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灿若星河的高级将领中,既当军事指挥员,又能做政治工作的不乏其人。但像杜义德这样,从连长、指导员到大单位的司令、政委,多次转换过领导角色的却不多。刘伯承元帅曾赞誉杜义德:“杜义德是政委兼司令,司令兼政委,才兼文武。”可见杜义德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两栖”将领。
1912年5月,杜义德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木兰山区的一个贫农家庭,他只读了8个月私塾,就被迫去给地主放牛,他还在武汉打过工,当过学徒。1927年春,北伐军打到了湖北,年仅15岁的杜义德也回到家乡,参加了农民赤卫队。1929年,他又参加了红军。
杜义德作战非常勇敢,战友们送了他一个“夜老虎”的绰号,到1931年,他已经成长为红4军第10师第30团3营营长,成为了一名中层指挥员。
杜义德每次领受作战任务时,总会说这么几句话:“坚决执行命令”;“坚决完成任务”;“坚决克服困难”;“坚决消灭敌人”……久而久之,他又有了一个“杜坚决”的绰号。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发起嘉陵江战役,开始长征。总指挥徐向前命令时任第10师第29团政委的杜义德带领部队架设浮桥,并维护交通秩序。
杜义德很快把浮桥架设完毕,并开始指挥部队渡江。此时第28团团长王近山带着一群刚刚缴获的战马准备过江,两匹马已经上了桥,临时搭成的浮桥哪里禁得住战马的重量?竟慢慢开始下沉了。
杜义德看到这个情况,马上大声喊:“人从桥上过,马从水里趟!”
杜义德的命令是完全正确的,但王近山却是个急脾气,他觉得杜义德是在针对他,于是也大喊:“不行,得从桥上过!”
杜义德见劝告无效,火气也上来了,他掏出手枪,对准两匹马就是两枪,两匹马中弹以后,顿时翻入江中。
王近山见自己的战马被打死,不禁大怒:“你个二杆子,敢打我的马,老子毙了你!”
杜义德也骂道:“你瞎眼了,没有看见天上敌机飞,地上敌人追啊?战士过不了江,你脑袋开花吧,敢毙我?二杆子!”
王近山真的掏出了手枪,顶在了杜义德的脑门上。还好徐向前及时赶到,他狠狠地批评了王近山,才将这件事化解掉。从此两个“二杆子”为战马要毙人的故事,很快在红军中传开了。
1936年春,24岁的杜义德升任红30军89师政委,在一次战争中他带头冲锋,却被敌人的子弹击中胸口,并从后背贯出,差点穿过心脏。
张国焘一直非常欣赏杜义德,他马上命令红四方面军卫生部长苏井观:“一定要把杜义德救活,救不活我枪毙你。”当时没有麻药,于是卫生员用一条盐水泡过的纱布,穿进伤口来来回回拉,就这样保住了杜义德的性命。
杜义德伤愈后,调任红31军91师政委,30军军长余天云一直惦记着他那把驳壳枪,于是对他说:“你要去31军了,得把30军的枪留下。”
杜义德大怒:“枪是我从敌人那里缴来的,凭什么交给你?”
余天云也火了:“枪是30军的,你必须交!”
杜义德大骂:“枪是红军的枪,怎么成了你30军的枪?大不了老子不当这个师政委了!”
最后在张国焘的压力下,杜义德还是把枪交了出去。但毛泽东知道此事后,却表扬了杜义德:“杜义德不交枪,这是对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枪杆子里面也出路线,把枪随随便便交给错误路线,那是会犯错误的!”
红四方面军和中央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编为左、右两路军北上,杜义德被分在右路军,他带领部队三过草地,历尽磨难,并和同在右路军的朱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朱德专门带着杜义德去见毛泽东,这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
毛泽东非常亲切地招呼杜义德坐下,并递给他一支烟,然后说:“我对四方面军的同志们是有感情的。你们南下以后,我说过,早晚我们还会走到一起的。这不已经走到一起了!”
杜义德说:“主席,我们南下后走了一个大弯路,损失不小。”
毛泽东安慰他说:“这都是张国焘造成的。你们没有责任。你们英勇苦战,不怕牺牲,打了不少好仗,可歌可泣。”
一旁的朱德也说:“张国焘个人意见第一,不顾大局,给红军造成了重大损失。”
杜义德说:“主席,现在好了。你放心,今后我们不会离开党中央了,坚决听从党中央指挥!”
