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日本军队节节败退,我们即将迎来抗战的胜利。毛主席时刻关注着战场形势,他预感到日本即将投降,便从8月10日开始,进行了五个战略布局。
果然,正如毛泽东所料想的那样,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向全世界宣布,接受中、英、美三国联合发出的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
消息传回中国,百姓们举国欢庆。而此时,毛泽东布置的五个战略布局也逐渐显出雏形,当蒋介石发觉之后,准备调动军队进行应对,但已经为时晚矣。
毛泽东究竟做出了哪五个战略布局?这五个战略布局究竟有什么深意呢?为何会令蒋介石感到如此不安呢?
第一个战略布局就是汇聚兵力,使军队脱离了分散游击状态。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团结了广大的爱国同胞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要由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与日本军队进行抗击,共产党则把势力转移到后方,通过开展灵活的游击战争、地道战等方式,在东北、华北、华南、华中地区,建立了强大的游击武装势力,牵制了较多的日军力量。
8月8日,苏联军队对日宣战,派出了百万苏联红军对中国关东境内的日寇发动进攻。8月9日,美国派飞机向日本的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给日本本土居民和军队造成了严重的伤亡。
通过苏联军队和美国军队的加盟,我军获得了较多帮助,局势逐渐明朗。虽然日军已经大势已去,但是部队中仍然有些死硬分子在进行最后的挣扎。
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日军投降以后,日伪军极有可能聚集起来行动。在常规的战斗中,我军的势力分布较散,机动灵活,在应对大规模袭击时,能够把损失降到最低,但是缺点就是兵力不集中,对敌军起不到震慑作用。
因此,为了保证我军在对抗日伪军时,能够取得胜利,便需要把我军分散的兵力集中起来,确保最后阶段的万无一失。
毛泽东在延安的枣园窑洞中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指出对日战争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中华民族即将迎来胜利的曙光。广大的抗日力量应该配合起来,歼灭那些不愿意投降的侵略分子,阻断他们的交通线,扩大我们的解放区。
另一方面,虽然当时的国共两党处于合作状态,但是蒋介石一直想剿灭共产党的念头一直存在心中。抗日战争进入后期,在蒋介石的默许下,国民党军队为了减少消耗,开始消极迎战。以至于在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军队指挥失当,节节败退,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的大片领土被侵占。
毛泽东洞察了战争的局势可能存在变数,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让各地分散的八路军、新四军都集中起来,组成正规的兵团,形成规模优势。组成正规的兵团,一方面可以集中兵力,确保战役的胜利,减少无谓的消耗。另一方面也可以应对蒋介石军队的临阵倒戈,保证解放区的安全。
同时在毛泽东的指示下,共产党各个部队都进行了积极的宣传和动员,发展地方的武装势力和人民武装军队,补充新四军和八路军的兵源,扩大军队规模。
第二个战略布局就是转变对内的态度,采取“针锋相对”的应对方针
当时的中国社会存在着两对矛盾,一个是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关于“民主”与“专制”的政党矛盾,另一个是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自从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之后,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国共两党暂时达成合作,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但是随着日寇即将被驱逐出中国,国民党“剿共”从而窃取革命果实的意图日益明显。蒋介石一面率领军队攻打解放区,抢占地盘,另一方面,假惺惺地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为自己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毛泽东看穿了蒋介石的阴谋,在1945年8月13日的高级干部会议上,他作了题为《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报告。在这次报告中,毛泽东深刻剖析了国民党蒋介石的心理,他明确指出,在抗战时期,这位“委员长”一直待在山上,保存实力。现在抗战即将进入尾声,他便想下山来抢夺胜利果实了。
毛泽东在延安进行着部署,蒋介石在这里安插了两位“眼线”周励武和罗伯伦。李克农察觉之后,立即向毛泽东报告了这一情况。
得知身边有蒋介石的“眼线”,毛泽东决定将计就计。当这两位卧底询问毛主席是否会赴重庆谈判时,主席直接说,并不准备赴会。蒋介石听闻这个消息,十分欣喜,为了达成“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他继续致电毛泽东,通过大肆宣扬来获得舆论支持。
针对蒋介石的方针,毛泽东提出要“针锋相对,寸土必争”,既然他们在“磨刀”,那咱们也要抓紧时间“磨刀”了。毛泽东一边与蒋介石周旋,一边紧急部署兵力,他委派李克农等共产党干部奔赴前线,抢占有利的军事地形。
