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蒋介石的结拜兄弟,张群对蒋介石可谓是唯命是从,在工作上也是尽心尽职。他曾为蒋介石弃武从文,并甘愿只为其出谋划策,进行政治策动。而蒋介石也是十分赏识于他,以致于他赴台之后,还能继续发光发热。
那么,张群在去往台湾之后,生活过得究竟如何呢?本文解答。
一、张群与蒋介石的友谊
张群,字岳军,1889年出生于四川省华阳县。1901年,张群就读于新学堂。1906年时,还在读华阳中学的张群听到保定军官学校在四川招生之后,便决定弃笔投戎,报考军官学校。也是在这一年,年仅17岁的张群成功考入了保定军官学校步兵第二队。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来自浙江奉化的蒋介石也在这所学校学习,不过他是在炮兵科。也是因为所学科目不同,所以此间张群与蒋介石两人并不相识。
1908年,张群考上公费留日,与蒋介石等63人一起东渡留学日本。也正是在这一次赴日的轮船上,张群邂逅结识了蒋介石,从此两人成为终生莫逆之交。
到东京后,张群与蒋介石两人双双进入日本陆军预备学校振武学堂。在此之前,张群原本是想继续在步兵科学习的,但他在遇到蒋介石,发现蒋介石就读于炮兵科之后,他出于对蒋介石的佩服,最后也决定转入炮兵科。而这一举动,用张群的原话来说,便是“见贤思齐”。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张群则一直跟着蒋介石,他们一起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一起参加了留日军人秘密组织的“丈夫团”,投身反清革命活动。后辛亥革命爆发,当在上海的同盟会中部总会负责人之一的陈其美打电报给蒋介石后,张群也跟着蒋介石一起返回了上海。
在上海,因张群、蒋介石和黄郛长期在陈其美手下任职,又都是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情谊深厚,所以三人便效仿刘、关、张三人,于1911年11月末焚香点烛,结拜为异性兄弟。这一年,黄郛31岁,蒋介石24岁,张群22岁。也是自此之后,张群对蒋介石更为尊重,凡是也都以蒋介石的意见为主。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之后,张群因被通缉,索性便带着妻子去到了日本,在那里继续完成之前未完成的学业。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护法军政府大元帅,举起了护法的旗帜。也是在此时,张群重新回到了中国,并与蒋介石一同担任“大元帅府参军”一职。
张群虽然学过军事,也是军人出身,但是自此他追随蒋介石后,更多扮演的则是幕僚这个角色。他使出浑身解数为蒋介石出谋划策,四处游说,可谓是如鱼得水,做得也是有声有色。那时,蒋介石经常会把最不放心、最难处理的事情交给张群办理,而张群也总能领会蒋介石的意思,总能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在政治上始终保持与蒋介石共同进退。
也是因此,在中国政治的舞台上,张群被称为“蒋介石的怀刀”,一直活跃在国民党内。
二、大陆解放,张群逃往台湾
1949年初,国民党统治已日暮西山。为作垂死挣扎,蒋介石在下野之前,任命张群为重庆绥靖公署主任。旋即,重庆绥靖公署撤销,成立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张群任该公署长官。彼时,张群的需要做的,便是主持西南大局,策划在西南建立军事基地,以挽回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的败局。
当时,张群曾对刘文辉说道:
西南是最后的堡垒,四川是西南的心脏,别的地方可以丢,就是四川不能丢,到必要时中央将调百万大军来保卫四川。
话虽如此,但其实当时的张群已经在考虑后路了,因为他打心底里明白:国民党是翻不了盘的。
1949年年底,蒋介石眼看四川即将解放,成都旦夕不保,企图利用云南和西康作为负隅顽抗的最后据点。为此,张群曾多次去往昆明游说“云南省主席”卢汉。12月初,张群到昆明与“云南省主席”卢汉商量,说蒋介石准备把“中央政府”搬到昆明和西昌,但被卢汉将军以“云南民穷财尽粮缺,负担不起,人民不会同意”为由拒绝了。
12月9日,张群再次飞往昆明,准备控制局面,并安抚卢汉。但令其没想到的是,卢汉竟然将准能已久的起义提前进行了,使得张群一下飞机便失去了自由。10日,张群给卢汉写了两封亲笔信,表示自己与蒋介石的关系极深,并说自己没有军权,留在昆明无用,希望卢汉念昔日旧交,放其一条出路。
卢汉在收到张群的信后考虑了许久,最后还是决定释放张群,并赠送给张群3000元港币作为路费。
11日午后,张群的飞机在起飞前,卢汉念其旧情,派了一些旧军政人员前往机场送行。这一举动,令张群感动无比,和送行者一一握手道别之后,于下午2时从昆明出发,去到了台湾。
三、张群家事
张群去到台湾之后,他已经失去了在大陆时期的风光。那时,台湾的政治经济一片混乱,而蒋介石又忙于复出,根本无暇顾及这些昔日的重臣大员,张群也仅得到了“总统府资政”这一虚职。
退休之后,张群则正式回到家中,开始享受天伦之乐,颐养天年。
而论张群的婚姻姻缘,最早则可追溯到她在日本留学时期。有一年暑假,张群陪同他的同学王柏龄回扬州老家,途经上海时,张群去拜访了一位本家,也曾是张群在四川读中学时的英文老师。也是在这次拜访中,张群认识了一位在教堂工作的朋友丁文俊。
后来在张群回到上海后,丁文俊便经常约张群去做礼拜。这样一来二去,两人渐渐熟络起来,丁文俊见张群还是单身,便热心地做起了月老,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叫马育英。
