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月25日,朝鲜铁原以西的“丁字山”脚下,美军高级将领云集,仰头观看美军第7师第31团第2营对山顶的志愿军阵地的攻击行动,被邀请来的12位记者,要么埋下头奋笔疾书,要么举起相机“咔咔咔”地拍个不停。
第7师新闻官华尔夫面带微笑,给在场的观看者挨个发装饰精美的《作战流程手册》,手册上详细列出了兵力配备、行动时间和作战目的。华尔夫对记者们说:“诸位有了这个手册,报道起来就更加方便了,请诸位一定对我们的胜利多加宣传,这也是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的意思。”
华尔夫还有句潜台词没有直接说出来:这还是一场“雪耻之战”,雪上甘岭战役之耻,美军要用一次“攻坚战”的胜利为自己正名,只要各兵种配合得当,美军是有能力拿下志愿军以坑道为核心的防御阵地的。
在场记者频频点头。从范佛里特到华尔夫,再到观战的记者,都认为胜利是必然的——精锐的美7师一个步兵营在一个坦克营、一个轰炸机联队和数个炮兵营的配合下,还拿不下一个总面积30平方米、只有一个排志愿军守卫的山头么?
然而,结果让所有美国人失望了。在空军投弹23万镑、炮兵发射17万发炮弹的密集轰炸下,美军一个营围攻一天也没有拿下“丁字山”,最终死伤150人,不得不停止了进攻。
而志愿军方面,只伤亡了11人。
不知美国记者回去后用什么口径报道这次战斗,但美军高层终于、彻底地认输了——“丁字山”之战后,直到朝鲜停战,美军再也没主动向志愿军阵地发动大规模进攻。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一下彻底打没了美军自信的“丁字山”之战。
美军欲夺“丁字山”以正名
上甘岭战役失败后,美军意识到,志愿军以坑道为核心的防御阵地体系已经形成,正面阵地非常稳固。但美军高层同时也认为,上甘岭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志愿军战斗力强,而是美军各兵种之间没配合好,只要各兵种能周密协同,把美军装备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那拿下志愿军的防御阵地是不成问题的。
所以,关键还是要强化美军内部的协同和配合。
在这个认知的基础上,“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命令美军第7师与第58战斗轰炸机联队搞一次协同作战演习,寻找攻克志愿军防御阵地的有效办法。
美第7师师长史密斯接到命令后,向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建议:既然要玩就玩大点,光演习多没意思?不如找一处志愿军阵地,来一次步兵、炮兵、坦克兵、航空兵协同的实战,夺取志愿军阵地,抓几个俘虏,提升下美军日益低落的士气。
但范佛里特有点担心,万一实战失败了怎么办?史密斯说,我们别去啃硬骨头上甘岭,可以在其它地方找个软柿子捏嘛。
美军找的这个软柿子,就是“丁字山”中的“斯巴德高地”(志愿军称之为“205高地东南无名高地”)。
“丁字山”位于朝鲜中部铁原以西,由几个山头组成,北边是城山和芝山,南经205高地与190.8高地相接,从高处俯瞰,整个形状像一个“丁”字,所以被志愿军称为“丁字山”,美军则称为“T字山”。
志愿军和美军在“丁字山”都有阵地,志愿军控制着城山、芝山和205高地,美军控制着190.8高地。两军从1951年下半年开始就在“丁字山”对峙,前沿阵地相距仅有几百米,炊烟可见,鸡犬相闻。
美军准备夺取的“斯巴德高地”,地势突出,美军可在三个方向进行火力射击;高地前坡度较缓,地势平坦开阔,便于坦克进行支援。另外,志愿军守卫这个高地的兵力只有一个排,这个排隶属于志愿军第23军第201团第1营第1连,因为23军刚入朝不久,没怎么和美军打过仗,比较缺乏经验。
所以,从各个角度看,“斯巴德”高地确实像个“软柿子”,美军是很有把握夺取并以此为基础占领整个“丁字山”的。
确定目标后,美军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第7师第31团第2营与第73坦克营主攻,第58战斗轰炸机联队和第57炮兵营以及7个队属炮兵营负责火力支援。进攻分两个阶段:1月25日前,空军和炮兵对志愿军山顶阵地进行轰炸,步兵进行试探性进攻,主要是摸清志愿军的防御配置情况;1月25日,空军和炮兵对山顶阵地进行饱和式轰炸,步兵和坦克发动正式进攻。
这次作战,被命名为“劈拍行动”。
从1月20日开始,美军空军、炮兵开始轰炸“丁字山”志愿军阵地,进行第一阶段作战。
