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众所周知,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基础。
1948年9月12日开打的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
同年11月29日开始的平津战役解放了华北;
同年11月6日发动的淮海战役则不仅成功地霸鼎中原,还消灭掉老蒋的全部重装嫡系部队,使其再无还手之力。
淮海战役后,老蒋悲愤出诗人,写下了“冬天饮寒水,雪夜过断桥”的诗句,所透出的那种悲凉绝望简直无以复加。
那么,三大战役的赫赫战功,都是我军哪些部队拿下的呢?
其中,林彪统帅的东北野战军凭一己之力搞定了辽沈和平津两大战役;
而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则是淮海战役的主力。
可以说,当时的东北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绝对是我军当中实力最为强劲的两路大军,称得上砸到哪里都能无坚不摧,毁天灭地的两只铁拳。
如何用好这两只铁拳?
究竟让这两只铁拳砸向哪里?
1947年的下半年,毛主席就在考虑这个问题。
毛主席思来想去,最终的决定是让两路大军南下。
东北野战军全部主力从吉林南下锦州作战;
华东野战军粟裕则率领三个纵队离开中原战场,南渡长江到江南实施机动作战。
让毛主席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两个精彩构想却在两路大军的实际指挥者那里,碰了钉子。
2
先说东北野战军方面。
1947年10月13日,中央军委给东北野战军发电,要求他们在冬季攻占吉林后,“将主攻方向转至北宁、平绥两线”,并明确指出“沈阳、锦州间,锦州、山海关间,山海关、天津间,天津、北平间,北平、张家口间均为很好的作战地区”
这是毛主席首次对东北野战军提出的南下作战的构想。
此构想的依据有三:
第一,整个东北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在我方控制之下,而敌人被分割压缩在长春、沈阳、锦州及其附近的狭小地带,我的地盘我做主;
第二,我方正规部队加地方武装超过100万,尤其是拥有了此前从未拥有的强大炮兵部队,而敌人在东北的兵力总共才55万,优势完全在我;
第三,我军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一城一池论得失,要实现这个目标,最好能将固守城池的敌人吸引出来,在野战中将其歼灭,而要吸引敌人出来,只有大军南下,直插身后,断其退路,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以上三点,最具创意的是第三点,让人不禁想起那个“如何让猫吃辣椒”的段子。
话说有一天,毛主席向周总理和少奇同志提了一个问题:“你们怎样让猫吃辣椒?”
少奇同志说:“抓住猫,把辣椒塞进它嘴里,用筷子捅下去。”
毛主席听了,摆了摆手说:“这不是自觉自愿的呀。”
周总理说:“饿它三天,把辣椒裹在一片肉里。猫饿急了,自然会一口吞下去。”
毛主席依旧摇摇头。
两人于是很好奇,问主席用啥办法。
毛主席笑着说:“很简单,把辣椒擦在猫屁股上,当它感到火辣辣的时候,就会自己主动舔掉辣椒。”
遗憾的是,毛主席这个极具创意的办法被林彪否掉了。
3
东北野战军认为毛主席提出的南下构想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第一,东北野战军的大后方在松花江以北,东北南部的新解放区立足未稳,战场环境不利;
第二,主力远道攻打锦州,一旦久攻不下,敌人再从华北和海上不断增援,战局发展难料;
第三,大军南下,后勤补给困难。
总之,林彪将黄豆数来数去,还是不愿意南下打锦州,还是认为就近打长春比较好。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中央最后同意了东北野战军打长春的意见。
但是,同意归同意,毛主席依旧没有放弃要东北野战军南下作战的想法。
他在1948年4月22日给东北野战军的复电中,语气严厉地指出:
“我们同意你们先打长春的理由是先打长春比较先打他处要有利一些,不是因为先打他处不利,或有不可克服之困难。
你们所说打沈阳附近之困难,打锦州附近之困难,以及入关作战之困难等,有些只是设想的困难,事实上不一定的。”
“你们自己,特别是干部中,只应当说在目前情况下打长春比较有利,不应当强调南下作战之困难,以免你们自己及干部在精神上处于被动的地位”
啥叫“在精神上处于被动的地位”?
