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清晨响起枪声,一颗子弹射进窑洞,毛泽东惊醒问:哪个打枪?这是遭遇刺杀了?
1937年至1945年,延安一直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革命根据地,起着点起燎原之势的星星之火作用。严格意义来讲,延安是张学良主动让出的地方,中共中央顺势在这建立起属于红军的解放区。延安地处“三秦锁钥,五路襟喉”,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相绕,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西安事变后,国民党中央军做出应激反应,迅速调集好部队,准备向西安发起大举进攻。为应对这一局面,张学良收缩兵力,将力量凝聚在一块成一个拳头,迎接“中央军”的到来。原在延安的东北军,撤到西安一带;延安、甘泉、鄜县三地,按照协议交给红军。
1936年12月17日凌晨2点,不费一兵一卒、一枪一弹,红军顺利占领下延安。新的革命故事,将在延安开始。延安好过保安,但也不是十分安全,充斥着危险,有些险情还是摸不准的,尤其是对身系中国革命成败关键的毛主席而言,危险仿佛无处不在,由不得警卫同志们不提高警惕,面对突发情况。
这不,在延安的某一天清晨,毛主席睡得好好的,听到一声近距离的清脆枪响,瞬间惊醒,起身大声问道:“哪个打枪?”大半夜的,谁开的枪,还是射向毛主席身边的,是反动派或日寇特务吗?这事最后是怎么处理的?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接着往下看。
1937年1月13日,毛主席离开保安到达延安,上万名各界人士在北门口迎接他的到来。次日14号,延安召开正式且隆重的欢迎大会,欢迎党中央进驻延安。相比较党中央前面待过的吴起镇、保安、瓦窑堡,延安当是大地方了,位置重要,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是一座有模有样的城市。
毛主席曾打趣道:“延安啊,好比英国的伦敦。”中共中央能够搬进延安,大伙都很高兴,就连犯了错误、被冷落一旁的李德,心里也是美滋滋,感到非常满意。李德虽被冷落,但住的并不差,分配到一座房子,房前有一个花园,有花有草有树,相当精致。
而毛主席住的地方,可就没李德那么漂亮,就是个普通的屋子,还是借宿,屋子的主人是开医馆的郎中李家堂。若是没有其他情况,毛主席兴许会一直住下去。可是当延安人民听说李郎中家里住了位大领导,顿时不敢去找他看病了,生怕打扰到领导休息,选择去远的地方就医。
问题反映给了毛主席,他听后有些难为情,自己原来给老乡添麻烦了,便同意搬家。毛主席在延安的新家是在凤凰山麓的一户地主家里,院子很大,屋子很多,毛主席住这一头,朱德、周恩来住在另外一头。分配了两个房间,没特意购置其他东西,陈设简单,只是应毛主席要求新添加了一把摇椅和一个木澡盆。
陕北局势逐渐稳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渐形成,毛主席终于得空继续自学马克思主义,翻读相关理论著作。毛主席边看边记笔记,原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郭化若回忆说:“毛主席一到延安就搜集马列主义的书,挤出时间,不分昼夜,发奋攻读。桌面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天头和其他空白处都写着墨笔小字,是特批。内容全是中国革命中路线斗争的经验教训,这些东西后来发展成那本光辉著作《实践论》。”
据可靠资料统计得知,1936年8月到1941年,毛主席在5年时间里读了200多万字,写了2万7千多字的批注。于1937年写成的《矛盾论》和《实践论》,毛主席引用过12本马列经典著作。很多书,毛主席都是看过一遍又一遍,直到读通读懂,而看的同时,他还一定会写下批注,提醒自己,也是告诉后人。
