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讲一讲筷子。筷子是指持放在手指中夹取食物或者其他东西细长条棍儿。
普通筷子长度大约是 22 到 24 厘米左右,可由竹、木、鼓、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做成形状,一头方一头圆。用筷子时间现在无法准确确定,但是至少已经有 3000 年历史。筷子在先秦时被称为夹,汉代时称为蛀,正式叫筷子,是从明朝开始。
明朝吴中也就是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一带。江南水乡船家既会筑这个音,因为那意味着渔船遇到风浪,所以反其道而用认知将住换作快,寄托人们对行传畅快无阻美好愿望。
民间关于筷子传说也不少,一说是姜子牙受到神鸟启发而发明丝竹筷。另一种说法是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做筷子。还有一个说法是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脂捞取熟食而发明筷子。
当然这些都是传说,我觉得最靠谱是大禹那个。相传大禹在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都是在野外进餐,由于时间紧迫,等饭菜刚烧好就要吃,然后着急赶路。但是滚烫废水无法下手,就折断树脂来加饭食施,这就是筷子最初雏形。
虽说这是一个传说,但是因为熟食烫手,筷子应运而生,这似乎符合人类生活发生展规律。其实我们祖先发明筷子确实是与食物有关。
中华民族很早就开始农耕生活方式,主要作物是适应性很强谷子。这种粮食有两大特点,一是颗粒小,二是粗糙外皮不易被去除。
在最初时候,我们祖先可能是先将谷子捣碎煮粥食用,往往还要掺杂一些野菜、树叶之类一起煮,以便改善口味,并且节约粮食,这样饭吃起来就比较费事儿。其中野菜和树叶之类会妨碍粥流动,而不容易把粥喝进嘴里。
这时我们祖先就发明筷子。而西方人最早是游牧民族,食物是烤熟或者煮食肉块儿可以切成小块儿拿在手中进食。
而印度人主要食物是稻米,比较容易去壳儿,可以蒸煮成团,同样可以用手抓着进去。而我们祖先日常食物都是粥,是一种粘稠半流制食物,不能用手抓着吃。可能有一个聪明古人顺手取来小木棍儿之类东西,试着把野菜或者树叶以及粥一起拨入口中,这就是筷子最初形式。
而且中国筷子还有很多讲究。首先筷子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已是人和动物本质区别。
而且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着天方,象征着地对应天源地方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最基本理解。同时筷子一头方一头圆,当我们把筷子平放在晚上时候,筷子也不容易滚动。其次,手持筷子时候,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相,这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关系理解。
然后中国人遵守太极和阴阳理念,太极是一,阴阳为二,一分为二,这代表着万事万物都由两个对立面而组成,合二为一。这阴与阳结合也意味着完美结果。
在使用筷子时,一根为主动,另一根为从动,主动为阳,从动为阴,死为两仪之象。所以在餐厅里唤服务生拿一双筷子,那肯定是中国人。如果说拿两根筷子,那一定是外国人。
另外筷子还有点穴按摩和刮痧作用。古时候人们行走江湖,身上只要有一双筷子,有什毛病都能自己搞定。即便忘带,随手掰,两根树枝折断,在石头上磨一磨,在水里洗一洗也能用,非常方便。
而且使用筷子时讲究也很多,比如夹菜时候,只能是从上往下夹叫做骑马夹,从下往上翻着夹叫抬轿夹,这可是不允许。小小一双筷子蕴含中国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