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新四军与突然向自己发动围击的国民党军队血战7昼夜,损失惨重,军长叶挺也被扣押,毛泽东闻讯震怒,一度准备和蒋介石“打到底”。
然而,在日寇侵略的大背景下,一切“内战”的苗头,都可能会将国内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抗日统一战线”断送掉。
外敌猖獗,百姓苦难。中共权衡再三,最终还是决定选择隐忍,按照共产国际方面的指示,以抗日为重,稳定中国的反法西斯战场,努力修复国共两党关系的裂痕。
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为了缓和局势、平息舆论,蒋介石不仅悄悄地将对新四军的指控由“叛变”转为“违反军纪”,还对毛泽东发出了和平会谈的邀请。
蒋约毛会面,毛亦有见蒋之意,然而,周恩来却坚持反对。
国共会谈,争取和平解决此次冲突,这是好事。但是,毛泽东亲自前往西安去见蒋介石,周恩来一万个不同意。
就自己要不要赴约见蒋之事,毛泽东的意见一度和周恩来相反。他认为,此时与蒋介石会面对国际国内局势都有极大好处,哪怕最终什么问题都未解决,此次会谈对改善两党关系而言也是意义重大的。
周恩来却不这么认为。他指出,此时见蒋的时机“尚不成熟”,蒋介石所主张的“政治解决”并非民主合作,而是想要我方屈服,谈判的地点是他的地盘,难保他们不会借势逼迫我方依照他们的想法解决更多问题。
而且此次情况复杂,路途较远,毛泽东还正赶上身患感冒。若是此时毛泽东贸然前去,怕是只会使事态发展更加不利。倘若到了蒋介石的地盘后,人家借口挽留,不许回程,那事情就更难办了。
但是,若不对蒋介石的邀请做出回应,那也是不妥的。国共关系正有向好发展的可能,中共方面自然也应该尽力促成这一可能。
权衡再三,周恩来提议,派林彪出面与蒋介石会谈,谈判时也不要把话讲死,先试探下对方的态度和底线,看事态发展情况如何,之后再决定是否由毛泽东与之会面。
周恩来原本是考虑由朱德或林彪先行前往的,而最终决定推荐林彪代替毛泽东先行见蒋,是考虑到林彪身份的特殊性。
林彪曾在苏联养病,期间与共产国际方面多有接触,他比较熟悉共产国际方面对中国问题的态度,同时他还是黄埔四期的毕业生,抗战中战绩斐然。
蒋介石一向对“黄埔”出身的军官感情不同,既然林彪与蒋介石有着“师生”的名义,相对而言关系也就更近一些。
听说林彪要来,蒋介石也很欢迎。蒋介石对林彪这个学生还是比较看好的,早在林彪毕业前夕,作为“校长”的蒋介石就想拉拢他作心腹,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实现。
自从林彪毕业之后,他们已经多年未见,蒋介石对林彪甚至还有些惦念。就在一开始两党商定会谈事宜时,蒋介石就曾在日记中自问道:“共党林彪之不来,何耶?”
蒋介石刚在日记中念叨完林彪,三日后,他便接到了彭德怀的上报:林彪已“动身晋谒”,蒋介石得知后,高高兴兴地批准了。
蒋介石这边高兴地等着林彪来,林彪却未按期到达两方约定的西安。由于路上遇到了山洪,林彪一行在途中耽误了些时间,等到他在9月17日到达西安的时候,蒋介石已经返回了重庆。
虽然没能在西安达成会面,但是蒋介石留下话,要林彪“赴渝面谈”。
中共方面对此次会谈十分看重,毛泽东得知情况后,也下达指示,要林彪赶赴重庆,争取在改善两党关系的同时也能顺便解决些具体问题。
10月7日,林彪按要求到达了重庆,6天后,受蒋介石之邀赴宴相见,张治中作陪。
见面后,林彪先是转达了毛泽东“甚愿见蒋”的心意,并向蒋介石说明了毛泽东“适患感冒,未能成行”的情况。蒋即问毛好,接着又问道:“汝此次来渝,毛润之先生有何意见转告我吗?”