7月的某天晚上,精神饱满的毛主席进入工作状态,明天就要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讲课了,必须做好准备,得将深奥枯燥的哲学课讲得趣味易懂,同志们这才好吸收。每一次上课,毛主席都会提前做几天几夜的准备,因常常白天没时间,忙着处理军政公务,所以毛主席得压缩睡觉时间,晚上熬夜。
数夜准备,一上午讲完,毛主席风趣地将这个称为“折本”。这样的“折本”,毛主席做得乐此不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好一批又一批的干部。
毛主席凝神思考的同时,手上的笔没停,奋笔疾书写着。太累太困时,毛主席不会选择去睡觉休息,而是会叫警卫员过来,打盆冷水洗洗脸,让自己清醒清醒;又或是从凳子上起身,在院子里散散步,调剂一下身心。
每当这时候,警卫员就会往毛主席屋子里的灯里添点油,又把烛花剪一剪,想着让毛主席能多休息一会。
那一天是翟作军值班,半夜过后,他端来饭菜,劝毛主席吃完再工作。此时的毛主席正沉迷思考和写作,没有听见。翟作军知道毛主席的习惯,便没再打扰专注工作的他,在不碍事的情况下把饭菜往毛主席面前推了推,想着主席看见了,应该会吃吧。
做完这些事,翟作军轻手轻脚退出房间,背靠窗户站着,仔细观察着院子周围的动静,时刻警惕。翟作军是穷苦出身,没念过书,有门木匠手艺,参加红军后,因办事机灵、思想觉悟高、战斗技术过硬,所以被选到毛主席身边做警卫员。
参加革命后,翟作军才有机会读书认字,他每次看到毛主席在写东西,自己虽然看不懂,但知道那是非常重要的东西,都会尽可能的不发出声音。想到这,翟作军感到责任重大,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照顾好毛主席生活的同时,做好保卫毛主席的工作。
过了好一会,翟作军以为毛主席已经吃好,准备进去收拾东西,没想到饭菜没动,毛主席仍专心干着自己的事,他只好把饭菜先端走再热热。这时,毛主席回过神,揉了揉额头,轻声说道:“哦,我还没有吃饭吗?”不等翟作军回话,看到桌子上摆好的饭菜,毛主席放下笔说:“好,就吃就吃。”
见状,翟作军退出房间,但他知道,主席可能还是没那么快吃,说那话只是让自己放宽心。又过了会,翟作军走进窑洞一看,毛主席还是没动筷子,还在奋笔疾书写着。翟作军鼻头一酸,没劝,而是把菜端去加热。
就这样,饭菜热了冷,冷了热,外面的大公鸡叫了几遍,毛主席才放下手中的笔,向窗外看去,自言自语:“天亮了?亮了。”站起来,伸了伸腰,听到动静早就做好准备的翟作军赶忙上前,递上冷水浸湿的毛巾,毛主席接过,随便擦了擦,也不管饭菜是冷是热,拿起筷子随便扒拉了几口,便上炕休息了,过会还得起床上课呢。
很快,毛主席进入睡梦中,屋内响起轻轻的鼾声。翟作军退出屋子吃早饭去,接下来值班的是警卫员李长培。李长培是位刚参加革命不久的小伙子,枪法不错,喜欢把玩自己的手枪。院子里值班,不像在外面哨位上那么严格,累了是可以倚靠在墙上休息一会的。
李长培知道毛主席正在睡觉,听到院子里麻雀正叽叽喳喳乱叫,边游动起来,轰走它们。回到岗位,想到今天还没擦拭自己的宝贝手枪,李长培就背靠土墙,慢慢坐到地上,掏出爱枪,熟练地进行拆卸分别,将枪的各个部位精心擦拭,任何角落都不放过。
这支手枪,是李长培人生中的第一支枪,意义重大,他太熟悉太喜欢了,闭上眼睛都能轻松快速且完整地装好。李长培享受拆枪和组枪的过程,这种感觉他太喜欢了。正因为如此,李长培装枪过程有些随意,没有仔细检查。装好枪,李长培习惯性地扣动扳机。
“砰”的一声,一颗子弹意外射出,飞出枪膛,直接射进毛主席居住的窑洞。李长培装枪过程中,无意中把子弹也给推进了枪膛里。结果,李长培扣动扳机,走火了。
枪响时,李长培的脑子都是嗡嗡的,反应过来时子弹已飞进毛主席的窑洞,一下子把他给吓呆了。窑洞内,传来被惊醒后毛主席的大声喝问:“哪个打枪?”因为被吵醒,毛主席的心情相当不好,而且枪声就在自己旁边。战争年代,若是一般人听到枪声,都会躲起来,再小心翼翼地查看是什么个情况,可毛主席却底气十足地喝问:“哪个打枪?”
