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身处欧洲,与中国相隔甚远。但这个国家却尝试干预我国内政,中国政府再三警告,对方还是置之不理,最后我国只能进行外交降级,召回自己的大使,这一做法也带有警示意味,但是立陶宛还是执迷不悟,接着和中国作对。如今两国的关系陷入僵局,立陶宛终于发现不对劲,开始请求支援,希望中国不计前嫌。但很显然,他们现在只剩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和中国道歉。

在贸易方面将自己逼入绝境
立陶宛身处欧盟,加上整个国家亲美,便开始和中国处处作对。这大概是一种示好的手段,拿自己做军令状,频繁对中国发表不当言论,随后又尝试干涉我国内政。我国只好召回自己的大使,并且对一些贸易往来设置了门槛。贸易方面的损失让这个国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段时间总算是消停了一点。

受贸易限制的影响,很多原本打算出口到中国的商品都被叫停,这些商品目前都被拦在港口之外。很多商品有日期的限制,如果不能第一时间送达,这些生产商只有血本无归一个下场。中国目前减少了奶制品以及木材的进口,对方也失去了中国这个大买家。
木材还算好处理,只要不发霉,就还能等一段时间。奶制品却等不了,积压的时间越长,变质的风险越大。只要是一变质,这一大堆货物也只好给扔掉。仅在贸易方面,这个国家算是将自己逼入了绝境,为了减少贸易方面的损失,立陶宛也有了松动的迹象。然后曾经发生的事情又一次重演,当初中国制裁澳大利亚,美国立马站了出来,表示会协助。这一次,美国又站了出来,还是同样意味的话,只是换了一个对象。

又被美国忽悠的立陶宛
美国告诉立陶宛,会站在立陶宛一边,帮助其降低损失,立陶宛眼下不用担心。即便有澳洲做例子,这个国家还是相信了美国的话,又一次说回原地,不再尝试缓和两国的关系。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估计又是旧事重演。
在澳洲那边,美国给予同样的承诺,随后立马加到了美国对华商品的出口份额,直接将澳洲给挤了出去。澳洲作为美国的小弟,实力也没这个国家强大,自然不敢吭声。估计立陶宛未来也是同样的下场,因为美国一般情况下只给承诺,不会兑现承诺。美国之所以这样做,也无非是为了维护联盟的稳定性。中国已经被美国视之为敌人,但是单打独斗又有些耗费力气,最好的方法是集结一帮小弟,共同分担对抗所带来的风险。

立陶宛其实只有一条路可走
其实这个国家现在的状态不太好,贸易商面临重大压力,国内的经济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他们本国的出口商已经开始不满政府,认为政府的决策过于鲁莽,导致他们失去了一个大市场。其实中国目前只是暂停进口,并没有彻底阶段,这就已经带来了严重后果,如果中国宣布中断,那带来的危害将会更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国家其实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那就是和中国缓和关系。
缓和关系的大前提也只有一个,承认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只有这样,两方的合作才能再一次步入正轨,回到正常状态当中。中国给立陶宛提出的条件远没有美国那么苛刻,中国只希望这个国家保持中立与理智,并不需要这个国家进行选边站队,和美国彻底疏远。

两国的贸易关系很重要
从2015年开始,两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只用了短短五年的时间,两国的贸易增长率为82%,由此可见,中国对于立陶宛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存在。澳大利亚其实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将国家的利益放在政治倾向之下,导致国家蒙受巨大损失。如果立陶宛不对现状进行纠正,未来也会走上同样的道路,贸易也会遭受致命打击。至于美国给出的承诺,还是听一听就算了,澳大利亚前脚刚退出,美国就开始攻城略地。在立陶宛这里,势必也不会例外。

结语
中国奉行和平发展的道路,自然不会有以大欺小的做法。对于任何一个伤害过我们的国家,中国会给予谅解的机会,但是对方最起码要给我们回应以真诚地道歉。中国一直希望这个国家早日醒悟,做利于自己国民的事情,做利于中国国民的事情。如果立陶宛能道歉,中国会马上原谅,然后恢复以往的合作,甚至可以扩大合作。目前选择权就在立陶宛手中,这个国家的未来也取决于当前的选择。是接着逆向而行,还是携手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