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4月,志愿军第15军接替26军防守中线战场。其中,44师防守西方山,45师防守五圣山、忠贤山,29师为机动部队。
10月14日,联合国军对五圣山地区发动进攻,上甘岭战役打响。
在这场历时43天的艰苦鏖战中,志愿军第15军和第12军以伤亡11529人的代价,歼敌25498人(美军5271人),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永远地载入了史册。
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军史上的一座丰碑,被人们所熟知。而对于这场战役的指挥者,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王近山,也有人说是秦基伟,还有人说是李德生。那么,当年那场震惊世界的战役到底是谁指挥的?
15军鏖战20天,秦基伟指挥部队重创敌人
上甘岭战役的主战场就是五圣山南麓的597.9和537.7两个高地,也就是上甘岭。这是45师防御的正面,因而也率先投入了战斗。
1952年10月14日,美军第7师和韩军第2师在炮火的掩护下,对这两个高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仅14日这一天,敌人就向上甘岭的两个高地发射炮弹三十余万发,发动排、连、营级的进攻40余次。
敌人进攻的猛烈程度超出了军部、兵团部和志司的预料。兵团部立即作出指示,将45师其他的防御阵地全部交给29师,45师只负责597.9和537.7两个高地的作战;同时,兵团部又命令第60军接替第12军,腾出12军将作为15军的预备队随时准备参战。
志司也作出了指示:“这个仗你15军包了,两个阵地(597.9和537.7高地)是45师包了!整个指挥这一套就全交给你15军了!”志司还表示:你15军要什么,总部就支持什么。
这个时候,还不叫战役,叫战斗。
志司和兵团部的指示也确定了上甘岭之战的指挥体系:后方总指(第三兵团部,王近山)——战役前线总指挥(15军军指,秦基伟)——五圣山前沿指挥所(45师师指挥所,崔建功)——597.9高地指挥所(135团团长张信元,597.9高地为战役标地)。
也就是说在战役初期,主要负责的指挥者是15军军长秦基伟,第三兵团部统筹掌控。
从10月14日到20日,45师和美军第7师、韩军第2师在597.9和537.7高地上进行了反复的拉锯战。敌人每天都要发动几十次的反复进攻,志愿军将士们依托高地,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白天,表面阵地被敌人占领;到了晚上,45师再组织突击队配合防守坑道的部队反击回来。45师先后投入了21个连队参战,以伤亡3000余人的代价,毙敌7000余人。
仗打到这个时候,无论是45师还是15军,也包括第三兵团部,都彻底冷静了下来。敌人进攻的规模、频次和疯狂程度远远超过了以往,各级指挥员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场已经不再是战斗的战役。
志司和兵团部陆续将炮2师28团一个105毫米榴弹炮营、30团一个155毫米榴弹炮营、喀秋莎火箭炮209团、第60军加农炮团、高射炮第610团、12军炮兵团、炮兵第7师11团和20团陆续增调到了上甘岭战场,支援45师的战斗。
这些部队有的是友军增援部队、有些是兵团、总部直属部队,为了便于指挥,便成立了炮兵联合指挥部。由炮兵指挥部统一指挥炮兵部队支援配合45师作战,在级别上与五圣山前沿指挥所同级,都归15军军长秦基伟指挥。
到了22日的时候,45师的伤亡已经超过了4000,秦基伟将能抽调的机动力量全部派了上去,包括军直属部队和自己的警卫部队。何不使用44师和29师呢?因为44师防守平康南面的西方山,无法抽调;29师接替了45师除去两个高地以外的所有阵地。
为了解决兵力问题,上面紧急给45师补充了一批新兵。45师用“老兵带新兵”的方法重新组建了13个连队。这13个新组建的连队里,大多数都是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但他们在老兵的带领下,很快就克服了战场恐惧,打得十分出色,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
45师的每个连队都至少上了两次上甘岭,很多连队最后打得只剩下几个人。但他们依然坚持战斗。不久后,军部又将29师86团和87团抽调出来,划归45师指挥,参与两个高地的战斗。29师师长张显扬和政委王新也来到五圣山前沿指挥所,协助45师师长崔建功指挥战斗。(五圣山前沿指挥所由45师师长崔建功主要负责)
15军45师一直坚持到到11月1日。
在这19天的时间里,45师与敌人在597.9和537.7高地艰苦鏖战,以伤亡过半的代价,歼敌13000余人,占整个上甘岭战役歼敌数量的一大半。整个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一共有45人被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而45师就占了21位。
到了11月1日的时候,经过连续地艰苦鏖战,45师损耗十分巨大,战士们疲惫不堪,他们已经拼尽了全力,且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多次受到志司和兵团部的通电表扬。显然,打到这个时候,必须要把他们替换下去了。
这时,秦基伟手里的44师和29师还没有太大的损耗,但他们也有重要的作战任务。到底是调15军自己的部队上,还是使用增援的友军部队呢?秦基伟很果断地做出决定:作为预备队的12军上!
