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年前,解放军的“芭蕾女神”昏倒在排练室里。
等她在病房里苏醒时,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是不是该继续排练了?”
当医生多次劝说她为了身体再休息几天。她却坚持说:“我必须坚守岗位!”
她就是烈士郭容容,为什么她会被解放军将士们称为“芭蕾女神”,在她背后,又发生了什么令人动人的故事呢?
一、爱国之心投军报国,“芭蕾女神”翩翩起舞
“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抗美援朝到对越自卫反击,中国能取得一次又一次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众多战斗英雄的付出。
1955年,郭容容出生在山东福山县。在父母的谆谆教诲下,郭容容从小就立志要投军报国。
1971年,年仅16岁的郭蓉蓉来到了北京学习芭蕾舞。她的哥哥郭成志在北京当老师,每月的工资是42元,其中一半要寄给老家的父母。
所以郭成志和郭蓉蓉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20元,两个人共吃一份盒饭,每顿饭郭成志都只吃一点点,尽可能地让郭蓉蓉不挨饿。
郭成志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让妹妹成为一名文艺兵。
根据老文艺兵李志的回忆:在北京的时光里,郭蓉蓉走起路来两条腿都一直撇着,“很有芭蕾舞团的范儿”。李志和几个朋友就逗她,叫郭蓉蓉外八字,郭蓉蓉不理会他们,就连日常的行为举止,都在学习芭蕾舞的姿态。
1974年,郭蓉蓉刚刚到达法定参军年龄,就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文艺兵的选拔,但是由于郭蓉蓉的出身不好,无法通过政审。
但是郭蓉蓉没有放弃成为一名战士,于是在郭成志的朋友的帮助下,郭蓉蓉走进了军营,成为了54军162师宣传队的一名助演。
当郭蓉蓉得知可以走进军营时,激动地拥抱了哥哥郭成志。
郭蓉蓉在宣传队的表演项目是芭蕾舞。由于郭蓉蓉的身形体态较好,又非常刻苦地训练,所以很快就成为了162师最出色的芭蕾舞舞者。
郭蓉蓉跳的《白毛女》以及《沂蒙颂》,都是162师每次宣传演出的保留节目。
在多次精彩的演出后,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郭蓉蓉,给162师的将士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芭蕾女神”。
“芭蕾女神”郭蓉蓉一直是162师里的“明星”,很多162师老兵对郭容容印象深刻:“就是师里那个很漂亮的女兵”。
然而这名162师的明星却是无军籍的“黑兵”,这一当,就是四年。
这四年“黑兵”生涯,郭蓉蓉把委屈和辛酸埋在心里,把微笑和优美的芭蕾舞展现给战士,成为162师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值得一提的是,在宣传队工作时,郭蓉蓉表现非常出色,冯小刚导演在拍摄电影《芳华》时,就是以郭容容为原型,来设计电影中“何小萍”的人物角色。
二、带病出演尽职尽责,宣传文化样样出色
1976年,郭蓉蓉被选中参加162师的春节文艺晚会。
虽然郭蓉蓉不能回家过年,但是她仍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留守在军营里的解放军战士们,在除夕夜带来快乐和家的感觉。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郭蓉蓉不舍昼夜地进行排练。
在一次排练过程中,郭蓉蓉低血糖发作,在后台晕倒了。
文工团的战友们见状,赶紧将她送到医院治疗,到了部队医院后,医生发现,昏迷不醒的郭蓉蓉,居然还在喃喃自语演出的事情。
她醒过来后,第一句话就是:“是不是该继续排练了?”得知自己晕倒住院后,郭蓉蓉马上要求出院:“我要坚守岗位!”
但部队医院的医生立即否决了她的要求。
经检查后发现,由于多日的高强度训练,她的身体非常虚弱,还带有低血糖和神经衰弱。
医生建议郭蓉蓉起码再观察几天,等到身体恢复后再出院。
郭蓉蓉坚决不同意,不顾医生阻拦,去办理了出院手续。
医生没有办法,只好在郭蓉蓉离开前,给她开了一些药,然后叮嘱她不要操劳过度。
春节文艺晚会上,坚强的郭蓉蓉带着病躯,化身优雅的芭蕾舞天鹅,为162师的战士们带来了一场美轮美奂的文艺表演。
战士们在台下纷纷鼓掌,过年思乡的情绪也就淡了许多。
1978年,政策有些松动,162师部第一时间为郭蓉蓉申请了军籍。郭蓉蓉终于穿上了军装,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军人。
当郭蓉蓉把这个喜讯告诉哥哥郭成志时,郭成志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多年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随后,郭蓉蓉成为了宣传队副队长和电影队放映员。
电影队“放映员”在当时的解放军部队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不仅仅负责放映电影,而是宣传文化战线的多面手。
郭蓉蓉的工作包括了放电影、文艺演出、会议保障、政治宣传等诸多方面。
郭容容到电影队后,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和勤奋,在新的岗位上也迅速发光发亮。
郭蓉蓉电影队的战友们是这样形容她的:“过去几分钟才能排除的故障,在她手里只需20多秒就搞定”。
随后郭蓉蓉在162师的岗位练兵比武中,获得快速放映灯项目的两个单项第一名。
1978年九月,郭蓉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9年1月,由于郭容容在电影队出色的表现,组织决定将她升任为电影队队长。
这一决定标志着从士兵提拔为军官,这也说明了郭容容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出色的业务能力。
1979年,由于越南对我国边境的屡次三番的骚扰,我国为了维护边境的安稳,决定对越南发起自卫反击战。
由于162师觉得亏欠郭蓉蓉太多,打算让她留守,不想让她赶赴前线。
但郭蓉蓉不答应,坚决请战,要与战士们在一起。
最后部队同意了她的请求,临近出发前还给了她一天假让她回去看望与她相依为命的哥哥郭成志。
郭蓉蓉回到北京,与哥哥郭成志及李志一家道别。
郭成志听到郭蓉蓉要奔赴前线,十分担心:“咱们能不能不去呀?”
