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一个开三轮摩的的司机刚刚把车停下,想要趁空休息一会。一名保安却突然冲了过来,以司机乱停车为由要将车子扣留,本不想跟保安发生冲突的司机,为了不让保安将车钥匙抢走,与保安发生了冲突。在争夺的过程中,保安却突然掏出了一个黑色的家伙,抵在摩的司机脑门,喊道“今天这个车,你是留也得留,不留也得留!”
岂料,摩的司机面不改色说道“你有本事就敢打我,反正我在前线打仗,死都不怕。”在司机说完这句话后,恼羞成怒的保安,直接将手里的黑家伙甩在司机头上。
气愤不已的司机当即报了警,等警察展开调查的时候,却发现这个开摩的的司机跨在摩的两侧的腿,不过是一副假肢,正当所有人都感到不解之时,一段尘封的往事就此揭开。

被打的司机叫吴华,正值中年,身患残疾的他,是一名1990年退伍的老兵。原本出身农村的他,也曾是身高1米75,英姿勃发的年轻帅小伙,但随着一场战役的打响,他的双腿与他的老班长一起也被永远的留在了中国的西南边陲。
1982年,吴华从贵州入伍参军,并就此进入了昆明军区,因为身体素质以及个方面都很出众,很快他被提拔为副班长。
在他入伍的第二年,不甘心就此失败的越军,在老山依托复杂的地形,修筑了大量的掩体。接着这一庞大的防御体系,越军在5年里,不断对中国境内的农场、村寨、学校开炮,打死打伤我国边民军人数百人,导致上万亩土地因此无法耕种,让大量的边民长期处于担惊受怕之中。
为了驱逐越南侵略者,守卫我国领土安全,“4.28”收复老山的战争就打响了。而彼时吴华所在的40师118团,被委派为收复老君山的主攻团。

4月28号5点56分,天渐渐亮了,边境的雾气也逐渐散去。在经过26天的炮火准备,伴随着一声令下,118团进攻的军炮团共4个营,将1300多发炮弹倾斜在越军阵地上,轰隆隆的炮声中,越军阵地上燃起的熊熊火光直接染红了半边天。
在炮火的掩护下,全副武装的中国军队伴随着冲锋的呼喊声,涌上了老君山对越军发起突击,打响了老山拔点的第一枪。很快反应过来的越军,当即对我军予以炮火还击。
猛烈的炮火如雨点般在众将士身边炸裂,场上血肉横飞。其中,吴华与排长等5人一鼓作气冲上了接近老君山主峰的56号高地,可是在这个掩体、藏兵洞遍布的地方,还没等后续部队接近,藏在暗堡处的敌人就已经发现了在远处的我军部队。
眼看着一个接一个的战友在冲锋的过程中倒下,心情悲痛不已的吴华,下了个决定,他要把这个碉堡炸了。他将自己腰里别着的5枚手榴弹捆到了一起,随后越过战壕,准备向敌人方向奔去。

可是,他却一把被人拉了下来,在看清是谁后,吴华挣扎着说道“排长,你拉我干嘛?”对着满脸怒气的吴华,排长声嘶力竭的命令道“不许去,太危险了,我知道你是要去炸碉堡,可是这些越军可能在两边都埋着地雷,不许去。”
在排长的制止下,吴华被迫退回了战壕,在焦急地等待着,十几分钟后,吴华听到了战友们的声音。随后,吴华跟随战友们一起,一鼓作气收复了老山,可是正当战友们欢呼之际,排长却突然发现了吴华的脸色惨白,上衣被血全部染红了。
将衣服小心揭开后才发现,吴华的腰部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流弹击中,血流不止。排长当即命令,吴华与其他受伤的队员一起先行撤离。可是,在“4.28”战斗后,不愿就此善罢甘休的越军,再次卷土重来。