为示亲切,林彪不称蒋为“委员长”,而是“校长”。他微笑着回答道:“自从接得校长约定在西安相见的电报后,毛先生即提出中共中央会议讨论,并约我数度谈话”。
如此回答,林彪是为让蒋介石明白,自己此行的态度以及之后会谈所言,都并非只是代表他个人的见解,更是代表的毛与中共高层的意见。
会谈一开始,林彪就国内、国际以及两党合作等事向蒋介石作了郑重表态。在林彪发言时,蒋介石则一直静听,或频频点头,没有插话。
林彪在就“抗战”、“建国”以及“两党合作”等方面发表意见时,按照党中央的指示,主要强调国共两党的相同之处,表达和解、团结的愿望,对两党在建国目标上的歧异,则讳言或少言。会上气氛还算融洽。
此次谈话时长约45分钟,在临结束的时候,蒋介石问林彪:“汝在重庆尚有几日勾留?”
林彪听完一愣,他心想,任务还未完成,归期是何期啊?更何况这是到了重庆,能不能走,何时走,他蒋介石反倒问起我了?
林彪只好打哈哈,最后,双方约定在林彪离渝之前,再召见谈话一次。
林彪与蒋介石的第一次谈话,实际上并未取得什么突破性进展,终究还是印证了周恩来“很难解决问题”的预想。
事后,周恩来从张治中处得知,林彪此次赴宴,其与蒋介石的席间谈话,“前数段甚好”,蒋介石一开始也表现得很有兴趣,态度很好。然而,等到最后林彪谈到“内战危险”的时候,蒋介石“数看手表”,显得十分不耐烦。
之后,周恩来便将此次林蒋会谈的情况电告延安,并建议将林彪回延安的日期提上日程,免得夜长梦多。毛泽东收到电报后,指示林彪再次见过蒋介石后便可回延安。
由于林彪在名义上是中共派来会谈的代表,又鉴于他的身份地位与曾为其“师长”的蒋介石不匹配,国民党方面便安排了张治中为代表,令张与林进行谈判。
12月16日,蒋介石再次会见林彪。当林彪谈到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敌后抗日的情况,以及提出扩编军队和发给药品的要求时,蒋介石避重就轻,只说药品可以由何应钦发给,但闭口不谈军队扩编之事。
虽然当时已到年底,距离皖南事变的发生已经过了将近一年了,然而对于事变后重整旗鼓的新四军,蒋介石却一直持“不承认”的态度,甚至对“新四军”这一番号都十分反感。
在这次谈话的过程中,林彪在发言时曾提到了“新四军”三个字,一直沉寂静听的蒋介石立刻表现得十分激动,不仅开口打断了林彪的讲话,还面红耳赤地说道:“今后勿再提新四军,再提新四军我是不听的。”
蒋介石如此强烈的反应,让林彪感到有些意外。之后,他便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只和蒋介石谈原则的是,不再提及新四军问题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此次会谈依旧十分艰难,林彪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之后数月,林彪与周恩来,与张治中就两党合作的多项具体问题展开了数次商议,但最终因分歧很大,未能达成共识。
转眼就到了第二年夏季。林彪与周恩来等人在重庆留待已久,具体问题的协商虽未见明显成效,但皖南事变后的紧张气氛确实缓和了不少,国内的形势和舆论也在向国民党方面不断施压。
一日清晨,蒋介石像往常一样浏览报纸,《大公报》上一篇名为《看重庆,念中原》的文章引起了他的注意。蒋介石看着文章,眼越睁越大,脸色气得煞白。
紧接着,侍从室二处主任陈布雷便接到了蒋介石的传唤。
蒋介石指着报纸上的文章问陈布雷:“如今抗战已到了第五个年头,军、政两费日感困难,我提倡节俭,吸收游资,向西南、西北大后方推销一亿元‘同盟胜利美金公债’。‘功在国家,利在自己’,报纸竟说出这样没有良心的话,是何道理!”