志愿军一个排依托坑道做好防御准备
美军开始炮击后,志愿军第201团团首长就意识到,美军可能要对“丁字山”阵地做大规模进攻,命令1营做好战斗准备。因为1排守卫的“斯巴德”高地将在美军攻击中首当其冲,营里担心1排兵力不足,临时把2排4班配属1排。
1排在“斯巴德”高地上的防御阵地以一个“T”型坑道为核心,“T”型坑道尾部的出口在山顶后坡斜面,头部的两个出口通往前沿阵地左右两侧。除了“T”型坑道外,阵地上还密布堑壕和交通壕,形成了严密的环形防御体系。
1排接到作战命令后,立即抓紧时间抢修工事,准备弹药,并对兵力进行了布置。具体为:敌人飞机大炮轰炸时,全排士兵都藏身在坑道内,只在阵地前沿放置观察哨;敌人步兵进攻时,1班、3班、4班从坑道出击,2班作为预备队。
“丁字山”其他阵地上的志愿军部队,也都做好了战斗准备。
美军自认胜券在握,正式进攻时邀请媒体观战
经过美军数天的连续轰炸,整个“丁字山”的志愿军阵地表面工事基本被摧毁,一些堑壕也被夷为平地。
美军高层认为,“劈啪行动”的成功将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正式进攻前又临时加了项目——邀请世界各国的12名记者到“丁字山”下观战,希望以此来炫耀美军实力,一雪上甘岭战役失败之辱。
1953年1月25日上午8点,美军数名高级官员和12名记者走进了观战所,“劈啪行动”第二阶段作战开始。
第58轰炸战斗机联队的飞机首先出动,对“丁子山”实行地毯式轰炸。轰炸持续了3个小时,一共投掷了23万磅炸弹,其中包括8颗凝固汽油弹。
飞机完成轰炸后,美军130门火炮接过班,不间断地轰炸志愿军阵地几乎一个小时。随后,美军坦克出场,开到“斯巴德”高地下的开阔区域,对志愿军阵地表面残存的工事进行了直瞄射击。
美军指挥官相信,在这种猛烈的火力打击下,“斯巴德”高地上的志愿军已经遭到了重创,步兵的攻击只会遭到轻微的抵抗。
当天中午12点半,美军飞机去而复来,投下大量烟雾弹。在烟雾的掩护下,美军出动一个营的兵力,冲向“斯巴德”高地山顶。
这个营分成三部分,其中大部分美军在20辆坦克的掩护下从正面进攻,右路一部美军在7辆坦克的配合下佯攻芝山,牵制志愿军其它阵地上的兵力,左路一部美军在7辆坦克的配合下阻断道路,切断“斯巴德”高地和其它志愿军阵地的联系,阻止志愿军增援。
在火力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以一个营打一个排,还切断了志愿军可能的支援,美军上下都觉得,这下妥妥地赢了。
但他们显然低估了“斯巴德”高地上1排战士们的勇气、决心和战术素养。
在美军狂轰滥炸时,1排战士们隐蔽在坑道中,并没有什么伤亡。当美军炮火开始延伸后,战士们知道敌人步兵要上来了,3班长和4班长分别从“T”型坑道的左、右两个出口出去观察情况。
果然,美军步兵已经摸上来了,一小部分敌人甚至已经进入了两个出口之间的堑壕里。
4班长大喝一声,端枪扫射,打倒了最近的几个敌人。与此同时,他也被敌人的机枪射中,倒在地上。从左侧出来的3班长朝敌人投掷手榴弹,并大声向坑道内通报敌情。
1排长听到外面的枪声和喊声后,带着3班和1班分别从左右两个出口冲出坑道,从两侧向敌人猛烈射击。
刚冲上山顶的美军立足未稳就遭到志愿军的交叉火力的射击,死伤惨重,顿时乱做一团。
但志愿军不仅有左右两侧的交叉火力,在南侧高地的1连3排见“斯巴德”高地上打了起来,架起机枪朝美军后续进攻部队进行猛烈射击,打得敌人趴在山坡上,很长时间不敢抬头。
山上美军抵挡不住1排的反击,掉头向山下溃败。1排战士见敌人退下高地,也撤退到坑道中,防止敌人炮火的杀伤。
果然,美军退下去后,敌人用大炮对1排阵地猛炸了一通,然后步兵又一次冲了上来。
美军这种没什么新花样的攻击,只是徒增伤亡而已,很快又被1排战士用手榴弹打了下去。
不过,连续打退美军两次进攻后,1排战士也有不小的伤亡,尤其是1排长和3名班长都身负重伤,失去了指挥部队的能力。
一个营没打过一个排
没多久,美军发动了第三次进攻。这次进攻,敌人使用了新战术:前面的敌人带着火焰喷射器,边走边喷火,试图压制1排的反击;后面敌人在火焰的掩护下,轮流向我军阵地冲击,几乎就要占领高地表面阵地了。
关键时刻,1排3班副班长陈志挺身而出,主动代理排长,指挥剩下的战士们战斗。战士们很快想出对付敌人的方法:集中使用手榴弹,先消灭火焰喷射手,再反击其他敌人。
这个办法奏效了,敌人火焰喷射手纷纷倒下。与此同时,1营指挥所已经意识到敌人攻击重点是“斯巴德”高地,命令营属迫击炮部队进行支援,压制敌人后续兵力。
经过半个小时的激战,美军第三次攻击被打退了,敌人扔下一堆尸体后退回山脚。
美军第二营营长菲利普见三次攻击都被我军打退,又急又怒,命令山下待命的预备队全部投入战斗,用“波浪式”的方式进行攻击。
什么叫“波浪式攻击”呢?
