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于乱世中,从军人到政客,再从总统到“叛国”死囚,加上漫长的流亡岁月,是什么造成了穆沙拉夫命运的转折?
乱世成长,政变上台
1943年8月11日,穆沙拉夫出生于印度新德里。彼时,印度还是英国的殖民地,然而已经处于英国殖民统治末期的印度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1947年印巴分治后,穆沙拉夫跟随父亲加入巴基斯坦。
印巴分治方案中关于克什米尔地区的模糊安排为之后的印巴冲突埋下了伏笔。同年,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爆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最终印度夺回乍吉山口,巴基斯坦以失败而告终。
1964年,穆沙拉夫从巴基斯坦卡库尔军事学院毕业,加入了军队。
1965年,巴基斯坦与印度再次因为克什米尔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称为第二次印巴战争。穆沙拉夫参与了此次印巴战争,并屡立军功。
这一次战争,巴基斯坦争取到了中国的帮助,最终巴军不仅击退了印军,而且占领了部分印度国土。中国的援助也为今后两国深厚的友谊奠定了基础。
1971年,巴基斯坦与印度爆发第三次印巴战争。虽然在此次战争中,巴基斯坦处于劣势,不仅丢失了大片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土地,而且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也被独立出去,造成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实力差距进一步拉大。但是穆沙拉夫仍旧英勇参战,表现出色。
此次战争,巴基斯坦亦得到了中国的经济和军事武器援助,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之间的友谊。
巴基斯坦与印度大战争频发,小冲突不断,而巴基斯坦长期处于劣势。这使得穆沙拉夫对印度充满了愤恨,对底层民众的苦难充满了同情。
除了战场上的军事经验,穆沙拉夫还去往其他军事类院校深造,到1995 年, 穆沙拉夫已经是一名陆军中将。
1998 年,穆沙拉夫被时任巴基斯坦总理的纳瓦兹·谢里夫任命为陆军参谋长,晋升上将军衔。次年,他又被任命为参谋长联合委员会主席。
然而,这看似和谐的关系背后,是自建国以来便存在着的复杂难解的矛盾,这一矛盾也是穆沙拉夫和谢里夫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
对外,巴基斯坦与印度长期以来武装冲突不断;对内,缺乏主体民族巴基斯坦,存在打击民族和地方分裂主义的需要。这两方面都要求巴基斯坦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作为保障,军队的重要性凸显。
在政治体制为议会共和制的巴基斯坦,政府经由民选产生,总理为政府首脑。但是一旦民选政府的表现欠佳,军队便会推翻民选政府,成立军政府。
1958年,阿尤布·汗将军发动政变。
1977年,齐亚·哈克将军发动政变。
两次政变导致军人与文官之间的矛盾加深与扩大。
军队过度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行为引起文官集团的不满,但是碍于军队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文官集团在政权的争夺上一直处于下风。
穆沙拉夫凭借卓越的军功在军队以及民间享有较大的威望,而谢里夫试图借助穆沙拉夫的影响力巩固自己的权力。
谢里夫提出由一些自己提拔的将领和文官一起组建国家安全委员会,但是基于军队与文官集团长期以来的矛盾,穆沙拉夫认为谢里夫这一举措是在他控制的军队里藏耳目。
政见产生分歧的两人逐渐势如水火。
1999年10月12日,谢里夫先发制人,宣布解除穆沙拉夫的所有职务,并禁止从斯里兰卡访问归来的穆沙拉夫的飞机在卡拉奇机场降落。
穆沙拉夫同日发动政变,通过电话指挥忠于他的部队占领机场,在飞机仅剩七分钟燃料时安全降落。
随后,穆沙拉夫宣布解散政府。
2000年5月,这次军事政变被巴基斯坦最高法院认定具有合法性。
2001 年 6 月 ,穆沙拉夫宣誓就任总统,同时兼任巴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陆军参谋长等要职。
2002年11月,穆沙拉夫成功开启了总统全民选举的先例,以增加总统的合法性,并以98%的超高支持率,在当年的大选后继续担任巴基斯坦总统,直到2007年。
穆沙拉夫以军人的身份进入政坛,在牢牢把控军队的指挥权的加持下,其任职的总统成为实质上的政府首脑,在政体为议会共和制的巴基斯坦掌握国家最高领导权。
铁腕助巴经济腾飞 远见识中情谊深重
穆沙拉夫在任期间,最令人瞩目的便是他带领巴基斯坦取得的经济成就,这也是他获得民众高支持率的根本原因。
穆沙拉夫首先依靠手中的军事力量镇压了国内一切反对他的政治和经济的利益集团,为经济改革创造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
然后积极改善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尤其是首先改善了与印度的关系,为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创建了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
穆沙拉夫最重要以及最主要的改革举措是他将国家的中心任务从军事斗争转移到经济发展上来,将为军事服务的经济系统改革为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经济系统。
和平的外部环境使巴基斯坦的军费开支缩减,穆沙拉夫将多余的军费用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机构建立、高新技术投资等。