郭蓉蓉没有回答哥哥的问题,而是唱起了歌:“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最后乐呵呵地跟哥哥和李志道别。
三、巾帼不让须眉,郭蓉蓉壮烈牺牲
2月19日,162师从水口关出发,加入对越自卫反击战。
162师在一周内就创造了惊人的战绩,多次击溃越军,拿下了多处交通要塞。随后162师接到了新的任务,攻下越军占领的高平。
郭蓉蓉需要每天在前线与后方之间奔波,主要任务就是接送伤员、护理伤员和收容烈士遗体,虽然她不用直接参加战斗,但她的工作也非常重要。
2月26日,在高平的会战中,162师已经击溃了越南的主力部队,已经接近拿下高平。
但是越南的残余部队却组成了游击队,他们没有能力和我军正面交锋,于是他们的目标就放在了我军后方的补给队伍。
下午,郭容容和几位战友接到了162师的命令,负责前往高平会战的前线阵营,去接送烈士的遗体回国。
郭容容等人到达高平后,马不停蹄地将烈士的遗体搬上了卡车。
由于天色已晚,为了安全地护送烈士遗体回国,郭容容等人选择即刻出发。
在返回的途中,郭蓉蓉一直端着冲锋枪在卡车驾驶室里警戒,片刻不敢松懈。
当车队行至一处隐秘的山林时,“砰!砰!砰!”,突然响起漫天的枪声。
随后几十个越军从树林里冲出,密集的子弹如同大海一样淹没了郭蓉蓉所在的运输卡车。
在卡车驾驶室里警戒的郭蓉蓉,第一时间看到了冲出的越军。
在越军的枪林弹雨中,郭蓉蓉的第一反应是指挥车队其他人迅速撤退,去附近的山上隐蔽。为了掩护战友撤退,郭蓉蓉留在了驾驶舱,并用冲锋枪进行还击。
越军看到驾驶室还有反抗的火力,于是几十个越军都将弹火指向了卡车驾驶室。
卡车驾驶室的车窗挡风玻璃瞬间被击穿,就连车门上的钢板,都出现了无数个弹孔。
郭蓉蓉为了躲避子弹,卧倒在驾驶室里,但是越军的一颗流弹还是击中了郭蓉蓉的颈动脉,鲜血瞬间喷涌而出,染红了整个驾驶室。
郭容容壮烈牺牲,年仅24岁,她是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第一个牺牲的女战士。
越军包围了车队,发现车队上除了郭蓉蓉之外,只剩下烈士的遗骸,其他人都已经成功逃匿。
之后越军把运输队的所有车辆都点火烧了,火光在夕阳的映照下,将日暮的天空染得通红。
成功逃匿的战友们躲在山上看着远方的火光,纷纷流下了热泪。
第二天一早,162师见运输队迟迟未归,派出了支援部队沿着预定的路线搜寻。
然而支援部队找到运输队车辆的时候,只见到了烈火燃烧后的一堆残骸。
支援部队在卡车的残骸中搜寻许久,才找到了已烧成焦黑的郭蓉蓉遗骸。
162师的韩怀智将军得知郭蓉蓉遇难后,悲痛地表示:“郭蓉蓉是我师的精英,虽然她没有上战场作战,但是她对我军的贡献不亚于任何一个战士。”
郭蓉蓉牺牲的消息在162师传开,悲痛之余的战士们发誓一定要为郭蓉蓉报仇。
2月28日,郭蓉蓉牺牲后第二天,162师就攻陷了高平。
郭蓉蓉牺牲后,162师政治部给她记了三等功,并追加郭蓉蓉为烈士。
郭蓉蓉的遗骸在烈火中已经烧得支离破碎,所以无法将她完整的遗体运回国内,162师只得在越南为郭蓉蓉举行了追悼会。
1979年3月,郭蓉蓉的骨灰运回了国内,安葬在了广西龙州烈士陵园。
2011年清明节,郭蓉蓉的骨灰被亲人从龙州接回家乡,葬于烟台市福山区烈士陵园。
郭蓉蓉牺牲三十二年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郭容容骨灰迁回家乡后,龙州烈士陵园依然保留了她的墓碑,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们来到龙州烈士陵园,怀念这些英勇报国的烈士。
2019年,老文艺兵李志采访了20多人后,完成了郭蓉蓉的纪录片。
2019年5月23日,李志与原162师宣传队的老兵们集结在广西龙州烈士陵园,一同来看望牺牲的战友们。
除了郭蓉蓉外,还有262名战友的墓碑安放于此,一排排墓碑里埋葬的不仅是他们亲密的战友,还有在战场上用热血青春浇铸的“芳华”岁月。
参考文献:
[1]《冷暖人生:寻找芳华》,凤凰网
[2]《突见网络照片,把家乡女兵怀念》,天堂纪念网
[3]《别了,我们的喜儿》,电影文学剧本,李志
[4]《福山352名烈士将迁新墓园》,《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