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由于日军装备精良,日本侵略者又非常凶残,战争打得非常艰苦,敌我伤亡比显得非常悬殊,日军遭受的伤亡也相对较小。
一般来说,在战斗中,我军必须多出日军5倍的兵力,才有可能打个平手。
平津保卫战中,日军参战人数为1万,国军投入5万兵力;日军伤亡500人,我军阵亡将士5000,伤亡比1:10.
淞沪会战中,国军出动全部精锐,投入80多万军队;日军参战人数为28万;结果日军伤亡4万余人,国军伤亡33万,伤亡比为1:8.
缅北滇西战役,历时一年半,盟军武器先进,不比日军逊色,但是伤亡人数还是高出日军两倍:阵亡31445人、负伤35948人,毙伤日军25000余人。
由于敌我双方武器和战斗力的差距,在抗战中,不管我军参战人数多少,如果哪一场战役打成平手,伤亡基本相等,就算是一场了不起的胜利了。
在抗战中,虽说这样的战役非常难得,但也并非绝无仅有。
在抗战中有两场战役,中国军队打得非常出色,造成的日军伤亡人数最多;一场是武汉保卫战,一场是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是从1939年9月到1942年1月期间进行的,时间长达28个月,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也被称为“长沙保卫战”。
长沙保卫战第三次会战中,薛岳将军使用的是天炉战术,充分利用长沙及附近山高水深的地理环境,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在敌人运动中一步步削弱敌人、吃掉敌人。
其实在长沙保卫战中,我军还使用了一个古老的战术,那就是车轮战术。
在三个阶段的长沙保卫战中,国军先后投入120万兵力,日军累计投入兵力30万。
长沙战役我军伤亡不到10万,日军却付出了11万伤亡,这也是抗日战争中,日军伤亡人数首次高出我军的一次战役,所以值得大书特书。
第一次长沙会战,于1939年9月打响,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集中10万余人,由赣北、鄂南、湘北分途进犯长沙,企图在最短期间内将中国第九战区主力歼灭。我军早已严阵以待,布下天罗地网。
不可一世日军第11集团军孤军深入钻进我军布下的口袋,不断遭到伏击,损失惨重。
在二次长沙保卫战中,日军战线拉得太长,后勤供应不上,前线日军没有武器弹药,粮食也出现短缺,陷入绝境。
陷入重围的日军第13师团,有常胜军之称。
它是侵华急先锋,参加了包括淞沪会战、南京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在内的几乎所有的中日大型会战,是南京大屠杀的元凶,双手沾满人民鲜血。
得知被包围的是13师团,国军将士群情奋,高呼要消灭日军,为同胞讨还血债。
遭受沉重打击的日军第13师死伤惨重,后勤人员和伤兵都投入了战斗,陷入绝境。
师团长内山英太郎中将见状吓得魂飞魄散,彻底丧失了斗志,他绝望地写下遗书,准备自杀。
如果不是第39师团赶到,13师团就灰飞烟灭了。
第二次长沙战役,虽然日军一度占领长沙,但是付出沉重代价。仅仅是宜昌一战,7000名日军横尸战场。
消息传到日本,朝野震惊,近卫内阁集体辞职。
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伤亡最惨重,国军伤亡3万人,日军伤亡5.9万,但是日军一无所获、劳而无功,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总之,三次长沙会战意义重大,它是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粉碎日军进攻,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原战略态势的战役。
1944年第四次长沙会战,日军投入兵力加倍,达到20万,因此占领了长沙城。
但是三次长沙会战的意义依旧不可低估。
长沙对于敌我双方意义重大,堪称生死攸关。
对日军来说,攻陷长沙就可以威胁重庆国民党政权,是其打击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的重要步骤;对于迁都重庆的国民政府而言,丢失长沙等于丢掉了重庆的门户,重庆将危在旦夕。
三次长沙保卫战,日军受到阻击,裹足不前;中国军队沉重地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还让日军企图在会战中一举消灭中国军队主力、“以战迫降”的战略图谋化为泡影,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士气,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与此同时,也牵制了日军的兵力,给太平洋战场的美军以极大帮助,让美英对中国这个盟友刮目相看。
在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之后,中国第九战区召开了非常隆重的庆祝大会,罗斯福总统随即向国民政府发来贺电,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宣布将向中国贷款5亿美元。
不仅如此,美英两国宣布废除自鸦片战争一来,清政府跟两国签订的所有对华不平等条约,放弃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取得的各种治外法权 。
