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万里长征路漫漫,艰难险阻数之不尽,其中有不少军旅故事动人心弦,闻者无不伤心落泪。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制作的5集纪录片《西征的红军》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红军故事,也让人们重新见证了红军战士为党为国的忠贞之心。其中有一位年轻的红军战士,名叫王怀文,他也是西路军的一员,在战斗中不幸负伤,撤退时在深山中遇到一位神秘的老道士,老道士奉劝:“要想活命,就快把手榴弹扔掉”,老道士此言何意?王怀文后来到底怎么样了呢?
1936年10月,红军在长征途中越过敌人的层层炮火,得到片刻喘息后终于会师在黄河以东的甘肃会宁,会师当天党中央发布了一则纲领即《十月作战纲领》,也就是关于宁夏战役的计划。
为什么要在经济不发达的宁夏大西北展开作战呢?共产党中央的战略方针是为了解决物资武器的背靠问题。首先打通宁夏的原因是:宁夏地域广阔,与外蒙古相交接。如果红军先取宁夏,再解放甘肃西部的土地,就可以从蒙古及新疆两个方向连通苏联,获取战略物资,解决红军长久以来谋求的战略靠背问题。
按照党中央的指示,红四方面军的三十军、九军、五军,以及红四方面军总部、直属部队共计21800余人,先期于1936年10月24日至30日渡过黄河,先是北进一条山地区,后又西进河西走廊。这时,河东红军主力和河西部队的联系已被快速赶来的国民党部队切断,渡河部队正是西路军,王怀文就是其中的一员。
王怀文出生在四川的一个贫农家庭里,因为父母生育的孩子太多了,养不活全部的小孩,他的父母便将稍微年长一些的王怀文交给了当地一位姓牟的地主家里,当做主人家领养的小孩。虽然王怀文年纪小,但是牟地主从来不把他当做一个小孩,各种农活、家务活也纷纷使唤他去干,若是伺候地不到位了,就直接拳打脚踢。王怀文忍受不了地主家受气挨打的日子,就一路逃到了北川县,又在当地的地主家里当上了长工。
虽然王怀文夜以继日地勤劳工作着,但还是被雇主轻视,频繁克扣他的血汗钱。1933年,共产党的队伍终于到达了四川,看着红四方面军不像其他军阀一样,竟然打开当地地主的粮仓救济穷人。他当时就认定红军是一只为穷苦百姓打天下、谋幸福,是能让咱们都吃饱饭的军人队伍,于是王怀文选择加入了红军队伍,当时王怀文只有14岁。
从江油流浪到北川,虽然只有14岁的王怀文看到沿途的人文情况,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眼神机灵的他当上了通信员。在战争片里我们经常看到部队里的通信员抱着通信设备来回奔波在战场当中,虽然没有扛着机枪炮弹,但是子弹还是不断地快速飞过来。可见,通讯员的任务是非常危险的。王怀文可谓是百里挑一的人,他不仅枪法准、眼神好,而且胆子非常的大,所谓初生牛犊用在他身上一点没错,在战场上他总是冲锋最积极的那一位,几乎对死亡没有畏惧!
在川陕根据地的反包围战中,红9军作为主力死守万源,和兄弟部队歼灭川军1万多人,并参加了随后的大举反攻,王怀文一个人就缴了敌人的四杆枪。1936年,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陕西会宁城会师之时,年仅17岁的王怀文已经跟随红军完成了万里长征,身经百战的他已有七处负伤,也是75团中最年轻的通讯排长。
顺利渡过黄河之后,因为后援部队被快速到来的国民党部队打断了,导致西路军人数不足于原计划的情况,但是就算是后援部队成功接上,西路军的战士人数也远远无法与马步芳军阀以及国民党军队的18万人的部队正面对抗。
不仅如此,渡河之后的西路军还要面对极端天气的考验。夜里的气温常常能到达零下30摄氏度,而物资紧缺的红军队伍还穿着单衣单裤,有的人只好想办法把毛毡拿来,剪一个方方正正的,在当中剪一个洞,从脖子一溜套下去,再弄一个草绳这么紧紧一拴,就是所有人的棉衣。脚上没有鞋,就把毡子弄到脚上,一下子包住,用一个绳子拴住,冻坏了就烤火。即便是这样,被冻伤甚至耳朵被冻掉的人依然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叫疼!不仅如此,西路军还要面对数量数倍于自己的马步芳军阀,而且西路军全是靠两条腿在赶路,而敌人的部队又是以骑兵为主。王怀文还是蛮幸运的,在寒风中活了下来。
后来,西路军队伍终于先抵达了梨园口,通讯排长王怀文奉命爬上房顶往四周看了一眼,紧紧追赶的敌人竟然马上就要将己方队伍包围起来了,王怀文朝着队伍方向大喊,让大家准备战斗,话音未落就有数颗子弹从王怀文的耳边穿过,惊魂未定,王怀文迅速回到了自己的战斗位置上。梨园口位于祁连山麓,地势平坦易攻难守,残缺的西路军队伍面对马步芳齐刷刷的骑兵部队,几乎没有战胜的可能。但是75军没有放弃抵抗,在全军战士的浴血奋战之后,西路军75团苦苦坚持了半天时间,最终寡不敌众,无奈失守梨园口。
王怀文在这场战斗中两处负伤,敌人的一发子弹射到了他左腿上,将他的腿骨打断了,腰背上也中了一枪,王怀文躺在战沟里一点也不能动弹。他把自己的枪和子弹全都交给战友,唯独留下了腰间的2颗手榴弹,面对战友急切的呐喊,王怀文心想:枪我是用不上了,但是这手榴弹在紧要关头还可以拿着换几个敌人呢!
