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垂暮终黄土
新中国成立之后,西方侵略者的矛头指向了我们新生的国家。频繁的搅乱发动周边的战事,试图扰乱和颠覆我国的主权,其中最典型的战役当属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战争的残酷是其它战争无法相比较的,这场战役对我军的政治觉悟要求极高。
尽管当时我军的武器落后,但志愿军不畏炮火、不惧生死,在战场上展示了中国军队的韧性,创造了以弱胜强的传奇记录、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那些参与作战的英雄将士们挥洒热血,以血肉之躯抵御敌军进攻,心甘情愿为祖国安危奋战。在严重挫败美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叫嚣“联合军”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后,有力打击了美帝联合军的嚣张气焰,一举扭转了朝鲜战局。
在中国志愿军的援助下,最终取得了大捷,其中不乏英雄级的传奇人物,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黄继光、邱少云等人的光荣事迹。但也有默默无闻的英雄,他们退下战场后隐没光辉,将过往辉煌抛诸脑后,甘愿投身最艰苦的基层农村奉献自己一生。在四川的一个小县城里,就隐藏着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特等功臣——老英雄“李光禄”。
新中国成立后,他服从组织的安排,脱下军装回乡务农,此后扎根农村默默无闻,直到去世后,一张奖状重见天日的奖状,才将李光禄作为人民英雄、特等功臣的身份公诸于众。
在四川就有这样一位传奇的老兵,这是一张六十多年前的奖状,奖状揭开了一位老人的真实身份——他竟然是抗美援朝中立下了特等功的大功臣。
2011年夏天,天气非常炎热。但四川三台县的一个农户家中,屋内的氛围却格外森凉,一位老人静静的躺在床上,口齿止不住地吸合着,家属齐齐地围在老人身边。
子女眼神中写满了担心,即使这是早已可以预见的结局,即使家人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在这个局面来临之际,大家的内心终究还是止不住悲伤。
老人躺在床上,望着自己的儿孙,充满慈爱的目光。所有人强忍着眼中的泪光,就这样静静的站立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老人始终没有开口,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仿佛是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老人也许在心里想着“可以了,该去找我的老战友了。”
当老人闭上双眼的那一刻,家人们再也忍不住悲伤,眼泪夺眶而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却强忍住捂住了嘴,不让自己发出声音。
发现隐藏半个世纪的秘密
老人一生艰苦朴素,没有给子女留下一分财产,只教会了他们为人处世之道。子女也很孝顺,遵照老人的遗愿,给他举办了一个简朴的葬礼。在棺材盖上的那一刻,老人李光禄便终于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子女离开墓地后,气氛异常沉重。
在老人居住的地方,子女开始整理遗物。不经意间,子女们却发现了一个小木盒子。女儿印象深刻,说:“这个盒子是父亲生前最宝贵的东西,谁也不能碰。小时候我想打开看看,一直慈眉善目的父亲在那天破天荒的生气,为此还打了我。”
家人也都想起了父亲生前这个最宝贵的东西,他们都有和女儿一样类似的经历。既然老人已经离世,不妨打开盒子看看,也好帮父亲把这个宝贝传承下去。
子女怀着严肃的心情打开了盒子,可里面并没有想象中的金银物品,只有一张已经因岁月侵蚀而泛黄的奖状和数枚勋章。仔细观察后,可以看到纸上赫然印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奖状”,右下角的红章能让人清晰地辨认出上面的文字,“中国人民志愿军总指挥部”!
