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状态已经趋向于和平,然而美国为了维护他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不断干涉他国内政,频繁挑起战争。
其中,被称为二战后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伊拉克战争,被人们广泛诟病。
有人说,美国强大的武器击退了伊拉克,有人则说,伊拉克外交家阿齐兹的卖主求荣,才造成了伊拉克如今的局面。阿齐兹,究竟是忠臣还是反贼?
政治家的进阶之路
阿齐兹,伊拉克前副总理兼任外交部长,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的得力助手,被称为伊拉克的喉舌。阿齐兹本名米克哈尔尤哈纳,原本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
萨达姆是一名伊斯兰教徒,与阿齐兹所崇拜的基督教存在着根本上的对立。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阿齐兹将自己的名字改名为塔里克阿齐兹。
22岁的那一年,阿齐兹从伊拉克的美术学院毕业,非凡的艺术造诣将阿齐兹打造成一个谈吐优雅,待人彬彬有礼的人。
与此同时,阿齐兹擅长的人际交往技巧,也为他日后成为一名杰出的外交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生于乱世,阿齐兹一直有着改变伊拉克现状的决心,他加入了阿拉伯复兴社会党。该党派的核心宗旨是实现国家的统一、自由,重新恢复阿拉伯国家的辉煌。
也正是在那里,阿齐兹与志同道合的萨达姆相识,二人成为至交好友。
萨达姆认为,阿齐兹精通多门语言,强大的人际交往能力也让他赢得了众人的喜爱,在社会上,他也是八面玲珑的交际之王。
1968年,阿齐兹成为了《革命报》的记者。在此期间,他深入基层,调查阿拉伯复兴党的行动和思想,对阿拉伯的现状和未来产生了新的认识。
此后几年时间里,萨达姆发动党内政变,成功上位。那时阿齐兹已经成为巴格达《群众报》的责任编辑,两个人再度重逢。
然而不久后,伊拉克的掌权人开始大肆搜捕复兴党,为了自保,阿齐兹与萨达姆再次分开,各自为战。
1974年,阿齐兹担任国家新闻部部长,正式进入伊拉克政坛。后来,阿齐兹先后当选为复兴党地区领导机构的成员以及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成员。
多年来的政治工作让阿齐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他日后进入国家中心积蓄力量。
1979年,阿齐兹与萨达姆里应外合,推翻了伊拉克的封建政府,建立了萨达姆政权。萨达姆执政一年后,阿齐兹就成为了伊拉克的副总理。
1983年,萨达姆看中阿齐兹能言善辩的能力,便任命其为伊拉克的外交部部长,负责处理外交事务。
自此,阿齐兹已经成为伊拉克政权中德高望重的人物,渐渐走向权力中心。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成为伊拉克的外交部长后,阿齐兹开始频繁出现在国际事务中,逐渐走入大众视野。阿齐兹给人的印象,大多是神秘、深藏不露。
他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眼神中流露出的是老成和睿智。一头白发,一身整洁、庄重的军装,阿齐兹的出场,便自带威严。
阿齐兹熟练掌握各国语言,英语尤其流畅。他的外交辞令并不咄咄逼人,却也刚柔并济,不失尊严。
在阿齐兹的辅佐下,萨达姆政权在国际上的地位节节升高,也正因如此,人们常称阿齐兹为萨达姆政权的支柱。
阿齐兹本人也对处理国际事务颇有心得,他曾经说:“外交的魅力不在于嘴上功夫,而是在于准确把握形势,利用各种利益说服和打击对手”。
1984年,阿齐兹帮助伊拉克与美国重建了外交关系,这也是中美断交17年之后的首次和解。由此足可见,阿齐兹强大的外交能力以及独特的个人魅力,难得一遇。
两伊战争,伊拉克政局不稳,经济落后,武器短缺,原本处于不利地位。
阿齐兹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各个中东国家,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为伊拉克赢得众多的物质援助以及舆论支持。
与此同时,阿齐兹代表伊拉克与苏联、英国、德国等西方国家达成合作,从国外购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西方国家提供的先进武器装备,帮助伊拉克扭转了两伊战争的局势,最终赢得了胜利。
阿齐兹的不卑不亢,让伊拉克在国际上挺直腰杆儿,伊拉克民众十分拥护他,称其为百年难遇之忠臣。事实真的如此吗?