11月2日,12军参战,李德生被提为副军长前往五圣山前沿指挥
10月27日,上甘岭战役的第14天,第三兵团部命令第12军31师:91团、93团迅速赶往五圣山地地区,作为第45师的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92团作为44师的预备随时增援。
10月29日,31师各部进入指定攻击位置待命。
11月2日零时,31师91团8连作为全军的代表,秘密运动至上甘岭阵地上,接替防守3、9、10号表面阵地,率先参战。
2日白天,面对敌人迅猛的进攻,31师8连以零阵亡取得歼敌400余人的辉煌战果,创造了“小兵群”战术的经典战例。
11月2日到11月5日,第15军29师、45师和第12军31师联合防守、反击上甘岭的两个高地,给予敌人重大创伤。
参战部队番号的增多,必然带来指挥上的问题。在前面的战役中,五圣山前沿指挥所都是以45师师长崔建功为主要指挥者,但当时参战的部队也主要是45师所属,29师派了一部分增援。
到12军参战的时候,无论是秦基伟还是兵团部,都考虑的是让31师接替久战疲惫的45师,显然崔建功的指挥位置需要有人接替。王近山想到的人选是第12军35师师长李德生。
11月3日,李德生被王近山任命为12军副军长,并令他立即赶赴五圣山前沿指挥所指挥战斗。11月5日,45师将597.9高地全部移交给86团和87团后,撤出了阵地;8日,防守537.7高地的45师133团也被接替的友军替换了下来。
45师完成了上甘岭战役的使命。
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为了让前线官兵安心作战,第3兵团部上报志司和毛主席,准备成立一个15军的前指,由12军副军长李德生统一指挥。这个决定很快被毛主席和志司批准。于是兵团部下达了这样一个命令:
为便于指挥,决定组织五圣山战斗指挥所,由12军副军长李德生同志负责统一指挥31师和34师的部队反击作战及29师的配合行动。该指挥所归秦基伟军长直接指挥。
这样一来,上甘岭战役的指挥系统就发生一些变化调整:后方总指(兵团部,王近山)——战役总指挥(15军军指,秦基伟)——五圣山前沿指挥所(12军副军长,李德生)、炮兵联合指挥部。
也就是说,李德生的指挥位置相当于之前45师师长崔建功,与炮兵联合指挥部同级。尽管从此刻开始,12军接替15军成为了战役的主角(15军29师主要任务是配合),但还是归秦基伟的军指挥所指挥。
王近山这样的安排是十分合理的。
李德生以副军长的身份在前沿指挥战斗,既可以统筹指挥两个军的参战部队,又不会影响到秦基伟的指挥。如果让12军军长曾绍山来的话,最大可能是接替秦基伟战役总指挥的位置,这必然会引起15军将士的不满。
就算曾绍山不接替秦基伟,但也会给秦基伟的指挥带来一定的不便。因而,王近山派出李德生的这个安排,可谓是用心良苦,又是十分明智。既解决了统一指挥的问题,又避免了临阵换将带来的影响。
在朝鲜战场上,类似因为指挥问题而造成失败的惨痛教训,我军有过,那就是砥平里之战。砥平里之战,因为参战部队分别来自不同的友军部队,而上级在战前只指示由39军的一个师长指挥。结果,在战斗中,各参战部队没有协调统一,都是各自为战,造成了惨痛的失败。
而在上甘岭战役中,王近山派出李德生,完美地解决了指挥协调的问题。
毛主席在战后总结上甘岭战役,说出了取胜的原因:官兵作战勇敢、工事坚固、指挥得当、供应不缺、炮火猛烈。这五个条件缺一个,战役的胜负就难以预料了!
