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6日20时20分,一架法制“猎鹰”50公务机逐渐接近了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格雷瓜尔国际机场,在抵达机场附近上空时,“猎鹰”50开始盘旋,飞机一面下降高度一面减速,做着陆前的准备工作。
这架法国达索公司在1979年生产的“猎鹰”50公务机(编号9XR-NN,机龄15年)是时任卢旺达总统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的专机,机上除了3名法国机组人员(2名飞行员和1名空乘)之外还有9名乘客——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总统本人、卢旺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德奥格拉蒂亚斯·恩萨比马纳将军、总统副官塔迪·巴加拉加萨少校、总统私人秘书埃利·萨加特瓦上校、总统政治事务顾问维纳尔·伦扎霍大使和总统的私人医生艾曼纽尔·阿金格内耶;布隆迪总统西普里安·恩塔里亚米拉、布隆迪外交部长伯纳德·西扎和规划部长西里亚克·西姆比齐。
此时的卢旺达已经是战云密布,大规模内战一触即发。卢旺达此前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殖民者为了挑拨当地两大族群胡图族和图西族之间的关系,通过收买少数民族图西族玩弄“以少制多”的把戏,以加强殖民统治。在法国占领期间,图西族得到了殖民当局较多的资源分配,因此在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待遇比胡图族要高一等。
随着二战的结束,法国的殖民帝国也土崩瓦解。卢旺达在经过数年的斗争后,也获得了独立。但在随之而来的大选中,人数占优的胡图族控制了政府,由于新政府没能有效解决国内的民族矛盾,导致大量图西族逃往国外成为难民。部分逃到邻国乌干达的图西族难民后来成立了“卢旺达爱国阵线”,这个带有难民自助性质的组织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乌干达政府的支持下已经成为了一支武装力量。
1990年10月1日,爱国阵线武装越境攻入卢旺达东北部,一度深入境内纵深达60公里,但卢旺达政府军在法国的援助下击退了“爱国阵线”的进攻,打死了“爱国阵线”的领导人弗雷德·鲁韦杰马并迫使其残部退回乌干达。这次惨败促成了当时在美国利文沃思堡军校学习的保罗·卡加梅加入“爱国阵线”,成为了新一代的领导人。
哈比亚利马纳总统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拼命试图挽救和平进程。从1993年年底开始,他频频出访周边国家,要求各国政府支持和平进程,并且试图解除高级军官中的胡图族极端分子的职务。此举反而进一步激起了极端分子对他的不满,甚至有人公开扬言要刺杀哈比亚利马纳总统,在这种形势下和平协议岌岌可危。此次哈比亚利马纳总统乘坐“猎鹰”50专机出访坦桑尼亚,就是为了展开进一步的斡旋。在回程时他捎上了邻国布隆迪总统西普里安·恩塔里亚米拉(1994年2月5日刚刚就职),准备双方在基加利会谈,期望对方能对卢旺达国内的派别施加影响力。
当天天气非常晴好,虽然是黑夜,但能见度仍然不错。机组在最后一次调整飞机的高度和角度后,开始对准机场的28号跑道进入降落航线(基加利国际机场有2条跑道,其中一条是专门供联合国机构使用的,因此“猎鹰”50公务机就只能使用28号跑道)。此时格雷瓜尔机场附近还有另外1架美制C-130“大力神”运输机在等待着陆,这架飞机隶属于联合国驻卢旺达援助团比利时维和部队,正在执行每周一次的空运任务,奉命把刚刚休完假的比利时维和部队人员运回卢旺达。本来按照机场塔台安排的降落时间表,C-130运输机是排在“猎鹰”50公务机之前的,但比利时人考虑公务机上有2位总统和其他政府高官,决定卖个面子,先让“猎鹰”50着陆。