马育英是江苏昆山县人,是家中长女,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马家家境原本小康,但马育英7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接着她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也先后夭折,只剩下马育英与母亲相依为命。
后来,马育英的母亲去了上海,进入了圣经学校。毕业后,马母任传教工作,常年往来于上海昆山间。马育英11岁时,得浸信会教士帮助,进入了上海浸信会主办的宴摩氏女子中学读书,毕业后在母校宴摩氏女中工作。
宴摩氏女中校规极严,马育英不能随便出门,与张群相识后,也都是张群去校中看她。且两人的见面也十分独特,每次两人见面时,马育英的外国老师便会拿一本书坐在两人旁边,直到两人结婚前一天,这个老师才离开。
1912年4月,张群和马育英订婚了。订婚宴上,两人拟于6月间结婚,然而就在不久之后,张群出现了意外。有一次张群骑马外出,中途突然遇到暴风雨,因一时找不到避雨的地方,他也只好淋雨回家。因为这次淋雨,张群事后在医院足足住了三个月,婚礼也因此推迟了近4个月。
时间到了1912年10月5日,张群与马育英终于正式结婚了。而两人的婚礼场地,在经过商量之后,最后也选择在了马育英的“怀恩堂”举办。晚年,对于这场婚礼,张群曾回忆说:“婚礼完全是宗教仪式,一切由外国牧师安排。那天结婚的礼堂完全用青色的竹子来装饰,与众不同,也别具情调。”
婚后,马育英共给张群生下了两男两女,除次女张佩蓉12岁时因伤寒在上海夭折外,其他三个孩子均学有所成:
长子张继正,曾留学德国学习工程,后又因欧战爆发,转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并获得了工程学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后,曾任国立四川大学教授。
次子张继忠,曾留学澳洲雪黎大学攻电机工程,学成归国后去往台湾做了台湾电力公司的一名副工程师。不过,后来张继忠在母亲的影响下也开始研究神学,转而当起了牧师。
长女张亚兰,曾留美学音乐,后嫁给了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粤侨刘毓棠。刘毓棠曾是台湾驻新西兰“大使”,也是美国麦今诺大学政治系主任、中国文化大学美国研究所所长。
张群与马育英是同龄,当妻子1974年去世的时候,他本人也已是86岁高龄。60多年的相濡以沫,妻子突然离世,其打击可想而知。但是张群很快便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他和儿子们住一起,享了16年的福,生活过得惬意而自在。
四、张群的养生之道
张群晚年离开政界后,他开始学着著书立说,写了《谈修养》、《中日关系与美国》、《我与日本七十年》等不少著作。
《我与日本七十年》的宗旨是:“一方面可作为一项近代史资料的补充;一方面我希望两国人士看后,能了解中日两国过去这段血泪交织的历史关系,体验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教训。”
在这本书中,张群全面详尽地叙述了他在各个历史时期与日本交往的经历,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0世纪50年代时,蒋介石曾在阳明山开办了“革命实践研究院”,并令张群主持该院工作。也是在这个时候,张群写下了《谈修养》一书。该书内容丰富,有理有据,主要内容为养身、养心、养慧、养量、养望五个部分。
此书一出,便在台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受人们欢迎。因为“在朝”的大小官员,皆可从中学到为官之道;要保官、要升官,也可以从中获得教益;离职退休的老官员,特别是退守台湾后被夺权的国民党高官,更可从中找到慰藉。
也是因此,到20世纪80年代初,此书出版还不到两年就已经印刷发行九版了。
张群在耄耋之年,仍是起居规律,运动如常,经常兴致很高地四处走动和走访亲友。当记者问他健康长寿的秘诀时,他总会笑着说:忘年、不怒、常笑。如果再当记者深问下去时,他则会说:淡泊明志,生活简朴,淡然愉悦,表里如一。
另外,张群也喜欢喝酒,且酒量十分不错,并有自己的一套“酒经”。在《谈喝酒》中,张群谈到:
喝酒要有些条件:第一主人要好;第二客人要好;第三酒要好;第四酒品要好;第五下酒菜要好;第六谈话要好;第七灯光要好;第八环境要好;第九太太要好,即使喝醉了,回家也不挨骂。
他的这些理论,在当时得到了许多同道好友的认同。
岁月的磨砺,让张群对人生也有了与众不同的深刻认识,也正是这些人生哲学,才能让他的家庭保持着春天般的和谐,让生活轻松而充满乐趣,让他在漫漫人生路上,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够应付自如。而这,也正是他健康长寿的真正秘诀。
然而,不管张群如何健康长寿,他的心中却一直有一件心事未了,那便是落叶归根。
这位百岁老人不管年轻时多么多么传奇,晚年多么多么幸福,但他还是忘不了故乡天府之国,忘不了亲友乡邻。当年张群的母亲不愿意随儿子前往台湾,1958年在家乡病逝,而张群在第二年才得知此讯,他悲痛万分,特地向蒋介石请假三周,在家设立灵位,为母亲守灵。
在梦中,张群也常常会梦到故乡,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回故乡看一眼。然而,他最后还是没有盼到这一天的来临。就在1990年12月14日,张群怀着满心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享年10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