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的新年刚过去不久,美军还没来得及打开庆祝新年的罐头,就已经被志愿军战士打得四处溃逃,此战是李奇微和彭德怀在朝鲜战场上的第一次交锋,结果显而易见,彭德怀用一场大胜证明了谁才是真正的强者。
让李奇微没有想到的是,这场战役,他们的部队不但被志愿军击败,就连距离三八线不远的南朝鲜首都汉城也直接被志愿军攻占。
这个结果让李奇微万万不能接受,面对南朝鲜的领导人李承晚的质问,李奇微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大声训斥李承晚说道:“你有什么资格大呼小叫,你们南朝鲜的部队见到志愿军就知道逃跑,我们美军被你们连累了!”
李奇微的怒火让李承晚不敢再说话,大家都是说李承晚是美国人手里的“提线木偶”,此话果然不假,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李承晚在美军面前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
最先攻进汉城的部队是志愿军第50军,军长是著名的起义将军曾泽生,这是一场过程惊心动魄,结果振奋人心的大胜利,彭德怀得知曾泽生的第50军拿下了汉城,他急忙起草了嘉奖令通报全军,好好表扬了50军的全体战士。
这场大胜的战役就是朝鲜战争的第三次战役,我军获胜后,除了彭德怀很高兴以外,最高兴的人肯定是北朝鲜的领导人金日成,他亲自来到志愿军的指挥所和彭德怀庆祝这次胜利,同时金日成还提出了一个要求说:“我军这次大胜后士气正旺,我建议迅速发起下一次战役,收复更多的土地!”
金日成的建议让彭德怀陷入深思,彭德怀考虑再三后说道:“拿下汉城以后,我军战线拉得太长,后勤补给成为一个难题,如果美军大举反击,我军会面临很被动的局面!”
彭德怀的话高瞻远瞩,是对当前形势最正确的分析,但是金日成却不这么认为,他坚持要求乘胜追击,这件事最后不欢而散,金日成甚至搬出了苏联军事顾问一起要求继续进攻,彭德怀只好请示毛主席的意见。
毛主席的战略眼光何其准确,他发来一封电报指示彭德怀说道:“我完全同意你对当前战局的分析,我军不可再继续前进,否则就犯了孤军深入的大忌,金日成如果执意要继续追击,你可以转达我的意见,我们志愿军不会参与追击美军的行动,金日成大可以自己率领北朝鲜人民军进行追击!”
毛主席的英明程度可见一斑,这封电报果然让金日成放弃了追击美军的想法,事实证明毛主席和彭德怀是正确的。
因为此时李奇微的心里正在酝酿一个阴谋,他想就当下的形势设立一个圈套。我军拿下汉城后,后勤补给线已经长达500公里,最前线的志愿军战士随身携带的口粮最多只能使用一个星期,这个秘密被美军的一个营长发现,随后李奇微发现一个规律,我军的进攻最多持续一个星期就会撤退,因此李奇微决定在我军撤退进行物资补充的时候,他就集结重兵进行反击。
根据当时的情况,如果让李奇微的这个阴谋得逞,我军全线的战局都会陷入被动。1951年2月1日,李奇微开始实行自己的计划,他集结了45万的兵力兵分两路,从东西两线发起进攻。
彭德怀一直担心的问题发生了,此时我军的战线拉得很长,如果正面交战,我军的后续主力部队是来不及支援前线的,物资上也无法供应。因此就在李奇微正式发动进攻之前,彭德怀下令曾泽生率领第50军撤出汉城。
李奇微原本计划要先进攻汉城,彭德怀的先见之明让他扑了个空。李奇微不得不感叹说:“彭德怀是一流的军事家,此人的战略眼光绝对不一般!”
