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7月的一天,人民大会堂新疆厅有一位47岁的日本女子,她正在等待着一个重要的时刻。
不一会儿,一位81岁的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新疆厅,他的身后还跟着很多记者。
这位老人不是别人,正是开国元帅聂荣臻。日本女子上前一步,紧紧握住了聂帅的手,两人眼含热泪,谁也不说话。
突然,女子一下跪在地上,用生硬的中国话喊了一声“爸爸”。聂帅赶忙俯身把女子搀起。
聂帅什么时候多了一位日本籍的女儿?这位女子到底是谁?她有着怎样的来历?
这事要从40年前的抗日战争说起。
战火中的日本小女孩
1940年,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阶段。日寇对八路军和解放区非常忌恨,于是利用铁路和公路网以及遍布各地的碉堡,准备对我抗日力量实行“囚笼政策”。
为了打破日寇的绞杀和封锁,八路军在彭总的指挥下对日寇发动了震惊世界的百团大战。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也发动了对日寇的破袭战。
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部队分三路向日寇发起突袭。聂帅指挥其中的中路部队,负责攻击娘子关和井陉煤矿。
井陉煤矿是日寇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是兵家常争之地。那里驻扎着日寇的重兵,还有日本人的生活区。
聂帅命令一分区第3团攻打井陉煤矿,战士们经过浴血奋战,率先拿下了新矿,令人没想到的是,驻守老矿的日军守敌不顾己方人员尚未完全撤出,就对新矿区进行炮火轰炸,炮击中很多日方人员也遭受了伤亡。
一座住宅在日军的炮击下燃起大火,熊熊火焰中传出小孩的哭叫声,八路军战士们闻声后,冒着危险冲进火海,救出了一名男子和两个小女孩。
男子是煤矿火车站副站长加藤清利,八路军将他送到临时包扎所后,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他的妻子早已葬身火海。
两个女儿大的才6岁,叫做加藤美穗子;小的还在襁褓中,叫做加藤琉美子。两个日本小女孩一下成了孤儿,较小的女孩还被炸伤了脚跟。
包扎所的军医迅速为受伤的日本女孩进行了包扎,可是当战士们弄清两个小女孩是日本人时,有的战士就觉得不平。
日本鬼子残杀了无数中国的妇孺,现在我们居然冒死从火海中救出鬼子的小孩。特别是有的战士亲眼看着家人死在日本人手里,如今却要救助日本人的小孩,他们心有不甘。
但是这两个孩子总要有个解决的办法,于是战士们将此事报告给了三团团长邱蔚,邱团长也拿不定主意,就打电话向司令员聂荣臻作了汇报。
聂帅听完邱团长关于两个日本孤儿的汇报,马上指示:“对待俘虏我们尚且优待,对两个孤儿,我们更要照顾好。”聂帅当即指示邱团长派战士把两个孩子送到司令部来。
于是邱团长安排几名战士,找了一副扁担,把两个孩子放到箩筐里,用扁担挑着把她们送到了司令部。
聂帅和两个日本小女孩
战士们把两个孩子送到司令部的时候,聂帅正忙于繁重的军务。两个孩子一进司令部的小院,聂帅马上停下手里的工作,来到了孩子的身边。
看着两个可爱的孩子,聂帅眼里闪出慈父的光芒,他抱起小一点的女孩,在她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
聂帅又转向6岁的美穗子,他拿起一个雪花梨,笑着递给她。雪花梨对现在的孩子来说不是什么稀罕物,但在条件艰苦的解放区,那可是奢侈的食品。但是美穗子却不伸手去接,只怔怔地看着聂帅。
聂帅仿佛猜到了女孩的心思,于是把琉美子送到战士的怀里,回屋用水瓢舀了一瓢水,把雪花梨冲洗干净,然后把皮削去,再一次递给美穗子。
女孩犹豫了一下,接过聂帅递过来的雪花梨,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聂帅满足地笑了。
琉美子只有七八个月大,还不能吃东西,聂帅就派战士到附近村里寻找哺乳期的妇女,让妇女帮着喂养。
从那以后,两个日本孤儿就在司令部暂时住下来。为了保障孩子的生活,聂帅特别嘱咐后勤人员,给两个孩子安排团级负伤人员的伙食标准,按时供给罐头、奶粉、水果、白糖。
在司令部的日子里,姐妹俩经常受到聂帅的关心,聂帅有时会给孩子喂稀饭,有时会给孩子削雪花梨吃。
美穗子虽然不会说中国话,也听不懂聂帅说的话。但她从一开始就感觉到了聂帅父亲般的慈爱,所以时间长了,她就离不开聂帅了,以至于聂帅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手里还扯着聂帅的裤腿——她对聂帅已经产生了父亲般的依恋。