毛主席说的含蓄,其实就是畏敌如虎的意思。
建国以后,1962年召开的那次著名的七千人大会上,林彪脱稿讲了一段话:
“我深深感觉到,我们的工作搞得好一些的时候,是毛主席的思想能够顺利贯彻的时候,毛主席的思想不受干扰的时候。
如果毛主席的意见受不到尊重,或者受到很大干扰的时候,事情就要出毛病。我们党几十年来的历史,就是这么一个历史。”
不知道,林彪讲这番话时,是不是想起了毛主席让他南下打锦州,而他却执意打长春的往事。
因为,打长春确实出了毛病。
4
1948年5月下旬,东北野战军开始攻打长春,本来以为十天半月就可以拿下长春,可是打了一个月,才发现根本打不下来。
攻打长春受挫以后,东北野战军又打算围城打援,结果被沈阳的卫立煌识破计谋。
卫立煌死守沈阳,按兵不动,打援的计划又落空。
转眼就到了7月中旬,东北野战军一看这样下去不是事,于是主动向中央提出,要求南下作战。
1948年7月22日,毛主席回电,“停止攻击长春计划,做好南进作战计划准备”,并在电文开头再次指明:
“向南作战具有各种有利条件,我军愈向敌人后方前进,愈能使敌方孤悬在我侧后之据点被迫减弱或撤退,这个真理已被整个南线作战所证明,亦为你们的作战所证明”
很明显,这段话的最后一句是反话,意思是不听我的,吃瘪了吧。
此后,随着东北野战军大军南下,整个东北战场的形势,可以用摧枯拉朽来形容。
东北野战军仅用39个小时便打下锦州,接着长春不战而降,然后是当初兵出沈阳准备援救锦州的廖耀湘兵团,还未退回沈阳,便在半道被东北野战军一顿乱拳打死,最后沈阳差不多成了一座空城,没费多少力气地就被拿下了。
回顾辽沈战役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毛主席最初让东北野战军南下作战构想是正确的,尽管开头不被尊重,并受到干扰,但在他的坚持下,最终还是完美地得以实现。
与此不同的是,毛主席让华东野战军粟裕率部渡江南下的意见,却被粟裕成功地劝退了。
这又是咋回事?
5
1948年1月17日,中央军委给华东野战军的粟裕发电,要求粟裕率领三个纵队南渡长江执行宽大机动任务。
渡江部队要先在湖南、江西两省周旋半年至一年,然后再挺进福建、浙江,要像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那样闹腾,使敌人防不胜防。
如此吸引调动老蒋的二十至三十个旅从中原战场回防江南,以减轻中原战场的压力。
毛主席甚至在亲自起草的电文中,还具体提出三个渡江方案,包括渡江的时间、地点,让粟裕自己选定后,“熟筹见复”
粟裕收到毛主席的电报后,不敢懈怠,立刻行动起来。
一方面他让三个纵队抓紧整训,并向长江沿岸派出先遣小分队,进行渡江侦查和各种准备;
一方面他研究琢磨如何落实毛主席的战略意图。
这一琢磨不打紧,粟裕越琢磨越觉得南渡长江有问题。
粟裕认为,毛主席的战略意图很明确,就是吸引中原战场的敌人回防江南。
那么问题来了,我粟裕过江后就一定能达此目的吗?
粟裕经过翻来覆去的思考后认为未必。
第一,我三个纵队,加上地方干部,约近十万人,渡江后要在敌占区转战数省,行程几千里甚至上万里,敌人必然会利用其大后方的各种有利条件,对我军实施围追堵截。
而我军则远离解放区,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连续作战,兵员的补充,粮弹和其它物资的供应,伤病员的安置和治疗,都将遇到很大的困难。
这种情况简直是三年南方游击战争的重演,必将造成部队1/2以上的减员。
如此一来,剩下的几万人渡江部队就难以对敌人形成大的威胁。
第二,我三个纵队渡江南进,杀入老蒋的战略后方,确实会令老蒋震惊,也会调动江北部分敌军回防江南,但应该调动不了老蒋在中原战场上的四个主力军。
这四个主力军有老蒋的两个嫡系主力军,他们是半机械化部队,又是老蒋在中原战场上的骨干,适合平原作战,老蒋是不会把他们调到江南的山沟里跟我们打游击的。
另外的两个主力军属于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刚得到美国人支持的桂系和老蒋正闹得不可开交,老蒋从政治上考虑,绝不会纵虎归山,把他们调到江南。
也就是说,在粟裕看来,既然我军不能把敌人在中原战场的这四个主力军调到江南,那么,就达不到预期的渡江的目的。
除此之外,粟裕还考虑了渡江的两大害处。
其一是分散了我军在中原战场的兵力。
本来老蒋在中原战场的兵力部署就占有优势,我军兵力一分散,无疑扩大了这种差距,我军将更难在短期内改变敌我兵力对比,也就不利于中原战局的改善;
其二是政治上可能会促使桂系与老蒋的合流。老蒋的嫡系部队都在江北,江南则是桂系为主,我军一旦过江,势必引起桂系的紧张,从而导致本来已与老蒋离心离德的桂系,重新靠向老蒋。
应该说,粟裕同志不愧为我军的大将之首。
他的这些考虑有理有据,不仅细致全面,关键是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尤其是将军事问题更多地从政治方面加以剖析,令人叹服。