黑云压城城欲摧
伊拉克虽然是一个小国,却因为地理位置优越、石油资源丰富,成为世界各国垂涎已久的宝地。
萨达姆本人十分自负,又是一个激进的民族主义者,总是在国际上广泛树敌。
联合国大会上,萨达姆曾经公然宣称联合国五大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纵容战争的恐怖分子,在长达数小时的演讲中,他批判了众多的世界强国,引发众人的不满。
与此同时,萨达姆本人横征暴敛,经常在中东地区制造小范围的动乱,一些萨达姆的反对派在暗处伺机而动,企图一举推翻萨达姆政权。
不久后,伊拉克与科威特发生冲突,萨达姆计划出兵,给科威特一个下马威。萨达姆认为自己兵强马壮,伊拉克也正处于繁荣时期,已经到达了最好的战争时机。
阿齐兹却说,一旦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战争,必然会引来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攻击,伊拉克无法与其抗衡,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战败。
萨达姆刚愎自用,坚持出兵,阿齐兹无奈,只能尽自己所能为伊拉克的进攻提供便利条件。
在此期间,阿齐兹多次发表讲话,向世界宣布,此次伊拉克进攻科威特,是自保,而不是人们所说的侵略战争,为伊拉克赢得了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行为遭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曾经与伊拉克达成军火协议的国家纷纷停止了与伊拉克的合作。
联合国也通过了12项决议,谴责伊拉克的行为,要求伊拉克从科威特撤离。尽管如此,萨达姆却依旧坚持入侵科威特。
2003年,美国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即将对伊拉克发动战争。阿齐兹得知此事,率领代表团访问欧洲,企图说服其他国家不出兵,避免大规模战争的爆发。
然而美国与西方国家的计划已定,阿齐兹此次出访也无功而返。
最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组成了联合国军队,对伊拉克发动了海湾战争。
同年4月,美军攻陷了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阿齐兹作为萨达姆政权的重要人物,自然成为了美国军队的通缉对象。
一直以来,阿齐兹在处理外交事务上都表现出了铮铮铁骨。为了避免同其他国家起冲突,阿齐兹曾经频繁率领代表团前往西方进行军事访问,以期赢得他们的支持。
然而萨达姆臭名昭著,阿齐兹的努力最终功亏一篑。
伊拉克即将与美国开战,阿齐兹曾经公开表示:自己将与伊拉克站在一起,誓与伊拉克共存亡。
大战将至,在出席美国媒体采访时,阿齐兹依旧穿着一身军装,向全世界宣告:“迎接侵略者的,不是音乐和鲜花,而是子弹。”
民众原本期待着阿齐兹与萨达姆带领伊拉克军队,与联合国军正面对抗,保卫伊拉克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然而令人们意外的是,阿齐兹竟然在关键时刻临阵倒戈,主动向美国人投降。短短三个周的时间,巴格达全面沦陷。
阿齐兹回忆,2003年时,阿齐兹在巴格达郊外的一处房子里同萨达姆告别,他表明了自己的忠心,同时也将自己向美军投降的原因和盘托出。
原来,伊拉克民众营造的阿齐兹深受萨达姆信任的场景,都只不过是假象。
阿齐兹在伊拉克的待遇并不高,而阿齐兹深受群众的拥护,自然也引起了萨达姆的忌惮。
为了防止阿齐兹临阵逃脱,萨达姆将他的妻子、孩子软禁起来,甚至擅闯阿齐兹的家,进行所谓的政治搜查。
阿齐兹多次表达抗议,却始终未果。萨达姆亲自下令,没有人能够违抗。
美军情报部门掌握了这一信息,自然也找到了进攻伊拉克的突破口。
美国亲自派遣相关人员与阿齐兹接洽,承诺自己将会替阿齐兹救出家人,最终阿齐兹决定妥协投降。
他交待了萨达姆政权的众多情报,同时也将萨达姆藏匿的地点告诉了美国人。
事实上,美国的威胁只是诱导阿齐兹投降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让阿齐兹坚定信念的,还是他对萨达姆政权的不满。
阿齐兹本着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信念在国际上拼命游说、斡旋,而他得来不易的成果,只需要萨达姆一句自负的话就消失地无影无踪。
萨达姆上台后,伊拉克内部存在着太多尚未解决的问题,自己国家的人民深受压迫,这也是阿齐兹最不愿意看到的场景。
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如今成为对手,阿齐兹已经对萨达姆失望透顶。
此次战争,伊拉克一败涂地,甚至因此背上了300多亿美元的巨额债务。
事实上,伊拉克的结局与阿齐兹预料的如出一辙,美军攻入伊拉克后,伊拉克战火不断,原本平静而富足的生活已然一去不复返。
萨达姆本人死于伊拉克战争中,阿齐兹要求美军释放其妻儿,护送他们前往约旦避难,自己则被关押起来,等待审判。
2005年,阿齐兹在军警的监视下与家人碰面。
阿齐兹孩子说:“牢狱之灾还是夺去了父亲的健康和自由,这也是最为悲哀的,为了一家人,父亲付出了自己的所有。”
2009年,伊拉克高等法院宣判了阿齐兹的反人类罪,判处其15年有期徒刑。8月,法院再次做出判决,以涉嫌帮助萨达姆迫害库尔德人为由,增加拘禁时间7年。
2010年,伊拉克高等法院再次作出裁决:阿齐兹曾经迫害什叶派政党,将被处以绞刑。
11月,新的伊拉克总统上任,宣布自己不会签署处死阿齐兹的文件。然而此时被监禁着的阿齐兹,身体状况已经十分不乐观。
他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中风,每天只能依靠吞服几十颗药丸,勉强维持生命。
2015年6月,阿齐兹因为疾病死于狱中,享年79岁。
一代忠臣,一代罪人,伊拉克人民不知如何定义阿齐兹,他是伊拉克的恩人,也是人民不能原谅的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