聂帅的仁爱精神,感染了周围的战士们,也改变了战士们的态度。起初有不少战士对照顾两个日本孤儿有些不理解,现在,他们终于认识到:
战争跟孩子是无关的,两个小女孩跟凶恶的日本鬼子也是没有关系的。
八路军中有一个机枪班的班长,儿子死在日本鬼子的手里,所以他对鬼子有一种深入骨髓的仇恨,打井陉煤矿时他作战最勇敢,因为他打的每一枪,都是在为儿子报仇。
起初班长看到日本孤儿,有一种说不出的心理,现在他也想通了,对两个孤儿寄予了深厚同情。两个孩子没有多余的衣服,班长就把自己的军装改成小孩的衣服,给两个孩子穿上。
美穗子天天粘着聂帅,正好被一位名叫沙飞的记者看到了,他拿起相机抓拍了几张聂帅和女孩在一起的温馨画面。
聂帅看着记者照相,于是说:“要照,就照正面的。”聂帅牵起女孩的手,就像父亲牵着女儿一样,照了一张“父女合影”。
照片上一边站着高大威武的聂帅,一边站着小鸟依人的日本小女孩;一边是中国的抗日名将,一边是被日本人制造的日本孤儿。
这张经典的“父女合影”后来登在了解放区的《抗敌报》上,上世纪八十年代,又登在了《人民日报》上,如今,这幅感人的照片已经传遍了网络,随便一搜就能搜到。
女孩送还日本军营
聂帅虽然喜欢两个孩子,但是总让她们呆在司令部也不是办法。因为八路军要打仗,日本鬼子动不动就扫荡,聂帅自己的孩子都不能跟在身边,何况是两个小女孩呢。
这时聂帅开始考虑如何妥善安置两个孩子,他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应该让两个孩子回到日本亲属的身边。
碍于当时的条件,八路军无法把孩子直接送回日本,唯一的办法是把孩子送到驻石家庄的日本军营,让日本人自己想办法把孩子送回国去。
于是聂帅给石家庄驻守日军修书一封:
“此次八路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其母不幸死于炮火中,其父于矿井着火时受重伤,经救治无效,亦不幸殒命。余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仅五六龄,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无依,情殊可悯。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抚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壑而后已。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信中聂帅不仅表达了对两位日本孤儿父亲般的关切,也向日军传达了中国军民渴望和平的愿望,以及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血战到底的决心和意志。
为了确保两个孩子的安全,聂帅派人找来一位可靠的农民,这位农民名叫李华堂,是个老实本分、为人敦厚的人。
聂帅让人找来两个箩筐,把两个孩子放进去,还安排人给两个孩子带了各种好吃的东西,有梨子、糖果和罐头。
临行前,聂帅让记者多洗了一张合影,把这张照片放在了美穗子的手里。聂帅千叮咛万嘱咐,要李华堂保证两个孩子的安全,由于不放心,聂帅又派了几名战士护送他们到石家庄日军驻地附近。
四十年后的谢恩认亲
转眼四十年过去了,时间来到了1980年,聂帅也成了八十多岁的老翁。
在接受《解放军报》副社长姚远方采访的时候,聂帅回忆起抗战时期曾经救助过的那对日本女孩,他翻出依然珍藏的那张“父女合影”,对记者说,不知道那一对姐妹现在在哪里,她们生活得可好。说这话的时候,聂帅两眼含泪,就像父亲念叨女儿一样。
聂帅的情绪感染了姚远方,回去以后,姚远方就写了一篇通讯《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连同那张父女合影,一同登在《人民日报》上。
当时,中日两国关系已经正常化,两国政府间的来往已经恢复,但是民间的来往还很少。中日两国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非常强烈,两国人民都希望加强民间的交往。
就在姚远方的文章见报的第二天,大洋彼岸的日本做出回应,日本的《读卖新闻》在次日转载了这篇文章,而且报社记者开始了大海捞针般的寻人,他们决心找到那一对受到中国元帅救助的日本女孩。
很快,日方有了重要收获,他们找到了两个孤儿中的姐姐。姐姐的名字叫美穗子,在宫崎县开了一家杂货铺,已经47岁,是三个孩子的妈妈。