陈布雷本是记者出身,他业务能力突出,在报界颇有声望,如今已被蒋介石吸收到了智囊团内。面对蒋介石的质问,“老报人”陈布雷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
自1942年河南大旱后,中原灾民流离失所,四处逃荒,死伤无数。赴灾区实地采访的记者将实情反馈给重庆《大公报》,编辑王芸生联想到重庆内歌舞升平、政府对灾区不闻不问,便写下了这篇文章。
然而,这种反映实情报道显然不是蒋介石所愿意见到的,一种不祥的预感漫上了陈布雷的心头。果然,在一顿情绪宣泄后,蒋介石命令,对《大公报》实施停刊三天的处罚,以观后效。
其实,国内舆论已然如此,蒋介石也心中有数。莫说《大公报》,就连国民党内部的高官也有不少对他的主张颇有微词。
就在前不久,蒋介石主持编写的《中国之命运》一书正式出版了,然而,令蒋介石十分意外的是,这本完全按照他的意志所撰成的书,一经面世便受到了外界众多批评,甚至连白崇禧、何应钦等人都认为不应该在书中责备和得罪英国人。
这让蒋介石很不痛快,但他心中也十分清楚,事到如今,类似处罚《大公报》的这类举措已无异于隔靴搔痒,国内还有太多事远比这要紧的多。
陈布雷此次就给他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周恩来、林彪想要见他。
蒋介石本想推脱,但听到陈布雷说周、林有准备离开重庆的意思,蒋介石当即改变了主意。他翻开日历,仔细地计算着时间,最后决定将见面的时间定在三天后。
三天后,也就是6月7日。这一天,周恩来、林彪来到了蒋介石的会议室。蒋介石向他们表示了礼节性的欢迎,脸上掠过一丝稍纵即逝的笑意。军统局的唐纵也奉命陪同接待。
周、林二人都察觉到了老蒋那抹神秘的微笑,两人交换眼神,心领神会。
在来之前,周恩来接到了延安的电报,得知了共产国际已经解散的消息。这样突然的变故,对中共而言无疑是件大事。因此,中央决定要召开会议,讨论之后的政策,请周恩来速回延安。
但是,周恩来也很清楚,蒋介石是不会轻易放他回去的。自皖南事变之后,他就来到重庆负责与国民党方面进行交涉,时间说短不短,已经有过了一年半了。
这么久的时间里,周恩来与同志们尽力争取,但谈判依然十分艰难。蒋介石更是从未松过口让他们离开,明显是想将他们耗在这里。
不过,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得走。虽然事态紧急,但林彪与周恩来仍不动声色,脸上看不出任何焦急、愤怒、担心、失望的情绪。
周恩来的谈判独具风格,他一向习惯于“后发制人”。他冷静地观察着出席者们,心中盘算着发言时机。
会上,蒋介石也不表态,会谈主要是林彪与张治中的交锋。
张治中态度强硬:“你们现在不解决,将来战争结束,你们还拥有武力,将何以为国人所谅解?”
林彪也不示弱,他微笑着,似是而非地答道:“到那时当然不好,所以现在大家要接近,将来便更容易办嘛。”
蒋介石忍不住开口说道:“如果中共放弃武力,本党采宽容态度。”
林彪随即答道:“将军队交出来,但国民党必须首先树立诚心!使我党相信国民党能给予我党合法地位之保障。”
张治中一脸严肃地说道:“何应钦说前方摩擦继续,情况不明,我们的谈判只好搁一搁了。”
这是国民党方面企图利用共产国际解散之际,加强政治攻势,辅以军事压迫,逼迫八路军交出军队和根据地政权的潜台词。
这时,会场一片安静。双方互相凝视了几分钟,各自似乎都在等待着对方先做出解释。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周恩来巧妙地抓住这一时机,顺水推舟,表示“谈判暂搁”是意料之中的事,既然如此,组织决定让林彪回延安一趟,如果之后还要继续谈,那就再来。
接着,他略停了一会,又说道:“我自己也拟回一趟延安,以便使延安了解外间情况,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会谈唇枪舌剑进行了这样久,周恩来一直未发言,就是在等对方先提出来“暂停谈判”的提议。
现在他提出回延安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再配合他脸上那种难以名状的表情,效果不亚于一场雄辩,对方即使不愿意也不好拒绝了。
果然,周恩来的话音一落,蒋介石沉默了。
这样的沉默让一旁的林彪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是他仍表现得不紧不慢,口气轻松地说道:“校长,周恩来在重庆工作也已经有一年多了,身心俱疲,就让我带他回延安小休吧!”
