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产191新型突击步枪已经在大规模换装,最早很多军迷猜测该步枪或会在特种部队或空降部队进行小范围试用,但很明显现在换装速度已超过了之前的猜测。虽然191枪族是真的香,但应该看到国产轻武器从仿制到研发95式,再到191枪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191枪族在细节上也还有提升的余地。之前95式的总工,朵院士谈及国产轻武器时也表示,国内曾经10年拿不出合适的枪管材料,足以说明如今的成果是克服了大量的困难。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95式枪族总师,同时也是军工枪械领域唯一的工程院院士朵老先生谈到了国产轻武器的发展过程。在95式自动出现之前,国内的枪械军工基本是处于仿制阶段,就是用别人已经过时的工艺文件、图纸、样品来组建生产线,产品也基本和对方有着一个甚至几个代差。
而在95式设计定型的前后,由于国内金属加工水平和材料水平的限制,曾经10年时间拿不出合适的枪管,这大大限制了国产轻武器的发展。但有着“小米加步枪”传统的我们,
又是一个极度重视轻武器的国家。由于人数关系有着庞大的轻武器装备基础,哪怕在重视远距离火力投射的如今,轻武器水平依旧是按照“战略高度”来审视的。根据总工回忆,95式立项时的目标就是世界先进的水平的小口径步枪,而且要在5年时间内设计完成,项目从一开始就是倒计时进行,作为个人和整个设计团队压力都非常大。
同时朵老还提到这个压力不不仅是来自于技术难度,同时还有精神方面的,要经常应付来自内部的干扰和挑战。这主要是指95式的设计除了需要老产品仿制中积累的技术经验,更多的还是创新思维,但是在全行业整合研发力量时,有一些单位缺乏思想准备,导致了一些潜在矛盾。朵老举例说有的厂后来竟闹到不让外单位人员进厂,浪费了几个月的宝贵时间,甚至发展到总师无法指挥工作的地步。
虽然这些只是只言片语,但是可以想象当时由于研发机构内部体系等方面问题,设计师不仅要承受技术难题,更重要的是如何整合力量,发挥出整体优势。其实这也是很好理解的,总工在技术上不仅要全面,更重要的是能够发挥每个人的作用,要避免扯皮推诿等情况,这和领导艺术和个人魅力是分不开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95式及95-1做到了四个第一,分别是重量最轻;第二是长度最短;第三是弹道直射距离最远;第四是落点动能最大。在西方引领的小口径武器热潮中,国产小口径步枪后来居上,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迎头追上。
当然了,枪不离弹,说枪不能不说弹,在95式的基础上,国内5.8毫米小口径枪弹和其它同类弹药相比,也拥有直线射程更远、侵彻力更强的优点,在一定距离上甚至可以击穿普通防弹衣,可以说最大程度地避免小口径弹药动能不足的问题,将其特点发挥到了最大。
总体来说,国产轻武器发展经历了一段艰苦的过程,但是从小口径步枪开始,我们开始一点点迎头赶上,弹药方面甚至还有部分优势。而正是由于95式总工朵老和全体军工人的不懈努力,也为之后的191式枪族发展确立了良好的基础。从无托步枪重新回到有托步枪,国产轻武器的发展始终保持紧跟全球轻武器的发展脉络,而在未来,国产轻武器还将继续发展,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创新并引领轻武器的下一波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