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将99:陈锡联
作者:相忘于江湖
同为三大战役各自野战军的3纵司令员,韩先楚、陈锡联谁更强?
五大野战军,华北军区3纵司令员是郑维山,西野3纵司令员是开国大将许光达,东野3纵司令员是"旋风司令"韩先楚,华野3纵司令员孙继先,而中野3纵司令员是陈锡联。
在三大战役,5个3纵只有西北野战军的许光达没有参加,东野韩先楚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华北军区郑维山参加了平津战役,华野孙继先和中野陈锡联都参加了淮海战役。
电视剧《大决战》中,韩先楚是出场最多的纵队司令员,而淮海战役中10个小时攻占宿县的中野3纵司令员甚至都没露面,但是低调的陈锡联才是5个3纵司令员成就最大的。
平地一声雷的辽沈战役,最高光的莫过于"旋风司令"韩先楚和东野3纵。
韩先楚之前,程世才、曾克林也曾执掌过3纵。当然,3纵在韩先楚麾下才真正威名远扬,奇袭威远堡,血战四平街,锦州攻坚力劈配水池,辽西会战活捉廖耀湘,鏖战天津卫,解放海南岛。这些大战恶战,别的将军有一个都是亮点,而韩先楚亮点太多,在三八线也保持不败。
东野三纵也是山东和冀热辽的老八路,其中7师源自山东3师,8师来自冀热辽21旅,9师源自山东警3旅、冀热辽23旅。后来这3个师改编为40军118、119和120师。
或许是战将韩先楚在军迷中名头实在太响,其他几个三纵或多或少被忽视。比如,淮海战役中的华野孙继先三纵、中野陈锡联三纵,无论底蕴渊源还是战绩,其实也不遑多让。
参加淮海战役的华野3纵,缘于山东老8师。这个师是和东野六纵17师都是著名的"攻坚老虎",穿墙打洞、爆破巷战、攻坚防御样样在行。首任师长王麓水在滕县攻坚战牺牲,王吉文继任。
1947年2月,华野3纵成立,首任司令员何以祥号称"陈毅袖子里的小老虎",但是素以攻坚著称的3纵在莱芜、孟良崮战役都担任打援。直到沙土集一战,才重振攻坚雄风。
1948年1月,何以祥到河北平山休养。7月,向主席汇报华野3纵攻坚经验。1949年3月,才回到三野八兵团任参谋长,参加了渡江战役,可是济南战役、淮海战役都错过了。
1948年3月,华野3、8纵与中野4、9纵联合打洛阳,孙继先的3纵率先破城而入,让中野4纵很没面子,要知道4纵可没有跃进大别山,可见华野3纵"攻坚老虎"名不虚传。
但是在济南战役华野3纵打得不好,开始是预备队。进攻中不但不如东集团聂凤智9纵出了"济南第一团",甚至周志坚13纵都拿下一个"建安第二团"。这还不算,3纵8师师长王吉文还在战斗中牺牲。济南战役以后,曾经的攻坚王牌只能排在1、4、6、9纵之后了。
在淮海,华野3纵单独在砀山和敌第二兵团捉迷藏,后来给中野打下手。
孙继先、丁秋生的华野3纵,在淮海大小数十战歼敌3万余人,这个数据不算很差,除了陶勇4纵歼敌7.28万人,9纵歼敌5.65万人,1纵歼敌3.88万人,歼敌过3万的并不多。
除了越战越强的东野3纵,高开低走的华野3纵,中野也有一个低调的3纵。
在电视剧《大决战》中,为了攻取宿县截断徐蚌线,中野刘陈邓派出陈锡联的3纵主攻,秦基伟9纵配合,陈赓4纵在涡河一带凭借地形阻击黄维的"钢铁怪兽"12兵团。
淮海战役前,中野除陈赓4纵超3万人,其余各纵只有2万上下。7个纵队加3个独立旅还不到20万人。为了稳操胜券,刘陈邓把大口径火炮尽力配给陈锡联,中野全部家当只有重炮73门。
相比较而言,华野的武器装备还是好很多,有榴弹炮51门、野炮28门、山炮220门、重迫击炮38门,还有21辆坦克。当然,这与东野不可同体而语,东野初战锦州就有600门大口径火炮,加上迫击炮上千门,这也是淮海战役前两个阶段打得艰苦的主要原因。
