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英雄旗帜
1986年10月14日,在云南老山前线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蓝剑—B行动”。
参加这场战斗的主要是兰州军区139师416团“特功五连”。时间选择在10月14日,实际上有深刻的寓意。这次拔点战斗,是兰州军区接防老山战场后首次进攻作战,要拔点的968阵地又是敌人防御敏感度最高的阵地。为了达到首战告捷,全歼敌人的企图,时间上选择了“10·14”,意思就是“要动就要他死”。此外,“4”在中国不常用,也有麻痹敌人的意思。
▲“10.14”战斗出击拔点的敌占968阵地。
968高地是轮战期间老山前沿的一个重要阵地,与我占领的1072高地同在一条山梁上,它是老山南侧往西延伸的一条山腿,位于老山主峰东南方约1000米处,与北侧中方控制的1043高地同为一条狭窄山梁,最宽处有7—8米,最窄处仅3—4米,山脊两侧为60度左右的陡坡,不便于部队展开和迂回。
在968高地附近还有603号、604号等辅助阵地,该地区南靠大青山,东邻832高地,西连1058高地,都有敌军防守。敌人在该地区构筑了大量堑壕、交通壕、掩蔽部和明暗火力点,设有防步兵雷场、铁丝网、陷阱、防步兵壕等障碍,工事基本地下化,配置各种火器组成了正射、侧射、倒打的严密火力配系,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以屯兵工事为骨干,与野战工事、障碍相结合的坚固防御阵地。
968高地的地形特殊,难攻难守,且地位敏感,是双方争夺次数较多的地域之一。对于敌军来说,这一地区既是屏护其纵深防御安全的依托,又是向老山实施反攻的桥头堡,必要全力争夺。对于我军来说,抓住敌军不肯放弃该地区的心理,选择时机对防守之敌实施拔点出击和火力控制,打而不占,保持压力接触,成为了有效牵制越军、打击敌人士气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老山轮战期间,我第11军32师、第1军1师、第67军199师、第47集团军139师,曾组织兵力先后4次对968高地地区实施过出击拔点作战。而139师的这次战斗,是我军战争史上第一次进行现场直播的战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记者,原139师宣传干事陈耀文20多年后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评价“蓝剑—B行动”,“这是一场豪华的带有表演性质的拔点战斗,战斗过程运用微波传输技术传输到师指挥所”。当时对这次战斗进行现场解说的是师宣传科干事安小青。网络上关于“蓝剑—B行动”视频,就是当年安小青组织制作的。
参加“蓝剑—B行动”的139师416团“特工五连”是威震敌胆的三五九旅的后代,是一只屡建奇功,战功显赫的英雄连队,特别是抗美援朝中,打的美国王牌部队狼狈不堪,被中央军委授予“特工五连”荣誉称号。
▲激战中的突击队员。
▲正在清除洞中敌人的突击队员。
▲“蓝剑—B行动”是陆军第47集团军139师接防以来的第一场出击战,这是在1986年10月12日的出征誓师大会上,集团军钱军长向作为突击队的“特工五连”连长授“攻无不克”红旗,预示着这场战斗一定能取得胜利。
▲139师主官战前在前沿实地研究作战方案。
▲师长黄俊杰送突击队出征。
▲师政委刘冬冬送突击队出征。
▲黄俊杰等人战前在前沿阵地实地视察。
▲师首长与“蓝剑—B”行动突击队员出征前合影。
▲时任139师副师长常万全与即将出征的干部战士合影。
▲在送突击队出征的演出现场,著名军旅歌唱家郁钧剑拥抱着突击队员,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的演唱《血染的风采》《热血颂》《小白杨》等歌曲,把壮行的气氛推到了高潮,他边流泪边在突击队员战衣上签名让勇士们群情激昂,热血沸腾。时隔多年,每当郁钧剑回忆起这一刻,仍然泪流满面。