但是李奇微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阴谋,他下令东西两线的部队快速推进,只要和志愿军一遭遇就立刻发起进攻。
彭德怀反应迅速,他立刻和韩先楚、邓华等人分析敌情,根据美军的行军路线,彭德怀判断美军是想通过汉江沿岸,将其东西两线的部队联合起来进行反击,如果让李奇微的阴谋得逞,我军的损失必定会很大,彭德怀立刻下令离汉江沿岸最近的两个部队进行阻击美军的行动。
这两支部队分别是梁兴初的第38军和曾泽生的第50军,第二次战役中,梁兴初率领第38军血战三所里,一战歼敌1万多人,因此38军赢得了“万岁军”的称号,此战38军和50军联手抗击美军,这是一场极其艰苦的防御战。
李奇微下令猛攻我军在西线的阻击阵地,但是曾泽生率部死守汉江,美军寸步难行,敌人连续进攻了半个月都未能突破我军的第一道防线,李奇微立刻改变战术,他下令让西线的部队绕道至东线战场,集中兵力谋求在东线战场上有所突破。
此时彭德怀发现一个关键态势,东线战场上美军的一个团兵力加上英军的两个营兵力正在北进,彭德怀意识到李奇微这是想要让他们东西的部队和西线的部队汇合一处,如此一来曾泽生的50军和梁兴初的30军的阻击压力会大增。
彭德怀立刻下令邓华率领第39军、第60军、第42军、第40军快速阻击美军北进的部队,敌人在西线的进攻被我军阻击住,但是敌人东线的反击态势已然形成,彭德怀发现美军行军速度很快,他们以南朝鲜的四个师的兵力为先头部队在前面突进,美军自己的部队紧随其后,但是他们和南朝鲜的部队之间拉开的缝隙很大。
大型战役的形势向来瞬息万变,彭德怀隐隐约约感觉有好的战机出现了,按照我军后撤的速度,迟早会被敌人追上,倒不如奋起反击,如果将南朝鲜的先头部队歼灭调一两个师,肯定能很大程度上停止敌人在东线进攻的脚步,甚至可以完全制止敌人的行动。
事不宜迟,彭德怀立刻将自己准备在东线打反击的构思汇报给了毛主席党中央,毛主席在中南海设立了一个抗美援朝第二指挥厅,他接到彭德怀的电报师已经是深夜了,毛主席立刻起身前往作战厅分析当前的战局。
仅仅十几分钟后,毛主席就对身边的周总理说道:“此战彭老总的战略眼光还是精准的,但是如果我军想在东线战场反击敌军得手,恐怕也没有那么简单,我认为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
毛主席的这次精准分析直接影响到后续战事的发展,不得不说的是,毛主席的军事才华令人仰视,他仅凭彭德怀的汇报,加上一张地图就立刻清楚了当前的形势。
毛主席立刻起草了一份急电连夜发给彭德怀,彭德怀看完毛主席的分析后拍手叫绝,彭德怀立刻将毛主席的急电通告全军,彭德怀下令所有的反击行动必须满足毛主席电报上说的三个条件后才能打响。
当时韩先楚担任着我军西线集团军总指挥的职务,而邓华则是东线集团军总指挥,彭德怀分别致电了他们两人,让他们严格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打这场大仗。
我简单概括一下毛主席在电报里提出的三个战场条件:
- 我军如果要反击敌人,必须等到东线的美军和南朝鲜的部队形成前突的态势,这样才有利于我军对其进行迂回包围,否则我军如果贸然发动进攻,敌人一定会向北突进,西线的阻击部队必定压力进一步增大,也不利于我军对敌人形成包围。
- 我军发起反击的第二个关键点就是时间,一旦敌人孤军深入,部队呈现前途之态势,我军的进攻部队能否在规定时间里到达指定位置,这是一个大问题,如果可以做到,就立刻展开反击,如果不能做到,则延缓反击的时间,等待进一步更好的战机。
- 我军发起反击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不在东线,而是在西线,曾泽生和梁兴初能否守住汉江防线是关键,如果能守住,我军则只需集中兵力对付东线的敌人,如果不能守住,西线的防线一旦被敌人突破,我军全线都会陷入敌人的圈套。
毛主席总结出的这三点内容直接关乎到此战的成败,彭德怀叮嘱邓华说道:“一定要耐心,什么时候出现真正的战机,我们再发起反击,切不可随意行动!”
为了方便指挥,彭德怀跳过了与韩先楚的联系,直接致电50军军长曾泽生,彭德怀给曾泽生下达的是是死命令,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汉江防线十天的时间,实际上善于打防御战的曾泽生率部死守汉江整整长达45天的时间,部队伤亡过半,曾泽生都没有后退一步!
当时50军全员都是当年长春起义过来的战士,这支部队中的三分之二的人都是云南子弟兵,曾泽生在此战中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我们云南子弟不是泥捏的!此战就算战至最后一兵一卒都不准后退,就算师长都战死了,我这个军长也会上阵杀敌!”
汉江一战曾泽生打出了志愿军的威风,也打出了50军的威风,此战过后,人们提到谁最擅长打防御战,所有志愿军的司令员都会说到:“那肯定是曾泽生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邓华在东线密切关注着敌军主力的位置,这期间很多指战员都致电邓华说道:“司令员!下令反击吧!这么退下去不是办法啊!”
邓华对他们说道:“时机未到!毛主席的指示是不会错的!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反击!”
