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相信不少读者比较熟悉志愿军的番号、将领、装备情况。就算对军史不怎么了解的人,也知道万岁军叫38军,守上甘岭的是15军。
不过,对于朝鲜人民军及韩国军队的番号、将领、实力等情况,很多人了解得就不多了。部分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也许知道方虎山、白善烨、朴正熙等人。
今天,笔者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朝鲜战争爆发前两国的军事实力。
一、朝鲜军队实力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朝鲜全境解放。朝鲜解放后,朝鲜北部地区先后建立了平壤学院、中央保安干部学校、保安干部训练所、朝鲜航空协会和水上保安干部学校,培养不少军事人才和政治干部,从而为朝鲜人民军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帮助朝鲜培养军事人才,苏联派来以斯米洛努夫少将为首的高级军事顾问团。而从苏联、中国返回朝鲜的抗日战士,更为朝鲜人民军的军事领导和指挥人才提供珍贵条件。
此外,苏联提供的一些先进武器和装备为朝鲜人民军的建立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
1948年2月8日上午十时,在平壤站前广场举行朝鲜人民军成立大会。此时,人民军共有两个师团,一个混成旅团,总兵力为2.5万人。
第一师团(司令部:价川):师长 金雄,参谋长 崔光。下辖第1联队,驻新义州;第2联队,驻载宁;第3联队驻江界;炮兵联队,驻价川。
第二师团(司令部:罗南):师长 李青松,参谋长 李益成。下辖第4联队,驻会宁;第5联队,驻罗南;第6联队,驻罗南;炮兵联队,驻康德。
第三混成旅团(司令部∶元山):旅长 金光侠,参谋长 吴振宇。
1949年底,根据中朝两国达成的协议,四野部队向朝鲜移交了三个朝鲜族师。
1.第146师,前身是独立第11师、吉林军区24旅,师长王效明、政委宋景华。
二十四旅是吉林军区的拳头部队之一,曾在1946年歼灭过新一军两个连,辽沈战役时参与长春围城。作风较好,贯彻命令坚决,但缺乏大兵团作战经验。入朝前,原师直调走,成为炮六师师直,164师改由李德山任师长兼政委。
该师下辖第490、第491、第492团,每团 3个营,每营3 个步兵连、1个机炮连,团属有警卫连、侦(察)通(讯)工(兵)连、迫击炮连、步兵炮连、战防炮连,师属有警卫营、山炮营、教导队、宣传队。
全师入朝前实有人员为10821 人,装备有长短枪5800支、轻重机枪304挺、重机枪 104挺、冲锋枪206 支、枪榴弹筒 32个,掷弹筒67具、迫击炮113门、山野火箭炮43门、军马734 匹。
2.166师,前身是独立第四师、李红光支队,曾参加梅河口、铁岭、西丰、开原等攻坚战斗,辽沈战役后期参与进攻沈阳,该部队作风好、战斗积极,但缺乏大兵团作战经验。
入朝前,师长刘子仪调出,由政委方虎山兼任师长,下辖第496、第497、第498团,每团3个营,每营3个步兵连、1个机炮连,团属有警卫连、侦通工连、迫击炮连、步兵炮连、战防炮连,师属有警卫营、山炮营、教导队、宣传队。
全师入朝时实有人员为10320人,装备有长短枪6800支、轻重机枪372 挺、冲锋枪 878 支、枪榴弹筒 69 个、掷弹筒 31具、迫击炮124门、山野炮13门、军马 945匹。
3.独立15师。以43军156师为主体,吸纳十三兵团各部组成。156师前身是独立六师,师长邓克明,政治委员钟人仿,全师共计12302人。
