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2月12日,这一天正是农历的大年初五,此时的山东抱犊崮地区大雪纷飞,八路军第115师政委罗荣桓、代师长陈光率领一支部队已经在冰天雪地中步行前进了50余里,他们的目标是攻打日伪军据点白彦镇。
白彦镇是日军在八路军鲁南根据地中心位置埋下的一颗炸弹,由于它的存在,鲁南根据地的抱犊崮地区和天宝山地区被彻底分割开,导致第115师与中共山东分局之间的联系时断时续。
侵华日军则凭借着设立在白彦镇的据点,完全控制住了费滕公路,将费县、滕县首尾相连,从而盘踞整个鲁南,这里成为了敌我双方反复争夺的重要阵地。
孙鹤龄是白彦镇当地的一个地主恶霸,长期割据一方,鱼肉百姓,他的儿子时任伪白彦乡乡长,父子二人内外勾连,双双投靠了日本人。
为了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能抗日的力量,八路军曾经派人拉拢孙鹤龄,但却被断然拒绝。而且,孙鹤龄更加变本加厉,打着“保境安民”的旗号,在周围10余个村庄搜刮财物,组织反动民团,阻断八路军的交通路线。
孙鹤龄父子俩已经铁了心要跟八路军为敌,最终的灭亡已经为期不远。
1940年1月6日,八路军第115师召开部队与地方干部联席会议,第115师代师长陈光和政委罗荣桓一起制定了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在会议上,主要商讨了巩固发展鲁南抗日根据地,攻打白彦据点,铲除恶霸孙鹤龄,打通抱犊崮与天宝山、沂蒙山区之间的联系。
孙鹤龄将白彦镇作为自己最后的巢穴,他在这里已经苦心经营几十年之久,白彦镇内围墙高耸,碉堡坚固,易守难攻。
2月7日,陈光将主攻白彦的作战任务交给了第115师第686团。
第686团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部队,先后经历过土地革命时期、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两万五千里长征。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再次经受了平型关战役、广阳战斗、井沟午城战斗的考验,作战经验可以说是非常丰富。
为了配合第686团的正面攻坚战,陈光和罗荣桓还调集了优势兵力,命令第115师特务团、苏鲁豫支队第1大队和苏鲁支队等部队,共同协助合围白彦镇。
八路军第115师巧妙运用了兵法中三十六计,三次攻打白彦镇,上演了一出痛击了日寇的战斗传奇。
一打白彦:关门打狗
2月14日,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第686团经过长途奔袭,奋战了两个昼夜,中午在2月16日摧毁了白彦及其周围的据点,成功进占白彦镇,并歼灭孙鹤龄的部队1000余人。
尽管八路军取得了大胜,但在战士们进入白彦镇的时候,并没有看到群众热烈欢迎的场面。
战士们看到的情况是,大街上只有稀稀疏疏的几个人在行走,基本上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或者是小孩,他们在偷偷地瞄了战士们一眼,就顺着墙根溜走了。
除此之外,镇子里面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个个都是面黄肌瘦,身上穿的衣服破烂不堪,道路两边所有的树皮几乎都被人们剥光吃掉了。
由此可见,孙鹤龄把白彦镇的老百姓欺负得有多苦。
八路军第115师“一打白彦镇”,赶跑了压在群众头上多年的大恶霸孙鹤龄。然而,由于敌人长时间的欺骗宣传,导致群众个个都心存疑惧,不敢接近八路军。
为了能够在白彦镇站稳脚跟,第115师迅速成立了“白彦区抗日民主政府”,在大街小巷贴满了各种标语,例如“减租减息,改善人民生活”、“军民齐心协力”、“赶走日本强盗”等。
在短短的标语中,表明了八路军抗日救亡的一贯宗旨。
战士们在进行训练的同时,或者帮助群众做各种农活,或者和老乡们唠唠家常,宣传八路军的各种政策。
罗荣桓意识到,发动当地群众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解决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于是,第686团战士打开粮仓,把孙鹤龄多年囤积的大批粮食,全部分发给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白彦镇群众们。
八路军的实际行动很快影响了当地的老百姓,他们由开始时的怀疑冷淡,逐渐转变为了信任热情。
短短几天的时间,街上的行人增多了,商店也都开门营业了,大街小巷随处可以见到部队的宣传员,向群众们讲解八路军的政策。
在镇子上新搭建的戏台前,前来听演讲、看演剧的群众也越来越多,年轻人很快就和八路军战士交上了朋友。
一个星期以后,农救会、妇救会和儿童团也都相继成立了起来。
在八路军第115师干部和战士的共同努力下,被恶霸压榨沉睡多年的白彦镇,终于苏醒过来了。孙鹤龄控制时期的凄惨恐怖一扫而光,开始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景象,军民团结抗战,气氛生机勃勃。
然而,八路军接下来的举动,让白彦镇的人们纷纷担心起来。
原来,第115师的战士们开始拆除孙鹤龄遗留下来的防御工事,将镇子里面的碉堡、围墙、铁丝网等被全部拆除。
镇上的人们顿时议论纷纷,他们认为,八路军并不打算在白彦常驻,很快就要转移了,到时候孙鹤龄再带着鬼子再杀回白彦镇,老百姓就要遭殃了。
与这些百姓一样,同样感到疑惑的八路军战士也在心里纳闷:“既然白彦镇是战略要地,八路军付出流血牺牲的代价终于打下来了,为什么不利用工事就地坚守,反而要全部拆除呢?”
