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共两党都出过许多名将,而中共许多优秀将领甚至让国民党非常忌惮。国民党悍将胡琏之子曾经说过,家父不敢提粟裕。
“金门王”胡琏
胡琏,1907年11月出生于陕西华县,中学毕业之后,就和同乡、同学刘志丹、张灵甫一同去了广州,报考黄埔军校,是黄埔军校四期步科班的学生。后来,胡琏和张灵甫都成为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后期的著名将领,胡琏还号称“金门王”。
当时在蒋介石的军队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十个西北王(胡宗南),抵不上一个金门王。”
可想而知胡琏在蒋军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他卓越的将才。胡琏还因为其出众的指挥才能被大家称为“常胜将军”,深受蒋介石的器重。
胡琏麾下的十八军,是国民党五大王牌部队之一,甚至被称为“吃人部队”。其悍勇和狡黠让毛主席都心生忌惮,曾经数次提醒与他交手的我军将领要对他们多加小心。
在我军内,与胡琏交手次数最多的莫过于粟裕和刘伯承。解放战争开始之后,刘伯承就很想一举歼灭胡琏这个狡猾的狐狸,在中原战场上,胡琏凭借着出众的指挥才能,带领整十一师多次侵扰我军的行动,影响我军的战程。
1946年,刘伯承在一举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十个师之后,国民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立刻调整了战术,让胡琏带着整编第十一师和另外一个王牌部队第五师冲锋在前。
在整编第五十五等四个部队的配合下,胡琏一路往东,直逼张凤集。为了拿下胡琏和整编第十一师,率领我军迎战的刘伯承和邓小平决定发动巨野战役,谁知胡琏却十分狡诈,他带领了整编第十一师日夜行军。
当时张凤集地区的天气并不好,连续下了很多天的雨,导致我军没有抓住适时的进攻时机,刘伯承诱敌深入的战术没有奏效。
10月5日,刘伯承调整战略,将第十一师的三十二团连同胡琏一起围困,打算来一招瓮中捉鳖,谁知胡琏却急忙下令,将十一师的主力缩成集团,第五师迅速向他们靠拢,将自己保护得刀枪不入,刘伯承的歼灭计划也就此落空。
如果说刘伯承的攻击需要让胡琏打起十分精神,勉强应对的话,那么粟裕便是需要胡琏打起十二分精神。刘伯承对胡琏设置的战术不足以置他于死地,而粟裕每次对打胡琏,几乎都让他到鬼门关门前走一遭,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险象环生,比与刘伯承交手惊险数十倍。
解放战争开始之后,胡琏就成为了我军将领的眼中钉。
1947年,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张灵甫麾下的整编第七十四师被陈毅、粟裕歼灭于孟良崮地区,我军气势大振。为了趁热打铁,粟裕立刻制定了对付另一块难啃的骨头——胡琏的作战计划。
7月中旬,我党的华东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等部队均在沂水县大诸葛西部等地区集结,粟裕决定集中全部的内线兵力,一举围歼囤守在南麻地区的国民党整编第十一师。
胡琏在南麻地区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将数千座子母堡垒都连成一片,以外围阵点保卫主攻点的形式,将他主力部队的所在地围得像一块铁板,胡琏洋洋得意地认为,这样,别说是粟裕,就连是一只苍蝇都别想飞进来。但他还是低估了粟裕灭敌的决心,7月17日晚,南麻战役正式打响。