毛泽东高兴地说:“年轻人,我相信你!”
1936年10月下旬,杜义德跟随西路军西征,并担任骑兵师长,由于敌人势力过于强大,1937年3月中旬,西路军被打散,杜义德等人一路吃草根、喝雪水、沿途乞讨,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延安。
不久以后,毛泽东接见了杜义德,杜义德向他汇报了西路军惨烈的作战经历,说着说着,竟流下了眼泪。
毛泽东安慰杜义德:“我已经知道了。西路军打得很英勇,西路军大多数同志都是好同志。”
毛泽东又接着说:“你才二十多岁,来日方长,要好好学习。我看,你是不是去学校学习一段时间?”
杜义德却说:“主席,还是让我去前线打仗吧!”
毛泽东说:“仗是有你打的,现在正在酝酿国共联合抗日,今后的对手是日本鬼子,会有你用武之地的。”
于是杜义德进入了抗大学习,他在学习期间,政治和军事素养进步很快,毕业后留在了抗大,先后担任五大队大队长、抗大一分校支队长。
1939年9月初,毛泽东发话:让杜义德到八路军129师工作。杜义德本想上前线大干一场,但政委邓小平却找他谈话,让他到师随营学校担任副校长。
尽管杜义德心里并不情愿,但他还是表示:“既然组织上决定了,我就去试一试。不过,请师长、政委放心,我一定坚决努力工作。”
邓小平听了以后,不禁称赞说:“不愧是 ‘杜坚决’啊!”
1940年秋天,刘伯承和邓小平终于任命杜义德为129师新4旅副旅长,派他前往冀南前线。他到任以后立即参加了“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战斗,率部破击了德石铁路以及邯郸至大名段公路。
抗战胜利以后,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晋冀鲁豫军区第6纵队,任命王近山为纵队司令员,杜义德为纵队政委。这一对“老冤家”再次聚首了,但他们并没有把旧日的矛盾放在心上,两人都以敢打硬仗而闻名,很快成为了一对黄金搭档,并把6纵带成了一支虎狼之师。
1946年,国民党纠集了30万大军,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而当时晋冀鲁豫野战军才5万人,敌我兵力差距十分悬殊。
刘伯承和邓小平召集各纵队主官开会,他们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指出我方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坚持和敌人作战,要么回太行山去。而且他们都更倾向于留下来作战,因为这样能够减轻全国战场全局的压力。
但刘邓首长说完后,下面却没人敢表态,因为敌我的实力差距实在太大了,整个会场变得鸦雀无声。
这时王近山站了起来,他说:“我和杜政委商量过了,我们主张打!到时候我们6纵先上,如果纵队打得剩下一个旅,我当旅长,老杜当旅政委;打剩一个团,我当团长,老杜当团政委;打剩一个连,我当连长,老杜当指导员。全纵队打光了,对得起党,对得起哺育我们的太行山父老乡亲们!”
此时杜义德也站了起来,他紧紧地握住了王近山的手,以无声的行动表达了对搭档的支持。
邓小平见此情景,也激动地对他们说:“我支持你,你打!”
刘伯承也站了起来说:“政委说了算,你打!”
王近山和杜义德不负众望,他们率部在大杨湖大败国民党军队,很多史书将此战成为“血洗大杨湖”。
6纵在此役中牺牲三分之一的兵力,但也歼灭了国民党军1个师部和4个旅共1.7万人,其中俘国民党军整编第3师师长赵锡田中将以下1.2万人。
此战过后,王近山和杜义德名震全军,邓小平也多次说:“6纵就是能打!”
1947年3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但此时王近山却出了车祸,他在住院时嘱托杜义德:“军政指挥全靠你一个人了!”
杜义德对他说:“你安心养伤,等你伤好后,六纵原班人马交给你!”
