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遭受外敌入侵,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无数仁人志士站了起来,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献给了国家。
可随着历史的流逝,很多保家卫国的士兵,却在很多特殊因素之下,远离家乡,漂泊在外。
但这些人到了晚年之后,总是想落叶归根,想要回到生养他的土地之上,前半生打仗,后半生唯一的愿望,就是回家。
有这样一位台湾老兵,他离家70余年,归来已是满头白发,小心翼翼地问他侄子“我没钱,你还养我吗”,十分心酸,这位就是台湾老兵邓雪桂。
参军保卫国家,却回不了家
邓雪桂是湖南常宁人,出生于1926年,是家中的老大,底下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于是邓雪桂成为了那个早当家的儿子,他没接受过教育,小小年纪就帮助父母分担家中重担。
可是战火纷飞的年代,日子本来就过得十分艰难,想要养活一家人谈何容易,即便是他用尽了全力,全家人依旧是吃不饱、穿不暖。
为了能活下去,于是在1948年,22岁的邓雪桂参了军,既能够吃饱饭,还能保家卫国、光宗耀祖。
参军之后,不说能大富大贵,但总比之前食不果腹的日子,强上许多,就在他认为能保证一家人生活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噩耗”也传来了。
1948年国民党已经是注定败北,他却在这个时候进入了国民党的军队,于是,他莫名其妙地跟着去了台湾。
估计当时的国民党士兵谁也没想到,解放战争初期还打得如此火热,一夜之间却经历了兵败如山倒的颓势,也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下令大部队向台湾撤退。
邓雪桂从来没想过未来有一天离开家乡,前往那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甚至到后来还生活多年,也不知道未来他的回乡路,会有如此的艰难。
他本来以为参军可以保家卫国,从此之后,就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如今这一切都成了一场梦。
来到台湾之后的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人生地不熟,光靠着那点薄弱的工资,在台湾这个物价高的地方,根本消费不起。
他常常连一支牙膏都买不起,更别提妻子生子这样的大事,这种窘迫一直伴随他一生。
也越到这个时候,他就会更加思念家乡,余光中的《乡愁》中的这句词:“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此刻最能表达他的心情,他不知道大陆这头的情况,也不知道母亲是否安好。
而这头的母亲,日日夜夜都在思念着参军的大儿子,她常常会在村里那条路上张望,想着儿子有一天能出现在家门口,可是日日夜夜的呼唤,始终没有等来儿子的出现。
这种两岸相隔的悲剧,在那个年代,造成了无数家庭的生离死别,有些老兵至死都未能回到故土。
他母亲为家操劳了前半生的岁月里,虽然艰苦,但儿女都在身旁,可却没想到,这一走就再未归家的儿子,她日思夜想却始终没有等来。
可在大陆那头的邓雪桂,又何尝不是呢?
