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越军的相关记录表明,自1984年开始的5年时间里,解放军部队向老山前线,共计打出了各种炮弹超过185万发,平均下来一天要打1000枚左右,最多的一天竟打出了6万多发。更让越军感到绝望的是,从1978年1月5日开始的3天时间里,解放军部队就对着自己打出了10万余发炮弹,有些阵地因为此等规模的轰炸,甚至连野草都很难再重新长出来。解放军部队是如何进行炮击作战的?越军又进行了哪些行动负隅顽抗?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自卫反击战,去探寻这些问题背后的秘密。
越军在经历过炮击之后,总结出了我军的一些战略战法。要在冲锋前进行三十分钟左右的火力压住,并且对一些重要阵地进行持续打击。在这期间负责观察的战士会及时传递情报,以保证重炮可以精确地击中目标。一些越军的老兵就曾经感慨过,解放军的火炮都打得十分精准,甚至都可以直接打进自己的炮管里。1984年4月的时候,我军集结重兵向老山一带发起了猛攻。而炮兵战士为了打击敌人的一个阵地,竟然使用了54门之多的重型火炮。等到了4月28日,越军由于战线过长且兵力有限,实在是扛不住此等规模火炮的攻击,最后也只得放弃阵地向后撤离。此时前线战场的地形对我军十分有利,因为战士们现在都驻守在山林之中,而敌人只能退守平原地区,且几乎没有办法与战士们进行争夺。当我军攻占了那些重要的高地之后,随后就开始各种修路将其连通,然后把后方的火炮运送到阵地上。不仅如此,部队的指战员还对敌人阵地进行了测算,只要需要多少炮弹就会运来多少炮弹,完全不管战斗所需的成本。而越军根本就没有想到我军战士会这么打,所以在之后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炮兵战士们只要接到了攻击命令,不管是目标阵地是大还是小,完全不会吝惜手中的炮弹。而敌人那边根本无法招架如此规模的进攻,战局总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自己的士兵在火炮的攻击下伤亡惨重。
根据越军长官武怀南的回忆称,该高地被我军战士攻占之后,自己的士兵很难对此进行争夺。由于多是山地且地势十分复杂,所以想要行动首先就要攀爬穷山峻岭。当雨点般的火炮来袭时,那些山石都直接被炸成了粉末,更别说自己手下的士兵了。在1984年7月的一场战斗中,敌人在拂晓时从四个方向发起了全面进攻,并且炮兵也对战斗进行了支援,但最后一处高地都没有拿下。我军战士对此也是早有准备,战斗打响后随即就开始了猛烈地反击。只要敌人打出了一发炮弹,战士们就会用十发炮弹回应他们。这下敌人的炮兵可遭了殃,不管是他们自身还是旁边的石头,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负责主攻的部队也不好过,这些士兵也遭不住我军的炮弹,所以也收获了极大的伤亡。最后敌人长官总结此次失败时,认为最大的原因就是火炮方面的差距。我军战士在战斗中从未间断支援,就像炮弹不要钱一样疯狂发射,这才导致前线部队伤亡太过惨重,没有实现攻占高地的目的。
从那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敌人组织了数十次反击均没有成功,因为我军的火炮一刻都没有停歇。在1984年11月18日的战斗中,敌人在炮弹潮水般地轰炸下无法继续进攻,虽然他们也拿下了一些高地,但是始终无法向前进一步扩大战果。我军的炮兵也是严阵以待,只要发现敌人有进攻的意图,就会直接用炮弹招呼他们。敌人士兵面对此等压力也无法继续前进,在被狂轰滥炸后只能灰溜溜地向后撤离。有一些越军老兵对此也曾感慨过,自战争爆发以来,解放军部队的战斗力明显强大了很多。其一是因为发展太过迅速,其二就是越南和苏联深陷经济危机,导致双方在武器装备上存在巨大差距。而解放军利用强大的火炮压制越军部队,导致在正面交锋前就损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这也是自己整个战争中最大的劣势。如果去除火炮这一因素,越军怎么着也能抗衡一二,但是每次部队拿下阵地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密密麻麻的炮弹。那些士兵根本就扛不住此等进攻,就只能向后方撤退。并且在他们之后还有人认为,虽然解放军和美军存在一定差距,但是炮兵的实力相当强悍。不仅如此他们还会穿插到后方侦查情况,给身处后方的火炮提供目标点,然后不经意间就会吃到一轮炮弹。
敌人害怕我们的炮兵,而战士们却十分喜欢自己的炮兵部队。他们也曾在战斗中喊出最响亮的口号,“炮兵万岁”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