他们多次,对老山前线进行反扑,但最后都被我军打垮。为了以绝后患,防止越军再次发起有效的偷袭,解放军必须马上在662高地,构筑防御工事。可是,662高地的地势十分复杂,更为恐怖的事情是,在这里越军在早期还埋下了大量的地雷,在这险象环生的环境中如果没有熟悉的人带路,很少有人能活着走过这片土地。
突然,只听到一声呼声,在前方负责探雷的工兵因为不慎触雷,滚进了雷区。为了将这名工兵救出,吴华与排长一起,冲进了雷区,因为爆炸的威力以及顺着山势滚下带来的附加伤害,等吴华与排长追上摁住这名工兵的时候,他已经因为身负重伤失去了意识。
为了将这名工兵抬到安全区,吴华的班长抄起身边的担架也冲了进来,可是因为不慎踩中地雷,伴随着“砰”的一声巨响,吴华的班长杨廷忠也因此身负重伤。着急不已的吴华,连忙赶去抢救身负重伤的班长,这时抬着工兵的战友正向他们迎面走来。为了让路,吴华抬着班长杨廷忠向小路撤退,可是就是这一步,让吴华也因此踩中了地雷。
在剧烈的爆炸声中,吴华失去了意识,等醒来的时候,他眼前已经是白茫茫一片的医院。刚刚清醒,他着急抓着战友的手询问自己班长的下落,可是战友却满是难过的告诉他,班长已经牺牲了,得知这消息的吴华难过不已。
为了转移话题,战友关心地询问起了吴华的伤势如何,对于自己伤势并不知情的吴华轻松地说道,哎呀,只是报销了一只小腿。可是等战友掀开被子一看的时候却发现,被子下空荡荡的,两条原本结实有力的腿只剩7、8厘米。
吴华愣住了,他说不可能,可是等自己掀开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双腿真的没有了。无法接受的吴华在脑子里闪过很多念头,但他想得最多的还是,自己宁可当时就这样在战场上牺牲了,死了是一种解脱,为什么要让自己以这种方式活下来。
从这以后,吴华变得愈发沉默,在昆明军区休养一个月后,他转院回到了老家44野战医院休养,在那里有很多和他一样,在老山战场上退下的伤员,只是吴华的伤势是他们中最严重的
看着自己身边的战友,陆续从医院康复离开,吴华情绪更低落了。但是在半年后,一个姑娘走进了他的生活,彼时拥军慰问团前来医院慰问,而在当时慰问团中的女孩子们看到重伤的军人们都很是难过。
这其中的一个名叫杨晓红的女孩子,对吴华特别关注,看着吴华的伤口,杨晓红眼泪直往下掉,这也让吴华对眼前的这个女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后杨晓红经常到医院来陪吴华聊天,渐渐地两人逐渐熟悉起来,吴华也将自己尘封的心事一一与杨晓红诉说。听着吴华的讲诉的种种,杨晓红对眼前的这个男子愈发心疼,也更加敬佩。她敏锐地洞悉到吴华因为战争落下残疾心中的自卑,所以杨晓红告诉吴华,虽然你身体上有残疾,但是你思想不残疾。
而后,因为医院里急缺保洁员,为了和吴华接触更加方便,杨晓红干脆面试,进入了医院工作。随后,吴华拿着部队给的军功章,专业回到了家乡。这其中杨晓红不顾家人的反对,坚定地与吴华走到了一起。
在复员后,杨晓红与吴华住进了在国家抚恤政策安排下的安置房中,每月领着70元的抚恤金与护理费。吴华对于国家给予自己的待遇很是感激,而且在彼时国家也很不容易,为了不给国家添乱,虽然他作为一名特级伤残英雄,但是遇到问题都不愿麻烦国家,尽可能的自己解决。

虽然生活很苦,可是在杨晓红的陪伴下,这日子也过出了几分滋味,1991年,幸运再次光顾吴华,他们的大儿子诞生了。儿子的出生,但给这个小家庭带了不小的负担,所以吴华想着法子解决家庭困难。
因为当时他有国家发的一辆三轮代步车,而在当时他曾经在路上见过,残疾人用代步车载客赚钱,所以从这以后,他开始起早贪黑的为儿子赚奶粉钱。这期间吴华也因此吃了不少苦,这其中就包括在开头的,被保安用黑色的家伙抵着脑门的一幕。
当吴华将事情反映到公安局时,公安局当即对此事进行了处理,而原本与吴华发生争执的保安还和他父母专门上门向吴华道歉,对此本就不是特别在意的吴华,毫不犹豫的原谅了他。而正是因为这件事,才让吴华原本并未打算告知他人的尘封往事,再次被世人获知。
但不久后因为三轮车载客的取缔,让吴华失去了自己赖以为生的谋生手段。期间,因为家庭收入的骤减,更是让操劳过度的妻子,在1998年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而后又因为重症胰腺炎住进了医院。
可是,家里的孩子还要读书,妻子在重病房每天的花销,压得吴华几乎喘不过气来。高额的治疗费很快将家中为数不多的积蓄都掏空了,而长期的熬夜更是让吴华患上了糖尿病。

那段时间,吴华一家人的伙食费只有10块钱,因为吃不起肉,只能买廉价的大白菜勉强过生活。因为没有钱,医院马上就要给妻子停药了,在生死面前都没有掉过眼泪的汉子,因为钱发了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时常因为这件事急的掉眼泪。
好在,一个战友在知晓吴华的近况后,在网上写下了名为《我是一个兵》的小诗,“我是一个兵,一个士兵!
为了国家安危,步子流血捐躯。
不谈条件,没有怨声。
微笑着走向战场,我只想在炮火中奉献青春。
我是一个兵,一个残兵,
20年来我匍匐爬行,为家庭生计,开着残疾车四处求生,
有些苦涩,还有些酸心,
没有选择,拖着残身为也要把家庭支撑!
我是一个兵,一个退伍兵!
上有老下有小,还有伺候病妻,
绝望时我对着上苍哭喊,却没有人能听,
太多的无奈,太多的伤心,
如果还有选择,请让我在战场上牺牲。”
随着这首诗出现在网络,更多人知道了吴华的故事,越来越多战友才知道,他们的老战友过得如此不容易。一笔笔捐款从四面八方捐来,这才筹集了近6万的钱款,让妻子的生命得到勉强维持。

但是一天天的过去,尽管吴华精心照顾,却依旧无法阻止妻子病情的加重,随后因为没有钱转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妻子去世。这让吴华难过不已,很长时间都走不出来,最后还是在战友的关怀下他才得以慢慢走出。
对于吴华坎坷的人生,很多人说他很傻,如果当初没有参军,没有上战场,而今他的生活肯定会比现在好得多,可是面对众人的不理解,这个朴实的汉子,却从未对自己当年的奉献感到后悔,他说“如果打仗的时候,大家都退缩了,哪还有国?没有国哪有家?既然选择当军人,肯定就要为国家负责。虽然我残废了,但是我不后悔,我是为国家,我感觉骄傲、自豪,国家人民没有忘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