那时候,从战士到指挥员,无论是15军还是12军,大家都团结一致,一切以胜利为主。
11月5日到8日,45师虽然陆续撤出了战场转入休整,但45师的作战班子并没有撤下来,而是继续留在了战场,以顾问的身份协助12军继续作战。因为经过20余天的鏖战,45师最了解战场和敌人,对敌的经验也最丰富。
部队虽然转入了休整,但45师师长崔建功和他的作战班子留在了五圣山前沿指挥所,协助李德生指挥战斗;135团团长张信元和一些作战骨干们也留在了战场上,协助兄弟部队继续战斗。
他们一直坚持到了战役结束。
上甘岭战役,秦基伟一直是战役总指挥
秦基伟15岁投身革命,参加过黄麻起义,走过雪山、草地,参加过西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他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一步步成长为我军的高级指挥员。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秦基伟主动请缨赴朝作战,获得了军委的批准。15军誓师大会那天,秦基伟说出了一句令无数人热血沸腾的豪言壮语:“不上英雄榜,便涂烈士碑!”
相比于其他部队,15军算是一支新生的部队(前身是1947年8月组建的中野9纵)。但在上甘岭一战,15军打出了中国部队的气势,也奠定了王牌主力的地位。
上甘岭战役和志愿军入朝后的前五次大规模战役不同。前五次战役,都是敌我数十万人乃至百万人之间的厮杀决战,这种规模的战役指挥完全是由志司指挥、军委掌控。战略决定着双方的胜负。
但上甘岭战役则不同,受限于地形的影响,每次攻防,敌我双方投入的兵力并不多,但频次却是惊人的,激烈程度也更胜前五次战役。因而,这是一场战术决定胜负的战役。
在战役初期,志司和兵团部就将指挥权下放到了15军,由秦基伟全权负责指挥。后来,随着战役的不断升级,志司和兵团部陆续将能抽调的炮兵部队都调到了上甘岭,也派出了12军参战增援。
但在具体的战役指挥上,志司和兵团部并没有过多的干预,全部是由秦基伟来负责。
志司、兵团部对上甘岭战役的目标设定是:用597.9和537.7两个高地,将敌人牢牢地吸住;再利用有利的地形和炮兵的协助配合,大量歼灭敌人。彻底将美国人打痛,打得记住教训,打到谈判桌上来。
读上甘岭战役的历史就可以发现,整个战役中,我军把主要的力量倾斜在了597.7高地,而不是537.7高地。为何呢?就因为进攻597.9高地的是美军,而进攻537.7高地的是韩军,打痛了美军,自然也就震慑了韩军。
在历时43天的鏖战里,秦基的指挥十分灵活,可以说是硬仗巧打,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限度地歼灭敌人。
为了保存力量,在反击中大量歼灭敌人,秦基伟指示部队必要时可以放弃表面阵地,退入坑道。反击过猛时,担心敌人会怯走,秦基伟又指示部队只反击一部分阵地,而留一部分给敌人当饵,让敌人继续进攻。
利用“小兵群”战术和步炮协同战术,秦基伟指挥志愿军第15军和12军让上甘岭成为了美军心中的“伤心岭”。
所以,关于上甘岭战役指挥问题的讨论,实际上就是这场战役到底是那个级别的指挥所指挥了这场战役的问题。
说是王近山指挥的也对,因为这种规模的战役不要说兵团部,就是志司和军委也在时刻关注着。而且,参战的15军和12军都隶属第三兵团,王近山这个兵团司令员怎么可能不参与指挥。但王近山主要是在后方掌控和统筹,具体的作战部署安排和前线指挥事宜都是秦基伟在负责。
如果说这场战役是李德生指挥的,就有些牵强。李德生接替崔建功后,主要负责31师、34师和29师步兵部队对两个高地的反击和防守作战,在级别上比秦基伟低了一级。而且,上甘岭战役的另一股主要力量炮兵部队,是直接受秦基伟指挥。
所以,上甘岭战役的主要指挥者,一直都是15军军长秦基伟。
12军参战后,在李德生副军长的直接指挥下,将士们英勇作战,与敌人鏖战23天,歼灭敌人万余名,彻底粉碎了敌人的阴谋。他们打得同15军一样出色和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