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五岁就成为了主席的警卫员,还跟在主席身边走完了长征路”,一名年迈的军人正在向一位年轻人讲述自己脑海中的记忆,随后的《跟随毛主席长征》一书也因此诞生。
书籍的主人公陈昌奉是一名亲身走过长征的老红军,并且是作为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见证了长征路上主席的点点滴滴,当时的他仅仅十五岁……
年仅十四入红军,成为主席警卫员
1915年,陈昌奉出生在江西宁都田头乡的一个贫困小山村里,父母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家庭的负担也因为陈昌奉的诞生而加重,更不会有闲钱去支持他上学,所以陈昌奉早早地便跟随父亲下地务农了。
陈昌奉
看着镇上的孩子都背上书包去学堂,陈昌奉很羡慕,可是他连站在教室外看一看的时间都没有,就得扛着锄头干活,祸不单行,陈昌奉的老家又发了大灾,田里的粮食颗粒无收,地租也还不起,家里已经掀不开锅了,没过多久母亲便饿死了。
就在陈昌奉以为自己也会被饿死的时候,红军的队伍来到了这里,打土豪,分田地,陈昌奉家乡的劳苦人民得到了解救,陈昌奉家里也分到了自己的田地,这是一支真正为人民的队伍啊!陈昌奉心里已经打定了加入红军的主意。
首长看着眼神坚定的陈昌奉,这么好的一个红军苗子,不如就将他吸纳入革命的队伍,就这样,年仅十四岁的陈昌奉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红军,告别家里的父亲后,陈昌奉就随队伍踏上了征途。
由于年龄太小,自然不会把陈昌奉放在一线作战部队,当时队伍里也有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小红军,大多被分配到后勤,医院和通信班这些岗位,陈昌奉也不例外被分配到了司务科当了一名司号员。
陈昌奉每天的工作就是比部队的其他人要先起来点,然后按时吹起床,出操等号声,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陈昌奉却无比重视,号角不离身,即使是睡觉时也会抱在身边,战友们打趣他:“陈昌奉,这号角是你媳妇吧,天天粘这么紧。”
陈昌奉则会认真地回复道:“比我媳妇还要重要。”每天只有那么几个命令号声,基本学个几天后就会了。
而陈昌奉每天闲暇时间会自己偷偷跑到僻静的地方,一遍一遍反复地练习,做到将这些号声刻在自己的骨子里,怕自己耽误吹号时间,陈昌奉每天都会起地很早,等待着自己“执行任务”的那一刻。
很快陈昌奉的刻苦能干就被组织发现了,虽然年幼,却比其他人更能吃苦,做事也更为认真负责,于是陈昌奉被派到了朱德老总身边当了一名勤务兵,陈昌奉的手脚很麻利,朱老总交给他的工作,他完成得都很漂亮,朱老总对这个孩子也是十分喜爱。
在一次闲聊中,朱老总得知毛主席身边缺乏一名得力的勤务兵时,便想到了陈昌奉,便向主席推荐了他并且大肆赞扬了一番,主席笑着说:“朱老总,我不能夺你所爱呀。”“等你和他待一段时间后,你也会喜欢上他的。”
回去后,朱德告诉陈昌奉:“明天你不用待在我身边了。”陈昌奉惊讶地说道:“朱老总,我是不是哪点做得不好呀。”朱德大笑道:“做得太好了,打以后开始,你就是毛委员(中国革命前敌委员会)身边的警卫员了。”
长征路上护主席,任务艰巨不退缩
1930年,年仅十五岁的陈昌奉成为了毛泽东主席身边的一名警卫员,正如朱德老总所说,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确实让主席十分喜欢,主席走哪都会将这名小警卫员带在身边,就连长征的时候,陈昌奉也是寸步不离毛主席。
毛主席的行李很简单,一条洋布被单和两套灰军服,一把破雨伞,一个饭缸和一个装满文件的公文包,行军时陈昌奉会将雨伞和公文包递给主席,自己将其余东西背在身上,到了目的地为主席找两块木板搭建一个简易“帐篷”,虽然是简单的勤务工作,陈昌奉也乐在其中。
主席晚上睡得很晚,常常要忙很多工作,陈昌奉担心主席半夜饿,就在缸子里乘上半碗米饭,中间放菜,最上面再盖上一层饭,等到主席半夜工作饿了时吃,看见主席眼睛合不拢了,知道自己劝不动他,陈昌奉就默默打来一盆凉水,让主席洗把脸清醒清醒。
1934年,伴随着我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央主力红军不得不踏上长征的道路,陈昌奉知道长征要走很多路,自己的脚都会受不了,更别说主席了,他看见屠户废弃的猪皮,心里便打起了主意。
陈昌奉将这些皮收集来后,缝在草鞋的鞋底,这样一来不仅鞋的损伤会大大减小,自己的脚也会舒服不少,陈昌奉将自己做的猪皮草鞋拿给主席,得到了主席的夸赞。
在长征路上,陈昌奉更是细心照顾着主席,在巧渡金沙江之前,毛主席忙着和各军团商量如何渡江的问题,陈昌奉怕主席太累,便想为他寻一个能够遮风避雨的房子,可是主席告诉他:“绝对不许打扰百姓。”经过一番搜索,陈昌奉终于发现了一个山洞。
陈昌奉扯来一块油布摊在潮湿的地上,再放上毯子,主席的床便搭好了,陈昌奉担心主席太过劳累,晚上去寻了他好几次,可是主席一直在开会,陈昌奉担心主席回来后喝不上一口热水,便又忙着去烧水,就这样一直忙忙碌碌到凌晨。
天刚刚亮主席才回来,陈昌奉一直没有睡,见到主席立马问道:“主席,您先休息一会儿吧,我为你倒杯热水去。”“我不渴,你先帮我找块木板过来,我要工作了,江边还有几万同志呢?我怎么睡得着。”
陈昌奉才意识到,自己光想着主席的休息,忘了帮主席找一块垫着工作的木板,毛主席严肃又慈祥地对陈昌奉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休息,而是工作你知道吗?”
