黄克诚就来气,他说:“敌人不断集结重兵要与我主力决战,我们还固守四平,当然是错的了。”
毛主席“哦”了一声,接着轻轻地说了一句:“固守四平当时是我决定的。”
黄克诚不假思索地说:“是你决定的也是错的。”
至此,黄克诚才明白自己当年误会林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