随着碾庄战役拉开序幕,刘伯承、西柏坡同时想到了攻占宿县。
宿县在津浦铁路线南段徐州和蚌埠之间,一旦拿下宿县,刘峙徐州"剿总"就被关在中原地区,和辽沈战役的锦州一样变成第二个"关门打狗",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死之道,存亡之地"。
11月13日,中野陈锡联3纵在秦基伟9纵一部配合下包围了宿县。
经过一天紧锣密鼓的战前准备,11月15日凌晨,陈锡联一声令下总攻宿县开始了,经过10个小时的鏖战全歼守敌1.2万人,击毙148师副师长钱卓严,活捉中将副司令张绩武。
能够被刘陈邓点将攻占战略要地宿县,陈锡联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韩先楚和陈锡联都是"第一将军县"湖北红安人,韩先楚随徐海东25军先期长征到达陕北,但是一直名气不大。年龄小两岁的陈锡联则一直在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步步高升。
如果说韩先楚是在白山黑水一鸣惊人,那么陈锡联则始终发展平稳顺当。除了没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陈锡联在各个时期都有出色表现,与个性张扬的韩先楚相比,陈锡联有四大优势。
第一,少年成名"小钢炮"。
张爱玲说过"成名要趁早",陈锡联就属于少年成名,14岁参加徐海东、詹才芳的游击队,15岁参加红军并入党,在副军长兼1师师长徐向前麾下,因战斗勇敢被誉为"小钢炮"。
1935年,20岁的陈锡联已是红10师师长,与许世友、王近山、刘昌毅、周志坚、皮定均等猛将不同,陈锡联不但打仗厉害而且脑子好使,最关键的是一个字"稳"。
第二,"四大名团"小团长。
抗战伊始,22岁的"小钢炮"陈锡联率领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团长,跟随"军神"刘师长开赴山西抗日前线。随后刘伯承师长到总部开会,陈锡联夜袭阳明堡炸毁日机24架。此战是129师开门红,蒋氏奖励2万大洋,769团也成为抗战初期"四大名团"之一。
抗战期间陈锡联负责保卫八路军总部,在刘伯承亲自调教下进步神速。经过8年磨砺,三十而立的陈锡联已是晋冀鲁豫3纵司令员。"三陈"大战上党,给了阎锡山当头一棒。
第三,忠厚低调顾大局。
抗战时期,刘伯承慧眼独具,先后派孙继先、陈再道、徐向前开赴冀南大平原开辟根据地,而每次出兵出枪的部不是兵强马壮的386旅,都是低调的陈锡联385旅倾力输出。
解放时期,千里跃进大别山,3纵作为左路军开辟了皖西新区,张家店全歼88师师部及62旅5300人取得首胜。淮海战役、攻取宿县、消灭黄维3纵始终不皱眉头。战后,二野成立兵团,陈锡联是全军17个兵团最年轻的司令员,猛将王近山也只是副手。
第四,处事圆润人缘好。
129师、中野、二野都是出自鄂豫皖第四方面军的骄兵悍将,除了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其他人很难指挥得动。所以像周希汉、王近山等名将,对政工干部就没那么重视。但是陈锡联不一样,不论是上级、同级还是下级,都很和气。
正因为低调、忠厚、圆润,陈锡联是少见的一生顺利的开国上将,主席晚年也对他非常信赖,甚至一度接替叶帅一些重要职务,宋任穷上将称他是"双面狐"。
同为湖北红安老乡,"旋风司令"韩先楚是美军都公认的"最好的一线指挥官",而"小钢炮"陈锡联个性更加沉稳老练、情商更高,所以文武双全,最终的军政成就也更高。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