47集团军军长钱树根听到突击队员期望能在誓师大会上喝上“茅台酒”为自己壮行的要求后,为勇士们的悲壮豪情感动,下令千方百计满足。为此当时文山州所有商店的“茅台酒”全部被部队“一扫而光”。
▲一位突击队员接过军长敬的“茅台酒”一饮而尽后,瞪大双眼后说的那句“人生第一次喝茅台酒,竟然是壮行酒”。
▲正在喝“壮行酒”的突击队员
▲“蓝剑—B”出击前夕,正在屯兵洞中休息的突击队员。
▲彝族战士罗卜基冲着镜头招手微笑。战斗打响后,罗卜基率第一支突击队五班突破敌前沿,指挥炸掉了三个火力点,歼敌6名,俘敌一名;回押俘虏途中,遇敌一簇炮弹覆盖,他扑在俘虏身上,弹片击中腰部和胸部,壮烈牺牲。行动前战地摄影师王红给他拍的一张照片也是他在部队的唯一一张照片。身上插满了弹匣和十几枚手榴弹,一边羞涩的对相机摆手说:别拍,别拍。那一瞬间过去之后,战地摄影师王红和罗卜基有过两句简短的对话。王红问:“为什么不拍?”罗卜基说:“拍了我也拿不到。”王红说:“我一定把照片给你。”谁知这却是他们最后一次对话,罗卜基没能亲手拿到这张照片。时隔30多年后,王红和战友们将这张照片送到了罗卜基烈士父母的手中。老人哭着说:“不要照片,要儿子!”……
▲冒着枪林弹雨拼死抢救伤员。
▲正在进行现场解说战斗实况的安小青,许多当年战场视频就是后来他整理制作的。
▲身背电台、手持步话机,一脸焦急地向总部汇报情况的突击队长马权斌。24年后,马权斌指着这张照片说:“这是已经突破前沿阵地在报战况,突击队发起冲击以后,敌人的暗火力点复活,伤亡比较大。”(王红摄)
▲队员想把受伤的队长拖回去救治,队长马权斌一把推开,拒绝离开战场。此时,突击队队长马权斌下巴中弹已经无法说话,但仍然坚持向敌人一边射击一边投掷手榴弹。
▲战友护送突击队长马权斌。
▲顾金海和旁边下巴受伤的突击队长马权斌。这时战士顾金海头部中弹,身负重伤。一名队员扑过来想把受伤顾金海背回去,已经几近昏迷的顾金海却使出最后的力气大吼一声:先救队长!后因失血过多牺牲。当年,全国几十家报刊刊登了他的英雄事迹,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反复播放这一战场实况,顾金海生命中最后时刻“先救队长”的呼喊感动了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
▲顾金海烈士(右二)出征前与战友合影。
▲喷火兵正在冲上前去,一个洞一个洞,清除掉躲在洞中的敌军。
▲正在清除洞中敌军的喷火兵。
▲战场抢救。
▲背回受伤的战友。
▲背回受伤的战友。
▲生死弟兄不离不弃,战士申文中为救战友鲜山臣牺牲。
▲突击队员们清点牺牲的战友。
▲在1072阵地上救护受伤的战友。
▲没上真正战场绝不知战争的残酷。
▲1986年10月14日,“蓝剑—B”行动开始后,我突击队员在我炮兵的掩护下向敌人阵地发起进攻。
▲作战前的突击队员合影,在战斗后有20多人再也没能回来。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还能记起他们……
▲战斗结束后,有200多个弹孔的突击队“攻无不克”旗帜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收藏。
“蓝剑—B行动”战果:炮兵火力歼敌187人;突击队歼敌87人,伤敌28人,俘虏2人;突击队牺牲22人,伤56人。
许多人可能从来没想到战争原来如此残酷。
让我们回望战场上血火中的勇敢拼杀,记住那一张张青春的面庞和英雄的身影,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图片大多来自网络,难以逐一标注作者,敬请读者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