“这是怎么回事?”子女们都很疑惑。大家虽然知道父亲年轻时有过当兵的经历,但从来没有听说过特等功臣的事情。可纸上明明写着父亲的名字,还有时间和公章,怎么看也不像假的。
“父亲当兵时究竟做了什么?难道他还有什么特殊身份?”子女们经过商议后,为了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子女们拿着奖状来到了当地的政府,希望能从这里找到答案。
政府的工作人员在看到这张奖状时,同样大吃一惊。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截止到目前三台都还没有登记在册的特等功臣。他迅速向领导作了汇报,开始了对老人生平履历的调查。
经过高度的走访调查和原始档案的查证,老人的真实身份渐渐浮出水面。不光老百姓十分惊讶,就连老人的子女也是非常震惊,原来父亲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英雄——特等功臣。
谁也想不到,李光禄还有一个特殊身份,在他身上,曾经发生过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关于这所有的一切,我们必须从头说起……
奔赴朝鲜战场
1921年,李光禄出生于四川三台县的一个穷苦人家,从小就遭受了豪绅的剥削,生活不可谓不凄惨。
在经历了悲惨的童年以后,李光禄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长为了一名身体健壮的少年,多年的艰苦生活早已磨平了他的内心,使得她对资产阶级深恶痛绝。在李光禄成年时,不幸被国民党部队“拉壮丁”,编入补给部队。
加入国民党后,李光禄经常会受到老兵的欺辱,国民党军队干部等级森严,一有不顺就会拿士兵出气,他也因此多次被打。李光禄打心底不认可这样组织,“有朝一日,一定要离开这地方。”李光禄心里的信念逐渐加深。
在后来的日子里,李光禄一直在国民党后勤部队工作,所以从来都没上过战场。尽管他没有上过战场,但他始终想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心愿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衡宝战役爆发后,李光禄便被强行派上战场,这是他加入国民党军队以来他第一次上战场。同时这也成为他离开的契机。从小他就常听别人说,国民党军队都是为了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对人民没有什么好处,只有共产党军队才是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
1950年,在鄂川战役期间,李光禄没有和解放军直接进行交火,他假装和几名战友拖延断后,趁着部队转移之际,他和战友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解放军的怀抱。从腐败黑暗的国民党军队,投奔平等团结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让他的人生第一次感受生命的尊严和温暖的情谊。
李光禄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不久,朝鲜战争爆发,抗美援朝已成为当务之急,于是共产党部队迅速开始整建,即刻奔赴朝鲜战场。
李光禄也加入其中,跟随部队一同前往朝鲜。并且担任志愿军五十军149师446团2营五连的副班长。此时的他内心只有一个想法,“我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这里有我的亲人,这里是我的家,所以我绝不会让任何敌人越过那条线。”
自志愿军进入朝鲜以来,我方共与美帝联合军展开了五次战役。在第五次战役后,美方已不想再在朝鲜战场上消耗兵力,于是从战略进攻瞬间转为战略防守,美主政府也拟和朝方、中方谈判,但在烽烟四起的战场上,战局仍是瞬息万变。
坦克这种重型军事武器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英军发明并投入实战。英国凭借这种魔鬼一般的装备,在索姆河战役中让德军土崩瓦解。坦克诞生后,西方各国马上投入研制,陆军就此开辟了机械化的新时代。
坦克虽说在制造上并不难,但必须搬有足够强大、完备的工业体系,抗美援朝时期,新中国刚刚成立,正处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局面。此时,老百姓连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制造坦克了。因此在朝鲜战场上,我军的武器装备和联合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单说美军,他们一个步兵师中拥有100余辆坦克,此外还有独立的坦克部队,更别说还要加上英法加澳等国。所以彼时,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面临的挑战是灾难性的。当时我军别说拥有坦克,许多战士甚至连坦克是什么都不知道,完全不了解坦克的杀伤力。
