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传说当中,御膳房当中隐藏着无数技艺高超名厨,所用材料更是五花八门,珍贵无比。燕窝、鱼翅、熊掌自不必说,还有各种诸如花雕、茯苓珠之类罕见食材,听起来就让人垂涎欲滴。然而历史上真正御膳真这好吃?末代皇帝溥仪在我前半生一书当中,对皇家吃饭有着细致描写。
他说,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最大排场莫过于吃饭。到吃饭时间,皇帝只需吩咐一声传膳,御前小太监便照着燕儿向守在养心殿前太监说一声传膳。
这样一道道传下去,不等回声消失,一个犹如过嫁状行列已经走出御膳房。数十名穿戴整齐太监抬着鳝桌,捧着红漆河依次进入大殿。
菜肴送来之前,要先经太监品尝,名曰常善,就是检测有没有人在菜里下毒。等皇帝坐定之后,一个太监大喊打碗盖,于是皇帝就开始吃饭。
这一系列看似十分庄重威严阵势,背后职责隐藏许多问题。比如有一天皇帝比以往吩咐传善时间提早,皇帝可不会像如今时刻等后厨做好再上菜,要是等得久怪罪下来,就要小心脑袋搬家。
所以御膳房奴才只能让菜等人,而绝对不能人等菜。为让皇帝随时都能吃到热乎饭菜,就只能将菜肴和主食提前准备好,将菜品放置于特制保温器皿当中,以保证皇帝不论到儿随时传善,都可以立即用善。但是这样做会产生一个很大问题。
首先这些为皇帝提前准备好饭菜就不能挑选那些注重火候和口感菜,因为这些菜放久就会非常难吃,所以这一方面就限制皇帝御膳菜单可选范围。其次,大部分菜在长时间保温之后,其自身营养物质和口味也会大打折扣。所以很多御膳看上去不错,但真正味道却不敢恭维。
这也是为何末代皇帝溥仪会将御膳形容成简直像给死人上贡一样,用他原话说是可是真不好吃,千篇一律,味道也不好。因此溥仪说他从来不吃御膳房做出来食物,像这种形式食物其实大多数是用来摆排场,实际上并不好吃。那他到底吃什?根据溥仪叙述,他每餐实际上吃是太后送菜肴,因为太后或太妃们都有各自御膳房,而且用也都是高级厨师做菜肴,也算是美味可口,每餐总共有 20 来样,这些菜才是放在皇帝面前菜。
而御膳房所做菜都远远地摆在一边,不过是做个样子而已。古代皇帝想吃个餐后水果其实也是非常不容易。根据史料记载,乾隆二十五年六五月二十九,福建送来荔枝,整整四十个。
这四十个荔枝除皇太后分到两个之外,其他各宫嫔妃受宠人手一个不受宠干脆一个都没有。自然这四十个荔枝除分给后宫嫔妃之外,皇子皇孙、皇宫大臣也是不能忽略,到最后真正能落在乾隆皇帝嘴里恐怕也没几个。难怪乾隆皇帝写诗感慨应为常新,丽子道又叫梦里异相逢。
由此看来,乾隆爷还真是有点儿惨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