他用尽了一切办法,去寻找与大陆的联系,想得到有关于家里的消息。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之后的邓雪桂,终于联系上了家人,却不知道他与老母亲之间已经天人永隔。
直到后来他才知道,他与母亲只差一年,只差一年就能见到了。
弟弟不愿意告知哥哥真相,才撒谎让哥哥心安,谎称母亲健在。
可是这样的情感纽带一旦连接,就越发不可收拾,邓雪桂急切地盼望着能够回家,他无数次在梦中,梦见与家人相见的场景,更无数次,回到那个生他养他的地方。
回乡路打通,却没曾想已天人永隔
1987年9月16日,在国民党中常会上,蒋经国宣布开放大陆探亲,至此,与大陆分离了近40年的台湾老兵们,终于可以踏上回乡之途。
无数老兵相拥,激动不已,11月4日起,首批公开返乡探亲的台湾同胞,陆续进入大陆,到年底已达数千人。
阔别已久的故土,他们面对着如此陌生而熟悉的土地,走时还是少年郎,归来却已是白发翁,一切都物是人非了,这份感情常人真的无法体会。
不过这其中最痛苦的莫过于天人永隔,当年数百万的台湾老兵,还在台湾发起了一场返乡探亲运动,以“母亲节遥祝母亲”的名义举行集会,老兵们身穿白色衬衣,正面印有鲜红色“想家”,后面是“妈妈我好想你”。
这是无数人的心愿,邓雪桂也不例外,他急切地准备着回乡的一切,他变得比以前更加节省,为了能够回去孝敬母亲,他还同时打几份工,就是为了多攒一些钱,也希望母亲看到欣慰,知道儿子这些年,其实过得还可以。
但哪个母亲能不思念自己的儿子,无数像邓雪桂母亲这样的老人,思念自己的儿子,以泪洗面,把自己都哭瞎了,身体也慢慢垮了,她没能等到儿子的回来,在1987年底,离开人世。
这样的天人永隔,是最难以言说的痛,如果早一年开放这个条例,邓雪桂是否就能见到母亲?咱们不得而知。
但当他回乡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他的老母亲,可是前屋后院地找了个遍,都没能看到母亲的影子。
此时的他仍然抱有着希望,只是心里已经凉了半截,抱着希望以为母亲在跟他开玩笑。
直到弟弟将他领到了母亲的坟前,他才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抱头痛哭起来,他的母亲已经不在人世。
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如今变成白发老翁,站在母亲坟前,仍然回忆着当年离乡的场景,当年的来日方长,如今却物是人非。
这可真是映照了余光中那句:“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回乡”易,“归乡”难
初到家乡之后,虽然遗憾没有见到母亲,但他还是决定在家看看,小住一段时间,毕竟这是生他养他的地方。
可80年代之时,中国农村的面貌和条件,虽然改变很多,但仍然有些地方不太好,因此,他就将他这些年来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捐给了家乡,希望能够帮助这里的百姓,生活的更好一些。
他决定建一个学校,他自己因为家庭贫困,没有读过什么书,也吃了一辈子没文化的亏,他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更想让这里的孩子们,未来能走出大山,能有更好的人生,这可是功在千秋的大事。
于是从1988年开始,邓雪桂每次回家的时候,都会将他这段时期的积蓄捐出去,去帮助这些更需要帮助的乡亲们。
每次他回来,村里的人也非常高兴,大家伙儿知道他是个好人,更知道他是真心实意地来帮助大家的。
因此每次等到他回来,村里的人都是杀鸡宰羊招待,更是请戏台子唱戏,来表达内心的喜悦。
乡亲们这种淳朴的方式,每每都感染着邓雪桂,不过越是到这种时候,他这种落叶不能归根的心情,就更加的复杂。
他想回来,但台湾那边却有事情始终牵绊着他。
他一生都未结婚,一方面是因为在台湾的开销确实挺大,他根本没有足够的钱结婚,他一心想着就是回家;
另一方面,早年国民党禁止赴台国军士兵结婚,这就造成了很多像他一样毕生都未结婚的老兵,而且台湾本地人,还一直看不起这些从大陆来的人,常常叫他们“老芋仔”这个蔑称。
人生已步入老年阶段,他在台湾的时光,基本上都是与他的战友一起度过的,在没有开放探亲假之前,很多老兵们就在一起彼此承诺,如果谁能活着回到大陆,那么晚死的人,就负责把先死的老乡的骨灰,背回大陆去落叶归根。
可渐渐地战友们慢慢地老去,就只剩下他一个人,成了一座在台湾的孤岛,无人听懂他的话语,亦无人与他共说乡音,孤独感难以避免地袭来。
盼回湘,问侄儿:我没钱你还养我吗?