躺在壕沟里的王怀文就这样紧紧揣着仅有的两颗手榴弹,他知道这场战斗没有胜利的可能。听见阵地上传来无数的枪炮声、人马厮杀的声音,他只想爬起来重新加入战场,哪怕战死了他也毫不畏惧!可是下半身一点也不听使唤了,只能无奈地在沟里听天由命。
后来枪炮声渐渐停了下来,夜幕降临之后梨园口一片死寂,王怀文绷着神经,眼神死死盯着沟子口提防敌人。许久过去了,既没有敌人也没有75团战友从他眼前走过,王怀文知道了队伍战败的事实。
但是他没有放弃生的希望,他弓起身子听到山沟上有人说话,一听正是四川口音,一定是自己人!王怀文憋足了一口劲,大喊救命!三个红军战士寻着声音赶了过来,王怀文一看心凉了半截:三人各自带伤,一人脖子上被砍了一刀,血肉模糊,一人手臂受伤,用带子吊在脖子上,一人胸口受伤。
他无奈地向三人挥手,劝说他们快点逃走,不要带上自己这个累赘。但是红军里没有贪生怕死的军人,三个红军战士操着熟悉的四川口音异口同声地说:要死一起死嘛。就这样,三个受伤的战友带上了无法行走的王怀文,在月光下一同离开梨园口这片充满尸体和硝烟的战场。
他们跌跌撞撞地向前走去,天麻麻亮的时候,来到一道水口。冰面被水冲开了一个窟窿,下面是个冰洞。天亮了,不能再走了,四个人躲到冰洞里藏身。整整一天,马步芳的骑兵从他们头上过来过去。洞内寒气逼人,几个人相互推搡着活动身体,以防被冻死。
天色晚了,他们走出冰洞,继续赶路。几个接近极限的伤员走进了深山,但是迷了路,只能暂时躲进一座龙王庙。寺庙里的老道士见到四个浑身是血迹的人闯进庙里来,吓了一跳。三个人指着王怀文哀求老道把他收留在庙里养伤,老道士猜出了几人的身份,应承了下来,并给几人做了饭食吃。吃过饭后,老道给他们三人拿了些干粮,又带着他们走了很远,指明了东去的道路。
老道士将王怀文背到红纱河畔的观音庙,发现王怀文身上有两颗手榴弹,让他赶快扔掉,王怀文执意不肯。老道士抱来一些麦秆,王怀文铺一些盖一些,在洞中安下身来。老道士每隔一两天就送来食物。
老道士给王怀文敷药疗伤,每次脱下他的衣服看见王怀文满身伤疤,不由掉下泪来:“娃,你这是受的什么罪啊!”王怀文指着每一处伤疤,向老道士详尽的讲述经历过的一次次战斗。老道士知晓后,指点王怀文快扔掉手榴弹,不然被马步芳途经的部队搜出来就活不了了,可是王怀文坚定地说:“我这两颗手榴弹就是要与敌人同归于尽的!”
后来抗战爆发,国共合作,河西的局势渐渐缓和下来,老道士公开将王怀文接回龙王庙,把他装扮成地地道道的道士。王怀文的伤势渐渐好了,可一条腿因为长期不活动,已不能行动,连腰也不能弯了,身体僵直。
十三年过去了,西北解放,王怀文找到部队政委,将自己13年来的情况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政委激动地来回踱步,擦拭着脸上的泪水。
王怀文拿出那两颗手榴弹,郑重地说:“政委,这是当年我从战场上带回来的,整整保存了13年。”政委接过手榴弹,感慨地说:“这不是普普通通的手榴弹,这是红军老战士对党对军队的赤胆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