该部长期在吉、长地区附近活动,参加围困长春的战役,1948年11月编入43军,随四十三军入关。入关后,该部队经过天津南下到江西,原定组建江西军区。1950年3月,该部队4500名朝鲜族官兵集结于郑州。
除156师外,独立15师还补充进38军113师337团3营7连、8连,49军146师1个朝鲜族营、147师2个朝鲜族营,40军120师直属炮兵营、359团2营,118师山炮营,119师警卫营2连和山炮营。
独立15师计有官兵约1.1万人,拥有长短枪7006支、轻重机枪439挺、冲锋枪722支、枪榴弹筒71个、掷弹筒39具、迫击炮181门、山野炮42门、军马812匹。
4.47军三支朝鲜族部队,分别为140师418团2营、419团3营和141师422团1营,计有3912人。装备长短枪1498支、轻重机枪102挺、冲锋枪203支、迫击炮52门、掷弹筒10具、山野炮8门。
418团前身是东野10纵29师85团,2营营长宋德万是10纵最能打的营级干部之一,在黑山阻击战中立下了大功,419团3营9连连长朱昌一是东野模范连长,到朝鲜后,47军朝鲜族官兵编入第4师团第18联队。
上述朝鲜族部队入朝前,东北军区曾命令吉林省大力补充新兵,为164、166师各补充17—30岁的朝鲜族新兵1500人,要求历史清白、身体强健。156师等部队入朝前又接收新兵1200人。
补充的新兵所需武器,从沈阳兵工厂直接调拨,一律要最新最好的。47军朝鲜族官兵由于时间紧,来不及接收新兵就直接从湘西剿匪前线赶赴朝鲜。
综上所述,1950年6月25日前,四野朝鲜族老战士入朝者约为3.6万人,补充新兵4200人,朝鲜族官兵入朝总人数约为40200人。
1950年2月—5月,朝鲜人民军再次成立了一批新部队,番号为第3师团、第4师团、第10师团、第13师团、第15师团和5个保安旅团。其中第10师团、第13师团为简编师团,其他为满员师团。
(一)陆军
开战前,朝鲜人民军陆军一共有10个师团、两个装甲旅团、一个游击部队、一个摩托车侦察联队。
第1师团为最老的师团之一,创建于1947年3月,师长为崔光少将。军官亦多为从苏联回国的原中国东北抗日联军中的朝鲜籍战士。全师共11000人。
第2师团为最老的师团之一,创建于1947年3月。师长为李青松少将。军官亦多为从苏联回国的原中国东北抗日联军中的朝鲜籍战。全师共10838人。
第3师创建于1950年2月。师长为李英镐少将,军官大部为从苏联回国的原中国东北抗日联军中的朝鲜籍战士。全师共11 000人。该师战斗力甚强,为朝鲜之精锐部队。
第4师团创建于1950年2月,师长为李权武少将,军官大部为从苏联回国的原中国东北抗日联军中的朝鲜籍战士。全师共11000人。该师战斗力甚强,为朝鲜之精锐部队。
第5师团原为我国四野第164师,1949年7月自中国东北遣回朝鲜后,改编为朝鲜第5师。师长为金昌德少将。全师共 12 000人。该师战斗力甚强,为朝鲜之精锐部队。
第6师团原为我国四野第166师,1949年7月自中国东北遣回朝鲜后,改编为朝鲜第6师。师长为方虎山少将。全师共12000人。该师战斗力甚强,为朝鲜之精锐部队。
第7师团原为我国四野独立15师,1950年4月自中国河南郑州遣回朝鲜。改编成朝鲜第7师团,师长为全宇少将。全师共13400人。后改编为第12师团。该师作战力甚强,为朝鲜精锐部队。
第10师团是简编师团,于1950年3月在肃州创建,以回国的原来四野朝鲜族军官和部分老兵为基干建成。师长为李芳南少将。全师共6000人。
第13师团也是简编师团,于1950年5月在新义州创建。也是以回国的原来四野朝鲜族军官和部分老兵为基干建成。师长为崔勇进少将。全师共6 000人
第15师团于1950年3月在会宁创建。师长为朴成哲少将,以回国的原苏军朝鲜裔军官、战士为基干。全师共11000人。
第766部队(即游击部队第766团,亦称第766独立步兵大队),队长为吴振宇少将,共3 000人。主要负责在开战前渗透进南朝鲜,和当地游击队一起执行敌后破坏任务。