随着战友们的老去,一生未婚的他,在台湾孤苦无依,他想要回来,但是“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兄弟姐妹们,都已成家立业,而且还有了子孙后代,如今回来他已经成为了外人,他更不想去麻烦后辈人,去照顾自己。
在乡亲们眼中,每次回来慷慨解囊的邓雪桂,是台湾老兵,更是生活优越的台湾人。
殊不知,这些都是他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养老钱,和孝顺母亲的钱。
他25岁就跟着大部队,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生活了四五十年。
在他看来,那既是家、也不是家的地方,只是他的一个人生客栈,他最后还是要回去的。
90多岁的他,还是在自己坚持洗衣做饭,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
从两岸开放到现在,他一共回过四次家,每一次回去都倾尽所有,可毕竟年事已高,渐渐的他感觉到力不从心,真的经不起颠簸,腿脚不便,再加上来回折腾,旅途的时间又太长,他已经经受不起这样的折腾。
但他身为老兵的尊严和气节,注定了会自己承受这一切,不会将这些事情讲给儿孙们听。
曾经有一次,他电话点给他的侄子邓友爱,说道:我没有钱了,你还养我吗?
这句话听起来无比的心酸,又带着期盼,因为膝下无儿无女,没有人照顾他的晚年。
邓雪桂居住的街区,本来曾经有十几个老兵,与他在一起的,也有好几个湖南籍的老人,如今一个都不在了,只留下他一个人,步履蹒跚,留在这空荡荡的房子里。
如今他想回家,但父母、兄弟姐妹们都去世了,世界上就留下他一个人,孤零零的生活着。
从1988年到2003年,他回过4次家,但往后的十几年时间中,他一次都没有踏上故土,每次家家户户举家欢乐的时候,他只有一个人呆在台湾,从未享受过儿孙环膝的天伦之乐。
侄子邓友爱几次劝他回到故乡,但他又十分的倔强,他想回去,却不能回去。
因为生活了几十年的生活差异,他已经不习惯家乡的生活方式,邓友爱曾说,他大伯尤其是提到了这个厕所,因为年事已高,他已经适应不了农村的旱厕,这种厕所对于他这个年纪的老人而言,确实比较煎熬。
而且农村,到了夏天,蚊子很多,他的行动又比较迟缓,因此每次劝说的时候,他每每都会拒绝家人。
那这些条件真的是他不能回乡的理由吗?
也不尽然,因为侄子邓友爱不止一次地说过,他希望接大伯回家,也可以将自己的房子让他住,他喜欢住哪一间就住。
至于这个农村旱厕的问题,他也表示可以单独给他改造一个厕所,因为物质条件问题,其实都可以改变的,只要他想回来。
可每每他给大伯打电话的时候,邓雪桂老人就像选择性忽略一样,不愿提起。
村里人不管是邓友爱,还是其他人,所有人提到邓雪桂老人,都流露出了赞美的神情。
只要他回来,大家们什么忙都愿意帮,这就是中国人的淳朴,他无私地帮助了大家,大家们自然也愿意为了他的晚年生活,出一份力。
侄子邓友爱还曾表示,其实早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他大伯邓雪桂,第一次与家里联系上的时候,父亲得知大伯在台湾并未成家,也没有后辈,考虑到晚年他的养老问题,也为了中国人无后为大的观念,他悄悄地在家中族谱里,把邓友爱过继到了邓雪桂名下。
对于父亲留下的这份责任,也为了能够尽到一个晚辈的职责,他愿意赡养老人。
中国人有句老话:“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呀,每个人年老之后,最想念的还是自己的故土,而有些人一辈子都是为了回家。
邓雪桂老人,自己身在异乡,想要回家,但却害怕麻烦后辈人,而且更多的是几十年未回家,对父母兄弟的歉疚吧,他不想徒增儿孙负担。
不过有邓友爱这样的后辈,只要邓雪桂老人愿意回来,那这不仅是了却了他自己的心愿,更是一个游子落叶归根,对家的思念。
所幸,邓雪桂知道侄子的态度之后,显得十分欣慰,并且已经着手准备返回大陆的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