当“猎鹰”50接近到距离机场大约10公里处时,突然地面上一枚便携式防空导弹腾空而起,带着明亮的尾焰向着距离地面大约只有100米的“猎鹰”50扑去,因为此时飞机已经接近机场,飞机的速度和高度都不够,机组无法以高机动动作摆脱导弹,导弹很快击中了飞机的左翼,几乎就在第一枚导弹命中的同时,地面又发射了第二枚导弹,导弹以飞快的速度追上了飞机,炸毁了机尾。
被2枚导弹连续命中的“猎鹰”50顿时在空中炸成了一团火球,随后迅速解体,飞机残骸纷纷扬扬地散落在地面,绝大部分残骸掉进了总统官邸的花园里,其中有一块残骸距离机场的28号跑道仅1850米。
众多目击了“猎鹰”50被击落的整个过程,因为坠机现场距离卢旺达政府军的卡农贝军营只不过大约500多米,而且机场上也有不少轮换回国的比利时维和人员在等待C-130降落。他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坠机震惊了,目瞪口呆地看着一架飞机在空中被2枚导弹炸成了碎片。
这些目击者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中许多人命运将因为这次刺杀事件在未来的100天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卢旺达全国将成为一个“人间地狱”,近100万人将在随后持续数月的种族杀戮和清洗中死于非命,成为二十世纪末震惊世界的惨剧。
驻扎在机场附近的比利时军队提供了较为全面和可信的目击者证词,当时有一名比利时维和部队的军官刚好在机场所在的卡诺姆贝区的一所房子的花园里休息,他先是听到了夜空中传来了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他抬头向空中望去,刚好就看到一枚导弹拖着火舌直刺夜空,紧接着他就看到天空中一道火光闪现,发动机的轰鸣声戛然而止!他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紧接着第二枚导弹又升空了!这枚导弹将飞机在空中炸成了碎片,在剧烈爆炸后,残骸漫天飞舞。直到此时,这个比利时人才醒悟过来,出大事了!他立即打电话给在卢旺达政府军伞兵部队中担任分队长的法军少校圣昆廷少校,报告了自己目睹有飞机被击落的情况,后者马上建议他收拢部队,设立环形防线保护好自己。
同样目击了“猎鹰”50被击落过程的另外一名比利时军官当时正在机场附近一个闲置的控制塔中无聊地消磨时间。当总统座机接近机场时,比利时军官看到一个亮点从地面升起,并且迅速接近正在下降的飞机,随后飞机上爆出了一团火光;接着第二个亮点从第一个亮点的同一位置升起,再次击中了飞机,飞机随后发生大爆炸,变成了一团团坠落的火球。这位军官立即用塔台的无线电通知了自己的连长,连长随后向机场控制塔确认了这架飞机就是卢旺达总统的专机。
坠机现场附近的卢旺达政府军卡农贝军营中的许多军人也目睹了这一场景,一名卢旺达军官事后回忆说,自己当时听见了总统专机的引擎轰鸣声,因为“猎鹰”50的引擎声与其他飞机不同,他便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看见一枚导弹击中了总统的座机,随后飞机在空中解体坠毁。他于是迅速下令军营里所有士兵立即集合待命,当他告诉士兵们说“总统专机被击落了”时,所有人都半信半疑,由于哈比亚利马纳总统在国内的威望颇高,有的士兵甚至直接回嘴说“你在撒谎!”这名军官说:“这是真的!”但许多人仍然不太相信,因此部队集合的速度很慢。
