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一生的刘伯承元帅,由于长期在前线作战,以至于到晚年时双目失明、满身伤病。在他去世前夕,华国锋等多位同志曾特地前去探望。在当时刘伯承元帅紧紧握住华国锋的手,说出了自己的遗愿,态度之坚决无不让人动容!事后,邓小平同志在得知遗嘱后,更是潸然泪下。刘伯承元帅的遗愿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在华国锋转告后,邓公直接潸然泪下呢?
1931年,27岁的邓小平被组织调到了中央苏区。也是在这一次,他见到了比他大12岁的刘伯承。之后的邓小平,被任命为了会昌中心县委书记,而当时刘伯承正担任着中央军委的总参谋长。
在过去我党一直秉持着“党领导军队”的原则,所以部队通常都有两位领导直接统军作战。一个统帅军事,一个统帅思想教育。巧的是,在当时刘伯承元帅和邓公被组在了一队,二人谁都没有想到,这一合作竟是13年。
抗日时期,我党为了更有效的抗击日寇,中国工农红军正式改编为了八路军,下辖3个师,和一个总部特务团。其中八路军129师,就是由刘伯承和邓小平二人负责的,也是那个时候两人开始了并肩作战!
虽然129师是三个师人数最少的部队,但在抗战时期却是消灭日伪军最多的部队!刘伯承、邓小平二人强强联合,指挥的队伍接连在战场上打胜仗,部队也从最初的1万多人,渐渐壮大到了30多万人,其中有很多出名的将领都是从129师出来的!
除了在战场上他们互相信任之外,在生活上他们也互相关心着彼此。邓小平就经常对着部队的众人说:“刘师长的视力不是很好、也上了年纪,部队上有什么事可以先报给我处理,我处理不好,在去找刘师长做决断!”
而刘伯承也时常关心着邓小平,有一次邓小平要去其他部队进行视察,刘伯承担心他在路上会碰见敌人,于是一直和自己的警卫员说:“一定要保护好邓小平同志。”
由于邓小平当时年岁不大,刘伯承为了维护其政委的威严,从来不会当众去驳邓小平的话。邓小平也知道,这个大自己12岁的老大哥心意,心里感觉暖暖的,此后二人的革命情谊也愈发的深厚。
在抗日战争中,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着队伍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敌人,其中最著名的也属“七亘村之战”了,这场战役后来也被英国学家认为是世界经典战役之一,可见刘邓二人指挥的129师有多么出色了。
当时日寇侵入中华,到处烧杀抢掠。毛主席就提出:“凭借有利地形,以最小的伤亡来重创敌人”的战略部署。而129师的刘伯承就完美地诠释了毛主席的战略意图。不仅以微小的代价重创了敌军之外,还接连在同一地点伏击了敌人两次!
日军在兵临山西时,各路守军联合抗敌,八路军总部根据战场情况命令129师,前往娘子关东南方向打击敌人后翼。接到命令的129师,为了有效阻击日军,师长刘伯承不惜两次深入敌后去探查地形,最终选在了七亘村,准备在这里给予日军有效的打击。
七亘村境内,山石林立、沟壑纵横,东面是一条足足长十里的大峡谷,其中唯一一条可以前进的道路,也只能同时供三到五人通行,是个天然的伏击之地!
1937年十月,日军为支援前线作战队伍,辎重部队准备从七亘村方向路过。而提前在这设伏的129师战士们,正在此处静静地等待着日军的到来。10月25日,负责在村外侦查的战士,果然发现了一队日军向着这边袭来。
这批日军前后共有300多名的士兵,中间则是拉满物资的驴车和马车。时任129师386旅旅长的陈赓大将发现这一情形后,果断命令战士准备战斗,战士们顿时拉好了枪栓,上足了子弹。
当日军渐渐地走进伏击圈时,“陈赓率先打响了第一枪,顿时战场上枪声四起,刹那间受惊的骡马在村路上或奔跑、或匍匐不动,场面一时间混乱不堪!”突如其来的袭击把日军完全打懵了,但日军毕竟接受过专业的训练,短暂失神后纷纷找掩体进行回击。但怎么会是早已埋伏多时的,八路军战士对手。只见129师的战士们此时拿出手榴弹,在旅长陈赓的带领下投到了日军身边,手榴弹传出的爆炸声响彻在战场上,日军伤亡惨重。
战役结束后,除了趁乱逃走了几个鬼子之外,剩下部分均被我军全歼!此役歼灭日军300余人,缴获了200多匹骡马及身上背的大批军用物资,我军只伤亡了10余人。
战役胜利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刘伯承师长那里。但此时刘伯承的心情却并不轻松,一方面,驻守在山西娘子关的国民党军,迫于日军的压力准备撤走,另一面我党得到情报说正太路西段的日军正在向东运动,随时可能会包抄我军!
