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桅杆
在解放战争五大野战军中,四野的战斗力无疑是最强悍的。应该说,这支百万雄师强悍的战斗力,主要是由林彪一手调教出来的。其实,林总培养部队的战斗力,说起来并不复杂:就是从作风、战术和指挥三个方面着手。今天就来说一说林彪治军三策。
首先是作风。
1947年2月11日,林总在民主联军北满部队师以上干部会议上说:“作风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但它却是个客观在在,有了作风,就解决了很多问题。培养作风是部队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林总的多次讲话中,可以归纳出部队的作风主要包括不怕苦、敢打敢拼、坚决执行命令、主动协同等方面。
所谓不怕苦:林总将其概括为不怕困难、不怕疲劳、不怕扑空、不怕遭受挫折。在长征路上,林总曾经反对走“弓背路”,后来理解了敌强我弱形势下走路的重要性。在东北期间,林总多次强调“不要怕疲劳而累死人……要忍一口气,咬紧牙关赶路,怕吃苦,怕走路,反而会牺牲更大。”
在林总的训导下,四野部队普遍不怕苦、能赶路。在辽沈战役期间,6纵为了堵住廖耀湘兵团的退路,1天2夜强行军竟达250多华里,并且一遇到敌人就坚决开打。在向东总报告时,除了报告敌情我情并决心坚决堵住敌人外,没有一句叫苦的话。然后,面对敌人5个军企图夺路而逃的疯狂进攻,又激战1天1夜,成功堵死廖耀湘兵团退回沈阳之路,为全歼廖兵团立下头功。这是四野部队不怕苦的典范。
所谓敢打敢拼:林总一直强调“没有勇敢就谈不上战术”。焦家岭战斗后,林总在批评6纵16师打仗不讲战术之后,又多次表扬他们“连打七次冲锋,这是光荣的,就是打不下来,也锻炼了部队”,认为“一切战术中最重要的就是死打,坚决的牺牲才能换得更少的牺牲”。强调在战役战斗布置好了之后,就要“硬干下去”,就要打“硬拼仗”、“拼命仗”。在林总眼里,敢于刺刀见红的部队才是过硬的部队。
所谓坚决执行命令:在大兵团作战条件下,必须严格纪律,严格遵守行动时间,确保整个战役战斗行动一盘棋。强调不能再有游击作风,尤其在进军东北的初期,很多部队刚刚经历了8年敌后游击战,游击作风浓。这个时候强调坚决执行命令,为部队走向大兵团、正规化作战,显得尤其重要。否则,大兵团作战就无法展开,整个战局就会搞乱。
所谓主动协同:林总非常注重各部队之间的团结和协同。强调友邻部队之间,如果发现情况,就应机动配合。枪炮声就是命令,只要不妨碍自己的任务,部队就主动地向枪炮声方向前进,主动协同友邻部队作战。四野部队有个特点:在争主攻任务或打扫战场时,经常争得不可开交,但在战场从来都是主动配合和协同,毫不含糊。
其次是战术。
林总将战术与作风的关系归纳为:准备阶段不莽撞(讲战术),战斗阶段要硬拼(讲作风)。在东北战场的战斗实践中,林总总结出了东野著名的六大战术原则:“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这些战术原则,是从最基层单位开始,以班为基础,再拓展到排、连、营、团、师,直到大兵团作战。
林总把高深的军事理论和战术要领,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不识字的普通官兵和翻身农民一听就懂、就能记住、就能理解、就会运用。例如“三三制”,就是班级进攻行动的组织形式:1个班要分成3-4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3-4人,在班长的指挥下,根据敌情和地形,散开一定的距离进行作战。目的是发挥作战效能,减少部队伤亡。再如“一点两面”,是强调进攻战斗要有多个攻击点,但优势兵力要集中在主攻点上,并张开两面(也可以三面四面)实施包围,力求全歼敌人。“一点两面”从班级进攻到大兵团作战都可适用。
这六大战术原则,从提升部队最基本作战单元的战术水平入手,涵盖到战斗、战役到战略的各个层面。例如攻打锦州:一点,是由2、3纵并加强6纵17师和炮兵主力作为主攻方向;两面,一是7、9纵作辅助攻击,二是8纵作牵制性攻击。又如攻打天津:一点,是38、39军并加强43军128师和炮兵主力作为主攻方向;两面,一是44、45军作辅助攻击,二是46军加49军145师作牵制性攻击。从战斗到战役层面,灵活掌握,运用自如。