直到基加利的广播电台突然中断了正常节目的播出,紧急发布了“总统专机被击落!”的新闻后,这时人们才知道真的出事了!地面上顿时一片混乱。一直在机场等待专机降落的总统卫队立即行动、控制了整个机场。他们甚至包围了驻守在机场的大约20名比利时维和人员并将他们解除了武装。随后总统卫队强行关闭了机场,仍然在空中盘旋的C-130见势不妙,立即转飞到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在卡农贝军营,士兵们得知了总统专机坠毁的消息、在最初的震惊过后终于集合起来。突然军营里响起了军号声,这是表示军营遭到了袭击的警号!慌乱的士兵们赶紧冲到军械库去领取武器。卢旺达军队最精锐的突击伞兵旅的士兵在当晚21时在军营的大操场上集结完毕待命,其他部队的士兵则还在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跑乱窜。这时兵营四周响起了零星的枪声和爆炸声,黑暗中所有人都在惶恐不安地等待着最终的结果。
联合国援助团最初收到的有关坠机的消息被竟称是维和部队的弹药库爆炸了,随后这条消息被迅速转给维和部队指挥官达莱尔。莫名其妙的达莱尔随后命令驻基加利区地区的指挥官派一支巡逻队前往所谓的“爆炸”现场去核实情况。此时虽然已经很晚了,但基加利注定是今夜无人入眠,联合国援助团的电话几乎被打爆了,无数卢旺达人打电话要求核实情况并提供安全保证,其中也包括正副总理阿加特·乌维林吉伊马纳和兰多·恩达辛瓦。 女总理乌维林吉伊马纳告诉达莱尔,她正试图召集内阁会议,但许多政府部长要么不知去向,要么躲在家里不肯出门,一场巨大的危机正在上演。
达莱尔问这位女总理她是否能证实坠毁的是总统的飞机,她答应立即去查一下。随后达莱尔又打电话给援助团负责政治方面的代表雅克·罗杰·布赫,告知他现在事态的发展。 放下电话没多久,卢旺达女总理乌维林吉伊马纳又再次回电,她确认坠毁的就是总统的座机,而且也认为总统就在飞机上。乌维林吉伊马纳还要求联合国援助团帮助她稳定卢旺达的局势,虽然名义上和法律上,这位女总理都是合法的国家最高元首,但她深知胡图族极端分子已经在蠢蠢欲动,政府内持强硬立场的部长都已经失联,而与她结盟的温和派部长因为担心内战和随之而来的“清洗”,都已经开始逃离家园。
晚上21时18分,神情紧张的总统卫队气势汹汹地在联合国援助团所在的艾美酒店附近设置了路障和工事。被派往坠机现场进行调查的比利时维和部队的巡逻队在21时35分在总统卫队设置的路障处被拦住了,卢旺达士兵一拥而上,二话不说就把他们解除了武装,并且押往机场扣留。
卢旺达伞兵突击队接到命令,立即赶赴坠机现场去查看情况并展开救援,维和人员和其他联合国人员都被禁止进入现场。坠机现场惨不忍睹,大部分尸体已经被损坏得无法辨认。 哈比亚利马纳总统的遗体是大约21时30分在一个花坛里被发现的,而布隆迪总统恩塔里亚米拉的遗体是在4月7日凌晨3时被找到的。随后一个个遇难者的遗体被先后找到并被确认身份。
这些尸体被送到了总统府的大厅内暂时停放。本来官方最初的计划是将所有遗体送往医院的太平间,但大规模内战很快爆发,最终这些尸体就被弃置在总统府内任其腐败。两位遇难总统的待遇稍微好些,他们的遗体被存放在附近军营的冰柜中。但飞机的黑匣子一时下落不明。法国军方曾经派人联系了达莱尔并提出调查坠机事件,但被他立即拒绝了。
在确认哈比亚利马纳总统遇难后,卢旺达政府内部胡图族极端分子终于等到了他们认为的“天赐良机”。他们迅速把击落总统座机的罪名栽给了图西族的“爱国阵线”。开始积极调兵遣将,准备对爱国阵线发起攻击。
卢旺达政府军内部的极端分子也立即成立了一个所谓的“危机委员会”,该委员会拒绝承认女总理乌维林吉伊马纳是合法的国家领导人。达莱尔将军将卢旺达军方此举称为“政变”,并坚持让乌维林吉伊马纳接管国家政权,但军方强硬地拒绝了。就在4月7日凌晨,总统卫队冲进了女总理的官邸并将整个官邸血洗了一遍,乌维林吉伊马纳和她的丈夫连同10名负责保护她的比利时维和士兵一起杀害,一起遇难的还有躲在总理官邸的一些卢旺达的温和派政治人物和记者。卢旺达局势至此完全失控。“危机委员会”任命了一个完全由极端分子组成的临时政府,随后这个临时政府在没有调查的情况下,就指责卡加梅领导的爱国阵线武装击落了总统座机,杀害了总统。随后临时政府开动宣传机器,煽动普通的胡图族民众,拿起身边的武器,“去杀掉那些谋害总统的图西族人”。
