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的意志、将帅的决心
“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敢于同他作战。”
这是毛主席于1948年9月6日发给东北野战军司令部的一封电报中的一段内容。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三位东野领导人接到电文后,随即指挥70万大军南下锦州,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
70万大军千里行进,在锦州城下完成集结后,大气没喘一口紧接着就投入规模空前的攻坚大战和阻击作战。从1948年10月7日到10月15日,东北野战军主力7个纵队先后取得锦州攻坚战和塔山阻击战的胜利,歼灭蒋军15万多人。
初战告捷,这让林彪的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更加笃定。按照他自己的设想,下一步的打击目标应该是集结于锦西、葫芦岛的蒋军“东进兵团”。就在他按照这一设想部署的时候,毛主席的又一封电报到了。
毛主席认为,如果此时东北野战军主力打“东进兵团”,那么另一支蒋军部队就极有可能趁机从营口港上船逃跑,然后开赴华中。
毛主席没有在电报中讲明这支蒋军部队的番号,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支部队就是赫赫有名的第9兵团,是东北蒋军的主力部队。而锦西、葫芦岛的“东进兵团”不过是临时从华北抽调过来增援的一支偏师。他们虽说是背靠大海,但是身后还有大量舰艇集结,面对东野大军,既可以利用舰炮掩护与之作战,也可以随时上船撤退。
而第9兵团则在距离大海数百里之外的彰武一带,原本是奉命从沈阳出发和东进兵团一同救援锦州的,看到锦州失守,他们决定从营口上船,撤离已经险象环生的东北战场。就在毛主席的电报到达后两天,第9兵团接到东北“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下达的“向锦州推进,实在不行,可以撤退营口”的命令。
而此时自信心爆棚的林彪无论如何是不会眼睁睁看着第9兵团从容离开的。接到毛主席的电报后,林彪马上修改了作战计划,放弃锦西、葫芦岛的东进兵团,集中主力北上打第9兵团。
经过近一个多月行军作战的东野主力,随即也放弃了休整十天的计划,重新踏上了战场!
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东野大军虽说是人多势众,却是一支疲惫之师。而第9兵团从沈阳出发到彰武,前后半个月走走停停,基本上没有什么大战,在彰武还缴获了不少东野囤积在这里的物资。从某种意义上说,东野大军奔袭而来,第9兵团可以以逸待劳。
这一仗对于东北野战军来说,也是充满着凶险!
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对这一点认识也很清楚,但是成败在此一举,他们下定决心要打好这场“前所未有的歼灭战!”他们命令部队:
“须振奋百倍勇气与吃苦精神,参加此一光荣的大决战。不怕伤亡、不怕疲劳,不怕遭受小的挫败,每个连即使被打散,或者剩下几个人,也不害怕。”
最高领导人的坚强决心感染着每一个浑身沾满硝烟的指战员,每一位指战员都能理解“此一光荣的大决战”的重要意义,那就是“促成蒋介石的迅速溃灭”。另外还有一层埋藏于每个人心中的念头,那就是对手第9兵团是一支长期与我军作战的蒋军部队,恶贯满盈、血债累累,消灭这支部队也就等于为牺牲的战友、惨死的亲人报仇雪恨!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围歼战——辽西会战,由此展开。
曾经名扬世界的名将名军,却背负着累累血债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我军建军以来规模最大的三场战役,三大战役中所有的攻坚战、阻击战、围歼战规模都远远超过过去的任何一次。四个多月的作战中,我军共消灭和改编国民党反动军队154万多人,蒋介石的主力部队丧失殆尽。这是一般意义上对三大战役的战果的总结。
但是如果深入地了解历史,读者朋友们就会发现,在三大战役中被歼灭的蒋军部队,绝大多数是在漫长的革命战争中长期与我军作战的部队,而且是鲜有败绩。换句话说,这些顽固透顶的部队是蒋介石反动集团维持黑暗统治、镇压人民反抗的工具,双手沾满人民的鲜血,同时也欠下了我军笔笔血债。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大战役的胜利,也是人民解放军向蒋匪军讨还血债的过程。
那么蒋军第9兵团欠下我军哪些血债呢?