我军的三个纵队在特纵一部的火力掩护之下,连续发起冲锋,战士们前赴后继,打得胡琏措手不及。到了第二天早晨,解放军的主力部队已经攻占了荆山、凤凰山、太平顶等阵地,南北连成一线,继续向西进攻,胡琏的大部分外围阵地几乎都被收入了我军囊中。
眼看着花了二十多天在南麻村庄周围修筑的梅花形子母堡工事就要被我军一举歼灭,包围圈越来越小,胡琏早就安排的援军黄百韬率领的集团军根本没有近身的机会。
胡琏当时已是心灰意冷,再这样打下去,不出两天他就要步了张灵甫老弟的后尘,胡琏自知回天乏术,绝望地坐在指挥所喃喃自语,天要亡我,天要亡我!谁知门外突然传来战报,天降大雨,解放军的火力被迫弱了下来,胡琏喜出望外,拿起望远镜一个健步冲出门外,果然如那个小兵所说。
那时正是对胡琏发起总攻的最后时刻,南麻地区却突然下起了惊天的暴雨,我军士兵的弹药受潮,不得不暂缓攻击,谁知这雨一下就是一个星期,华东野战军被迫撤退,胡琏也从粟裕所布置的天罗地网中侥幸逃脱了过去。
尽管捡回一条命,但胡琏总是心有余悸,他知道粟裕不同于其他的解放军将领,心里对他多了几分警惕,而他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到来的一场战役,让他元气大伤,此后半生都不敢提及“粟裕”这个名字。
“双堆集”之噩梦
1948年8月,国民政府国防部在南京召开了军事会议,由于国军在战场上不断被解放军整师整军地歼灭,国民政府不得不将国军现有的零星部队进行全面调整和编配,以兵团为基本作战单位,集中兵力守住现在国民党仅存的战略要点。
国民党将领黄维领第十二兵团,这个兵团的主力部队就是原国民党整编第十八军,军长是胡琏,胡琏当时还兼任整编第十一师的师长职务,所有人,包括胡琏自己也认为这个兵团的司令一定会让他来当,谁知黄维却捞到了便宜,当了司令员,胡琏只能是副司令了。
为此胡琏还生了一通大气,借口称要回家照顾生病的老父,跑回汉口一呆就是三个月。可以说,国民党内部的这个决定,已经为粟裕歼灭第十二兵团埋下了伏笔。
经过十天的急行军,第十二兵团到达了蒙城地区,解放军第二、第六纵队已在那恭候多时。不出几天,黄维带领的第十二兵团就突出重围,击破了解放军的镇守,准备渡过涡河。
将帅不和,兵家大忌。况且黄维到驻马店就职的时候还曾宣称:自己对解放军作战,是外行,此次来当司令员是过渡,几个月就走。司令员都没有定心,更何况战士了,黄维此言一出,第十二兵团军心更加涣散。就在这样一个诡异的氛围之中,国民党第十二兵团被推上了战场,对阵我军英雄战将,粟裕。
1948年9月,十二兵团组建完毕,10月底便转移到了河南确山等地待命。一路上长途行军,部队早已是疲惫不堪,非常需要进行一次短时间的就地休整,恢复元气。
但是死神的号角已经吹响,没有留给第十二兵团喘息的时间。当年11月8日,第十二兵团奉命向徐州出发,援助那里的受困部队。
经过十天的急行军,第十二兵团到达了蒙城地区,解放军第二、第六纵队已在那恭候多时。不出几天,黄维带领的第十二兵团就突出重围,击破了解放军的镇守,准备渡过涡河。
黄维丝毫没有察觉,这是粟裕和刘伯承等人给他设下的圈套,轻松渡过涡河的黄维很快就被我军围困在了双堆集地区,第十二兵团已经是强弩之末。
彼时的胡琏还在闲情逸致地“休假”,收到黄维被围困的消息心中大呼痛快,正想趁这个机会给他一个下马威看看。但蒋介石却不能容许黄维和第十二兵团再失利,国民党早已昔日,再也经不起这样的重创了。
蒋介石在南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发数封电报紧急召见胡琏。见到蒋介石后,胡琏信誓旦旦夸下海口,说自己一人前去支援便已足够,他的到来一定会给第十二兵团鼓舞士气。