4月7日清晨,大批胡图族暴民开始大肆杀戮基加利城内的图西族平民,军队和警察对这些骇人听闻的暴行置之不理,甚至在很多时候,胡图族军警也积极地参加了杀戮。在杀戮中,不但图西族平民成为了牺牲品,甚至一些温和的胡图族人也惨遭暴徒的毒手。在前后大约100天的时间里,有大约50万到100万人被害。
随着杀戮的开始,卡加梅领导的爱国阵线武装开始全面反击。由于胡图族临时政府组织、策划和实施了杀戮行为,甚至杀害联合国维和人员,因此完全丧失了国内外的支持,以胡图族为主的卢旺达军队也由于大量人员参加了杀戮而导致军纪涣散、士气尽丧,而爱国阵线则以“哀兵”的态势向政府军发起了猛攻。
受过正规军校教育的卡加梅以少量部队牵制首都基加利的政府军主力部队,而以主力四处攻略其他地区,很快就完全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对首都基加利形成了合围之势,由于胡图族暴徒无差别杀戮平民的行径使得政府军的形象一落千丈,百姓(哪怕是温和派的胡图族)即便不喜欢爱国阵线,也不支持杀戮成性、毫无军纪可言的政府军,丧失了国内外支持的政府军士气低落,很快就被兵力比己方少得多的爱国阵线军打得溃不成军。
卢旺达临时政府和“危机委员会”操弄和煽动民意虽然是一把好手,但是在严重的政治和军事危机面前一筹莫展,最终只能被迫撤出基加利,和大批胡图族难民逃往邻国布隆迪和扎伊尔(今刚果金)边境,也尝到了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的“难民”生活。
6月26日,老早就宣布要介入卢旺达局势,避免人道主义灾难的法军部队才姗姗来迟地进入卢旺达,但此时卢旺达内战已近尾声,法军的行动已经于事无补。
卡加梅的爱国阵线在夺取卢旺达全国后,迅速恢复了国内的局势。随后联合国、西方国家和卢旺达新政府都开始调查这桩离奇的总统专机被击落的事件。因为胡图族极端分子最先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指责是图西族的爱国阵线击落了“猎鹰”50,并以此为由实施了随后的杀戮。因此人们对此的怀疑主要集中在军队内的胡图族极端分子身上。由于有不少目击者,特别是维和部队的官兵,他们提供了关键的证词,认定导弹很可能是从卡农贝军营或者附近地区发射的。
1994年比利时的一项调查得出结论:爱国阵线的士兵携带便携式防空导弹在军营附近发射击落哈比亚利马纳总统的座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兵营附近就是总统官邸,包括精锐的总统卫队、伞兵突击队营以及1个防空营的部队都在那附近。这也是国际社会第一份关于击落“猎鹰”50的报告,但由于西方国家各怀鬼胎,这份报告也被部分人认为是比利时出于对当时胡图族军人杀害比利时维和人员“仇视”,并且打算和卢旺达新政府搞好关系而做的一种“交易”。在这种压力和质疑下,比利时参议院在1997年出炉的一份报告在原先的立场上做了倒退,声称没有足够的信息来确定谁是真正的凶手。
此时由于卢旺达政府卷入了第二次刚果战争,西方国家对击落“猎鹰”50的兴趣突然又来了。1998年,法国国民议会的一份报告提出了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是袭击者是胡图族极端分子,由于他们对哈比亚利马纳总统和爱国阵线的谈判进展感到不安,不甘心与图西族分享权力,因此行刺总统以嫁祸图西族;另一种可能性是卡加梅的爱国阵线干的,因为他对《阿鲁沙和平协定》迟迟未能取得进展感到失望,所以索性铤而走险,刺杀总统,重新开始内战以夺取政权。
从比利时政府在原先指控胡图族极端分子的立场上后退,到法国出台模棱两可的报告,大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西方国家在调查此事中的表现出来的虚伪和狡诈,他们其实并不关心“猎鹰”50是谁击落的,他们更在乎的是拿着所谓的“调查权”作为大棒,随时敲打卢旺达的现政府,使其始终受制于西方国家,不至于脱离“控制”。