而她的妹妹琉美子,当年在石家庄的时候因为生病,不治身亡。
美穗子得知那位曾经给自己雪花梨吃,给自己父亲般温暖的大个子叔叔还在关心自己的时候,激动万分,特别是当她得知恩人竟然是中国开国元帅的时候,更是敬佩不已。
美穗子首先给聂帅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表达了想到北京向恩人当面致谢的想法。美穗子马上跟丈夫商议,开始做去中国谢恩的准备。她首先跟日本外事部门联系,请求安排到中国“探亲”。
1980年7月14日,美穗子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她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恩人聂荣臻。
但是记忆中的那位高大威武的中国将军,如今已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人,甚至还需要家人的搀扶,但是聂荣臻满脸的慈爱依然写在他的脸上。
美穗子紧握聂荣臻的手,双膝跪在地上,口中喊出了并不标准的一个中国称呼——“爸爸”。
美穗子泣不成声,这一跪,不仅是给中国父亲的,也是向所有救助自己的中国军民表示感谢。
她忘不了曾经对她细致照顾的聂荣臻,也忘不了把她从火海里救出来的八路军战士,更忘不了小心翼翼把她护送到石家庄的农民伯伯。
等情绪平稳下来,美穗子问聂荣臻,那些救助过自己的好人如今怎么样了。聂荣臻告诉她,那些善良的战士大多都战死了。美穗子听闻后留下了眼泪,美穗子知道,这一切的痛苦——包括她一家的痛苦,都是日本的侵华战争造成的。
聂荣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说:“好在战争已经结束,一切都过去了,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以后都不要战争,中日两国人民都渴望和平,我们一定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中日友谊
聂帅救助日本孤儿的故事在日本广为流传,日本人民纷纷称赞聂帅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美穗子访华更是引起一连串的良性反应。美穗子的家乡都城市跟聂帅的故乡重庆江津结成了友好城市。
日本两个地方政府的负责人宫崎县知事和都城市市长联名给聂帅写来一封信,信中两位负责人盛赞中国元帅和中国军民的仁爱精神,并代表自己地区的人民对聂帅表达衷心感谢。两位负责人祝愿两国人民永远友好下去。
自从认了聂荣臻为父亲,美穗子就再也忘不了这段亲情,她多次到中国探亲,看望聂荣臻。
不幸的是1992年,聂帅因病逝世。美穗子知道后悲痛万分,她第一时间发来唁电,表达对聂荣臻去世的无限哀伤和思念,并再一次感谢聂荣臻当年的救命之恩。
1999年美穗子专程来到江津,参加聂荣臻铜像揭幕仪式。美穗子面对聂荣臻的铜像,连鞠三躬,她说:“元帅父亲,我永远都会记住你的恩情。”
2002年,美穗子带着家乡都城市人民筹集的资金,在晋察冀司令部旧址的院子里,协同地方政府建造了“百团大战美穗子获救井陉·都城友好纪念馆”,并刻石碑一座,上书“聂荣臻将军送孤处”,同时竖立一座聂荣臻元帅手牵美穗子的汉白玉雕像,旁植一棵“友谊树”。
同年,美穗子又竖立一块“感恩碑”,并自撰碑文,碑文曰:
“我是在聂荣臻将军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中国军民的保护之下得以安全返回日本的,62年以后我再次来此地访问,送上我由衷的感激之情……”
2005年8月24日下午,美穗子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这次接待她的是聂帅的女儿聂力,两姐妹拥抱在一起。虽然聂帅去世了,但是两家的亲情并没有中断,更重要的是,中日两国的友谊没有中断,而是源远流长,万古长青。
聂荣臻作为开国元帅,在国内外无人不知,他为中国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人民自然不会忘记。作为一位军人,他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
聂帅素有福帅的美誉,毛主席更是夸赞他是老实人。聂帅在中日战争的年代,就为中日友谊种下了种子。而他逝世以后,依然在为中日友谊做贡献,这不是福帅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