于是连忙跑出洞去找了一块木板回来放在主席面前,主席看着低下头的陈昌奉说:“今天这是你的工作失误,我要罚你坐在毯子上和我一起工作。”由于劳累了一夜,陈昌奉渐渐开始打盹,主席见状将衣服搭在陈昌奉的身上,又投入到无尽的工作中去。
陈昌奉醒来发现身上披着主席的衣服还睡着了,内心更惭愧了,主席笑了笑说:“现在长记性了吧,以后和我每到一个地方,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便是工作,然后是吃饭,最后才是休息,知道了吗?”陈昌奉点了点头,“好了,玩去吧。”这一刻也一直铭记在陈昌奉的脑海中。
渡过了金沙江后,主席由于一些事耽误了,所以没能赶上直属队,便和卫生部的队伍一起走,突然三架敌机袭来,陈昌奉第一时间想到主席,可是自己离主席还有一段距离,炸弹爆炸了,队伍一片混乱,陈昌奉也被热浪掀倒在地。
飞机走后,陈昌奉立刻起身去查看主席安危,主席正蹲在一名战士身边,那也是主席的警卫,叫胡长保,主席喊来卫生员,可是胡长保伤势要严重了已经无力回天。
胡长保看向陈昌奉,用尽力气说道:“陈昌奉同志,你要好好地保护主席和中央首长。”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彻底闭上了双眼。
陈昌奉亲眼目睹了当主席警卫员是一项艰难且危险的任务,胡长保的牺牲没有令陈昌奉退缩,班长最后留给他的话也一直成为他工作的目标。
主席帮助人生转折,再见打趣“官不小嘛”
红军打下腊子口后,就该翻越六盘山了,原本六盘山路途就艰险,上下共有六十里地,陈昌奉此时又突发了疟疾,腿也肿了起来,在快要到山顶时,陈昌奉昏倒了,主席连忙喊来卫生员,吃过药后陈昌奉才清醒过来。
陈昌奉无力地说道:“主席,我怕是翻不过这座山了,你把我留在这吧。”主席安抚道:“昌奉,红军没有抛弃革命战友的先例,以后更不会有,我和曾先基驾着你走。”说着还将身上的大衣脱了下来,披在陈昌奉的身上。
此时正值冬季,主席脱了大衣后只剩一条灰夹裤和灰军装上衣了,陈昌奉实在不忍心,喝了杯热水后,强撑着自己站起来,向山下走去,走下六盘山后,陈昌奉眼泪涌了出来,“如果没有主席,我今天一定牺牲在了六盘山上。”这是陈昌奉当时所想。
队伍成功到达陕北后,主席也有时间来培养培养这名小红军了,陈昌奉小时候家里穷,读不起书,主席便开始教他识字读书。
一开始陈昌奉感觉很别扭,认为读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于是常常找借口推脱,主席看出了陈昌奉感觉到学习很困难,便将他叫到自己面前说道:“昌奉,你不是说参加革命是为了那些劳苦农民吗?可你现在连学习的困难都没法克服,怎么能搞好革命呢?”
最后在主席一番劝告之下,陈昌奉才定下心来开始好好学习,后来认识的字多了,陈昌奉终于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主席认为陈昌奉应该有比待在自己身边更遥远的路去走,便对他说:“昌奉,你现在也已经成年了,是一名合格的红军战士,以后应该做一些大人的事,我推荐你去红军学校进行学习,你一定要发挥自己的能力。”
连私塾都没念过的陈昌奉听完后,热泪盈眶,自己终于有机会走进课堂去学习了,而且还是为了革命去学习,陈昌奉收拾完行囊和主席道别后,就去学校报道了,他一定不能辜负主席的期望。
努力的陈昌奉顺利毕业,成为了陕北保卫局的一名指导员。再后来,根据地的干部们被派往全国各地,陈昌奉也不例外,临行前他不禁潸然泪下,主席一边教导他、一边安慰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为人民工作才是最重要的。放心,总有一天我们还会见面”
陈昌奉也一直谨记毛主席的教导,在各地开展的工作有声有色,一路受到上级的提拔,最后从一名小小的警卫员成长为了一名司令员。
1958年,毛主席前往济南军区进行视察,而接待一行人中就有陈昌奉,毛主席一眼认出来这个曾经跟在自己身边的小警卫员,主席笑着问:“昌奉啊,你现在是个什么职位呢?”
陈昌奉挺直身体,“报告主席,警卫员陈昌奉现在是潍坊军区副司令员”,“官不小嘛!”,主席笑了,陈昌奉也开心地笑了,这样的成长离不开主席当年的培养,而现在的自己也终于不负主席的期望。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京去世,听到这个消息的陈昌奉悲痛万分,那个曾经像父亲一样教导自己的男人再也见不到了,陈昌奉带领家人在家中为主席设了灵堂,祭奠之时,陈昌奉已经哽咽地无法说出话来。
即使毛主席已经离他而去,但陈昌奉的心中一直存在主席的身影,1986年12月23日,陈昌奉与世长辞,临终前他的嘴里依然念叨着“主席的生日快到了,我要给他过生日去。”
人生如过往烟云,而陈昌奉最怀念的依然是陪在主席身边的日子,虽然先烈已经不在人世,但会有更多像《跟随毛主席长征》这样的书籍,向我们讲述先烈们英勇奉献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