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真如铁》五大阳谋(13):军事一流
以上两点,都是双首长制的优势,大家也是基本认可的。
但是,关于双首长制的争议,主要在于如何处理在作战指挥上分歧。
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两个人出现不同的看法,这是十分正常的。如果无法合理高效地处理双方的分歧,就会发生争执、扯皮,影响决策指挥的效率,导致严重的后果。
为什么苏联红军会在苏德战争最激烈的时刻取消政治委员制度,恢复一长制呢?
1953年3月,苏联总顾问柯托夫向彭德怀解释了原因:苏联红军在欧洲战场与德国军队作战时,战场之上战线宽,纵深大,一个战场往往聚集了上百万的军队。
这些军队不但拥有众多强大的战役集团军团、战术兵团,而且,从空中到地面,从海上到陆上,拥有一套庞大且繁杂的技术兵力兵器。
因此,要想在极为复杂、瞬息万变的广阔战场上令行禁止并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要服从一个统一的指挥员的意志和决断。
而苏联军队中实行的一长制,十分符合这一要求。因此,苏联红军在苏德战场上,用无可辩驳的胜利证明了,一长制适合现代战争的需要。
但是,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后,经过反复的考虑之后,彭德怀最终决定,放弃学习苏联实行一长制的想法。
彭德怀不是政委出身,不会涉及个人名利;他也不是一个盲目附和的人,既不会附和苏联人的意见,更不会迎合同事们的意见;另外,彭德怀还指挥了抗美援朝战争,对于高技术、高强度的战争指挥,是最有发言权的。
彭德怀为什么会认为双首长制不会影响部队作战指挥呢?
这就要说政委制的第三项原则——业务一流。
从共军最著名的几位政委来看,说起军事能力,那都是杠杠的。
聂荣臻早年曾在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军事,可谓是科班出身。
罗荣桓虽然没有上过军校,但是在山东抗战时体现出了很高的军事水平,甚至发明了卷边战术。
邓小平没有独立指挥作战的机会,但是在后来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决策可谓英明。
至于毛,军事方面绝对是天才级的,甚至比朱、彭、林等名将还高一个层次。
在上将中,王震、邓华、张爱萍、杨成武、洪学智、刘亚楼、刘震、陈锡联、宋时轮、杨勇等,早期都是专职的政治委员,后来转为军事主官,成为了威名赫赫的战将。
政委也要有一流的军事水平,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指挥作战,那样就不叫双首长制了;也不是为了帮助决策指挥,那是副司令、参谋长的职责。
政委在军事上的独特作用,就是一条,判断军事主官的决策是否存在投敌叛变、自立山头的风险。
比如,淮海战役的时候,蒋介石下令白崇禧派部队增援,白崇禧坚决不执行;蒋直接给宋希濂下命令,白崇禧居然派人把部队拦了下来。问题就在于,国军里面没有政委啊。
在拥有了电话电报技术的今天,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时间差不会超过一天,一般情况下,下级能够及时得到上级的命令指示,只要执行命令就可以了。
但是,战场状况瞬息万变,有时,半天时间情况就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真的来不及请示报告。
这时候,就需要政治委员来判断:是坚持执行上级命令,还是灵活处置突发情况?
湘江战役时,红4师在界首渡口一带布防,与敌人进行了两天两夜的血战,下辖的第11、12团严重减员。不过在没有接到命令前,战士们都在咬牙坚持着。
12月3日,中央主力渡过了湘江,红4师此刻依然很危险,尾随的敌人越来越多、距离越拉越近。
师政委黄克诚当即表示:阻击任务已完成,我们应该要撤离了。然而师长张宗逊却认为尚未接到命令,所以不能行动。
军情如火,黄克诚的话也带了几分火气:再不撤退就都走不了了,师长快下令。但张宗逊仍有几分犹豫。
黄克诚就没再跟他说,直接对通讯员下指示:“部队迅速撤离,前去追赶主力。出了什么事我一个人负责。”
林彪没有等到中央命令就从四平撤退时,罗荣桓也没有机械等待中央指示,而是向毛说明情况解释原因。
而如果政委的军事能力差距太大,真的会“被人卖了还要帮人数钱”。
比如,前面讲到龙普霖突然下令独立4师去进攻南丰县城,结果发现蒋军两个师严阵以待,就引起了3位团政委的怀疑,才及时将部队拉了回来。
虽然不能要求政委的军事水平向军事首长那样出类拔萃,但也必须是打仗的行家里手,否则就可能被野心家忽悠过去。
再回头看雪村战斗,司令员要求马上撤退,最多是畏敌怯战,这完全可以在事后调查清楚的。
可是政委为了追求更好的作战效果,没有顾及巨大的危险,导致被日伪军重兵包围。
政委的决策,就超出了最终否决权的范围,干预了司令员的军事指挥,越位了。
在一批综合水平差距不大的人选中,让业务最强、也很忠诚的人当军事主官,让最为信任、业务也是一流的人当政治主官,才能让二者取长补短、相得益彰、配合默契。
未来的战场,兵种会更多,技术会更复杂,变化会更剧烈,但政治委员并不是只懂理论的书呆子,而是熟悉业务的行家里手,虽然不能像军事领导那样妙计迭出,但判断每项决策是否可行还是绰绰有余的,只要严守最终否决权的红线,就不会影响指挥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