1951年1月,志愿军经历了第三次和联合军的交锋,在将联合军打退后,联合军退往三八线以南,并快速向汉城逃窜。此时,联合军乱成一团,美军根本无法抵御,慌乱之中便把防御的重任交给盟友英国,于是英国的皇家重坦克营马上被调来抵挡我军的攻势,美军则溜之大吉。在看到中国志愿军的攻势越来越猛后,英军发现自己处于不利的境地,于是掉转车头头也不回地逃跑。
伏击英国王牌部队
此时志愿军司令部抗美援朝总司令彭德怀也及时地发现了机会,如果在这个时候切断英国向北撤退的路线,并且向南就可以攻击美军侧翼,一举两得。
于是他迅速下达了命令,务必乘胜追击,要求人民志愿军50军149师向高阳方向前进攻击,务必及时完成任务。当日,李光禄所在的446团二营连迅速接到149师师长的命令,要求他们务必在仙游里埋伏,配合445团一营,一定要让敌人前后都逃不得,全面歼灭他们。
接到任务后,营连迅速做出反应开始行动。志愿军翻山越岭从小路包抄了英军,最终在山谷地带布下了“口袋阵”,并成功将敌人引起包围圈。并不是说我军战士不怕敌人的坦克,但如果不干掉他们,胜利将会遥遥无期
此时共有几十辆汽车和坦克,进了我军的埋伏圈。由于是第一次与坦克交锋,很多战士都没有经验。经过多次摸索研究后,我军终于找到方法,先让狙击手打掉坦克上的士兵,然后再派爆破组上去炸坦克。
计策相当管用,当爆炸声响后,英军坦克瞬间被炸毁几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志愿军就像天神下凡一样,阻挡了他们的去路。在损失几辆坦克后,英军终于发现了志愿军的埋伏点,于是集合冲锋枪、机枪、火炮向埋伏点不断猛攻,试图在山谷中杀出一条血路。
志愿军不惧生死,一次次抵挡住敌人疯狂进攻,可当英军开出一辆装有火焰喷射器的装甲车时,我军顿时陷入危急境地。装甲车喷射的火苗长达七八十米,杀伤力极强,只要在它的射程范围内,根本无法躲避。在和这辆喷火装甲车的交锋中,我军伤亡惨重……
眼看英军坦克在一片火光冲天中快要突围,而我军却在被烈火吞噬,发出一阵阵惨叫声时,这任谁也无法接受。突然有人大喊一声:“给兄弟们报仇!杀啊!”说完便拿着武器向敌人冲了过去……这个人,就是李光禄。
李光禄英勇作战
将士们在听见李光禄的呼喊后,瞬间振作起来,纷纷拿起武器继续战斗。大家都知道,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要把敌人的喷火装甲车打掉,但此时火光肆虐,想要炸掉装甲车谈何容易。
第一爆破手率先跳出沟渠,拿着爆破筒就冲了上去,历尽艰辛,终于将爆破筒插进坦克履带,就在大家非常激动之时,突然爆破筒被移动的坦克甩到公路旁爆炸,原来爆破筒没有插稳。第二爆破手拿着炸药包再次冲上去,但是因为导火索太长,依旧没能成功炸毁坦克。
此时挡在最前面的李光禄本正在掩护队友,他扛着机枪向敌人进行疯狂扫射,当他看到二个战友没有成功时,立马把机枪交到战友手中。他不假思索,将导火索剪短为三公分,这意味着他要在三秒内完成爆破,还要迅速逃出炸药的爆破范围。
要是平地作战,那或许还能成功,但此时战场处于崎岖不平的山谷,就连走路都有些许困难,更别说是爆破,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并且又遇到一个问题,当时点火没有拉火管,而火柴又在战争中被汗水浸湿,李光禄二话不说,将大衣脱下,扯下上面棉絮,利用被燃烧弹点燃的草地点燃棉絮,然后迅速钻进隐蔽爆破手的沟渠里。
此时,李光禄什么都不顾,他唯一想的是,要把喷火装甲车给干掉。当敌军坦克开到适当的位置,李光禄猛然点燃导火索,然后迅速将它推到马路中间,紧接着一个翻身滚,就掉进了路边的稻田中,整个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可是装甲车的火苗还是扑到李光禄的脸上,好在没有烧伤太严重,他快速将脑袋塞进雪地中,以此来减轻疼痛。
随着一声巨响,火光迅速吞没了一辆坦克,李光禄因为离得太近,直接被震昏过去。当他再次醒来时,周围仍是硝烟弥漫火光冲天,咳嗽几声后他吐出了大口鲜血,费了很大劲才缓过神来。他的身体流了太多血,整个人昏昏沉沉,但他仍挣扎着爬起来,再次投入到战斗当中……
此时,敌人前面的坦克都已被炸毁,横七竖八的躺在路中间,挡住了后方坦克前进之路。但是敌人的装甲车仍旧在喷火,尽管坦克车队寸步难行,但车上的敌军还是用火力来压制志愿军。志愿军用手榴弹和炸药包与英军坦克展开激战,整个山谷中响彻云霄。李光禄小组的爆破器材很快就用完了,危急时刻,他踉跄地向指挥所跑去,想再找些炸药。
卫生员看见满头是血的李光禄,坚持要给他包扎伤口,正在包扎时,一辆坦克冲到了指挥所旁边,李光禄立马拿手榴弹和炸药包,朝敌人的坦克飞奔而去。来到坦克旁边时,李光禄发现这个恐怖的怪物至少房子般大小,以至于他怀疑自己手中的手榴弹和炸药包能否将它炸毁,但他已无从选择,只能赌一把。
在营长的掩护下,李光禄纵身跳上坦克,顾不得发烫的坦克护板,装好炸药点着引线后,他纵身飞扑到路边。这一次引爆的时间更短,只有两秒。
协助他实施爆破的营长杨树云,此时非常生气,他说:“你不要命了!”李光禄大声喊道:“我就是死也要炸掉这些王八壳子!”