1951年的2月9日,美军第二师的第23团加上南朝鲜的两个师已经抵达横城北边的风水院地区,邓华命令两个团的兵力将敌人阻击在此处不能前进,横城的东边南朝鲜的第7师和第8师、第9师加上首都师则在珍富里一带完成集结。
真正的战机出现了,敌人军的整个东线集团已经处于一个完全前突的态势,邓华立刻下令志愿军的第42军、地60军、第39军全军出动,分三个反向快速迂回穿插,抵达合围的指定位置。
大战一触即发,但是究竟先进攻敌人的哪支部队成为值得考虑的问题,横城北边集中着美军的两个王牌师和英军的两个营的兵力,横城北边则是实力较弱的南朝鲜的四个师的兵力。
彭德怀再三研究后决定先打横城东边的南朝鲜部队,1951年2月10日,彭德怀给邓华发来急电,主要内容是一份详细敌我态势的分析:
- 如果我军决定先攻打横城以北的美军主力,就必须在一天一夜的时间内解决战斗,否则距离其不远的美军第7师和美军第23师必定会及时支援,倒是我军将很难完成作战任务。
- 我的建议是先围歼横城东边的南朝鲜部队,南朝鲜的五个师聚集在一起敌人的阵型有利于我军迅速展开包围,加上南朝鲜部队战斗力不强,我军可以在短时间内结束战斗,然后可以进一步攻击横城以北的美军主力,这样可以打乱敌人的部署。
彭德怀的分析很有道理,当时南朝鲜部队生怕遭到我军优势兵力的围歼,他们将五个师聚集在一起,各部队齐头并进,不留缝隙,但是敌人没想到的是,他们这样的阵型更方便我军对其五个师进行更大的合围。
作战目标选定以后,邓华立刻集结三个军的主力向横城东边移动,打头阵的是志愿军的第42军,军长是吴瑞林将军。
42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这支部队是东北野战军当年的主力部队之一,首任纵队司令正是大名鼎鼎的万毅将军,平津战役后,东野第五纵队改编为解放军第42军,吴瑞林成为了该军的第二任军长。
辽西会战的时候,5纵曾经在黑山一带和梁兴初的10纵配合起来吃掉了廖耀湘兵团,并击败国民党新一军,吴瑞林亲自带队活捉了新一军的军长,此战5纵歼灭敌人17000人。
因此42军本来就是一支敢打敢拼的部队,吴瑞林率领全军快速推进,手下的三个师分别进驻到横城以东三个不同位置,用来切断南朝鲜第8师的退路,同时吴瑞林还考虑到原州地区的美军有可能会支援南朝鲜第8师,他下令再次布防,阻击敌人的援军。
从正面战场发动进攻的是志愿军的第40军,军长是温玉成将军,这支部队的以往战绩比42军更加光辉,因为40军的前身正是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首任纵队司令正是韩先楚将军,这支部队参加了锦州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立下的军功数不胜数。
温玉成是第40军的第三任军长,他在整个朝鲜战争中的表现是十分高光的,入朝后我军的第一场大胜仗就是温玉成率领第40军打响的。
此战温玉成临时改变了邓华的部署,他将118师变成了主攻部队,顶在了战线的最前面,118师的师长是邓岳将军,而此战将成为邓岳军事生涯的闪光点。
此战打响后,邓岳率领118师率先向敌人发起进攻,邓岳在交战时发现在南朝鲜第8师的正面有一条“Y”型的路口,如果敌人被我军击溃,他们一定会从这个路口逃命,邓岳制定了一个一反常规的穿插战术,这个战术极其惊险,但是效果却出奇的好。
邓岳安排了三个团在正面战场分歧进攻,其中两个团于两翼对敌人的阵地发起猛攻,另外一个团从正面穿插到敌人身后。
你没有听错,我军一个团的兵力从正面穿插敌军身后,运动战中,从来没有谁会让部队从正面穿插,一般战术都是通过侧翼迂回进行穿插,而且一般都是以小部队为主。但是邓岳直接安排了一个团的大部队从正面穿插敌人身后,这是一次战术上的创新,也是一步险棋。
但是这样的战术安排恰巧是敌人想不到的,邓岳指挥两个团从两翼发动猛攻,南朝鲜第八师的主力被调集到了两翼进行防御,我军的另一个团快速从正面穿插过去,再往回打,此战邓岳的118师直接将南朝鲜第8师击溃,一战之下邓岳率部歼敌3300人,敌人开始往后退去。
吴瑞林的第42军早就在退路上等着他们了,南朝鲜第八师腹背受敌,此时南朝鲜的第3师和第9师立刻前来增援,我军的第66军和第60军早就在路上设立了伏击圈。
2月20日,战斗到了白热化阶段,东线战场上的战事完全是按照毛主席和彭德怀的预想进行的,南朝鲜的五个师,除了首都师在美军的掩护下突出了重围,其他四个师损失惨重,此战我军歼灭敌人1.3万人,大部队快速抵达原州地区,将李奇微的部署全部打乱。
而北汉江防线上,曾泽生的50军也立下大功,他率领一个军的兵力死死守住了汉江防线,尽管美军集结了7个师的兵力,曾泽生依旧靠着铁血意志守住了汉江。
正常横城反击战是一次经典战例,多年后,这场反击战成为了西方国家争相研究的战例,温玉成和邓岳也在此战中一战成名。
邓岳的战法还引起了毛主席的兴趣,毛主席看完横城反击战的汇报后,他大赞说道:“邓岳不愧是东北野战军的猛将,这个战术运用得很大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横城反击战还完成了另一个壮举,我军在此战中缴获了敌人100多辆坦克,这些坦克都是当时美军和英军的主战型坦克,我军用这些坦克组成了一个坦克兵团,这个兵团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