撤还是不撤?此时的刘伯承仔细分析起了日军的企图,他认为日军侵占华北以来,作战一直比较顺利,嚣张狂妄。如果国民党军撤出娘子关,日军必定会发动大规模的追击,而到时七亘村方向作为日军最佳的追击路线,他们一定会再次经过!
用兵不复是作战常理,如果再次在七亘村埋伏,日军恐怕不会想到。“经过仔细研究后,刘伯承此时已经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再次在七亘村伏击日军!”
10月27日,日军一面派出部队在七亘村附近替战死的士兵收尸,一面暗中侦查附近的八路军部队是否已经离开。我军根据计划佯装撤离,并在撤离期间显得十分的慌张,日军果然上当!
28日上午,日军的辎重部队按着原路而来,“这次的日军以100余骑兵和300名步兵,掩护着辎重部队向着七亘村方向袭来。”日寇这次总结出了失败的经验,先头部队一经发现可能藏有我军的位置,就会拿出迫击炮进行炮击。
我军战士沉着冷静,即使炮弹落到了身边不远处,也不会贸然起身。当日军先头骑兵渐渐通过后,辎重部队进入伏击圈时,我军抓住机会对敌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敌人的骑兵听到枪声后,迅速驰援,并在中途组织部队向着我军指挥部发起了冲击。
好在被我军侧翼部队及时发现,并打退了敌人。这次的伏击由于日军加强了防守,我军增援部队又因天气下雨导致路滑,所以没有及时赶来,虽没有全歼掉日军,但也击毙日军百余名。
此战役不仅起到了鼓舞军民士气,还浇灭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这两场战斗同时也是抗战初期,我军在山西战场上取得的一次尤为重要的胜利。
在后来的革命工作中,可以说刘邓两人的性格,是相似而又互补的!他们同样低调,具备优秀的指挥才能,不同点则主要体现在刘伯承元帅在军中更为宽厚,虽然打仗时对敌人毫不留情,但在部队里还是非常和善的。而邓小平同志更多的还是严格果断,在部队敢于直接批评犯错的将士,宛如将士们的严师。
正是因为二人刚柔并济的指挥方法,他们才能带出来一支钢铁雄狮!1949年10月,刘邓二人带领部队迅速解放了贵阳等地,还将重庆包围了起来,但就再这个时候,毛主席发来了电报,称:暂时不要打重庆。当时这句话,着实是让二人非常纠结。
刘伯承当即解释给了邓小平说:毛主席之所以不打重庆,是为了让蒋介石吸引更多的国民党前来,等他们会合后,在全部歼灭。此举毛主席也是为了全中国的和平而考虑的,以免解放后,以前的国民党军,再出来在搞破坏!
邓小平听完后说道:蒋介石万一逃出去了,那么剩下的国民党军很有可能会到处逃窜,祸乱一方百姓。两人随后商量了一阵,邓小平直接了断的说:“我建议直接解放重庆,早解放一天,重庆人民所受到的,不公待遇就少一天!”
刘伯承听完后也非常的赞同,于是过了段时间准备好后,二人齐齐向中央发电报,很快,得到解放命令的刘邓二人开始着手解放重庆的计划。
随着毛主席领导的解放军战士,接连解放全国大部地区,国民党部队主力尽失的情况下,残存的一些国民党部队,纷纷败退到了华南、西南等地区。蒋介石在美帝主义的支持下,在西南地区进行了最后的挣扎。
蒋介石选的西南地区,地理位置可谓是极其的险峻,其中秦岭、大巴山和武陵山脉,像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隔断了川黔与内地之间的联系。封建势力和山中的军阀土匪,成为了他的反动派基础。
中央为了解放西南也派出了强兵悍将,其中就有着刘邓及贺龙。三人齐聚西南,此后他们三人开始了并肩作战。邓小平当时还说:这次我们几人联手,叫三龙际会!因为刘伯承和邓小平二人都是属龙的,而贺龙的名字里面也有龙,所以才叫三龙。
为了阻止解放军攻入西南,国民党部队将胡宗南的14个军约16万人,调到了秦岭汉中一带,而其余人马则布守在了巴东一带,其中,国民党宋希濂带了10万人,作为西南防守的第一线!老蒋所布置的兵力,几乎是将西南地区围成了铁桶。
之所以老蒋把部队布置的这么紧密,其实是因为解放军在开进之处,佯攻秦岭、威逼巴山导致的结果。当初解放军第18兵团曾对着秦岭发动过攻势,战役一打响,解放军就牢牢的将胡宗南集团的十几万人给拖住了,而活动在鄂西北地区的解放军部队也积极配合,造成了想要通过大巴山攻入四川的阵势。
所以国民党老蒋才会误判我军的行动部署,觉得解放军一定会在川北的方向,攻入四川。看穿了蒋介石部署的刘伯承,决定将计就计!他命令部分队伍坐火车到达郑州,甚至刘伯承公开出席了群众的欢迎大会,宣布大军即将入川的消息。
另一面暗度陈仓,命令主力部队秘密南下,急行军至湘鄂等地区,隐蔽待机。就这样在军神刘伯承的部署下,解放军部队一方面表现的浩浩荡荡的要攻入两广,一方面主力部队隐匿踪迹进至武汉!
