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调理,需根据病因选择针对性方案。常见原因包括过敏、感染、环境刺激及鼻腔结构异常。
1. 药物治疗
过敏性鼻炎首选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连续使用2-4周见效。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可缓解打喷嚏和流涕。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能清除分泌物,推荐每日2次。细菌感染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疗程7-10天。
2. 手术治疗
下鼻甲肥大者可选择射频消融术,创伤小且恢复快。鼻中隔偏曲需行鼻中隔矫正术,改善通气功能。合并鼻息肉时需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术后复发率约15%。所有手术均需配合术后鼻腔护理至少1个月。
3. 生活调理
冬季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50%-60%,避免干燥空气刺激。粉尘环境应佩戴N95口罩,回家后立即清洗鼻腔。饮食避免辛辣食物,增加维生素C摄入如猕猴桃、西兰花。每天快走30分钟可增强鼻黏膜血液循环。
慢性鼻炎需坚持长期管理,急性发作期及时用药控制症状,缓解期注重环境防护。药物治疗无效或伴随结构性病变时,手术干预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建议每半年复查鼻内镜,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