第12摩托车侦察联队,共2000人。执行侦察任务。
第105装甲旅团,旅长为柳京洙少将。拥有120辆苏制T-34坦克,共6 000人。独立装甲旅团,拥有30辆新型坦克,1500人。
五个保安旅团:保安第1旅团,共5000人。保安第2旅团,共2600人。保安第3旅团,共有4000人。保安第5旅团,共3 000人。保安第7旅团,共4 000人。
人民军总部和第1军团、第2军团军团部和直属队,共计5 000人。
朝鲜的步兵师团,除从中国回国的三个师团外,其他满员时为1.1万人,简编时为6000人,编制为三三制,即每个师团辖三个联队,每个联队辖三个大队。
此外,每个师团还有庞大的直属部队,辖一个炮兵联队和一个自动火炮大队,卫生、通信、反坦克、工兵和教导大队,以及侦察和运输中队。
每个联队满员时为2794人,即204名军官、711名军士、1879名列兵。
这里应着重提及的是朝鲜的第105装甲旅团。该旅团拥有120辆苏制T—34型坦克,人员6 000人。下辖第107、109、203三个坦克联队,各联队拥有40辆坦克。
坦克联队下辖3个坦克大队,每个大队拥有13辆坦克。各坦克大队下辖3个坦克中队,每个中队各有4辆坦克。每辆坦克乘员5名。旅团长、联队长、大队长均有自己之坦克。
(二)空军
朝鲜在朝鲜战争爆发时,共有180架作战飞机,均为苏联援助。其中包括:雅克歼击机40架、歼击轰炸机70架、侦察机10架、雅克教练机60架。
驾驶员均为朝鲜空军战士,接受苏联培训而成。较之陆军,空军十分稚嫩与单薄。空军共有2000名。
(三)海军
朝鲜海军在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时仅有16艘各种类型的巡逻艇、鱼雷艇,以及少量在沿海航行的汽船,海军共4700名。
朝鲜的军事装备甚是优良与充足。以重型武器为例。朝鲜每个师团的炮兵联队配有12门122毫米榴弹炮、24门76毫米加农炮、 12门CY-76型自行火炮、12门45毫米反坦克炮、36挺14.5毫米 反坦克机枪。
此外,联队、大队两级还配有自己的支援武器:
每个联队的炮兵大队,配有6门120毫米的迫击炮、4门76毫米榴弹和6门45毫米反坦克炮;
每大队的炮兵中队配有9门82毫米迫击炮、2门45毫米反坦克炮、9挺14.5毫米反坦克枪。
每个中队也有一个炮兵小队,装备有2门61毫米迫击炮和2挺14.5毫米反坦克枪。
朝鲜军事装备最重要的是坦克。朝鲜第105装甲旅拥有苏制的120辆T-34型坦克。该坦克重32吨,车身低,轮距宽,外护厚装甲,装备有一门85毫米火炮、两挺7.62毫米机枪,一挺在前端,另一挺与火炮同轴。
当年这种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有效利用它阻止德国法西斯的进攻。
朝鲜炮兵的射程为:122毫米榴弹炮为11 710米,76毫米自动 火炮为11 260米,76毫米加农炮为13090米。
二、韩军的军事实力
早在 1948年8月大韩民国建国之初,美国就与韩国签订《韩美临时军事协定》,美国向韩国派遣由500人组成的军事顾问团,配备到韩国军队各级指挥部门;提供给韩国的军事装备价值 1.1亿美元,其中包括10万支步枪、5 000万发子弹、2 000具火箭筒、4万多辆军用车辆和各种火炮。
1950 年1月29日,美国又与韩国签订《美韩共同防御条约》,提供韩国1097万美元的军事援助。美国还向韩国提供1.1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一)陆军
韩国陆军在朝鲜战争爆发前共有8个师团,但有4个师团远离三八线。部署在三八线附近的四个师团分别为:
第1师团,师长白善烨上校。由第11联队(2527人)、第12联队(2728人)、第13联队(2 578人)组成,配有炮兵和工兵大队,共9 715 人,部署在最重要的正面开城方向。
第6师团,师团长金钟五上校。由第7联队(2411人)、第8联队(2288人)、第19联队(2168人)组成,配有炮兵和工兵大队,共9112人。部署在春川正面的中部山岳地带。
第7师团,师团长刘载兴准将。由第1联队(2514人)、第3联队(2487人)、第9联队(2419人)组成,并配有炮兵和工兵大队,共9698人。驻守在汉城北面门户议政府地区。
第8师团,师团长李翰林上校。由第10联队(2476人)、第21联队(2467人)组成,配有炮兵和工兵大队。共7221人。驻防在东海岸三八线附近的江陵一带。
其它4个师团部署在远离三八线的南部地区:
第2师团,师团长李亨根准将。由第5联队(1 895人)、第16联队(2408人)、第25联队(2210人)组成,配有炮兵和工兵大队,共 7910人。驻扎在忠清南道大田地区,专门讨伐小白山脉的南劳党游击队。
第3师团,由第22联队(2646人)、第23联队(2587人)组成,共7059人。驻扎在庆尚北道的大丘和庆尚南道的釜山附近,专门讨伐人民游击队。
第5师团,师团长李应俊少将。由第15联队(2119人)、第20联队(2185人)、第1独立大队(698人)组成,共7276人。驻扎在全罗南道的光州,专门维持全罗北道、全罗南道以及智异山周边之治安。
首都师师长为李钟赞上校。由第17联队(2500人)、第2联队(2615人)、第18联队(2778人)组成,共7 061人。除17联队担任瓮津半岛之警戒外,余皆驻扎在首都汉城内之龙山。
此外,韩国陆军司令部直辖一个炮兵联队,计2719人,其他直属队和后勤、司令部人员、特种部队计27558 名,将此算入在内后,韩国陆军总兵力为97697人。
随着三八线地区紧张气氛之加剧,韩国陆军部有些人曾建议:需要把南部地区的3个师团(即第2师、第3师、第5师)迅速调集到议政府正面。议政府走廊自古以来就是从北往南进攻的最佳路线。
但这一建议却遭到两种人的反对。其一是美国军事顾问团。美国军事顾问团认为:目前韩军准备不足,轻易在三八线部署重兵会导致战争提前爆发。
另一部人认为:在南方的全罗道和庆尚道,南劳党游击队活动十分频繁,如果上述3个师团从南部地区调至三八线地区,将影响南部两道的治安。
于是这一建议最终遭否决。
在战争爆发前夕,韩国军队的61个大队兵力中,实际上进入三八线作战阵地的只有11个大队。另有25个大队作为第一线的预备队,驻扎在汉城——原州——三涉之间地区,其余25个大队分散配置在南部地区讨伐人民游击队。
至1950年6月,韩国陆军拥有的重型武器为:27辆装甲车、 700多门火炮和迫击炮(其中有105毫米榴弹炮、81毫米迫击炮、60毫米迫击炮)、约140门37毫米反坦克炮以及1900支2. 36英寸火箭筒。
韩国的M3型105毫米榴弹炮射程为6525米。而朝鲜的122毫米榴弹炮为11710米、76毫米自动火炮为11260米、76毫米加农炮为13 090米无法与之相比。
(二)空军
韩国空军尚处于摇篮时期。仅有1个飞行大队,包括12架联络机和10架高级教练机。驻韩美军顾问团的成员赫思少校控制约10架老式F-51型飞机,但此时韩国空军飞行员尚不能执行作战任务。空军共1897名。
(三)海军
韩国海军亦处于摇篮时期,仅有1艘巡逻艇、1艘坦克登陆维修船、15艘扫雷舰、10艘原日制布雷舰,以及其它一些小型舰只。海军共7715名。
三、韩、朝两军军事实力对比
不少读者可能对阅读四五千字的文章感到厌倦,大骂笔者:你写的都是什么,啰里啰嗦的,我看都头痛。笔者特地“肝”了一把,制作几个表格,通过表格,大家可以直观看出两国军事实力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