在此之后的两年内,日军再没有能力向第九战区发动较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比长沙会战更早进行的武汉保卫战,意义更为重大,由于其给日军沉重打击,直接粉碎了日军的速胜美梦。
此战从1938年6月11日开始,到1938年10月27日结束,历时四个半月,无论是国军,还是日军,都投入了重兵。
国军投入兵力110万人,日军30万,敌我双方投入的兵力都是空前绝后、史无前例。
根据中方统计,中国军队伤亡40余万,日本伤亡25.7万人。
无论是参战人数,还是伤亡人数,都是抗战之最。
武汉保卫战也是抗战中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也是国民政府的存亡之战。
1937年12月南京失守前夕,国民政府部分机构由南京迁至武汉,于是这里事实上成为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如果此战日军获胜,日军将控制江汉平原和平汉、粤汉铁路枢纽,沉重打击中国军队士气。
因此,在占领南京,进行徐州会战之后,日军进攻矛头直指武汉。
这场会战对国民政府同样重要,在日本军队势如破竹,中国军队节节败退的情况下,武汉肯定守不住。但是中国军队如果能拖住日军,延缓其进攻步伐,能为我军物资转移、长期抗战赢得时间。
同时还能杀伤日军有生力量,挫伤日军锐气、鼓舞中国军民士气,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为国际援助创造条件。
由于一鼓作气在10个月之内接连占领上海、南京、徐州,打得非常顺手,日军狂妄到了极点,对于即将进行的武汉会战充满信心,觉得稳操胜券。
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口出狂言,在两个月之内占领武汉。
为了速战速决拿下武汉,日军不惜血本,投入两个集团军、一个直辖兵团,一共十一个师团总兵力25万。
除此之外,日本联合舰队第3舰队、航空兵团等,共有各型舰艇约120艘,各型飞机约300架也投入战斗。
这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之后,第一次投入如此多兵力,可谓全力以赴、志在必得。
国军也不敢怠慢,要誓死一拼,投入4个集团军,总兵力多达110万。
日军指挥官除了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第2集团军司令官东久迩宫稔彦王,还有第11集团军: 司令官冈村宁次。
中国军队由蒋介石亲自坐镇指挥,第九战区司令官则由蒋介石的爱将陈诚担任。
除此之外,国军名将薛岳、罗卓英、李宗仁、白崇禧、张自忠、孙连仲、胡宗南、宋希濂、王耀武、邱清泉等悉数上阵。
双方参战部队刚刚在淞沪会战、南京会战和徐州混战交过手;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双方剑拔弩张,杀气腾腾,互不相让,一张恶战即将打响。
1938年6月11日夜,波田支队趁雨夜突袭安庆,拉开了武汉会战序幕。
在武汉保卫战中,有的部队像老鼠一样畏敌如虎,如川军27集团军杨森部作战不力,一夜间就被逐出城外;湖南军阀李韫珩麻痹大意,一周就丢失了由德国军事顾问设计、修筑半年之久,耗资无数的马当要塞。
蒋介石闻讯勃然大怒,将李韫珩被撤职查办;对自己的爱将、黄埔系骨干薛蔚英,蒋介石则就地枪毙。
如此一来三军震动,国军将领无不拼死作战。
武汉保卫战打得最出彩的,是万家岭大捷。
中国方面为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的第壹集团军、第九集团军、第10集团军、第4军欧震、第66军叶肇、第74军俞济时,第一八七师,第九十一师,第一四二师,第六十师、第十九师等部,总兵力10万余人。
此战中,薛岳指挥90、91、159、161、142军利用险峻地形,重创日军第106师团,日军基层军官伤亡惨重,华中派遣军司令官俊六大将不得下令向万家岭地区空投了200多名联队长以下军官以救急,这在整个中国抗日战争中是绝无仅有的。
万家岭一战,侵华日军106师团伤亡万余人,日军连芥子毒气都用上了,也没有挽救败局。
10月21日,日军占领华南重要港口广州,这标志着粤汉铁路被日军切断,武汉的防守就失去了意义。
10月25日蒋介石下令弃守武汉,武汉三镇落入日军手中,武汉保卫战画上句号。
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日军在陆、海、空占有绝对装备优势的情况下,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全歼国军的主力部队,更没有使国军屈服,反而使日军的有生力量遭受打击。
随着战线的延长,日军兵力不足的短板开始暴;两场战役也大大消耗了日方的战争资源,军费出现短缺。
因此,日军再也不能随心所欲,组织像淞沪、徐州和武汉会战这样大规模的、以攻城略地为最终目标的凶猛攻势,积极进攻的战略转为战略保守。
中国的抗战战局开始悄悄发生变化,由战略防御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军不得开始进入它最不想看到的持久战的泥淖中,难以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