林总惜言如金,但在战术问题上是个地地道道的“婆婆嘴”,大会讲、小会讲,谈话讲、电报讲,是一有机会就讲,还结合战例计,尤其是失败的战例讲。从而使四野整体的战术水平都得以提升,而不仅仅只是培养几个尖子部队。因此,四野部队基本上没有弱旅,任何一支部队只要逮住机会,都非常能打。例如5、12纵(后来的42、49军)是东野最晚成立的2个纵队,前者在平津战役的丰台战斗和抗美援朝的黄草岭战斗中,均打出威名;后者的146师2个团在青树坪遭桂军3个主力师伏击,在地形和兵力处于绝对劣势下,居然在激战2天多之后,成建制撤出战斗。
第三是指挥。
部队的作风硬、战术高,这只是具备了打胜仗的基础条件,还需要一个重要条件:就是部队的指挥能力。
在林总军事生涯的各个阶段,非常注重培养下级指挥员的指挥能力。1936年12月,杨成武担任红1师师长。由于长期从事政工,杨成武担心当不好师长,要求上级重新考虑。时任红大校长的林总与杨成武有一次长谈,从9个方面谈了如何当好一名师长。这次谈话由杨成武整理出来,成为著名的《怎样当好一个师长》一文。这篇文章在今天看来,不仅对当师长、对担任其他任何职务,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进军东北后,由于部队发展很快,林总更加关注各级指挥员的指挥能力。通过办培训班以及会议、谈话等形式,培养和锻炼各级指挥员。作战中,林总在要求下级指挥员坚决执行命令的同时,更强调“在临时情况变化时,在不妨碍整个上级意图时,应当机断专行,去灵活处理情况。这就是执行命令的坚决性与具体情况下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同时,林总把机断专行分为有两种情况:积极的机断专行与消极的机断专行。他最希望的是积极的机断专行,即在歼灭敌人这个总意图下,在不妨碍整个部队的作战协同时,鼓励下级指挥员机断专行,根据战场形势灵活处置。
林总自己爱思考,也经常“机断专行”。所以他比较喜欢爱动脑筋、有个性的指挥员,不喜欢那种只会服从命令的干部。因此,在东野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机制:一些相对平稳的军事干部逐步转到后方甚至地方,一些资历不高但有思想、有个性的指挥员走上前台,如韩先楚、邓华、钟伟、黄永胜、丁盛、梁兴初等。
林总打仗计算非常缜密,但对下级并不包办代替:明确各部队的任务,但对具体如何执行任务,则充分发挥下级的主观能动性,由各级指挥员根据现场情况自主计划和实施。林总规定:每战之后,各级指挥员都必须进行战役或战斗总结,并督促甚严。因此,各级指挥员通过实战和总结,每打一仗,指挥能力前进一步。
这样日积月累,四野各级指挥员的指挥能力都显著进步,并且 “机断专行”能力也相当出色。例如衡宝战役中,45军135师为赶时间,关闭电台急行军,未接到四野总部停止前进的命令,直接闯入白崇禧集团的防御纵深,遭桂系5个师的猛烈围攻。135师师长丁盛在极险恶的情况下,异常冷静,机智灵活,该打时打、不该打时不打,把白崇禧的防御体系冲了个七零八落。林总也立马抓住这只过河的“卒子”,来了个“中心开花”,迅速调动兵力四面合围。结果,桂系主力不仅没有吃掉135师,反被135师截断西撤之路,为衡宝战役胜利立下了首功。
更经典的战例,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次战役:由于战局急转,志司指挥机构尚未建立,在没有战役计划的情况下,首批入朝的志愿军(全是四野部队)根据战场形势,主动发起战斗。尤其是40军118师,师长邓岳“机断专行”,在10月24日晚提前宿营并布置战场,在25日上午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因为此战,10月25日被确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这两个战例,充分体现了四野部队作风硬、战术高、指挥强的特点。对四野的战斗力,数个战场敌手都有过很高的评价。在东北战场,杜聿明兵败辽沈后曾说“东北敌军的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及战力远远超过关内敌军”。在朝战中,麦克阿瑟说“他们(志愿军)是很危险的敌人,总是插入我们纵深发起攻击”;李奇微说的“中国人在夜间进攻特别神秘莫测,不可思议,中国部队很有效地隐蔽自己的行动”等。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