在成功炸毁了第二辆坦克后,他被震头昏眼花,每个关节里都像被嵌进了钉子,疼痛难忍。
李光禄休息片刻后,拿起脚下冰块塞进嘴里,好让昏沉的脑袋能够清醒过来,他心中想着:“坦克还没炸完,我不能就这样倒下”,他再次跑回连部拿炸药,可战友告诉他,此时连部的炸药也没有了,只剩下两颗手榴弹。
想要炸掉装甲车,必须就得爬上车顶,李光禄瞬间涌起满腔热血,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喷火装甲车炸掉。他匍匐爬到喷火装甲车必经之地隐蔽,等装甲车到来时,他猛然跳起,抓住车上的铁环爬了上去。还没站稳时,一颗子弹就擦着他的耳边飞过。
李光禄索性趴在车顶,掀起顶盖后,将两颗手榴弹扔了进去,然后迅速翻身跳下。只见“轰”的一声,一团火球冲天而起,凶猛的喷火装甲车瞬间被炸成碎片,此刻,我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就在装甲车爆炸的一瞬间,李光禄全身都被点着,身体多处被灼伤。他用尽所有力气冲出危险区,然后迅速在雪地上不断打滚,在将身上的火苗扑灭后,他再也使不出任何力气,身边只剩下爆炸后的宁静。
英雄解甲归田
在失去了最后一辆坦克后,英军也彻底失去了自己的遮羞布。中国志愿军用两个营的战士,在没有任何先进装备的情况下,用了五个多小时歼灭了英国皇家重坦克营,一共摧毁27辆装甲车和坦克,击毙和俘虏200余敌人。李光禄和所有志愿军凭借的,无非是一腔决绝的孤勇和保家卫国的热血。用李光禄自己的话来说:“我们用战斗来告诉帝国主义,中国人民是不是好惹的!”
李光禄所在的队伍受到中央军委的表彰,而李光禄一人,仅用炸药包、爆破筒和手榴弹便炸毁了敌人的三辆重型坦克,这让他在抗美援朝战役中荣获特等功臣勋章。
战争结束后,李光禄和所有幸存的战友一起回到国内。这位戎装怒马、驰骋沙场的特等功臣回国后没有居功自傲,而是服从组织安排,来到甘肃陇西一个偏远小镇上工作,默默奉献到退休,余生一直过着平凡的生活。李光禄从未将他光辉事迹四处吹嘘,甚至连妻儿都只字不提。对于他而言,那些战争中的火光,战争中的热血,存在记忆里就够了。
战争的惨烈似乎已经离我们很远,可是战争中奉献了自己所有的战士,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
老人死后没有给子女留下一分财产,唯一留下的只有那张“特等功臣”奖状。如果在整理遗物时没有发现,那这段尘封了半个世纪的秘密可能将永远不为人知。
我国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有句名言:“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李光禄在祖国危难之际,戎装怒马、征战沙场,在和平年代,他深藏功与名、投身于最艰苦的农村,这与李白诗中描述的侠客如出一辙。
谨以此文向李光禄老英雄及所有革命先烈们致以最为崇高的敬意。他们应该永远被后人铭记和缅怀,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接续。
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人民英雄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