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1948年11月的华北“剿总”司令官傅作义来说,心头大患是远在东北地区的东北野战军。
那时候,我军共有四大野战军,加上华北军区。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正在集中精力打淮海战役,无暇分身。西北野战军远在西北地区与胡宗南的部队周旋,没有多余的精力。华北军区虽然有3个兵团,战斗力也很强,但人数不多,难以形成巨大的威胁。只有拥有百万兵力的东北野战军,让傅作义感到忐忑不安。
毕竟,8天攻克锦州,2天攻克沈阳,2天全歼国军最精锐的廖耀湘第9兵团,一支军队拥有如此辉煌的战绩,足以让任何敌人感到巨大压力。
傅作义唯一自慰的是,东北野战军刚刚打完辽沈战役,伤亡和各种消耗都很大,需要休整一段时间,才能从东北地区进入华北地区。
然而,傅作义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东北野战军为了打平津战役,早已秘密入关了。
一
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刚刚结束,东北野战军就派遣第2兵团为先遣兵团,以程子华为司令员,以黄志勇为参谋长,率领第4纵队和第11纵队秘密入关,驻扎在河北省蓟县(今天津市蓟州区)地区,待机而动。
为什么是第2兵团为先遣兵团呢?
这是因为,在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攻打锦州,安排部署第2兵团在塔山阻击侯镜如率领的东进兵团。锦州战役结束后,第2兵团两个纵队在塔山附近休整。塔山位于葫芦岛与锦州之间,离关内较近,东北野战军就派遣了第2兵团先行入关,配合华北军区作战。
那段时间,傅作义压根儿没有发现,在自己的眼鼻子下,竟然有东北野战军10万大军的存在。
二
1948年11月下旬,随着淮海战役取得重大进展(围困黄百韬第7兵团于碾庄),我军提出了在华北地区举行平津战役的构想。
当时华北地区有约60万国军,光靠华北军区3个兵团,再加上提前入关的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都无法完成平津战役。为此,必须提前调动东北野战军主力部队入关。
东北野战军主力部队除了已经入关的第2兵团两个纵队外,还有10个纵队约70万人,分别驻扎在锦州、营口、沈阳等地进行休整。按照最初计划,他们要在1949年初才会入关。实际上,许多国军决策者都有“大战之后,东野起码要休整2、3个月”的想法。现在,提前入关的命令下达后,东北野战军70万大军迅速行动起来。
从1948年11月23日起,东北野战军主力部队陆续从锦州、营口、沈阳等地出发,秘密入关,奔赴北平、天津、唐山、塘沽等地。
三
兵贵神速。东北野战军主力部队的入关行动在秘密中进行,不能被傅作义察觉。为此东北野战军在入关路线上进行了精心安排。
从东北地区赶赴华北地区,最近、最合理的路线,直取山海关,可以大大减轻部队行军的疲劳程度。傅作义知道我军机械化程度不高,部队行军基本靠走,因此走山海关的可能性最高,便在山海关安排了侦查部队。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驻扎在锦州、营口的东北野战军5支纵队首批出发后,没有走传统的山海关路线,而是经过喜峰口、冷口进入关内,避开了国军的侦查。
所有东北野战军在开动时注意隐蔽,做到“夜行晓宿”。这样一来,虽然傅作义每天都派遣飞机在华北地区与东北地区的交界处巡视,但依然没有发现东北野战军的踪影。
为了麻痹傅作义,我军还不失时机地放出了烟幕弹:利用新华社、广播电台大量发布沈阳、长春、锦州、营口的东北野战军张灯结彩搞军民游行联欢,“庆功祝捷、练兵开会”的新闻,制造东北野战军还在进行休整的假象。这些新闻让傅作义等人深信不疑。
如果不是一次意外,恐怕当东北野战军逼近北平、天津时,傅作义才会惊觉到他们的入关行动。
原来,1948年12月3日,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由蓟县向怀来、南口急进途中,顺带着打掉了密云,歼灭国第13军1个师。傅作义听到情报后,误以为是东北野战军主力部队,赶紧下令自己的嫡系部队第35军返回北平。由此可见,直到此时此刻,傅作义都没有察觉到东北野战军主力部队已经秘密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