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战役开始前,林总是准备攻打长春的,所以此时东野的主力部队是离长春比较近的,后来西柏坡强烈要求攻打锦州,林总这才下命令把部队调往辽西,那么这么大的军事调动,是怎么运输才没被美蒋察觉的呢?
野司的动员
在接到西柏坡关于必须攻打锦州的命令后,林总开始了进攻前的筹备工作。
打锦州不是个小事,几十万军队一拥而上,首先得保证人员能及时到位,然后还要保证补给能跟得上,也就是不能让战士饿着肚子打仗,这些就涉及到了运输的问题。
由于当时东北的军事形势比较复杂,主要城市被蒋军占领,东北野战军的部队又分散在这些主要城市的周边地区,所以攻打锦州摆在林总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怎样悄无声息的把部队向锦州集结。
经过东野严密的部署,分布在长春与锦州之间的各部野战军部队开始筹措粮食和抢修道路,而此时东野也完成了整改工作,军区和野战军分开,陈云高岗负责军区工作,林刘罗则负责作战指挥。
到了1948年8月29日,各地野战部队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林总随即向各个纵队下达了战斗动员令,命令各纵队加紧战术的训练与新老士兵的磨合,特别是对于解放战士的待遇,一定要一视同仁,万万不可因为其在旧军队犯过的错误而对其歧视,这些观念一定要贯彻到每一名战士,以其能在战斗中发挥应有的功效,一举拿下锦州。
257号电台的功劳
经过一个多月的战前动员,1948年9月10日起,东北野战军各参战部队从其驻地所在的火车站秘密登车,开始向锦州集结。
要说东野林刘罗的指挥确实是技高一筹,虽然此时东北除长春、四平、吉林、沈阳、锦州、营口之外的其他大部分地区已经被我东北野战军占领,可是对于攻打锦州这样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东野司令部还是力求做到万无一失,秘密登车就是为了不被美蒋的特务组织发现。
要知道美蒋当时虽然已经在东北丧失了大片的土地,可是其情报机关在东北依然非常的活跃,可是说美蒋密探中统军统的特务也是依然活跃在东北广袤的土地上,稍微不小心,行动计划就有可能被美蒋特务察觉,那将给攻锦计划带来极大的阻碍。
当时东野的司令部在哈尔滨,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刘亚楼提出可以采取给敌人发假情报来迷惑敌人,巧的是此时刚好有一部美蒋的电台在哈尔滨被我军查获了,编号是257,而敌人情报部门还未察觉,于是东野决定就用这部电台来迷惑敌人。
经过多方汇总,东野司令部最终给出的方案是,明着以4个师的兵力向南开进,佯攻沈阳,暗中则将进攻锦州大军沿四平、郑家屯、阜新西线南下,迅速向锦州集结,佯动过程可利用缴获的257号电台向敌人发送假消息迷惑敌人,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佯攻部队一定要大张旗鼓,而攻击锦州的部队一定要悄无声息。
为了能让敌人不产生怀疑,野战司令部还专门为257号电台编造了一个假情报发给了东北剿总,说野战司令部内部有一名作战参谋,离心倾向很大,可否为我所用?当时敌人情报部门正愁没有情报来源呢,接到257号电台的这份情报后,马上就同意了,并要求257号电台把这个人的姓名、年龄、官职等详细地报上来,于是野司就编出了东野司令部作战参谋王展玉这么个人,并说王展玉手上有重要情报,一接到此消息敌人果然中计,立即回复257号电台,可以吸纳王展玉为特派谍报员。
等我军佯攻行动开始后,257号电台也迅速向敌人发送情报,称已发现共军有4个师正在向沈阳方面运动,恐有攻打沈阳之意,同时还发送了这些部队的出发时间、行动路线、宿营地点等信息。
沈阳的敌人接到情报后马上派出飞机进行侦查,同时还密令地面特务进行核实,果然证实确有大批共军向沈阳进发,并且随行的还有大量的民工队伍,与257号电台提供的情报完全相同。由此驻守在沈阳的东北剿总认为257号电台非常有能力,遂晋升257号电台台长为上校,王展玉为少校谍报员。
然而敌人也不全是庸才,东北剿总的司令卫立煌就对这事很怀疑,毕竟卫立煌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共军放着眼皮子底下的长春不打,反倒舍近求远的攻打沈阳,这明显违背军事常识,难道共军的真正目标是锦州?于是命令空军反复侦查西线共军的动向,可是美蒋的侦察机却没有侦察到西线任何军事动向,这才迫使敌人相信东野这是确实要攻打沈阳。
那么东野在西线的军事行动是怎样做到不被敌人发现的呢?
隐秘的西线
在佯攻沈阳的部队出发的同时,东野的西进兵团也利用已经被我军控制的郑家屯、四平、阜新等铁路干线,悄悄的把部队运送到了锦州外围。
在运送部队过程中,野司要求部队必须要秘密登车,所有列车必须用闷罐车,车门加锁贴上封条,所有列车不许见到部队人影,更不许听见说话声,就连铁路工人都不知道这些火车里装的是什么。
可是毕竟这是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西线铁路的运力增加还是让敌人有所察觉,于是东北剿总就命令257号电台迅速查明此事,过了一段时间,257号电台回复,说这是东野再向承德、赤峰等地作战的华北野战军运送战略物资,可是敌人没想到的是,就在这一来一回的电波周旋中,东北野战军完成了向锦州输送兵力的计划。等到锦州开打时,镇守锦州的范汉杰怎么都想不通到底哪来的这么多共军攻打锦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