同时,毛泽东还强调,蒋介石主要是依靠美国的军事援助来维持国民党的稳定,我党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我们应该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来与他们对抗。朱德司令在毛泽东的指示下,积极组织群众,整顿武装力量,随时应对国民党的突然袭击。
等到时机成熟,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现身在重庆机场。看到本该在延安的毛泽东出现在自己面前,蒋介石大为震惊,他此刻才明白自己“上当”了。但是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国共两党签订了《双十协定》,达成了和平共识。
第三个战略布局是通过重点占领解放区,创建革命根据地,扩大我军实力。
为了扩大全国的解放地区,毛泽东对国内外的形势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当时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在西南山区,而华中、华北地区的主要城市都在日军或者日伪军的势力范围内,只有一些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没有侵略者和国民党的势力盘踞。
于是,毛泽东决定继续贯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方针,积极向中小城市宣传解放思想,在这里建立了革命根据地。通过这种方式在数量上取得了优势,同时在向农村宣传的过程中,协助当地的村民进行经济发展,帮助他们把生活过好,能够让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通过这种方式,在日本宣布投降以后,共产党军队便迅速获得了这些中小城市、乡村地区的支持。
同时,在长期的敌后抗战过程中,新四军和解放军控制着许多的铁路干线。毛泽东下达指示,希望部队能够把握好这些交通要塞,一方面对那些负隅顽抗的敌军进行干扰,另一方面也为快速解放日寇占领的地区提供了优势条件。
第四个战略布局就是反对蒋介石“原地待命”的电令,积极缴械日伪军的武装力量。
1945年8月11日,蒋介石向全国的军队下达了受降电令。在电令内容中,对待国民党军队,他要求继续积极推进,不可松懈;对待解放军部队,他要求解放军不得擅自行动,继续原地待命;对于地方的伪军部队,他要求伪军积极反抗人民军队的受降。
毛泽东听到这道电令之后,紧蹙眉头,这显然是针对解放军队的一场阴谋。他跟朱德通电,要求解放军继续按照部署,缴纳解放军区范围内的日伪军兵器和武装力量,确保解放区的稳定。
接到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之后,朱德接连于12日和16日向蒋介石致电,明确表示反对他不公道的指令。朱德指出:蒋介石的这道电令违背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仅仅是有利于国民党军队和日伪军队的,因此解放军并不接受。同时朱德指出,蒋介石在接受日伪军的受降时,应当与解放军一起协商,共产党有权按照同盟国规定来接受解放军势力范围内的伪军的投降。
8月13日,毛泽东发表了题为《蒋介石在挑动内战》的文章,在文中深刻批判和揭露了蒋介石及国民党从头到尾都在挑拨内战的阴谋。指出了他们的最终目的,其实是趁着国内外的眼睛都在迫切地盯着日本投降之时,拉拢日伪军队,扩充国民党势力,以便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迅速进入内战,剿灭共产党和解放军势力。
一边与蒋介石通电,另一边朱德总司令向解放区的各方敌军部队送出最后通牒,希望他们在规定时间内缴纳武器,静待解放军前来受降,反对者将会被歼灭。通过采取实际行动,我军及时缴获了日伪军队的武装力量,同时确保了解放区的稳定,减少了无谓的牺牲。
第五个战略布局就是改变对苏政策,由配合苏联进攻转化为自主进攻东北地区的敌军势力,稳定了我国东北局势。
苏联在抗战后期加入了讨伐日本的阵营,他们陈兵百万在我国东北境内,在8月9日对日本的“关东军”发动了猛烈进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的部队,遵照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号令,派了一部分军队就近前往东北,支援苏联军队。
但其实苏联之所以出兵中国,不仅仅是反抗法西斯势力,更多的是看中了中国东北境内的各种资源物产。斯大林希望能够保留苏联在中国东北的各项权利,包括大连、旅顺的港湾商贸等。
毛泽东考虑到中国边境安危,在稳定了华北、华中的局势之后,他于8月12日下令,让华北地区的军队抽调到东北地区,分别抵达了承德、赤峰、沈阳等地,支援东北抗日联军。一方面是能够减轻盟军的军事负担,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我国的边防力量,不至于使东北地区再度沦陷。
抗战胜利之后,蒋介石便命令军队大举进入东北,企图剿灭东北境内的共产党势力,独自占领东北。
岂料毛泽东早有准备,把从各个解放区抽调到这里的部队进行整顿,在林彪、罗荣桓和吕正操等人的指导下,组成了东北人民自治军,清剿这里的匪患,建立了东北革命根据地,巩固了东北解放区的势力。
在毛泽东主席的高超部署之下,东北地区的局势逐渐稳定,有利地打压了国民党军队的嚣张气焰,同时也巩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随着日本天皇宣读了投降诏书,中国从此抛掉了被奴役、被侵略的历史,迎来了光明的曙光。毛泽东的这五个战略布局十分高超,他让解放区的人民了解了共产党希望和平建设中国的真诚主张。
通过这些战略布局,使人民解放军的解放事业赢得了广大的支持。当蒋介石从峨眉山上下来,企图发动内战时,却猛然发现为时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