蒋介石看着周、林二人,眼神似有不舍。确实,这一年多来,国民党靠着“和平协商”的幌子,没少在背地里搞小动作,甚至多次试探性地制造摩擦,虽然舆论多有批评,但两党尚处于谈判之中,他料定共产党还是不愿轻易与他撕破脸的。
然而,只要周恩来和林彪的谈判组一走,在舆论的压力下,他蒋介石的拖延计划真的就要彻底告吹了。
事已至此,谈判早已陷入僵局,蒋介石就是想拖,也没有了继续拖下去的借口。蒋介石最终还是没有再说什么,点头同意了林彪的提议。
就这样,这场历经一年多的马拉松式的“重庆谈判”,最终以周、林一行人返回延安而不了了之。
这场耗时的谈判意义甚微,并未解决两党之间存在的主要实际问题,这是蒋介石意料之中的。不过,令他更失望的是,他心中的另一个期望也随之破灭了。
在蒋介石于重庆首次见过林彪之后,他曾在日记中记道:“林彪奉其共党之命来见,幼稚可叹!”蒋介石何出此言,林彪又何处“幼稚”?蒋介石在日记中并没有解释,不过胡宗南的日记中却道出了端倪。
原来,早在林彪从苏联回国、路过西安时,胡宗南便与他有过交集了。对于这位同是黄埔出身的“校友”,胡宗南早有耳闻,甚至还曾听自己的好友胡公冕说起:“林彪为小资产阶级色彩极浓之人,可以分化。”
胡公冕与林彪并无私交,他对林的这种印象又是从何而来,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可以明确的是,胡宗南听过胡公冕关于林彪的这般评价之后,显然是相信了。
1942年初,归国途留西安的林彪受到了胡宗南的盛情款待。1月31日,胡宗南与林彪小叙,两人谈话近四个小时。期间,胡宗南向林彪转告了“校长”对林的期望,也暗示了蒋介石想要拉拢林的意思。
事后,胡宗南认为,两人此次的谈话还是比较顺利的。他在日记中写道:“(林)对毛泽东、朱德,则直呼其名,并有訾议之处。林盖初自国外归来,思想似乎有转变之势。”
显然,胡宗南不仅相信了胡功冕所言,还通过自己与林的接触“证实”了这一点。
实际上,胡宗南对林彪的此番印象,应该是他对当时林彪一番寒暄和客套的误解和扭曲。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时刚刚回国,正满怀热情和乐观的林彪对胡宗南大谈“国共合作”,乃至“共同建国”的重要性,虽然敷衍和客套的成分极大,但由于胡宗南对他别有用心,故而在林彪发言时,胡宗南频频点头。
胡宗南当然不会真的以为林彪说的是什么真理性的“新言论”,但他还是表现得很受触动,不仅答应愿意重新调整与边区的关系,考虑给八路军提供医疗、武器上的帮助,甚至还亲自押运送给林彪大批军事书籍的军车。
胡宗南的此番殷勤举动,当然不是毫无来由的。就在林彪到西安之前,蒋介石早就下令叫胡宗南保护好林彪的安全,并且明确指示胡宗南“接待林彪要以热情体贴为妥,务必使其感到亲切随和,宾至如归。”
有了蒋介石的指示,胡宗南心中便更明白了,蒋介石对林彪是十分看重的,若是自己能将其成功拉拢过来,那必定就是大功一件。
因此,他貌似是投桃报李,实际上却是暗含心机,他自己心中认定了林彪已有“转变之势”,故而费尽心思抓紧拉拢。
想必胡宗南在与林彪接触之后,也把自己对林彪“可以争取”的看法上报给了蒋介石,因此蒋介石才会想借与中共方面会谈的机会见林彪。
然而,在重庆,林与蒋的三次相见,却给对林彪满怀期待的蒋介石泼了一盆冷水。在三次接触中,几乎都是林彪在讲,其言语立场,妥妥的一个中共老将,蒋介石越听心越凉,越听越不耐烦。
这就是胡宗南所谓的有“转变之势”?显然是与他们之前的判断有云泥之别。蒋介石心里直骂娘,回头便在日记中对林彪做出了“幼稚可叹”的评价。
实际上,什么“幼稚可叹”,只不过是蒋介石为了掩饰自己拉拢不成的“一厢情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