3月4日,针对百姓和战士们的疑虑,罗荣桓亲自出面解释说:
“我们占了白彦,切断了敌人的联系,就像掐住了他们的脖子。敌人喘不过气来了,肯定会集结兵力疯狂反扑,夺取白彦的战斗马上就会开始。
如果死守白彦,和拥有飞机大炮的敌人死打硬拼,就会两败俱伤,所以要把敌人放进来打。经过反复争夺,白彦一定会重新回到人民手中的。”
从罗荣桓的讲话中,大家隐约地领悟出这些命令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下一条歼敌的妙计。
二打白彦:上屋抽梯
八路军于2月16日解放白彦之后,一直到3月初的近20天时间里,附近的城前、城后、梁邱等据点的日军竟然紧闭大门,按兵不动。
然而,陈光、罗荣桓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反而是抓紧宝贵的战斗间隙时间,号召战士们开展射击、投弹、刺杀等训练,准备迎接更加激烈的战斗。
果不其然,3月7日,滕县的日军100余人向白彦猛冲过来,第115师特务团在中途设下埋伏,击退了这股敌人。
陈光、罗荣桓心里很清楚,特务团轻松击退的这股日军,只是负责试探攻击的先头部队。
尽管如此,他们并不担心,似乎早已布置好了“二打白彦,上屋抽梯”的战斗计划。
3月12日,日军从白彦以北的平邑、西北的城后、东南的梁邱等据点抽调日伪军700余人,兵分3路,分进合击,企图一举攻下白彦。
- 在城后方向,日伪军到达柴山附近,遭遇第686团的阻击,受到重创后的日伪军只得退回原地。
- 在平邑方向,日伪军到达白彦以北的山林地带,遭到阻击后停止前进,固守待援。
- 在梁邱方向,日伪军攻击前进,中途与平邑方向的日军合为一路,向白彦方向逼近。
下午16时左右,梁邱、平邑两路日军到达白彦,他们并没有遇到八路军的任何抵抗,于是就像一群恶狼一样进入白彦镇。
然而,日军并不知道,他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必死之地。
“上屋抽梯”在兵法上是这样讲的:“断其援应,陷之死地。”意思就是,先诱使敌人深入到陷阱中,然后切断他们后援和接应,从而遭到覆灭。
当日军进入白彦镇才发现,要吃饭,没有粮食;要喝水,水井被封;要抓丁,空无一人;要防守,镇里的防御工事早就被撤除了,就只剩下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当天晚上,第686团团长张仁初首先派出了一支小分队,化装潜入进白彦镇,然后主力部队发起总攻,里应外合,歼灭了日伪军200余人,剩下的敌人于2月13日凌晨仓惶北逃。
八路军特务团、第686团各一个连队尾随追击至南径,将这股敌人团团包围。他们在城后、平邑两处援军的掩护下,才得以脱身。
经过第二次攻打白彦,一些当地群众兴奋地对张仁初说道:“开始见你们拆毁工事,准备撤出白彦,还以为你们不敢和日军打了,现在才知道,这真是好计谋啊!”
三打白彦:釜底抽薪
3月19日,不甘心失败的日军再次卷土重来,日军这一次的兵力成倍增加,达到2000余人,先后向西北的官庄、西南的太皇崮、东南的魏庄攻击前进。
陈光和罗荣桓紧急制定了应对计划,对三股敌人分别予以顽强阻击,迟滞了日军的进攻步伐。
3月21日清晨,八路军第115师部队再一次主动撤出白彦。
在白彦镇外,陈光开始实施下一步作战计划:“三打白彦,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从兵法上讲:“不敌其力,而消其势”。也就是说,不能与敌人直接硬碰硬,可以想办法从根本上消弱他的气势。
这天晚间,在完成对白彦的合围之势以后,第686团1连根据事先掌握的情报,悄悄进入白彦镇西街的日军弹药库,将敌人存放在这里的300余发炮弹、大批子弹全部搬走。
与此同时,战士们还趁着夜深人静,偷偷摸进睡满敌人的房间里,将很多敌人的枪支弹药一一收走。
当敌人从睡梦中惊觉,才发现八路军已经打到了眼皮子底下,于是匆忙应战。
就在这个时候,白彦镇外的八路军后续大部队从西北、东南两个方向猛打猛冲。战斗持续到3月22日凌晨,从官庄方向增援过来的600余日军,也很快被提前埋伏好的八路军阻援部队所击溃。
白彦镇里面残存下来的敌人陷入了绝境,他们在施放了大量毒气之后,乘机狼狈逃窜。
而这一次,日军施放的毒气给八路军造成的伤亡要比以前小得多。
早在1939年,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五期特科防化队的学员毕业以后,其中的一批被分配到了第115师,所以在战士们中间,也已经普遍进行了防化训练。
在白彦战斗取得胜利的感召下,一些地方抗日武装,如孔昭同部、“鲁南民众抗日自卫军”纷纷接受改编,正式加入了八路军战斗序列。
在先后持续了14个昼夜的战斗中,八路军第115师部队经过“三打白彦镇”,共歼灭了日伪军800余人,缴获枪支350余支等。
经过这次战斗,彻底粉碎了日军重占白彦的企图,打通了第115师与鲁中区的联系,奠定了八路军向天宝山区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