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此前估计都没有听说过立陶宛的名字,也不知道它在地图哪里。而就在最近这样一个小国,在中国国内舆论场中结结实实的“出了名”。

近期本来与中国一直关系良好的立陶宛,不知道吸了多少迷魂药,对中国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冒然触碰中国底线。对于立陶宛的过激行为,中国方面也在第一时间给予明确警告,并敦促立陶宛尽快改正之前的错误言论。只有这样,两国持续二十余年的友好关系才不会遭到损坏。但即使收到中方严正警告,但立陶宛却还是向着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

立陶宛总统表态
立陶宛做出这样无视中立两国友好关系的行为后不久,中国便召回了驻立陶宛大使。这主要也是因为立陶宛本次挑衅直接侵犯我国领土主权完整,对于这种行为我国决不能姑息,两国原先的大使级外交关系显然必须降级。而对于中国和立陶宛两方的各种合作,也必须降级或者暂停。
但遗憾的是立陶宛目前似乎仍然未能意识到,把中国推向对立面的危害。在8月中旬的英国媒体采访中,立陶宛总统态度仍然没有改变,总体来说立陶宛政府依然“强硬”,并且已经完全投靠美国和西方利益,成为维护这些利益的排头兵,并美其名曰维护民主原则。这种强词夺理,实在令人咋舌。

在立陶宛表态之后,一些人高兴得“上蹿下跳”,其中就有美国正副国务卿。这两位美国高级官员特意与立陶宛方面通电,盛赞立陶宛作为美国盟友及北约成员的立场坚定性。一方面是夸赞立陶宛的反华功绩,一方面也是给立陶宛吃下一颗定心丸。至少说明在目前,美国是站在立陶宛这一边的。但是政治归政治,立陶宛的政治家们可以靠美国吃饭,但立陶宛人民仍然需要辛勤劳动来生活,而中国与立陶宛的经济联系可谓紧密。中国召回大使后,立陶宛经济方面已经开始出现问题。

立陶宛经济或遭冲击
自中国立陶宛1991年建交以来,中国逐渐成为立陶宛的主要贸易伙伴。立陶宛国内许多产品都由中国提供,其实这也不是立陶宛一个国家的情况。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本身就能生产巨量的工业产品提供给全世界各个国家。200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更是成为世界贸易大国。据立陶宛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报道说,中国不再从立陶宛购买奶酪、粮食和木材。据被采访的木材出口商表示,他打算把公司搬出立陶宛。因为在立陶宛,他的业务已经没有办法开展,原先的中国进口商已经不打算将合作继续下去。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官方信息显示,自2017年以后,两国的贸易往来就更加活跃,主要是以农产品为主。但是立陶宛政府却对中国的公平贸易合作并不领情,在建设5G方面,立陶宛以“国家安全”的理由拒绝华为进入该国修建相关高科技设施。

中方立即表明坚决态度
在立陶宛触碰中国底线时,中国方面就立即做出了召回大使的决定,即使如此中国依然对立陶宛留有后路。中立两方依然可以回到之前友好合作的轨道上来,但是立陶宛方面必须放弃那一套错误言论,必须对自己之前一系列限制中国在立陶宛投资的行为作出反思和修正。只有这样,两国关系才能恢复如初。

然而立陶宛方面现在似乎也有些进退两难,整体有一种想同中国翻脸,但又不敢完全翻脸的扭捏姿态。在中方强硬表态后,立陶宛方面似乎又后悔了,说一些软话来麻痹中国。这可能是一种缓兵之计,因为之前东南沿海地区已经同意在立陶宛开办一个新的微电子加工厂,其建成后的年收益可以弥补与中国断绝贸易往来的损失。但也有可能是真的首鼠两端,既想从美国及西方阵营那里得到好处,又不想把中国完全得罪,将来不好挽回。
但实际情况恐怕不会如立陶宛的政治家想得这么美妙,中国不会忘记外国的好,自然也不会忘记外国的坏。有朝一日美国霸权垮台,什么是朋友什么是敌人自然会清算一番。