就是把部队纵向分成若干梯队,第一梯队受挫,第二梯队立即压上,始终保持着对我军阵地的压力。
面对敌人的“波浪式”攻击,代理排长陈志冷静应对,把还有战斗力的战士们分成不同小组,梯次配置,火力前置,进行梯次防守。
那啥又叫“梯次防守”呢?
就是只派出一个战斗小组,携带足够的弹药,集中排里的好枪,充分利用地形优势来阻击敌人,其他小组隐蔽在坑道中养精蓄锐。这个小组打得精疲力竭或者伤亡严重后,下一个小组把这个小组替换回坑道,继续阻击敌人。
于是,梯次防守VS波浪攻击,“斯巴德”高地上顿时浓烟翻滚,杀声四起,枪声爆炸声响个不停。美军攻击了很久,依然拿不下“斯巴德”高地。
眼看天色渐晚,再打下去就要夜战了。我们都知道,夜战一直是美军的弱点,他们不太敢打野战。黔驴技穷的菲利普营长只好命令山下所有美军集团冲锋,也不讲什么战术了,分成三路一拥而上,一定要在太阳落山前拿下“斯巴德”高地。
敌人实在太多了,渐渐突入了志愿军表面阵地。
1营指挥部清楚“斯巴德”高地上1排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数次组织小股部队试图支援,但都被美军在高地下的优势兵力拦截了,最后只能以机枪、迫击炮的火力进行远程支援。
能不能守住高地,全看1排战士的了。
虽然部分敌人已经侵入了表面阵地,但1排战士临危不乱,依托坑道对敌人进行猛烈的反击,以手榴弹、爆破筒等武器大量杀伤敌人。
战斗非常激烈。一个战士倒在坑道口,另一个战士们立刻冲出坑道来接替他的战斗,受伤不能战斗的伤员们,就靠在坑道墙壁上,为能战斗的战友压子弹或者揭开手榴弹的盖子。
在战斗中,代理排长陈志牺牲了,但1排勇士们喊着“人在阵地在”,顽强地和不断涌上来的敌人战斗着。
只有1个排守卫、大小仅有30平方米的“斯巴德”高地,变成了一个美军永远无法攻克的堡垒。
太阳落山了,美军又一次退到了山脚。攻击了一天,步炮空坦全兵种参战,美军依然拿不下一个小小的“斯巴德”高地,自己反倒伤亡了150多人。
在场的记者们纷纷摇头,菲利普营长脸涨得通红,还想再次调兵继续进攻。但美军高层认为,在黑夜中进攻志愿军的防御阵地,无异于自寻死路,只会在媒体面前出更大的丑、丢更大的人,于是下令所有部队撤出战斗。
最终,“丁子山”之战以美军耻辱性的失败而告终。
拥有优势武器装备的一个营,在坦克大炮飞机的配合下,激战一日付出了150:11的战损比却没拿下一个30平方米的高地,世界战史上都是罕见的。
“丁子山”之战,美军被彻底打服,此后一直到朝鲜停战,敌人再没有主动对志愿军的防御阵地进行大规模的进攻。
美军战史酸溜溜地说:
“无论是空中或地面火力,都不足以消灭躲避在构筑完好坑道中的敌军。这场有限战争优势在防御的一方。”
但美国人错了,他们的认知是不全面的。
美军此战打输了,不在于“进攻”还是“防御”,而是在于士兵的素质。与只依赖优势武器的美军比,志愿军战士们都身经百战,战术水平很高,打起仗来沉着冷静。更重要的是,志愿军战士们深知自己为正义事业而战,所以他们的决心、勇敢、主动精神和牺牲精神,都是美军士兵不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