总之,粟裕对毛主席让其南渡长江的看法是,意义不大,害处却不小。
但是,作为下属,不能仅仅是否定上级领导的意见,还得拿出解决问题的更好办法来。
粟裕当然想到了这一点。
主席让我渡江,无非是想逼老蒋调兵回防,从而减轻中原战场的压力,那么,我把中原战场的问题解决了,不是更直接么。
当时的中原战场,老蒋砸下去了全部身家,共有24个整编师,一个整编师其实是一个军。
而我军主要有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的8个纵队,以及中原野战军的7个纵队,一个纵队其实也是一个军。
两边比较下来,我军明显处于弱势。
尽管处于弱势,但粟裕认为,在中原黄淮地区,我军已经渡过最困难的时期,可以放手与敌人大搞几下了。
第一,敌人虽然重兵集结,兵力占优,可大多兵力用于防守,机动兵力相对较少,而运动战则是我军强项,可以说,我军的所有部队都是机动兵力,野战的话,优势在我。
第二,中原地区虽然地势平坦,交通发达,貌似有利于敌人机械化部队的机动,但别忘了,搞破袭战,破坏敌人的交通线可是我们的老本行,也就是说,我们战士的两条腿未必不能跑赢敌人的四个轮子。
如此,我军就能迅速集中兵力,从四面八方分进合击敌人,实现战役上的速战速决;
第三,中原黄淮地区虽然是外线,但背靠山东等老解放区,可以及时得到大批人力物力的支援,此外,我军在新解放区已初步站稳脚跟,也就有了一定的支援力量,不是完全的主场,也至少能算半个。
以上三点,都是我军在中原黄淮地区与老蒋打大歼灭战的有利条件。
任何事情都有有利和不利的两面性,为良将者,在看到不利的同时,也能看到有利,然后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有利的一面,消解不利的一面,从而无往不胜。
粟裕,良将者也。
6
在经过了几个月的深思熟虑后,1948年4月18日,粟裕将他的上述想法毫无保留地报告了中央。
此时,毛主席的桌子上应该也放着林彪给中央打来的报告。
如果是一般人,在接到粟裕的电报后估计会很恼火,林彪不听我的,你粟裕也来反对我?!
毛主席当然不是一般人,他在接到粟裕的电报后,不仅不恼火,还大为兴奋,立即发电让粟裕与陈毅一起到中央做当面汇报。
粟裕和陈毅赶到西柏坡后,又随即前往阜平县的城南庄,毛主席在那里专门召开会议听取粟裕的意见。
粟裕着重汇报了三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大员歼敌的方案,并详细说明了提出这个方案的根据。
中央的五大书记听了之后,频频点头,当即研究,并同意了这个方案。
更令粟裕大吃一惊的是,这边刚散会,毛主席就拉住粟裕说,“陈毅同志不回华野去了,今后华野就由你来搞。”
要知道,此时的华东野战军,陈毅是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而粟裕只是副司令员,粟裕提了一下反对意见后,立刻便由副转正,可见,毛主席对粟裕的建议是多么赏识,尽管这个建议是反对他的。
在毛主席采纳了粟裕的建议后,粟裕觉得主意既然是自己拿的,华野又全部交给了他,等于这次是向主席立下了“军令状”,所以第一仗必须旗开得胜,只能打好,不能打坏,否则就辜负了主席的殷切期望。
第一仗是豫东战役,粟裕构想了一个“先打开封,后歼援敌”的作战方案,结果相当成功。
此战敌我双方均投入了很大兵力,我军是20万人,老蒋则是25万人,最终我军共歼敌9万余人。
豫东战役不仅证明了粟裕给毛主席的建议是可行的,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中原战场和华东战场敌强我弱的战略态势.
经此一役,我军士气高涨,而国军一方面失去了主动发起进攻的能力,一方面连据守要点的信心也开始动摇。
所以,毛主席这时候说,“解放战争好像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
此后,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了。
在粟裕的指挥下,华东野战军在半年多的时间就将中原和华东战场的敌人消灭一空。
粟裕也完美地实现了他当初的设想,也就是我不用过江去搞吸引敌人回防江南,以减轻中原战场压力的绕圈子,我直接就可以将其就地消灭。
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是如果当初粟裕坚决执行了毛主席的渡江南进策略,解放战争会打成什么样子,就很难说,至少要拖久一点。
比较毛主席在东北战场和中原战场的初期决策,可谓一对一错,但是毛主席能够做到坚持对的,及时改正错的。
这一点真的很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