蒋介石当时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胡琏身上,自然是他提什么要求都全盘答应。12月1日,胡琏乘坐着飞机紧急赶往双堆集,一下飞机就赶往了前线,说是要去稳定军心。
但是现场的战况完全不如胡琏想的那样乐观,粟裕本就是一个极其难缠的对手,黄维与他交手,绝对是凶多吉少,况且粟裕早就憋着一口气要全数歼灭第十二兵团,岂能容得他们有片刻喘息,所以就算是胡琏来了,也丝毫想不出任何办法。
无奈,几天后,胡琏只好乘坐飞机又飞回南京,向蒋介石报告战况顺便商讨突围计划和请求迅速调集援兵,但不想胡琏被蒋介石痛骂了一顿,蒋介石说他们“将领之气馁胆怯,只是逃生而不顾廉耻”。
骂完还空口勉励了他一下,而且之前满口答应的援兵实际上只有第20军和第28军,其他的部队都被白崇禧牢牢握在手中,根本调不出来。此时胡琏的心已经是凉了半截,没有办法,他只能硬着头皮再次前往双堆集,和黄维商讨第十二兵团的突围计划。
然而,胡琏没有向别人透露最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蒋介石自始至终都没有答应过双堆集任何部队突围,这也是为什么胡琏第二次回南京时被蒋介石训斥的原因,他不想看到第十二兵团被解放军打得落荒而逃。
但是面对粟裕的步步紧逼,胡琏已经没有办法了,胡琏下了指示:“四面开弓,全线反扑,密缝钻隙,突出重围。”胡琏说得好听,实际上就是告诉大家,粟裕设置的战略我已经没有破解的办法,大家拿好武器四散逃命吧。
12月15日,在接连失去了大王庄、尖古堆和“威武团”所在的阵地之后,黄维和胡琏决定在夜晚进行突围,为此,胡琏召集了第10军军长覃道善和第18军军长杨伯涛到兵团部开会,将主要突围方向放在西、北、东三面。由黄维和胡琏亲率配属战车在前面开路。
突围命令一下,第十二兵团立即陷入了混乱之中,每个人都只顾着自己逃命。胡琏本来打算下午六点统一进行突围,谁知四点是第十一师突围的快速纵队就遭到了我军的炮击,四处乱窜,第十一师后面的大部队以为突围已经开始,纷纷向外发起冲锋。
黄维和胡琏分别乘坐着第一和第二号战车,紧跟着打头的坦克。当时我军由于缺少反坦克的武器,对待严阵以待的国民党坦克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竟然被他们打开了一个防线缺口。胡琏眼看有机会,开着坦克横冲直撞,一股脑冲出了包围圈,逃出生天,而黄维却因为坦克损坏被捕。
虽说胡琏侥幸逃了出去,可是却身受重伤,被辗转送到了上海虹口天主堂医院,从背部就取出了32块大大小小的弹片,甚至有几片还差一点便伤到了心脏。也难怪后来他儿子会说,自己的父亲再也不敢,也不愿提起谋划这场战役的粟裕之大名。
胡琏之晚年
胡琏的伤好了之后,第二年又重新成立了第十二兵团,但是再也没有和粟裕有过正面的交锋。他一直在设法让十二兵团避战,带着部队撤退到潮汕一带。
当解放军大部队达到厦门时,他又申请撤退到了金门。在历经金门战役、古宁头战役之后便跟随蒋介石定居在了台湾。晚年的胡琏曾经当过八年的台湾驻南越“大使”,他的孙子胡敏越曾经回忆,胡琏晚年时期不喜欢别人称他为“胡将军”,更喜欢别人叫他“胡大使”。
作为一个著名的将领,胡琏在家也鲜少提及战争,他的儿子说过,父亲从来没有提到过更佩服同时代的哪一位将领,也不曾提及抗日战争,更不提与自己人动手的解放战争。
远离战场和军界之后,胡琏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读书,读史书、读文学,1974年还读了台湾大学的历史研究所,专攻宋史和现代史。
儿子胡之光说,晚年父亲在台湾著书立说,成就不小,但是书中从来没有提及过粟裕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