6纵在杜义德的带领下,不仅军事上节节领先,思想政治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开展的“王克勤运动”,可谓是开创了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王克勤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19岁那年被国民党军队抓壮丁,成为了一名机枪兵,1945年10月在邯郸战役中被我军解放,并成为了6纵的一名战士。
王克勤在我军接受思想改造后,转变非常大,他先后荣立9次战功,还被提升为班长。他还创造出了一套“三大互助”的带兵方法:思想互助、生活互助、技术互助。他带的班涌现出了4个“战斗英雄”。
杜义德知道王克勤的事迹后,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值得推广的典型,杜义德说:“如果我们纵队能够涌现出一大批王克勤这样的同志,那么整个纵队的战斗力就会大大增强。”
杜义德很快在全纵队推广“学习王克勤运动”,并把他的事迹向野战军首长进行了汇报,后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也知道了王克勤,延安的《解放日报》还在1946年12月10日发表了《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的社论,6纵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因此闻名全军。
1949年2月,晋冀鲁豫野战军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杜义德被任命为第3兵团副司令员兼第10军军长。由纵队政委改任军长,杜义德可以算是一个特例,这也更加说明了杜义德“才兼文武”。
朝鲜战争爆发后,12军、15军和60军组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入朝作战,陈赓任司令员兼政委,王近山任副司令员,杜义德任副政委,两位老搭档又在一起并肩作战了。
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第3兵团打出了威风,不仅顽强地守住了阵地,还涌现出了黄继光、孙占元、胡修道等一大批战斗英雄。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彭德怀派杜义德回国汇报工作,毛泽东亲切地接见了他,并留他一起吃饭。
席间毛泽东向杜义德敬了一杯酒,他说:“我要感谢你们,感谢志愿军,感谢志愿军的英雄们!”杜义德激动得一饮而尽。
杜义德回国以后,担任了沈阳军区副政委,1955年,他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1960年,他又调任海军副政委。
不久以后,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杜义德再次在北京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亲切地问他:“杜义德同志,你现在担任什么职务?”
杜义德回答:“主席,我现在在海军当副政委。”
毛泽东于是语重心长地对杜义德说:“海军的人来自五湖四海,搞好团结是关键。首先要把海军领导班子的团结搞好,团结才有力量。”说完紧紧地握了他的手。
“文革”开始后,杜义德也受到了冲击,但他始终没有向造反派屈服,1973年7月,杜义德被重新任命为海军副政委,1974年,他参与指挥了海军西沙自卫反击作战,为维护国家主权作出了贡献。
1979年初,邓小平在召开对越自卫反击战部署会议时,他对杜义德说:“地面部署没有问题了,还要注意敌方从海上搞我们一家伙,杜义德,我看你去一趟吧!”
于是杜义德担任了自卫反击战海南前线陆海空三军总指挥,他亲自到湛江、榆林等地部署工作,最终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战后邓小平在进行总结时说:“开战后,我很放心,我知道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因为广西有许世友,云南有杨得志,海上有杜义德!”
1980年1月,中央军委任命杜义德为兰州军区司令员。邓小平还特意找杜义德谈话:“命令已经下了,虽然海军的工作还需要你,但是,西北也很重要,西北那边需要有一个会打仗的战将去当司令员,你会打仗,我看还是你去当这个司令员会好一些。”
此时杜义德已经68岁,而且刚做完胆囊切除手术,但他深感责任重大,马上说:“主席,你放心,我会尽力的!”
1981年8月21日,邓小平在杜义德的陪同下,赴天水某部视察,当他看到部队营区整齐划一、秩序井然,他高兴地对杜义德说:“有你在西北,我就放心了。”
1982年初,已经年满70岁的杜义德向邓小平申请退休,但遭到了邓小平的拒绝,邓小平说:“你先别下,我比你大6岁,我还没退呢,这件事情还是等党的十二大开过之后再说吧!”
1980年12月,党的十二大开完后,杜义德才正式退了下来,并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杜义德退下来以后,并没有闲下来,他一直对大别山老区一往情深,在退下来以后经常去老区了解那里人民的生活情况,他发现革命老区的贫困现象尚普遍存在,甚至有一些地方温饱都没有解决,这让他的心情非常沉重。
因此杜义德专门写了调研报告,报送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这篇报告在中顾委内部引起了很大反响,革命老区的脱贫致富问题也很快引起了相关领导同志的重视。
1985年10月,杜义德到南京参加许世友的追悼会,下榻在南京饭店,接待的同志告诉他:房间里的水果和冰箱里的饮料都可以食用。
但杜义德却说:“虽然接待的同志允许我们消费,但我们要自觉,要体谅接待单位,为接待单位节省开销。房间小酒吧和冰箱里的东西都不要动,以免给南京军区增加负担。”
在参加完追悼会以后,杜义德在离开宾馆前,还专门向接待的同志上交了伙食费,并要求随行的人员也必须上交。
2009年9月5日,一代名将杜义德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