在穆沙拉夫执政期间,巴基斯坦的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建立起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
另外,在“9·11”事件发生后,穆沙拉夫坚定地站在美国的一边,表示要和美国一起打击恐怖主义势力。此举使巴基斯坦成为美国在阿富汗打击恐怖主义的重要支点。
穆沙拉夫的反恐立场不仅使其得到了美国的大量经济援助,还获得了国际力量的赞许,纷纷延迟了巴基斯坦的还款时间,使巴基斯坦严峻的经济形势稍缓。
穆沙拉夫执政期间,巴基斯坦与中国的交往更为密切,两国之间的情谊更为深厚。
穆沙拉夫上台执政后,请求中国建设瓜达尔港口。
在后来的采访中,穆沙拉夫表示愿意为中国建立一条贸易和能源走廊。彼时中国只能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阿拉伯海与印度洋,与盛产石油的波斯湾国家交通不便且没有可替代方案,贸易和能源安全风险较大。
为了保护建设瓜达尔港口的中国工人的安全和项目安全,穆沙拉夫还派遣特别部队为中国护航。
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建设的“中巴经济走廊”,最先也是由穆沙拉夫在2006年举办的首届巴基斯坦—中国能源论坛上提出。
除了经济上的密切来往,穆沙拉夫对中国的真诚关怀更加令人动容。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巴基斯坦为援助中国地震灾区,不惜动用了自己的战略储备物资,将国内所有的帐篷都运到了中国来。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当火炬传到了巴基斯坦,作为总统的穆沙拉夫携总理一道迎接火炬的到来,又一道在终点等待。
穆沙拉夫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与中国的关系,两国之间的深厚友谊是最充分的证明。
从总统到“叛国”死囚:军政府与文政府的权力斗争
在辉煌的经济成就下,穆沙拉夫获得了2007 年总统选举的胜利。
然而次年,穆沙拉夫却被迫辞职。
2019年,穆沙拉夫被巴基斯坦特别法院以“叛国”罪判处死刑。
穆沙拉夫从上位到失势,实质上只是军政府和文政府无休止的权力斗争的一个阶段。
首先是和家族政治集团结仇。
自巴基斯坦建国以来,巴基斯坦政坛一直在谢里夫家族和布托家族之间轮换。
布托家族是信德省的大地主(贝娜齐尔·布托两度出任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家族则是旁遮普省的大工商家族(谢里夫本人三度担任巴基斯坦总理)。
贝娜齐尔·布托于1986年首次当选巴基斯坦总理,是伊斯兰世界最年轻的民选总理。
2007年,她在参加竞选集会被刺杀身亡。
而穆沙拉夫被怀疑与此事有关,成为了布托家族的敌人。
1999年,穆沙拉夫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谢里夫政府,两人因此结仇。
2007年巴基斯坦大选时期,谢里夫被允许回国并参加议会选举。在此次议会选举中,谢里夫领导的穆斯林联盟成为议会内第一大党。
其次是司法系统。
1999年,穆沙拉夫发动政变就任总统时,时任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乔杜里为他的合法性做过辩护。
2003年,乔杜里在穆沙拉夫与最高法院的协议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根据巴基斯坦宪法,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不能由同一个人担任。但是在乔杜里的周旋下,穆沙拉夫得以以军职身份任职总统至2007年。
在这期间,乔杜里与穆沙拉夫的关系一度十分亲密。
2005年,在穆沙拉夫的监督下,乔杜里出任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
然而到了2007年,穆沙拉夫与乔杜里的关系急转直下。
2007年,穆沙拉夫高票胜出,赢得总统选举。由于以军人身份参选,穆沙拉夫仍需要最高法院做出司法裁决以证实其当选有效,执政合法。
但以乔杜里为首的最高法院却始终不肯宣布其当选总统合法。
穆沙拉夫因此以陆军参谋长的身份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解除了 60 名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法官职务,重创了司法系统。导致后来乔杜里一直是穆沙拉夫诉讼案的主要推手。
虽然穆沙拉夫成功连任总统,但是西方一些国家认为穆沙拉夫的军政府是独裁政府,打压乔杜也让穆沙拉夫的民众支持率暴跌。
在国内外的压力下,穆沙拉夫只能选择交出军权,以平民的身份就任总统。
移交了军权的穆沙拉夫从此走上了人生的转折点。
2008年,巴基斯坦的议会选举中,支持穆沙拉夫的政党败选,而巴基斯坦人民党(布托派)和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在议会选举中获得胜利,共同组建执政联盟。
2008年8月,执政联盟决定对穆沙拉夫启动弹劾程序。解散议会不得民心,直面弹劾也不容易通过,穆沙拉夫只能无奈辞职。
随着 2008 年穆沙拉夫的辞职,乔杜里再次出任首席大法官。
如今,穆沙拉夫曾经的对手们再度占据上风,开始了对穆沙拉夫的“清算”。
辞职后的穆沙拉夫旅居国外,其在2013年重返巴基斯坦参加选举的意图也被曾经的对手阻拦,反而因涉嫌卷入贝·布托2007 年遇刺案、2006 年一次军事行动致死一名部族长老案、2007 年实施紧急状态后限制多名法官行动案被软禁。
被保释后的穆沙拉夫继续流亡他国,直到2018 年 11 月,在谢里夫的推动下,法院设立了由三名成员组成的特别法庭,正式启动了对穆沙拉夫的诉讼程序。
2019年12月17日,特别法庭将穆沙拉夫刺杀贝·布托案以及实施紧急状态后限制多名法官行动案上升为“涉嫌谋杀和叛国”罪,并判处死刑。
穆沙拉夫的辞职显示出军政府在这次的权力斗争中落了下风,而军政府与文政府之间的胜负还没有分出来,这场权力的斗争的游戏,将会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