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杨家村村门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看起来像是领导一样,等到他们开始走访调查时,村民们才知道这一群人是来做什么的。
当领导来到村长面前时问道:村长,我们是来给老兵进行建档登记的,您能不能通知下去,看看村子里有没有老兵之类的。
村长热情地说道:好,您在这里坐着,我现在就去广播站通知一下村里的人。
等到村长走后,领导们就开始吩咐起来:各位,我们就在院子里开始工作吧,桌子、椅子、标语什么的都摆好,那个小张啊,你带几个人,将遮阳棚搭好,天气炎热,别让来登记建档的人热着。
在领导们热火朝天的布置时,村长也来到了广播站内,此时正巧有一个广播员准备开始今日工作,见到村长的到来,他站起来迎接。
村长,您怎么来了,快请坐。
我就不坐了,我来呢是带着任务来的,刚刚领导来咱们村子里了,说是要找当年退伍的老兵,你把这个消息传下去吧,如果咱们村子里有,那就让他去到我的家里,领导现在在那边等着,最好快一点啊,人家时间紧,任务重,还有别的地方要去呢。
广播员听到村长这么吩咐,赶紧答应了下来,并且重新整理了一下手中的稿子,在村长离去的背影下,打开了手里的麦克风。
喂喂喂,大家都停下自己手里的活,下面要播报一个重要的通知,咱村子里来了领导,是来进行老兵建档登记的,谁曾经当过兵的,就去村长家登记一下,时间紧,任务重,尽量积极点,不要耽误领导们的工作。
在一个破旧的房屋前,一个老头正佝偻着腰,在自家的小菜园中浇水,刚要起身回到屋内,却听到了广播站喇叭的声音。
听完其所有的内容后,这个老头内心很是激动,连忙将子女们全部叫出来,说自己要去登记建档。
子女们听到父亲的话,连忙行动起来,他们自然也听到了广播,而父亲当兵的事情,他们也都是知道的,因为小的时候,父亲总是会给他们讲述当年参军打仗的事情,不敢怠慢,子女赶紧给老人穿外套,准备搀着他就要前往村长家门口。
刚准备要走,老人便开口说道:去我的衣柜上面,把那个布包拿上,里面有证明我身份的东西,记得不要打开。
他的子女虽然心中疑惑,但还是听了老人的话,将那个布包拿到老人面前,老人小心翼翼地将布包放好后,来到了村长家门口。
此时村长家门口人虽然多,但大多数都是过来围观的,他们也想知道,自己的村子里都有哪些老兵。
当老人在子女的簇拥下来到这里时,很多人都非常纳闷,因为这个老人他们认识,从来没有听过他说过自己当过兵之类的,但转念一想,既然来到这里登记,那必然是曾经当过兵的,不过仅仅如此了吧。
我叫杨成余,一名退伍60多年的老兵,这是我的功勋。老兵说罢后,便将从家里带来的布包打开,然后掏出3枚军功章,放在了登记处的桌子上。
当工作人员看到桌上的军功章后,立即从凳子上站了起来,惊叹道:老人家,您竟然是一等功臣?