至于老蒋此时还在为自己的部署暗自高兴,殊不知解放军部队已经兵临城下!10月间,“我军部队就已经拿下了衡宝和广东两场战役的胜利。分别歼灭了守在附近的国民党主力大部。”
11月1日,进攻川黔的战斗打响了,刘伯承、邓小平二人率领解放军出黔江地区,协同第四野战军,歼灭了宋希濂部。至此部队实行了大迂回,进军贵州!
在之后的时间里,“刘伯承率领着解放军部队接连夺取了贵阳、遵义等地。在宜宾、泸州断了蒋介石逃往云南的退路。”由于我军主力是秘密行军的,以至于国民党对我军突然出现,显得极为惊讶。
在军事上打击的同时,我党政治也取得了不菲的成效。在中央的部署下,邓小平等人积极开展了对敌的政治攻势。11月21日,我党对着西南的国民党要员们提出了忠告!“号召他们停止作战,改过自新,并向他们阐述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道理。”
我党的这一举动瞬间得到了国民党的反应,“其中,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国民党西南军政长官邓锡侯、潘文华等人率领部下分别在云南昆明、四川彭县通电起义!”
在看到手下众人纷纷起义之后,蒋介石知道自己在国内已经大势已去。“为了保全自己的蒋家王朝,蒋介石率领着残部逃亡到了台湾。”与此同时我军第二野战部队,也分别从川东、川南地区西进,第18兵团也在秦岭地区截住了企图逃亡的胡宗南部。解放军部队趁势南下,在大军的压迫下,不久解放了成都。
在收到前线发回来的战报后,毛主席非常高兴。同时提出了“西南解放后转入和平建设,克服战后的财政等一系列的解决方法。”
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这场战役结束后,刘邓二人分开了。原因就是国内此刻太缺人才了,当时我国正在御敌于国门之外,在朝鲜正在对付强大的敌人。国内此刻非常紧缺,会打仗的军事人才,面对国内内忧外患的境地,刘伯承毅然选择了去创办军校!
与刘伯承合作这么多年,邓小平哪能不了解刘帅的想法。于是在邓小平全盘接手了,西南的发展大盘后,刘邓二人13年的合作生涯画上了句号。
之后,刘伯承元帅写信给中央,申请调到培训高级军官的工作当中去。刘伯承元帅一心为国的心,使得毛主席特批了他的请求。“只是由于我国当时并不太富裕,刘伯承元帅为了给国家省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索性就采用了原先国民党陆军大学的校址,”稍加修缮之后,成为了“南京军事学院”!
万事开头难,在最初创办军校时可谓是艰苦万分,不过刘伯承元帅可不是一般人,他仅用了五年的时间,就做出了一番事业。“这五年中他不仅编撰了数百种战术战法,更是将原本的736名学员,扩充到了3000余人。”
这些从南京军事学院出来的人才们,一度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刘帅所创建的学院,也在当时被誉为“将军的摇篮!”
就在刘伯承元帅积极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时候,邓小平同志也在我国的西南地区,默默无私的为祖国进行着奉献。
1986年10月,刘伯承元帅身体逐渐恶化,躺在病床上的他对着前来看望的华国锋等人,说出了自己的遗言,那就是死后让邓小平同志,来主持我的葬礼。10月7日,戎马一生的刘伯承元帅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其一生中战功赫赫,叶剑英元帅曾说过:“遍体弹痕余只眼!”这句话足以可见刘帅为祖国事业付出了多少。刘伯承元帅虽然逝去了,但他为祖国做出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人民会永远记得他。
最后,邓小平同志来到了中央为刘帅组织的告别典礼上,亲自主持了告别仪式!那一天,邓小平最早来到了现场,望着老战友,邓小平同志一直在矗立着,泪水无声地留了下来,“13年的合作生涯,多少次深入敌后的斗争,邓公和刘伯承元帅从此画上了句号!”
如今和平强大的祖国,离不开先辈们的奋斗,他们这种革命精神及战友情谊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缅怀!
篇幅较长,感谢您耐心观看,创作不易,您的支持是我们创作最大的动力,喜欢不要忘记点个关注,如有任何意见欢迎评论区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