第9兵团下辖新1军、新3军、新6军、第49军、第71军,总兵力10万余人。熟悉军史的朋友从这些番号上不难看出,这5个军除了第49军是以原东北军发展而来、属于杂牌部队外,其余4个军都是清一色的蒋介石嫡系中央军。不仅仅是兵精将勇,武器装备也是多而精。根据战后东北野战军的统计,单是火炮一项就缴获了1500多门。而同一时期的蒋军精锐兵团如邱清泉第2兵团、黄维第12兵团,每个兵团只有4个军,“五大主力”只有一个,武器装备数量也远不如第9兵团。
新1军、新6军这是在抗日战争中通穷凶极恶的日军一招一式较量出来的部队,在滇缅作战中打出了国威和军威,辉煌的战绩令一向高傲的西方人都啧啧称奇。正是因为凭借着非凡的战斗力和西方人的青睐,这两个军成为抗日战争前后首批换装美式武器的部队,跻身于国民党军“五大主力”行列。
抗日战争一结束,这两个军马上成为打内战的急先锋,从西南边陲空运到万里之外的东北地区。在长达3年多的解放战争中始终作为东北蒋军的骨干成员,大小战役几乎无役不予,也是东北我军最强劲的对手,欠下的血债也是最多的。
1946年4—5月的四平保卫战,新1军和新6军就是参战蒋军的主力部队。新1军从正面进攻、新6军侧翼迂回,凭借着兵力、火力的绝对优势,最后迫使我军放弃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四平城。
四平保卫战的失利在相当一个时期给东北我军带来不少麻烦。拿下四平后,新1军、新6军一路跟踪追杀,我军从四平且战且退,一直退到松花江才稳住阵脚,前前后后付出了1.5万余人伤亡的巨大代价。如果再算上沿途掉队或者叛变者,总人数接近6万人。一个月内减员6万多人,这在我军战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这就是第9兵团欠下我军的第一笔血债!
参加四平作战的蒋军部队除了新1军、新6军,另外一支主力就是第71军。这个军同样是组建于抗日战争时期,论资历,比新1军、新6军要早得多。早在全面抗战初期的淞沪会战中,国民政府就以第87师为班底组建第71军。众所周知,87师是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花费巨资按照德军步兵师的标准打造的王牌劲旅,在淞沪会战初期就高调亮相,一度打得日军狼狈逃窜。和87师齐名的还有36师、88师,后来也全都编入第71军。
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和骁勇善战的实力,71军参加了正面战场大多数大会战,同时也参加了远征军入缅作战,战功赫赫。
1946年初进入东北后,作为“老大哥”的71军在战场上的表现丝毫不亚于新1军、新6军这两位后起之秀的“小师弟”。1947年6月中旬,东北我军发起四平攻坚战。已经在前一阶段中被我军打得损失过半的第71军居然重新焕发出战斗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死守四平13个昼夜,顶住了我军5个师的轮番进攻,奇迹般的守住了四平。四平攻坚战由此成为我军战史上唯一一次城市攻坚战失利的战例。在13个昼夜中,我军平均每昼夜伤亡1000人以上!四平攻坚战的失利让林彪心里一度产生阴影,辽沈战役前期,毛主席一再命令东北野战军首先攻打锦州,林彪迟迟不敢下决心,很大程度就是受四平攻坚战失利的影响。
而71军能够在兵力、火力都不占任何优势的情况下顶住我军的猛烈进攻,也不完全靠什么战斗意志顽强,而是进行了丧心病狂的焦土作战。城内居民的住房大部分被71军拆了当掩体,甚至强迫老百姓给他们当“肉盾”。在整个战役过程中,作为当时辽北省省会的四平被战火摧残得面目全非。就连国民党当局事后也不得不承认:
“战事之先,军政当局应协力将战地百姓为适当处理。如遣送妇女老幼离开战场,即其要者。此次我71军未完成此种处置,战时战后受累更大。特于战事激烈时,民众要求离开,未获允许,致伤亡众多。亦战后军民感情恶化之主要原因。”
这番言语虽说带有推脱之嫌,却也道出了基本事实。战后,立下战功的71军军长陈明仁落得个“一手拿青天白日勋章、一手拿撤职令”的尴尬结果,也就见怪不怪了。
这就是第9兵团欠下我军的第二笔血债!
