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族人民广泛参加的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广阔的抗日前线和敌后组织了东北抗日联军、内蒙古大青山抗日武装力量、陕甘宁回民抗日骑兵团、冀中和渤海回民支队、琼崖人民抗日独立纵队、滇桂黔边纵队等,少数民族人民积极投身到抗日救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去,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少数民族高级将领是其杰出代表。
罗炳辉
中央军委确定的36名军事家中有少数民族两人,他们是粟裕和罗炳辉。粟裕(1907-1984),湖南会同人,侗族,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4月任新四军第2支队副司令员、先遣支队司令员,率部挺进江南敌后,首战韦岗告捷,接着率领第2支队在南京、芜湖、潥水地区抗击日军,1939年8月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副指挥,同陈毅一起,率部开辟了苏南抗日根据地,1940年7月率部挺进苏北,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副指挥兼参谋长,10月参与指挥黄桥战役,粉碎了4倍于己的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巩固发展了苏北抗日根据地,开创了华中敌后抗战的新局面,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1师师长(后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苏中区委员会书记,在临江濒海、交通发达的平原水网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挫败日伪军频繁“扫荡”、“清剿”和“清乡”,建成了巩固的苏中抗日根据地,1944年3月开始对日军发动局部反攻,组织指挥车桥战役,创华中敌后歼灭战的范例,同年12月率第1师主力南渡长江,任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又兼中共苏浙区委员会书记,巩固和发展了苏南、浙东抗日根据地,开辟了浙西抗日根据地。罗炳辉(1897-1946),云南彝良人,彝族,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初期,曾以八路军副参谋长名义,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从事统一战线工作,1939年1月任新四军第1支队副司令员,5月任第5支队司令员,率部由皖中挺进津浦铁路(天津-浦口)以东,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曾指挥部队三打来安城,痛击“扫荡”、抢粮的日伪军,1940年任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5支队司令员,1941年起任第2师副师长、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等职,转战于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津浦铁路两侧,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并及时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巩固和扩大了淮南抗日根据地,1945年8月初,虽身患重病仍在前线坚持指挥所部参加大反攻,解放苏皖边界的六合、定远、嘉山、天长等城,9月任新四军第2纵队司令员,率部赶赴鲁南,参加界河伏击战,攻克韩庄,粉碎了国民党军从徐州沿津浦路北上、进犯解放区的企图。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1955年9月开始实行军衔制。在授衔的1614人中,有如大将粟裕等一批少数民族将军,他们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上将韦国清(1913-1989),广西东兰人,壮族,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校长,抗日军政大学第1分校训练部部长、副校长兼教育长,1940年起任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政治委员、第5纵队3支队(后改为新四军第3师9旅)政治委员,参加开辟苏北和恢复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1年任新四军第4师9旅旅长,后兼淮北军区第1分区司令员和中共淮北区第一地委书记,率部转战于淮北津浦路东地区,曾在山子头战役中率部担负主攻任务,1944年9月任新四军第4师副师长,在师长彭雪枫牺牲后继续指挥西进战役,挫败了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对恢复豫皖苏抗日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
上将乌兰夫(1906-1988),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蒙古族,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蒙旗独立旅政治部代理副主任,地下党委书记,1938年4月任中共绥蒙工委委员,同年5月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3师政治部代理主任,1941年8月赴延安,任延安民族学院教育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1945年2月任中共绥蒙区委员会委员,7月任绥蒙政府主席。
上将杨至成(1903-1967),贵州三穗人,侗族,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央军委总供给部部长兼黄河两延(延长、延川)卫戍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1938年冬因病到苏联就医,次年先后入苏共远东局党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6年1月回国。
中将丁秋生(1913-1995),湖南湘乡人,满族,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抗大政治部股长、队长兼政治指导员,第3分校政治部科长,1940年入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学习,1941年起任中共中央军委工程学校政治委员,1942年赴山东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1旅政治部主任、鲁南军区政治部主任。
中将万毅(1907-1997),辽宁金县人,满族,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后任东北军第57军627团、672团、667团团长,111师333旅旅长,新111师副师长、师长,八路军山东纵队111师师长、滨海军区副司令员兼滨海支队支队长。
中将韦杰(1914-1987),广西东兰人,壮族,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8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兼任队长,后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团长,第115师344旅688团团长,参加香城固战斗,1939年底任第129师新编1旅旅长,太行军区第5分区司令员,参加了百团大战、太行区1942年反“扫荡”和安阳战役。
中将冼恒汉(1911-),广西田阳人,壮族,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教导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独立第1旅代政治委员,358旅政治委员。