枪声和毛主席的声音,惊醒了已经下班、正在睡觉的翟作军,他一个翻身,从床上跳到地上,连鞋子都顾不上穿,直冲毛主席的窑洞。进入毛主席窑洞后,翟作军也不急着寻找是谁开的枪,而是先查看起毛主席身上有伤口没有。
毛主席掀开被单,坐在炕上问刚进门的翟作军:“为什么打枪?”翟作军一时语塞,究竟是谁打枪?他也说不上来,偷偷看了眼怒火中烧的毛主席,心里既愧疚又害怕。毛主席通常会克制自己的火爆脾气,尽量不对别人发脾气,尤其是身边朝夕相处的警卫员,很少有发火的情况。
毛主席几乎每次发火都是跟妨碍他睡觉有关,若被惊醒,基本是再也睡不着了。作为警卫员翟作军感觉到自己有些失责,满脸通红,支支吾吾了半天才说:“可能是哪个楞小子在擦枪,不小心走火了吧。”翟作军一猜,就猜对了十之八九。
听到这话,毛主席叹了口气,没说话,继续躺下休息了,虽然睡不着,但还是得养精蓄锐,准备等会一上午的教学课。等到毛主席闭眼了一会,翟作军轻轻地在屋内仔细观察:窗纸有明显弹孔,距毛主席身后不远的窑洞墙壁上,有一铜钱大小的新鲜坑。
看完,翟作军吓出一身冷汗,如果毛主席晚点躺下睡觉,子弹就不是射在墙上,而是在毛主席身上了。翟作军不敢再往下想,到底是不是真有人走火,他也不敢确定,毕竟没有什么依据。找到那颗差点闯下大祸的子弹,翟作军离开屋子,抬头就看到杵在墙边的李长培,额头满是汗水,脸色惨白,眼里有泪光,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这时,其他警卫员也围了过来,压低声音,一起批评指责李长培。中央保卫局收到消息后,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将报告呈给毛主席看,提出处分李长培、以儆效尤的意见。毛主席听后,摆了摆手:“不必了不必了,小李是无心之失,也没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做个检讨、认个错就行了。不过,大家要从走火事件上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教育战士要按操典擦拭武器,尽量今后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这类事件在我党我军内部不是第一次发生,很多次都造成过人员伤亡,屡提不止。李长培听说毛主席为自己说情,免除处分,又感动又惭愧,千言万语、万千思绪全在检讨和以后的工作中。整个警卫部队从这件事上吸取了深刻的教训,进行了工作改进,将此事慢慢从坏事转为好事。
李长培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短短不到两年时间,两人的关系却相当深厚。毛主席把李长培当作自家子侄看待,李长培未尝不是将毛主席视作自己的长辈。1939年4月,中央党校招生,李长培很想去,但有点难为情,不好意思开口,反复思索几天后,终于鼓起勇气告诉了主席自己的想法。
毛主席听后十分高兴,笑着说:“去学习,好嘛,真好,你打电话跟组织部的人商量一下。我允许了。”临行前,毛主席特地让厨师多弄几个菜,请李长培来吃饭,还请他们喝了汾酒,一再勉励他们要学好文化知识,争取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周末没事可以来我这里玩,不用不好意思。
平常不喝酒的毛主席,端起酒杯一饮再饮,不断说出自己的美好祝愿。这些话听得李长培泪眼婆娑,都不想走了。
李长培虽然离开了毛主席,不再是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但毛主席过去的言传身教已对李长培造成深深的影响,给他未来的人生补充了无穷的动力和鼓舞。
什么是伟人?个人感悟是: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环境、什么事件,都能带去正能量,能够带去积极影响的人。毛主席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