新1军、新6军、第71军是第9兵团的主力,而新3军也是由原新6军的第14师、暂编第59师合编而成,战斗力自然也不一般。
“强将手下无弱兵”,这4个军战斗力强悍,一方面是装备精良,另一方面是打仗不择手段,最为重要的是带兵的主将个个身手不凡。
比如新1军的前身是在仁安羌大捷中以不足两千人打破数倍于己的日军包围圈,解救出7000英军的新编第38师,师长就是被英国人称作“东方隆美尔”的孙立人。新1军组建后,先是资历更老的郑洞国担任军长。由于孙立人在接下来的缅甸作战中表现突出,很快由孙立人任军长。抗日战争结束后,孙立人率新1军进入东北,也没少同我军打仗。现任军长潘裕昆,和林彪是黄埔四期的同学,同时也是一位在抗日战争中与日军殊死搏杀出来的骁勇战将。1944年的密支那会战,时任中国驻印军第50师师长的潘裕昆率部冲杀在前,第一个与美英盟军会师,由此获得了美英等国颁发的多枚勋章。
和新1军同门师兄弟的新6军还继承了另一支“五大主力”第5军的的风范。这个军由第5军新22师为班底组建,1942年与新38师共同合编为中国驻印军后直到1948年初,两支军队几乎每一场战役都是并肩作战,首任军长就是第9兵团司令官廖耀湘。现任军长李涛、49军长郑庭笈,也都曾经是廖耀湘的老部下和老战友。
71军虽说无缘“五大主力”,却因为有着老资格的身份加上有凶悍的战将指挥,即便是在解放战争中一次次被我军重击,却也始终保持着建制完整。前任军长陈明仁自不必说,现任军长向凤武是陈明仁一手带出来的,继承了陈明仁凶悍善战的特点,在抗日战争中也是挂的上号的骁勇之将。
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向凤武在抗日战争中意识到人民群众对战争的影响。1942年,时任71军副军长的向凤武就曾因为反动军警横行乡里而派卫队将其扣留,并收缴其非法所得退回给当地老百姓。三战四平结束后,望着满目疮痍的城市,向凤武不觉悲从中来。再加上71军不在“五大主力”行列,少不了受新1军、新6军的白眼。这一系列因素导致向凤武这位抗日战争时期的虎将开始变得意志消沉、对前途迷茫,从而极大的影响了71军的战斗力。黑山阻击战最激烈的时候,向凤武以部队伤亡太大为由向廖耀湘请求休整一晚上,结果为东北野战军主力合围第9兵团迎来了宝贵的时间。
实际上,整个第9兵团乃至整个国民党军界,在从1948年开始还有几个将军不会因为对前途感到迷茫而意志消沉、失去往日的雄风呢?只是因为个别人受蒋介石的“知遇之恩”、“栽培之情”立誓要为“党国尽忠”。
廖耀湘就是典型的一个。
黄埔六期的廖耀湘在国民党黄埔系将领中算是个小师弟了,从资历来说能做到兵团司令的,只有黄埔四期前后。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在战场上的发挥,抛开战绩不说,但就看他带过的部队就可以明白一切。他当新22师师长时,这个师是第5军和新1军的头等主力师,不然也没资格分出来单独成立和他们齐名的新6军。他当第9兵团司令官,这个兵团则是当时蒋军所有机动兵团中战斗力最强的。国民党元老也是伟大的战略家蒋百里曾经用“蔡锷之后湖南军人之第一人”来评价廖耀湘。
由此可见,第9兵团绝对是一支作战经验丰富、兵力、火力都十分强劲的精锐之师!那么经过了两个月连续不断行军作战的东北野战军,能否一口气全歼东北蒋军这支精锐兵团?
前文说过,第9兵团的任务是从沈阳出发向锦州前进,与东进兵团一起夹攻围攻锦州的东北野战军主力。可无论是总司令卫立煌还是兵团司令廖耀湘都很清楚,第9兵团出了沈阳就是解放区,上百万解放军和数以千万计背负深仇大恨的老百姓,能眼睁睁放他们过去吗?
但是出于对“党国”和“蒋总统”的忠诚,廖耀湘还是带着十万大军踏上了险象环生的战场。但是廖耀湘也不是傻瓜,他没有按照蒋介石为他设计的沿着北宁线前进的道路去走,而是先绕道西北的彰武,然后缓缓南下。救锦州可以,前提是东进兵团与锦州守军会合。于是,眼看着锦州方向打得热火朝天,廖耀湘待在彰武一动不动,这一待就是十天!