从1998年,法国法官让·路易斯·布鲁吉埃就开始调查此案。2004年,他根据数百次采访得出结论,暗杀是在保罗·卡加梅指使的,爱国阵线的一支小分队在1994年4月6日夜间占据了坠机地点附近的一个山头,并从那里发射导弹击落了飞机。布鲁吉埃在2006年对卢旺达总统卡加梅的9名助手发出逮捕令。为了抗议法国此举,卢旺达与法国断绝了外交关系。2008年11月,德国政府应法国的要求逮捕了抵达法兰克福的卢旺达总统礼宾主管。但后来国际社会发现这份所谓的调查都是出自于一些不可信的证人的证词,而且所有的“证据”都有严重争议,结果包括联合国和法国在内的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不承认这个调查结果,德国政府也很快将卢旺达总统礼宾主管释放并对此事“表示遗憾”。
加拿大《国家邮报》也曾经在2000年1月的一篇文章中煞有介事地报道说曾经有3名图西族的线人于1997年站出来指控保罗·卡加梅和“爱国阵线”才是击落飞机的罪魁祸首,并且声称自己就是当时执行击落飞机的“精锐突击队”。这3人自称自己在向当时的卢旺达问题国际法庭首席检察官路易斯·阿尔伯“自首”后,对方就终止了对袭击事件的调查,以此暗示其中有“黑幕”。在《国家邮报》发表这篇文章之后,果然就有所谓的国际法庭调查员写了一份备忘录给卢旺达问题国际法庭,要求重启对击落事件的调查。
此后不断有人“挺身而出”指控卡加梅和爱国阵线才是罪魁祸首。前“爱国阵线”军的一名中尉阿布都·鲁齐比扎声称他就是使用便携式俄制SA-16导弹进行暗杀的小组的成员。在2004年法国布鲁吉埃法官报告出来之后几天,鲁齐巴扎这个之前默默无闻的角色突然一下子就成了炙手可热的新闻人物,众多媒体采访了他,他在采访中详细地描述了自己是如何击落了飞机的,并且指责爱国阵线挑起了冲突、故意延长了杀戮、并且也参与了和其他暴行、云云。他甚至还在2005年出版了《卢旺达历史上的秘密》,2006年,他又在卢旺达问题国际法庭宣誓作证。法国学界和舆论界对此大肆宣扬,鲁齐巴扎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但到了2008年11月,鲁齐比扎突然声称自己之前所说的一切都是编造的,全是谎言。这引起了舆论大哗,为其站台的法国人也倍感丢脸。但鲁齐比扎在2010年他临终前几个月又改口说:他当时称自己是因为受到“人身威胁”才被迫说出那番话的,还说有人要“加害”其他证人。鲁祖比扎还说其实自己没有亲自参与击落飞机,而是认识一个参与击落的人。
由于掺杂了太多的外部因素,其实在事发10年之后,就已经没人相信真相会被查出来。1994年冒险留在基加利报道了卢旺达内战和杀戮的英国BBC新闻记者马克·多伊尔在 2006年就指出,凶手的身份“可能会成为 20 世纪末最大的谜团之一。”
2010年,卢旺达政府与英国皇家军事学院弹道学专家进行了合作,对当年“猎鹰”50被击落的情景进行了实地还原,得出了一份《穆钦齐报告》,将凶手发射导弹的区域缩小到机场、卡农贝军营和总统官邸之间的一小块区域。卢旺达政府以此发布了调查报告,称为胡图族极端分子参与了这次袭击。但由于卢旺达此时加入了英联邦,这导致了法国的不满,虽然在官方层面法国没有说什么,但法国舆论称这份报告是英国人和卢旺达政府炮制的单方面报告,因此是不可信的。
2018年10月,这起刺杀案的调查又有了新的证据。据称一名乌干达军方的消息人士将乌干达军火库中的地对空导弹的序列号透露给了外界,据称这些信息证明了击落“猎鹰”50的2具SA-16导弹发射器在基加利发现的两具SA-16 导弹发射器是来自乌干达。鉴于24年前,卡加梅的爱国阵线和乌干达保持良好的关系,因此有人再次提出了击落事件是由爱国阵线所为。
在可见的未来,围绕着谁击落“猎鹰”50的争议会一直持续下去,或许,直到黑非洲真正地排除了来自西方国家的外部干扰,这件事才能最终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