这句话一出,周围的人也震惊了,他们看不到桌子上的勋章是什么样子,但听到了工作人员的话,没有想要,眼前这个默默无闻的老人,竟然是为了人民做出如此多贡献的英雄,但是他为什么要隐姓埋名呢?难道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1924年,杨成余出生在浙江的一个贫苦家庭中,由于父母都是农民出身,因此他从小便帮助家里做农活,等到他的年纪稍微大一点之后,便去给地主们打工,做放牛娃,干点杂货,用这个方式,来帮助家里解决一些困难。
那个时期的老百姓是非常的苦的,不仅要留意军阀混战时造成的损失,若是要去地主家帮忙,还要遭受到地主的谩骂和殴打,因此,即便家里的收成比较好,最后还是吃糠喝粥勉强过着日子。
原本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如此困难了,但是后来又遭到了日寇的欺凌,年少的杨成余内心便充满对当时旧社会的痛恨。
一直到1948年,杨成余走在大街上,看到了解放军的招兵布告,而早在之前,我军已经战胜了日寇的侵略,百姓们都知道,我军时真正为人民打天下的好队伍,从路人的口中得知我军后,杨成余决定参军入伍,投身到解放事业当中,此时的他,刚满24岁。
在部队中,杨成余经历了一个月的新兵训练,便被编入我军部队中,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我军战士。
次年,渡江战役就打响了,而他的部队便跟随着第二野战队一起战斗,长江有着天堑之称,江水泛滥、水急浪高,我军战士们不仅仅要克服如此的自然环境,还要面对镇守在长江对面的国民党军队。
这样的一场战役,让杨成余从一个没有过多战场经验的新兵,成长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兵,同年10月,广东战役打响,当时部队在休整时,杨成余带领着两个炊事班的士兵,准备去山上挑水,而敏锐的他发现,在山沟中的一个草木中,有被人踩过的痕迹。
战场经验丰富的他,立即叫住了另外两个人,赶紧匍匐在草丛中,隐蔽了起来,之后便慢慢地摸到一个山头,果不其然,在树林中,有9名国民党的人站在一起谈话。
可自己只有三个人,有两个人还只是炊事班的士兵,在这个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杨成余端起手中冲锋枪,直接向敌人冲了过去。
这么大的动静,敌人必然发现,但是杨成余并没有立马开枪,而是直接喊道:站住!你们已经被我们包围了,赶紧投降。
看到他这种有恃无恐的样子,国民党的人以为他说的都是真的,就直接缴械投降,就这样,杨成余和两名炊事班的小战士,成功地俘虏了9名国军士兵,而且还缴获了敌军的武器,在英雄表彰大会上,杨成余被授予一等功一次,并且还是由领导亲自给他带上的。
之后大西南剿匪行动,他冲锋在前,在战场上的表现特别突出,因此又一次荣获了一等功一次,江东剿匪战斗时,他带领全班战士,原本想要直接对土匪正面冲击,但是没想到敌人的援军从侧面出现,杨成余便赶紧躲避正面冲突,在土匪的必经之路上进行伏击,等到他们走进之后,便狠狠的将土匪全部歼灭。
之后拖着疲惫的身子连夜赶路,终于赶上了大部队,而领导在知道他的事情之后,再一次夸奖了他,又因为他将土匪抢来的东西,全部归还给百姓,因此荣获了一等功,这是他第三次获得。
1955年,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杨成余便从部队中退伍,然而回到家乡后,他才得知,原来自己的父母早在两年前去世,这也成了他心中最大的遗憾。
后来组织考虑他的身份,打算给他安排一个铁饭碗的工作,但是他在回到家乡之后,发现家乡急需基层干部,于是便主动地向组织提起,要将这个任务承担下来。
就这样,曾经的英雄,隐姓埋名,复员回到家乡,担任生产大队长,带领着村民们改造农田。
听完老人的故事,就连他的小女儿也彻底愣住了,她完全没想到,自己的父亲竟然是一名战斗英雄,不仅如此,就连他的妻子也不知情。
因为自己在嫁过来的时候,家里除了几个木质家具外,就没有其他的什么了,后来丈夫生病了,她是卖了当初的嫁妆才能拿来治病的。
而小女儿也说,以前父亲讲他当兵故事时,只是简简单单地描绘了当时战争的残酷,每次在说道身边战友的时候,父亲都泣不成声,最后也不了了之,根本没听到父亲说功臣的事。
了解了老人的生活状态不是很好,于是便询问老人:杨老,您既然是一等功臣,这些年过得不好,您为啥不找政府帮忙啊?
没想到杨成余却说: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这军功章对我来说只是一个身份的证明,它包含的荣誉,都是我那些牺牲的战友们,他们才是真正的人民功臣啊。说到这,杨老的眼泪再一次流了下来。
看到杨老此时的情况,工作人员也不敢怠慢,赶紧将老人家的事情上报给政府领导,他的身份才彻底被公开,政府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立即行动,将退役老兵的优抚待遇发到老人的身上,一开始杨成余并不乐意,他觉得自己都已经是土埋半身的人了,不必要浪费国家的钱在他的身上了。
经过了几次拒绝之后,政府的工作人员很是无奈,最后还是用“这是国家的命令,你不同意就不是合格的老兵”,让杨成余老人点头同意,之后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当地政府就会派人送一些米面等生活用品,而杨成余的子女们,政府也在一定的程度上,给予了一些必要的帮助。
当地政府就会派人送一些米面等生活用品,而杨成余的子女们,政府也在一定的程度上,给予了一些必要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