乱而胜之、乱而败之
1948年10月17日,锦州失守、范汉杰被俘、东进兵团受阻的消息传来,廖耀湘感觉林彪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他,于是赶快向上级建议,第9兵团改走营口,从海上撤离。可是输红眼的蒋介石却要令第9兵团继续执行在锦州夹击东北野战军的计划,卫立煌和杜聿明苦劝不听,又纠缠了5天。
5天后,接到杜聿明命令的廖耀湘这才开始行动。而廖耀湘不知道的是,东北野战军6个纵队已经从锦州掉头北上向他扑来,在他的前方和后方,也有东野的两个纵队堵住了通往沈阳和营口的退路。随着长春的和平解放,围困长春的解放军约10万人也开始向营口方向运动。
第9兵团要想到达营口,首先要通过横在辽西走廊里的黑山和大虎山。早在锦州攻坚战开始前,为了阻击第9兵团驰援锦州,林彪部署由梁兴初指挥的第10纵队在此防守。眼看着兄弟部队在锦州凯歌高奏,自己的部队却在这儿徘徊,这让江西铁匠出身、红军时期的骑兵连连长梁兴初十分憋屈。
一接到林彪“让敌人在我军阵地面前尸横遍野”的电报后,梁兴初心里直叫好:“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
黑山阻击战从1948年10月24日起开始,连续打了3天。东野10纵这支新部队面对兵力火力占绝对优势的第9兵团死战不退,而求生的欲望也驱使着第9兵团向饿狼一样扑向黑山。就惨烈程度而言,黑山阻击战远远超过了塔山阻击战。
第9兵团在黑山尸横遍野,硬是没打开生命之路,却等来了从四面八方冲杀而来的东北野战军主力。
从我军过去打歼灭战的经验来看,部队在完成对敌人的包围后,总是要先调整好部署,然后再发动进攻。然而围歼第9兵团的作战却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歼灭战。参战各部队行军和作战途中从纵队到营、连一级建制全部被打乱了。
“乱”到什么程度?东野6纵半天之内接到好几道林彪发来的命令,一再改变行军方向和攻击方向。纵队司令员黄永胜干脆两天两夜不和林彪联系,独自指挥部队行动。对此,不明真相的林彪一度发火骂人,但是当他得知6纵堵住第9兵团向沈阳的退路后,马上就喜笑颜开了。
3纵7师21团3营也是因为失去和上级的联系独自行动,居然歪打正着地摧毁了廖耀湘设在胡家窝棚的兵团指挥部。也正是因为这一击,让原本云里雾里的林彪一下子找到了第9兵团的确切位置,横冲直撞的东野大军找到了明确的攻击目标。
几十万人进行如此重大的一场战役,却没有统一的指挥,这在战争中绝对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战争法则往往就是这么奇妙,从不根据人的意志决定,任你是多么高明的将帅,做出多么精妙的部署,也会被血火交织的战场无情打乱。
林彪的部署一开始被打乱,但是凭借着几十万解放军战士顽强的战斗意志和牺牲精神最终赢得了胜利。
东野各军各自为战,看上去比较混乱,就连林彪也发出了“乱不乱我不管,找到廖耀湘就行”的命令。然而每个身处战场的指战员都明白,消灭敌人是关键!有趣的是,建制完整的第9兵团也被我军这种“乱打一气”的方式搞得阵脚大乱,而且了乱的一塌糊涂。几乎每个军的军部都遭到我军的攻击,而一遭遇攻击,军长们便各自丢下部队逃走。各部队之间完全失去指挥,各自夺路逃命。6纵2个排一度俘虏了2000多蒋军官兵,身份居然有5个军、9个师的番号。
看到长官逃命,士兵们自然是一哄而散。战后,我军几个、十几个人押着成百上千的敌人走下战场的场景比比皆是。
从10月26日至28日,短短两昼夜的时间,第9兵团这支蒋军最精锐的机动兵团共5个军、12个师共10万多人宣告全军覆没。廖耀湘、向凤武、郑庭笈、李涛、潘裕昆、龙天武这6位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名扬世界的战将或被我军俘虏,或丢下部队只身逃走。
大仇得报、血债讨还的东北野战军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放沈阳,东北这块被战火侵蚀了半个多世纪的黑土地,从此宁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