中将覃健(1911-1959),广西东兰人,壮族,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曾任队长,1938年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688团副团长,随部南下开辟冀鲁边抗日根据地,后任特务团团长、冀鲁豫支队大队长,1940年任八路军第2纵队(后为第5纵队)5团团长,随队南下参加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1年起任新四军第3师8旅23团团长,淮海军区司令员、副司令员,第10旅副旅长,新四军第3师独立旅旅长兼政治委员。
中将廖汉生(1911-),湖南桑植人,土家族,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副团长、政治委员,独立第2旅副政治委员、代旅长,中共襄南地委书记兼分区政治委员,江汉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
少将韦祖珍(1912-1982),广西东兰人,壮族,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晋西南支队保卫科科长,总政治部保卫部副科长,八路军南下第3支队(警1旅)2团政治委员。
少将孔飞(1911-1993),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人,蒙古族,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8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在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中央社会部任研究员,进行民族问题调查研究、军事情报工作。
少将卢绍武(1906-1978),广西武鸣人,壮族,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司令部参谋、旅参谋长,冀鲁豫边区支队、纵队参谋长,八路军南下部队游击队第3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
少将白志文(1903-1986),河北易县人,满族,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5团团长,两延河防司令部副司令员。
少将廷懋(1913-2004),辽宁沈阳人,蒙古族,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任115师344旅政治部民运干事,修械所政治指导员,旅供给部军事工业科科长,八路军129师新1旅1团营教导员,太行军区第4军分区32团政委。
少将吴西(1903-2001),广西扶绥人,壮族,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宣传科科长,冀中军区第2军分区政治委员。
少将吴涛(1912-1983),辽宁沈阳人,满族,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绥西垦区工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垦区抗日先锋队中队长、总队组织科科长、参谋长、冀热察挺进军抗联支队政治部副主任、晋察冀军区10团政治处主任、政委、平北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委、冀热察辽军区热西支队政委。
少将赵承金(1901-),辽宁海城人,满族,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冀中人民自卫军1团团长、冀中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冀鲁豫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员兼南进支队司令员,1944年到延安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1旅副旅长。
少将索立波(1906-1972),内蒙古商都人,蒙古族,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晋西北工人武装自卫纵队纵队长,绥蒙挺进支队司令员。
少将郭维城(1912-1995),辽宁义县人,满族,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随东北军爱国将领于学忠参加了淮河、台儿庄、武汉等战役,随后东进山东进行抗日游击战争,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111师副师长、滨海支队副支队长。
少将曹玉清(1906-),湖南新晃人,侗族,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到新四军工作,历任河南竹沟留守处教导队中队长、新四军5师4团团长、38团政委,参加和领导了开辟洪湖抗日根据地的革命斗争。
少将黄惠良(1912-1975),广西平果人,壮族,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344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29师晋冀豫独立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新编第3旅政治部主任兼第7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大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1旅政治部主任。
少将覃士冕(1914-1981),广西东兰县人,壮族,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营组织干事,补充团营政治教导员,868团政治处组织股副股长,教导第5旅13团政治委员,滨海军区23团政治委员、团长、第3军分区副司令员。
少将覃国翰(1912-1996),广西都安人,壮族,1930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兼教员,挺进军随营学校副校长,挺进军参谋处长,第九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平北分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第12军分区司令员。
少将黎化南(1909-1978),湖北长阳人,土家族,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副官主任、旅供给部长。
少将朱鹤云(1912-1992),广西田东人,壮族,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第4支队14团参谋,新四军第2师6旅16团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新四军第7师19旅55团团长。
少将刘世昌(1921-),河北安国人,回族,1938年参加冀中人民自卫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中军区回民支队锄奸科科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代政委、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1旅回民支队政委,他是回族著名抗日英雄马本斋的入党介绍人。
少将刘瑞方(1915-1996),天津人,回族,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新四军,历任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处干事、连指导员、营政委、独立团政委、第6支队2总队政治处组织股股长、第4师卫生部副政委、淮北军区第7军分区3团政治处主任。
少将彭飞(1914-),湖南永顺人,土家族,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120师358旅司令部参谋,1938年入延安抗大第5期学习,后到115师序列的苏鲁豫支队3大队任参谋,八路军第5纵队第1支队、新四军3师7旅司令部作战科长、海边支队支队长、7旅20团参谋长、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